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言 ...
-
这是一个发生在改革开放初中期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象玻璃一样透明干净,又象玻璃一样分裂易碎。她让我许多年后仍萦绕心中,幽灵一样地萦绕在我的心中。我为她而流泪、震惊。她使我想起一个个鲜活的面孔,那一个个原本是天使一样的面孔是怎样地一步步走向疯狂……
我很早的时候看到一篇杂志里讲到一个女博士的悲剧故事:
女博士,大学教师,流□□,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父亲的胎儿……这些看似很难统一到同一个人身上的概念,在重庆老汉杨光中的女儿杨果博士的身上,居然全都具备了。这后边有一个曲折而凄惨的故事。
医学博士杨果,母亲去世,靠老父亲的2000元退休工资支撑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找到了大学教师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非常羡慕的工作。就在生活对她展现出无比美好的前景之时,她却鬼使神差地从单位辞职了,而且把房子也卖了,只身跑到泰国去做人工授精。确认怀孕后返回国内,却发现来自经济、情感、生理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远不是她可以独自承受的。又爱面子不愿回到父亲身边的她,几个月后终于花光积蓄并且精神崩溃,成了一名流浪街头的精神病患者。若不是警方及时发现,并通知了已经苦苦寻找她一年多的父亲,这名可怜的女博士和她腹中没有父亲的胎儿,还不知道能否活下来。
这个事件虽然比较极端,却又具有十分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一个拥有高智商、高学历和高端职位的青年知识分子,偏偏能做出这么“雷人”(同时更雷自己)的举动?杨光中老汉把责任全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多年来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忽略了社会经验、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致使自己的宝贝女儿为人处世幼稚可笑,成了一个出不了家门的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看完后,我感到极其震惊。
精神病对患者自己极其家人甚至社会的影响都很大。它的成形也是由精神病早期症状慢慢堆积的。精神病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往往会被人忽略。因为它没有被重视,以致于很多症状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
精神病早期症状主要有五种:一、行为:怪癖或难以理解,喜欢孤独,不近人情,生活懒散,或以打人为快,骂人为乐,喜欢穿着打扮或整天忙碌又不知所为;二、能力:包括注意力、理解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迅速下降;三、情绪:一反常态,表现出与往常不一样的情绪活动,如高兴过分、忧虑异常,或者热情过度、冷漠非常;四、心理:敏感多疑;五、性格:热情好客的现在变得冷漠,原先文静善思的,现在变得暴躁。以上就是专家为您的详细介绍。总之,如果一个人现在与过去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与他人相比,明显与众不同,那他就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必须到专科医院诊治,否则会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增加复发机会,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自杀危险性。社会功能减退,造成精神疾病。
心理障碍,心理压力,性格缺陷,心理疾病也应该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视。比如,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
赵国秋院长认为,从老师和家长的眼光来看,马加爵确实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但他们却忽略了他在心理上的成长。学习成绩好,只能代表他智商和认知能力没有问题,并不代表他心理上也是成熟和健康的。这是两码事。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情绪自控和协调能力;其二是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其三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游刃有余。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要让光环效应蒙蔽了眼睛。即成绩好的孩子自然品德也好,一好遮百丑的认知错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血的教训。我们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反思一:内向的孩子不惹祸让人放心。
镜头回放:记者对马父进行采访时,他提到儿子内向,不与人打交道,几乎没什么朋友。可他性格中的倔强却让人印象深刻:小时候跟奶奶争电视频道,在日记上连写下几个“恨”字;高考前,突然就失踪了,直到警方打来电话,家人才知他离家出走,回来只说了一句“去看海了”;大学里和人打牌、打篮球很较真,稍不顺意就发脾气,严重时甚至动手打人……
赵院长说,从作案过程看,嫌疑人马加爵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异常”,这种人的自我概念有偏差,有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往往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
从犯罪心理学来看,马加爵杀人的动机,仅仅因为同学说他打牌作弊,这和4条人命的后果完全不匹配。通常这个刺激对常人仅引起不快或埋怨,而对马加爵来说却构成了超强刺激,这是由于他长期强烈的自负和自卑引起了他对来自于社会的刺激超强敏感。
他在攻击别人时往往想不到结局。马加爵杀完人后,并不是销毁尸体,而是放在卧室内,这明显是不成熟甚至幼稚的人做的“游戏”。从这点可以断定,他是个封闭简单的人,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做事不考虑结果。
这种人格缺陷与他性格内向和过分好强有关。他的内向一是与遗传有关,二是与家庭经济条件和地位有关,这导致了马加爵的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他的个人空间也非常狭隘。自尊和自卑的强烈冲突导致了他过早地封闭了自己,以致于使他对别人的感觉麻木。比如,他没看过大海,就独自一个人去看海,全然不顾老师、家人的感受,也不考虑社会的规范,只顾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唯我独尊。以致形成怀疑、敌视、不友好、封闭的人格。
解决途径:
能否适度地开放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开放自我可以让封闭的孩子多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化解自己的自负。作为学校和家长,也应多关注内向孩子的心理世界,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可帮助他们更能理解和接纳周围的人。同时,要帮助内向的孩子学会宣泄和处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以防恶性情绪积压导致不良后果。
反思二:你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吗?
镜头回放:在马父的记忆中,他找不到自己哪一次同儿子开心地玩耍过,也没有哪一次同儿子进行过长时间的交谈,他希望儿子快乐,却很少说出口。也许,是因为儿子考上了大学,在自己和乡亲眼里已经“出息”了,儿子放假很少回家,话也更少了,他的感觉是:好像“成熟”了许多。
赵院长认为,为人父母不能只知道供养孩子吃穿就完了,快乐和谐的家庭也许比物质上的满足显得更为重要。从各种资料显示来看,马加爵的家庭是沉闷而缺少快乐的,这样的家庭在中国不在少数,而对于马加爵这样聪明和敏感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家庭环境更为可怕。
也许有人会说,马加爵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父母素质本身不高,这个观点不成立。我们不能因为他父母是农民就认为他们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最关键因素不取决于家长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而是取决于父母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马加爵和父母的沟通几乎是零,而我们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不少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方面是存在问题的。
父母有时工作压力大,一忙起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孩子宁愿整天呆在房里玩电脑或是给同学打电话,也不愿和父母敞开心扉。父母不知道孩子的痛苦,不知道他的矛盾,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情况。我们作父母的都应该扪心问一问:你对孩子到底了解有多少?
孩子性格有所缺陷或出现过激的行为,归根结底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如果孩子从小是在一种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能与父母充分沟通,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心理健康。
解决途径:
每天多多少少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认真地和孩子聊天,如在学校的表现,碰到什么困难,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得如何,孩子平时交往的同伴是哪些。并非让父母们越俎代庖,帮他解决具体问题,这样做无非只是向他传送这样的信息:爸爸妈妈爱你,关心你。无论你快乐或悲伤,我们都在你的身边,我们会永远支持你。
反思三:你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吗?
镜头回放: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父母为孩子扫地,为孩子对老师说谎,以逃避军训等等。
赵院长说,马加爵事件也给我们的父母敲响了警钟。很多的父母只要孩子学习好,愿意为孩子做牛做马。殊不知,正是这样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和空间。这样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别人和社会都要围绕着他转,稍不如意,便觉得是这个世界对他不公平,而不会反省自己的缺点,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容纳到集体当中。久而久之,会形成偏执的个性。这是很危险的。
解决途径:
孩子摔倒了,不要扶,让他自己起来。和同伴们一起玩,吃亏了,也不要插手,让他自己学会解决,这是孩子早期社会化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引导他既能够学会保护自己,又能与同伴们友好相处。家长们还应主动进行挫折教育,有意制造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困难,让孩子独立地去面对。另外,现在的越野和拓展训练也可让孩子们多参加。
信息搜索:香港的大学,以学生为本。
香港大学的学校管理理念特别值得学习。学生入学,首先会收到一本“大学指南”,上面不仅有学校各种设施和资源的介绍,还特别谈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至于入学后可能碰到的问题,比如申请奖学金的问题,心理辅导的问题、违纪处分的申诉程序等等,一应俱全,在校大学生碰到哪一类问题,都能按图索骥找到相应的解决部门和处理这些问题的老师。这种人性化的指南,首先就消除了大学新生紧张和陌生的感觉。各大学的心理辅导中心,还为学生开设了各种主题的工作坊,比如人际交往、两性相处、学习困难、职业生涯等等,用团体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克服心理障碍,防患于未然。
这就象透明干净的玻璃瓶,她需要学会在热环境里生存,也需要学会在冷环境里生存。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判断好坏善恶,一句话,首先得学会生存,在不好的环境里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少受伤害,避免负情绪的累积导致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不幸发生。
生存训练,包括安全教育,由防范意识引发的事故,例如济南一女大学生搭黑车遭司机囚禁性虐4天。
纵使你学历不高或者你身处高等学府,身为天之骄子,但因你的单纯与幼稚,善良与无知,有时也难免被这种社会所蒙蔽,被坏人给利用。。
达尔文进化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情商能够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而智商只能构筑我们的知识层面,所以现今这个社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也就是说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孩子的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商。
情绪不稳定会危害健康,如果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怀疑甚于信任,悲观或愤怒甚于乐观向上,破坏成性甚于恭敬有礼,过度焦虑被恐惧的幻想包围,或常对自己感到不满意,那么基本没有平等的机会去探寻世界对他的种种可能性,只有清楚自身的感觉和喜好,才能做适当选择,成功主宰生活。
对于女性,特别是少女们,家庭,学校与社会要增加性知识的教育,性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生活中,只有那些善于生存、会自我保护的人才算得上是主宰生活的强者。学会生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本领。
杨光中老汉把责任全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多年来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忽略了生存教育,至使他的宝贝女儿变成这样,的确有道理。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
情商对于个人人生成功,职场顺利和家庭幸福至关重要,提升情商,使我们能够用有限的知识去运作无限的世界,更适合当前压力过大的生存环境。
事实上,科学实验证明,当我们在压力之下变得过度紧张时,血液的确会离开大脑皮层,于是我们就会举止失常。
这也就不难理解医学博士杨果在经济,情感,生理等诸多方面压力下,又爱面子不愿回到父亲身边,几个月后终于花光积蓄并且精神崩溃,成了一名可怜的流浪街头的精神病患者。
精神疾病初期,往往不被人发现,甚至误解,人们有必要学习一点心理精神知识 ,懂一点心理卫生知识。
我讲述的这个故事也是个精神病人的故事,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不希望类似不幸的事件再次发生。
如果这篇文章能帮到你或你身边的人,那将是我最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