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7、第835章.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崖山。(一) ...

  •   梅岭关虽然也是关口,但是它没有仙霞关那么险,而且地势比较高,就在半山腰上。虽然路不算窄,但是两面的丛林中植被茂密。这里是南方,雨水充沛,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景色也是不错。
      可是多尔衮顾不上欣赏了,他需要快速的越过关隘。两边的密林静悄悄的,令人可怕。
      南方的密林和辽东有很大的不同,辽东因为气候寒冷,树木为了得到阳光,只能拼命的往上生长,树冠把密林遮的密不透光。虽然这样,但人在树林中的视线还是很清楚的,因为树的下半部分都是光秃秃的。可这里却不同,灌木蔓藤把地面遮得严严实实的,一人多高的矮树丛中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后世的梅岭关已经不险了,因为在这里建了赣粤公路和铁路,但是现在可不同,行进在古道的丛林深处,可以说是步步惊险。
      多尔衮也是硬着头皮往前行的,后面的追兵肯定已经离得不远了。据范文程说,只要过了这段险地,就进入了广东境内。粤北的大山在这里最薄,所以梅岭关也是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通道。只要翻过了梅岭关,前面就是广东的南雄府。整个广东的北部都是高山,总称为粤北山区。如果凭借天险,大清可以在广东重新建朝。
      多尔衮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有心无力,先活下来再说!
      范文程又进言:“在广东的最南端,有一个大岛,叫琼州。四周环海,离开陆地最近也要40里。如果皇上我们能占据了那个岛,足以可以与襄阳人对抗!”
      范文程的这些话是凭着他几十年之前的知识,但是多尔衮听进去。可他不知道襄阳的水军也非常强大,更何况琼州早就在中华军的手中,于是他点头采纳了这一条建议。
      范文程又建言道:“琼州在西南方向,我们先南下去广州府,在广州抢到足够的船,然后沿着海岸线向西,就能到达琼州!”
      多尔衮此时已经到了一个完全陌生之地,他心中已经没了任何主张,想到的只是如何逃命,然后把大清朝廷维持下去。他只能采纳能够让大清续命的建议,哪怕是谎言,或者是饮鸩止渴的建议他都愿意接受。
      范文程尽管帮着布木布泰谋取他儿子的皇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他是希望大清朝能逃过这一劫,这是他能够生存下来唯一的希望。他心中明白自己如果落到了襄阳人的手中,他的下场可能比满洲人还要惨。更何况他是汉人,不但身败名裂,等待他的不光是死亡,而且还有可能遗臭万年,将被后世万人所耻骂!
      此刻,多尔衮和他的清军还有整个宫中人员,还走在梅岭关的古道上。他一路上是亡命逃跑,大清朝廷早已命悬一线。可他所不知道的是整个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中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已经死了,除了他之外身边只剩下一个不是他亲生的而且还时刻惦记着他的皇位的继子福临,还有那个一直存在着异心暗中窥视着准备为儿子篡夺皇位的皇后布木布泰。对于这些,多尔衮即便是有所察觉,此时此刻他也顾不上了。亡国皇帝这一称呼,一直压在他的心头。
      不可预料的事情终于又发生了,路边的灌木丛深处又响起了枪声。虽然不浓密,甚至还很稀松,可是枪枪要人命。襄阳人手中的火铳发射的时候,人是不需要站立暴露的,非常的隐蔽,根本就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打出来的,当然知道了也无法反击,弓箭根本就够不上。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从北京出来的这些辽东战马,经过这二个月的跋涉,又没有很好的精饲料喂养。现在的马匹的体力已经大大不如从前,马瘦毛长,一路上还曾经累倒了不少。现在他们□□的战马,再也经受不住剧烈的奔跑。为了节约马的体力,在山路中,都是人牵着马在行军。
      好在这一段梅岭关古道,一边是山坡,另一边是深涧,枪声是从山坡中的灌木里射出来的,所有的人都躲在了马的身后,尽快极速的奔跑,但是马的死亡要远远大于人员的伤亡。虽然大部分人的命保住了,但是马匹的损失要远远超过一半。更为要命的是,所有的辎重都在马背上,丢了辎重就等于丢了生存的必备条件。
      多尔衮一路狂奔,逃出了几十里地,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终于逃离了襄阳军的打靶场地。人家是拿你来练手的,根本就没想彻底灭了你,所以也没有派兵进行追击。便是如此,清军总体兵力还剩4000多,这一次宫里的那些女人也有了伤亡。布木布泰和她的儿子命大没死伤,也可能与她们的护卫有关系,都在她们前面挡子弹。她们没死,护卫的伤亡肯定就大了。
      这一次经过赣州,多尔衮的损失就不小,兵力损失了一半,马匹辎重损失了三分之二。对方中华军的后手无数,一点一点的给他减肥。
      紧赶慢赶,在天黑之前早找到了宿营地。这一晚多尔衮是提心吊胆过的,好在一夜无事,他现在急于要赶到南雄府,再不补充物资的话就要饿肚子了。
      山势在渐渐的平缓,路两旁的植被也没有之前那么茂密了,看来暂时的危机总算是度过了。
      南雄府在广东来说属于粤北山区,这里相对贫困,即便是到了后世广东已经是全国的第一经济大省,但是粤北地区经济还是很落后,何况现在还是明末。
      从赣粤边境到南雄府的路并不远,连100里路都不到,多尔衮决定当天晚上就要赶到南雄,而且要打南雄府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多尔衮离开赣州的第2天,喻梅萍、喻锦和他们带领的特战师当天傍晚就赶到了赣州。他们都是一人双马,而且都是选择了最近的平坦大路。从杭州沿着济尔哈朗逃跑的道路一直往西南而行,只不过与济尔哈朗不同的是,过了江山之后一直往上饶而去,直奔抚州,然后南下到了赣州。一路上都是平原,所以他们行进的速度很快。由于有了即时的通讯联络,多尔衮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喻锦对一路上中华军的部队下了命令,暂时把多尔衮的命留着!所以赣州的部队也没有出城追击,梅岭关一路上的冷枪也是避开了多尔衮。喻梅萍的想法是一定要把多尔衮赶入绝地,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审判,一定要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宣告大清朝廷的终结。如果真要灭了多尔衮,就凭他们现在手中万余的中华军特战师,就可以把多尔滚在赣粤边境消灭的干干净净。
      多尔衮的军队离开南雄城还有40里地,经过了一个叫十里泷的地方。多尔衮决定埋锅做饭,接下来一鼓作气赶到南雄。然而意外又发生了,这一次与中华军无关!
      清军现在除了人困马乏之外,还有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正黄旗军队的那些军士随着一路南下天气越来越炎热,他们身边的那种几十斤重的盔甲锁子甲都只能扔了。那玩意沉的要命,中华军又不会跟你面对面的拼命,哪怕你穿上了三层盔甲,遇上他们的子弹还是能够穿个通透。所以那些士兵现在都光着膀子,傍身的只是一把刀。就是刀也嫌它重,但这是最后的防身武器,不得不保留。但是弓箭差不多都扔了,因为箭矢都已经用光,这东西没地方补充。所以他现在即便有3000多清军,战斗力也已经大大下降。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清军最虚弱的时候,清军在十里泷遭到了偷袭。偷袭他们的是什么人?是一帮强盗土匪山贼!这帮山贼的人数可不少,有2000多人。粤北本来就是土匪强盗出没的地方,为什么会聚起这么多的山贼?说起来还要归功一个人,那就是左良玉!这伙山贼就是左良玉当初在粤北纠结起来的那伙人,其中有左良玉本部的人马,还有当地的几个溜子的土匪,被左良玉整合到了一起。左良玉死后,金声恒解散了那支队伍,自己带着几十个亲信跑了。剩下的这帮人可没有散伙,他们本来就是呼啸山林的土匪,不干打家劫舍还能干什么?于是他们又重新结合在一起,推选出了自己的首领,重操旧业。为首的几个还是左良玉原来军队里的军官,这些人有组织经验,把这帮土匪整合成了半军事化的山贼,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
      这帮土匪就是在这一带出没,偶尔会打劫一下过路的客商。这是一条赣粤要道,只要被他们瞄上了,每次打劫都是收入颇丰。现在原来南明管辖下的广东地区早就已经苟延残喘了,自从张献忠的残部艾能奇进来之后,广东的官军本来实力就不强,都是一些卫所军,对付这帮流寇已经是疲于奔命了。这几年下来,虽然艾能奇部被泼灭的奄奄一息,可官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也是损失惨重,再说了卫所军都是有防区的,跨防区的调动官府也是有心无力,粤北这种偏远的地方官府早就放弃了。
      现在广东中华军还没有明着踏入这一地区,维护一方的平安靠的就是民团,于是在边缘地区强盗土匪就在快速的成长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37章 第835章.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崖山。(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