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新妃 ...

  •   开宝二年,宫中人人都在念叨一件事,皇帝赵匡胤要再次大婚了,这次的新娘可了不得,是检校太尉、保信军节度使、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
      要说这宋家也真是神奇,五代之中,中原王朝轮番更替,他们家却是一贯的富贵,政治战队异常精准,在这样的乱世,宋家这样的并不会被指责为贰臣,反而被称赞为“长守富贵,无忝祖宗”。而宋渥本身也是能臣,宋建立后,他受命领水师巡抚江徼。义成军节度使李重进密谋叛乱,宋偓暗中察觉,急报朝廷。赵匡胤令宋偓屯军海陵,以静观时变。九月,李重进在扬州起兵。十月,赵匡胤亲征,宋偓任扬州行营排阵使。十一月,李重进自焚而死,宋偓因功被改授为保信军节度使。
      而论起血统,这位宋小姐可就更有来头了,她的祖母是后唐庄宗的女儿义宁公主,母亲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儿永宁公主,真可谓是"近代贵盛,鲜有其比"。
      传说因为这样的家庭熏陶,这位未来的皇后见多识广,进退有度,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总之就是和官家天作之合,全然不顾两人之间差了二十六岁。
      周意欢倒是挺平静的,当了几个月的皇妃,她着实明白了什么叫“世态炎凉”,可身边的人却没那么好的修养,掌事宫女竹枝就不忿地很,对着廊下快步经过的宫人“呸”了一口道:“想当初我们婉仪得宠,一个个上赶着来撵都撵不走,现在倒是走的快了。不就是要立皇后了吗?”
      周意欢喜她大方,不过有的话是不能说的,忙将她唤了过来,竹枝也不敢在主子面前念叨些有的没的,只躬身问道:“娘子有何吩咐。”
      宋制,后宫中皇后方可被称呼为“娘娘”,余者嫔妃无论等级,都称“娘子”。
      是的,如果有人几个月前告诉她,她兜兜转转了一圈,与初恋决裂,最终会入了赵匡胤的后宫,成为他的妃子,只怕意欢能打烂他的嘴,然而这一切却真实的发生了。
      这其中的原委,真不是一句“造化弄人”可以概括的。
      她正胡思乱想着,忽然听到通传,“官家到。”
      意欢忙收了思绪,起身对穿着黑色隐龙袍衫、配着棕色比甲的赵匡胤行礼道:“妾见过官家。”
      赵匡胤年纪也不过四十出头,方方正正一张脸,一双眼睛却算温和,只因统一中原的大志未能完成,他没有蓄长须,只是在下巴处留有胡子,看着不算太老。
      天气还有点凉,他看着自己的新妃身穿湖水蓝对襟小袄,月白的长裙,头上只戴了银饰,十足的素气,倒没怀疑她是寻自己大婚的晦气,只是笑意中带着一丝苦涩萧索,“再过几日,就是你姐姐的周年了吧。”
      意欢低着头,轻轻道:“还有三天。”
      赵匡胤半晌无语,推开宁华殿中的茜纱窗,看着窗外无边的春色,说:“你准备一下,两日后,我带你去个地方。”他没有自称“朕”。
      意欢自然称是,忍不住稍稍抬头,看着自己的夫主,到现在还有一丝不真实的感觉,自己怎么就从太原回来,就迷迷糊糊成了妃子。
      两日后,天朗气清,新燕啄泥,是个宜出行的好日子。
      一早,赵匡胤就吩咐内侍张德均前去宁华殿接上意欢,乘坐着并不显眼的马车,往城外奔去。意欢今日穿着雪青潞绸绣竹纹褙子,月白里衣,月白长裙,身上半点艳色皆无,唯独耳朵上戴的正是当年娥皇送她的粉珠子耳环,看得赵匡胤都说:“也过于素净了。”
      意欢不看他,道:“总是周年,官家要带妾身去哪儿。”
      “到了你就知道了。”说罢闭目养神,不再说话,他久坐龙位,不怒自威,意欢见他这样,也不敢再多问,只好好坐着了。
      皇帝御马自然是极好的,不过他们跑的着实不近,意欢估摸着已经到了归德府了。到了夕阳西下时分,马车才停在一个山脚下,意欢不需侍女搀扶,跟着赵匡胤上去,只见半山腰处就望见一座寺庙,高大巍峨,红砖绿瓦,眼看着修建不久。意欢本来一路胡思乱想,如今一见,也忍不住叹道:“真是好气派啊,想不到山上竟然有这样庄严肃穆”她心眼本极活泛,赵匡胤这个日子带她出来,想必是要为姐姐做一场法事的,可是说句心酸的,他又是姐姐什么人呢?所以才一定会带着她一起。也因如此,他的心情必然不会好,她吃人家的饭,只好顺着说几句题外话开解。
      赵匡胤微笑道:“是啊,扩建之后显得更加气派了。”说着话又带着一丝悠然神往,道:“朕当初寒微时,曾经投宿于此。后来每当国事繁忙,心绪不佳的时候,都想来这里静思几天,以警惕自己勿忘初志。”
      意欢笑道:“难道陛下开创大宋,身登大宝的志向,是在这里确定的?”
      赵匡胤笑道:“这你可猜错了,朕当初离开这间寺庙之时,曾经摇卦问前程,结果从检校太傅到州府小官,都是显示没这个命。”
      “官家应该直接问自己能不能当皇帝才是。”
      赵匡胤哑然失笑,道:“你这小丫头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那时朕四处流浪,谋求前程,一个小小的护圣军都指挥使之子,哪来这么大的雄心壮志。只是后来........”他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意欢追寻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是僧侣们在准备明天做法事用的白幡,心里的悲苦一时难以自抑,像是一个人自说自话,“朕曾经梦想,要带着她漫步在田园水边,在城市楼阁,在天涯海角,在这世间的每个角落。可是,她却做了另一个选择。”
      意欢叹了口气,道:“现在看来,她这选择的确做的不好,但那也终究是姐姐的选择。官家,我们都无权干涉。”
      她想了想,赵匡胤的心结毕竟关系着自己的一辈子,还是顶着他的虎目道:“例如说臣妾,我嫁您是自知道是做妃妾,所以即使如今中宫有主,也是我自己的选择,要顺从辅佐。而陛下选择了建功立业来证明自己,那就不要因为任何事听下来,因为您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心中不能只装着一个逝去的女子,装着对她的怜惜和同情,这样不仅对即将入宫的皇后娘娘没有好处,对所有人也没有好处,因为他会影响您的判断。”
      “官家也不必这样看着我,我并不是冷心冷肺的人,我没有一日忘记过姐姐,可没有了她,日子还要过,姐姐在天有灵,也不会希望我们中有谁因为她而哀伤终生。臣妾知道说这些话僭越了,但我不说,还有谁会跟陛下挑明了呢。”意欢越说条理越清楚,“所以官家,臣妾并不是要您忘记姐姐,而是请您把她放在心里,然后像一个王者一样,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