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不想嫁表哥的表妹 ...

  •   行及笄礼,意味着陈奕欢已经长大成人,赵夫人对此事很看重,特意去邀请了杨子君的祖母做正宾,又选了吴文倩为赞者。
      杨子君的祖母是皇上亲封的三品浩命夫人,这次赵侍郎夫妇前去邀请,杨老夫人看在赵侍郎夫妇的份上,又念在杨子君曾多次提及陈奕欢对她的照顾,杨老夫人便同意了。
      之前陈奕欢送予长公主的兰花很得长公主的喜欢,在那之后,长公主又从陈奕欢这里选到了几盆心仪的花草,对陈奕欢的养花手艺也很是赞赏,这次听闻陈奕欢要举行及笄礼,便派人送来了一套及笄礼上可用的珠钗头冠,赵夫人带着陈奕欢前去谢过后就收下了。
      定好了及笄礼的日期,所需之物也已备好,赵夫人向交好的人家送上了请帖,邀请对方前来观礼。

      这是陈奕欢两辈子的第一次及笄礼,陈奕欢一直记得当初自己醒来前,那个声音告诫自己的一句话“要记得坚守本心。”
      陈奕欢的本心从未变过,所以重生以来,陈奕欢并未利用重生之便去做太多事,只是想要守护家人即可,这次的及笄礼,让陈奕欢很珍惜,对她来说,这既意味着成长,也意味着新生。

      及笄礼的仪式共分16步,从迎宾到置醴,醮子再到揖谢,步骤繁琐,所以一切准备妥当,当日清晨,陈奕欢早早的就起来了,沐浴后,陈奕欢身着采衣安坐在了更衣间内等候,而赵侍郎与赵夫人则在外迎接着杨老夫人与宾客的到来,等人到齐了后,赵侍郎起身简单的致了辞,宣布道“感谢各位前来参加小女的成人笄礼,现在请小女入场拜见各位宾客佳朋。”
      当乐曲声响起时,陈奕欢缓步走了进来,先向宾客行了礼,接着便跪坐在了席子上,吴文倩上前来为她梳了头,赵夫人则扶着杨老夫人来到了陈奕欢面前,杨老夫人口里念着祝词,为陈奕欢戴上了发笄,戴好后,吴文倩帮她正了正发笄,陈奕欢起身回到房内,换上了素色衣裙,向赵侍郎与赵夫人磕头行拜礼,感谢赵侍郎与赵夫人对自己的教养之恩。
      这次,杨老夫人念完了祝词,又将陈奕欢的发笄去了,簪上了发钗,陈奕欢回房换上了与之配套的深色衣裙,面向杨老夫人行了拜礼,表示对杨老夫人的尊敬之意。
      第三次,杨老夫人为陈奕欢换上了钗冠,陈奕欢换上了更显端庄的礼服裙饰,向皇宫的方向拜了拜。
      随着陈奕欢头上发钗与身上衣衫的逐渐变化,隐喻着陈奕欢从孩童到花季的成长过程。
      吴文倩端来醴酒,陈奕欢撒了些于地上,又象征性的沾了沾唇之后,此礼便算完成了,之后陈奕欢端正的跪坐在杨老夫人面前,杨老夫人慈爱的伸手摸了摸她的花式钗冠,“听闻你颇为喜爱兰花,老身今日便为你取表字为“蕙兰”,希望你能像兰花一样有着高雅的品质,又能永远的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愿你往后喜乐平安。”
      陈奕欢听了后向杨老夫人边行了礼边恭敬的答道“蕙兰明白,谢老夫人赐字,蕙兰不会辜负老夫人的心意的。”
      取完字,杨老夫人已然疲惫,便被杨子君搀扶了下去。
      赵夫人眼眶微红的上前来,轻轻的抱了陈奕欢,“我儿长大了,母亲愿你以后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不再经历坎坷与波澜,也望你能永远做一个品行端正,不愧于天地之人。”
      说到后面,赵夫人虽然声音有些哽咽了,但还是坚持的说完了自己对陈奕欢的祝愿与教诲,赵侍郎上前来也说了对陈奕欢的嘱咐与祝福,陈奕欢听后忍不住落下了泪,低头深深的向赵侍郎夫妇拜了下去,“蕙兰谨遵教诲!”
      礼成了,陈奕欢与赵侍郎夫妇向众位宾客揖礼并表达了谢意,之后在门口依依送走了众人。

      杨老夫人临走在上马车前,握住了陈奕欢的手笑着说道“孩子,老身听子君提起过你,今日一见,你的眼神清正,果然是个好孩子,虽然以前有过磨难,但现在有疼爱你的家人,以后一切都会好的,你要是不嫌弃老人家,以后可以跟子君一起多去府上瞧瞧,老身就喜欢你们这样的小姑娘鲜活的样子。”
      “谢老夫人,能得老夫人的喜欢蕙兰荣幸之至,得空了蕙兰就会陪嫂子去府上看您的,您可别到时候嫌蕙兰吵闹。”陈奕欢笑着将杨老夫人扶上了马车“老夫人,您路上慢点。”
      杨子君在马车上接过老夫人,向陈奕欢挥了挥手“我先送祖母回府上,你也快些进去吧。”

      及笄礼后,赵夫人特意将陈奕欢叫到身前嘱咐她,“虽然你已经行过了及笄礼,女儿家相看的时候也到了,但京中的局势还不明朗,再说我也舍不得你,相看的事咱们慢慢来,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先告诉我。”
      陈奕欢很享受赵夫人对自己的关心,冲赵夫人撒着娇道“干娘可不许想着早早把蕙兰打发出去,蕙兰还想多陪陪干娘,在干娘身边多敬敬孝呢。”
      “都已经这么大的人了,还喜欢撒娇。”赵夫人笑着点了点陈奕欢的额头,“天天跟你嫂子处一块,也没见你学到你嫂子的稳重端庄来。”
      相看的事儿就暂且搁置了下来。

      陈奕欢的日子似乎并未因及笄礼改变多少,每日早上起来后都会陪着赵夫人一起用早膳,之后会跟着杨子君一起在赵夫人院子里学些东西,只是隔个几天,陈奕欢便会去趟福味楼,坐在二楼喝喝茶,吃吃点心,顺便听一听楼下的书生学子们讨论着最近朝堂中发生的哪些事,有时也会去听听说书先生讲讲故事,日子过得很是平静安和。
      只是,朝堂中最近却不太安稳,隔个几日,便会听到有官员被弹劾,查实后被革了职,这其中有大皇子一派的官员,也有跟在三皇子身后的官员,据说皇上最近在早朝上都是阴沉着脸的,官员中都蔓延着一股风雨欲来的气氛。
      皇宫里,传闻中阴沉着脸的皇上,此时却一脸笑吟吟的坐在榻上,与贵妃悠闲的下着棋。
      “这一年中,被罢免了这么些官员,闹得人心惶惶的,陛下也不与大皇子通通气,不怕他沉不住气乱了自个儿的阵脚么?”贵妃懒洋洋的靠坐着,丝毫不在意面前乱成一团的棋子。
      “他是朕亲自教出来的,朕了解他。”皇上也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棋盘上,“这点事,朕还是很有把握的。”
      “哧!”贵妃嗤笑一声,“皇上还真是有够用心良苦的,也不知二皇子要是知道了,他其实也只是黄雀捕蝉中的一个小小的黄雀,又会作何感想,呵!”
      提起二皇子,皇上脸上原本愉悦的笑容沉了下来,“这个逆子,从小也是跟着其他皇儿一起去书房上的学,也不知道东西都学到哪儿去了,整天光想着争权夺利。”
      提起这个,皇上就来气,在皇上心中,自己这个当父皇的一直做的很成功,从皇子小时候就坚定的树立着自己支持正统的思想,也给自己的其他几个皇子灌输着要兄友弟恭的想法,对几个皇子除了皇位的事,一直是一视同仁的,再不喜谁也没有刻意养废他。
      花国安稳太久了,所谓盛极必衰,朝堂之下,分散各个派系,又掩盖着许多贪污腐败,违背律例的官员,这些官员就像大树根下各自围成一团的蛀虫,如果长时间不加以处理,大树迟早会倒,水至清无鱼,皇上明白这个道理,便准备先清理掉那些太过根深蒂固的,在皇上的计划中,自己只用清理掉一部分,留下的一少部分可以留着给大皇子练手。
      科举刚过,新的官员还没被打上别的派系的标签,便已归属于大皇子门下了,刚好算是培养了他新的班底,可以再稍加磨练,就走马上任了。
      只是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却在暗中给自己扯后腿,眼中只盯着自己屁股下的位置,目光短浅,拉拢勾结的官员基本都是些害群之马,如果他能镇得住也就罢了,偏偏没有那个本事,被那些官员束住了手脚,还跟着那些官员同流合污,上次清理掉了他手下的一批人,原以为他该长教训了,没想到还是不长记性,这次又明知故犯。
      “既然他不想去封地好好过日子,那就等事情了了,朕看他还是待在府里别再出来了。”皇上不悦的说道,一句话便定了二皇子的未来。
      贵妃随手扔掉了手上的棋子,“不下了,没意思,皇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只是,既然要利用臣妾的儿子,就别忘了答应臣妾的事。”
      说罢,便扔下皇上自己走了。
      皇上倒也没在意贵妃的态度,只挥了挥手让人撤了棋盘,想了想,还是让人宣了大皇子进宫。
      当天,皇上与大皇子独处了一下午,最后,大皇子红着眼眶,沉着脸走出了皇宫。
      这则消息一传出,宫外纷纷开始传,皇上是真的对大皇子有了不满,大皇子被皇上训斥了一下午,伤心得出了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