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第一百一十一章 ...
-
徐贵妃嘴里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对赵浥的威胁。她的父母心,自然是不会放在韩家,或者江明棠身上。她的父母心是完完全全在三皇子那边。那么三皇子因为什么被关禁闭,又因为什么让皇帝起了厌恶的心思,不就是眼前江亦宛和赵浥两人。
她也滑稽,忘记先出手的是三皇子了,只记得三皇子被恶力反弹。此时说着天下父母心,就是为了告诉赵浥,他们这仇啊结定了。有她插手,江明棠别想娶什么小小。
江明棠没有徐贵妃弯弯绕绕的心思,被她几句一说,立即就交了底牌:“微臣愿意放弃爵位,和小小做一对民间夫妻。等我建功立业,小小自然跟着我能享尊荣。”
徐贵妃眼睛一亮,掩嘴笑道:“真是痴情。你怎么知道你能建功立业了?难不成你姐夫要带你去漠北?”她转向赵浥,“赵浥啊,漠北军情你都告诉他了?泄露军机要务是要杀头的。”徐贵妃眉毛一挑,神情中便有些跃跃欲试。
“漠北军情,微臣是在娘娘这儿头回听到。”他声音淡淡地,像是说着不相干的事情,“微臣没有得皇上宣召,自然留在京都不会出兵。至于江明棠说的建功立业,不是只有军功才算功劳。想朱大人同徐大人,虽为文官,但亦是朝廷肱骨,辅佐皇上岂不也是建功立业?娘娘说这番话实在让文武大臣心寒。”
徐贵妃话语一噎,她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她知道皇帝没有同赵浥说漠北的军情,说出来是故意恶心他的。看吧,失宠了吧,皇帝已经不信任你了。赵浥倒好,说了那么大一段。她冷笑两声:“庆王还是莫给本宫扣帽子了。说起来,若是想替你妻弟娶妻,不如像当年,用军功来换便是。”
阿宛眉头皱起,这徐贵妃之前觉得还算讲道理,怎么今天那么莽撞。拿赵浥之前军功说事,不就是将赵浥之前的伤心事都掀开来吗。通常还打人不打脸呢,今天是怎么了。她心思微动,能让徐贵妃肆无忌惮,那显然是皇帝发话了。
“娘娘说得有理,”阿宛笑了笑,“既然如此,等王爷有了军功再来求恩典便是。”她上前拉了拉赵浥的袖子,又对江明棠使了个眼色。撤,今天不是好时机。
“哟,”徐贵妃笑道,“事情还没办完,庆王妃不用急着回去。”她端起茶轻轻喝了一口,“钱夫人和女儿,听说还有你的小妾,都被丢进了京畿处?你母妃进宫哭诉,真是可怜呐。”
赵浥眉毛一挑:“嗯?微臣母妃显灵了?”
“你!”徐贵妃怒喝道,“就算老庆王妃不是你亲生母亲,但规矩摆在那里。”她重重放下茶盏,“你这人伦都不认了!难不成是仗着军功,如此放肆。”
阿宛心里不免冷笑,本来她还想避免同徐贵妃起冲突,回去想一想再说。那里想到,这徐贵妃就是等着骂他们出气。躲也是被骂,不躲也不见得会对他们改观。她不由笑道:“娘娘慎言。王爷的军功在之前不就为了保护居士都相抵了。”
徐贵妃哈了声,这两人真是天生绝配,是不是从不会低头吃亏。不过她也不在乎,之前对赵浥有礼宽容,只是指望着他能在太子和三皇子之间保持中立态度。如今她死心了,自家儿子同赵浥怕是不可能和解。既然如此,自然要利用一切机会干掉赵浥咯。
“好了,不要胡搅蛮缠。皇上让本宫处置钱夫人母女的事情,就是给你留了一分面子。”她语气越发威胁,“莫要以为漠北除了你就没有人上阵,莫要以为先王妃用命换来的庆王头衔是免死金牌!”
徐贵妃几次在雷区蹦跶,总算精准地踩上了赵浥心中最大最大的逆鳞。赵浥仰头笑道:“你说的很对。那微臣无话可说,就此告退。至于钱夫人母女,去王妃家下毒捣乱,贵妃要放就放,国法在贵妃眼里只怕屁都不是。但是若是出现在微臣眼前……”他呵呵冷笑几声,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他一甩手要走,阿宛立即跟上,快速同徐贵妃行礼后便握住了赵浥的手。江明棠自然不会多留,他是听明白了,那徐贵妃根本不是来解决问题,而是来制造矛盾的。
几人目无旁人地离开徐贵妃的寝宫,徐贵妃笑了起来,同贴身宫女说道:“还以为这赵浥和江亦宛能说会道,本宫准备了一肚皮的话来惹怒他们。没想到不过几句,就逃了。”那宫女奉承两句,便问:“那娘娘现在要去见皇上吗?”徐贵妃点头,那帕子用力擦了擦眼角,再抬头时瞧着像是哭过,得意笑道:“现在所有人都见他们气势汹汹从本宫这儿离开,就算皇帝仁慈,这不守规矩就足够吃垡头了。”到时候,徐贵妃得意想到,赵章那孩子长大了,也该要学会替王府分忧不是。
阿宛跟着赵浥气势汹汹离开,心中知道不妙。面对赵浥的情绪,她可不是那种立即要求赵浥冷静下来,立即告诉她缘由的人。默默陪着他走在回廊上转了几圈,才踏上通往宫门的石板路。赵浥这才停了下来,侧首看向紧紧抓着自己手的小王妃。他忽然心安起来,转过身用力抱了抱阿宛,笑盈盈在她耳边低声说:“害怕吗?”
不等阿宛回答,小舅子在旁边哀嚎:“姐,姐夫,我还在呐。”赵浥笑了笑,松开阿宛,转向江明棠:“你阿姐不怕,你怕不怕。”江明棠嗳了声:“这有什么好怕的。之前我还在澧县打滚撒泼,最不济皇帝革了我的爵位,我不过回到原来的生活罢了。”
赵浥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就全家搬去澧县罢。”这下轮到两人都惊讶起来,阿宛先问:“那么严重?”问完自己便笑了起来,赵浥做事向来有章法,自然是有他的道理。而且,刚才徐贵妃明显是要激怒赵浥,赵浥愤然离席,想来是故意为之。
赵浥揉了揉阿宛的头发,对明棠说道:“你对韩姑娘如实说清楚刚才发生的事情,她若愿意一起前去,便一同走。若是不愿意,我们送她回韩家便是。”
三人约好时间,便匆匆出宫。等赵浥和阿宛带着人马再次到子爵府门前,就见江明棠还有小小,甚至韩少鹤也等在门前。赵浥对韩少鹤出现,多少有些意外。韩少鹤却说道:“在下想了许久,之前为了韩家重回朝堂迷了心窍,却忘了韩家人最重要的骨气。在下不如同王爷一起回澧县,重做教书先生便是。”他扭头对江明棠笑笑,“这回先生我不喝酒了,定好好教你们。”赵浥笑了笑没有说话,等众人上了马车,便拔队出发。
他们这浩浩荡荡出城,皇帝怎么会不知道。他还来不及借徐贵妃给的理由,好好教训赵浥,这家伙居然带着家里人跑澧县去了。还上书说什么“微臣年事已高,脾气又大,自愿归隐乡林”。皇帝很生气啊,他是想削弱赵浥的势力,让赵浥低头,可他没想过赵浥居然先溜了,而且溜得那么正大光明。
太子被皇帝宣召,乖巧地听皇帝发了老大的火。皇帝又问:“太子,你说该怎么处置他们?!”
太子心想,先不论赵浥平时和他关系不错,就按利益的说法,他身边没人,也就赵浥一个武将。徐贵妃还想赶尽杀绝,父皇居然有脸问他想怎么处置么。他笑道:“父皇消消气,您之前不是格外看重赵浥。”
皇帝愤怒道:“就是朕太看重他了,让他持宠而娇。先娶了个商户的女儿,又想帮小舅子讨个罪臣之女。他就是同朕对着干!”
太子摊手道:“那父皇,若是赵浥找重臣的女儿联姻,再让阿泫还俗进东宫。您,不是更担心嘛。”太子这话说得委实直接。差不多就是在说皇帝气赵浥,不就是担心他这个太子。太子见皇帝愣住,又笑道,“父皇啊,当时赵浥说要娶个商户女儿,您不是还夸过他懂时务。如今人家又不是要公主下嫁,就想给小舅子娶个赵家姑娘,您说,您让贵妃娘娘去为难个什么劲。”
皇帝恼羞成怒,他当然知道赵浥的联姻根本无利反而有害。按照皇帝的权衡之术,他应该心里暗爽。再做得地道一点,还得给江亦宛,或者那叫小小的赵少惠封赐个名号。可他就是不想这么做,其中说不出的原因,是同徐贵妃一样的,他毕竟是三皇子的爹。
他看看身边太子,又想到关禁闭几次出手被打回来的三皇子,从心底里是有些偏帮那个倒霉孩子。可是面对太子,皇帝又说不出口了。赵浥是太子唯一武力上的助力,他不是不知道。太子没有母族的协助,他也不是不知道。可是,人心难免偏向。
“朕是想让他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让他称心如意。这是天子之威。”
太子翘翘嘴角,他被皇帝宣召时,太子妃说了,皇帝肯定是要拿他撒气了。赵浥出宫后直接离开京都,就是打皇家的脸。不过,她却让太子不要怂。陛下初现昏庸,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机会,笼络朝臣人心。朱木莲还嘲讽了老王妃,自以为是跑到她这里来挑唆赵浥和太子的关系。也不想想,赵章手里有什么。利益和利益的最佳结合,就是彼此有实力交换。
太子道:“父皇,您别生气。等过几天,儿臣抓赵浥过来给您磕头请罪。只是啊父皇,漠北战况吃紧。”
皇帝脸色一冷:“除了赵浥,朝上没有别人了吗?你这个太子是怎么当的。”
太子笑道:“父皇,不是没有别人,是赵浥最熟悉军务,让他去能减少伤亡。当然,现在嘛,也得让他知道朝上不靠他打仗。”他见皇帝点头,接着说道,“儿臣听说三皇弟很是后悔,一心想要将功赎罪。那这回正好,让三皇弟带兵击退敌人,回来便是有战功。”
什么?让他宝贝儿子去送死?!皇帝一下子无法控制表情,诧异不可置信兼恶狠狠地瞪向太子。太子一颗心就冷了。当然,自从皇帝宠爱徐贵妃之后,他这颗心就没再热乎过。
现在皇帝表情同太子妃说得一模一样,让他不由暗暗叹了口气。父子两人微妙地静默片刻,太子摆出义正言辞的表情:“父皇,如果三弟不愿去,儿臣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