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
-
次日,午时刚过刘府便派人来,施华倒也不拖沓带着春竹直接上了刘府的马车,行了莫约半个时辰才到了刘府。
同样是大门,刘府相比于长公主府就寒酸多了,不仅门小了许多,连阶梯也矮上不少,比较地位摆在那儿,再有钱也不能逾越了皇家。
“小小姐来了,老爷在里面等候多时了,请随我来。”来迎接的大概是刘府的管家。
跟着管家来到正堂。
“老爷就在里面,请吧。”
施华点头,“春竹你就留在外面,有什么事再叫你。”
“是,姑娘。”
方踏入大堂,就看见一瘦高的身影背对着她,听见动静才转过身来,头发虽然花白,五官倒是硬朗,眉眼间依稀有熟悉的感觉。
刘老爷打量着施华眼中的喜意是显而易见的,“华儿都长这么大了啊。”
出于礼节施华将那个几乎没用过的称呼叫了出来,“外祖父。”
这一声外祖父,着实让刘老爷喜上眉梢。
“还记得上次见你时,才八九岁模样,如今都长成大姑娘了。”
思绪骤然被拉得远了,却不是八九岁,那年她将六岁,许多事都记得有些模糊了,但仍然清晰记得她这位外祖父见到她母亲的样子,奚落嫌弃,对她更是不屑,时隔这么多年再装作这番模样,她倒要看看他打的什么主意。
正泰宫内,小皇帝正被压着处理政务,收敛了玩性与躁动,倒是有几分帝王该有的气度了,只不过不到半刻钟就现了型。
“皇姐,这堆我看完了。”小皇帝中气十足,得意的模样就差没将夸夸我写在脸上了。
段长玲认真地翻阅着刚送上来的奏折,连个眼神都没给他,“嗯。”
“那是不是可以去小憩片刻?”小皇帝一脸灿烂。
段长玲心思全在这份奏折上,翻看片刻实在是被那灿烂的笑脸晃得不行,合上揍折,扔到了小皇帝当前,“不行。”
小皇帝脸立马垮了下来,可怜兮兮的望着她,段长玲可不吃这套。
“看看这个。”
小皇帝心不甘情不愿地拿起奏折看了起来。
“这不是今年科举的事项吗。”
“看完了?”
“还没,我继续。”小皇帝乖乖低头。
过了片刻,“可有什么想法?”
“以往科举一事都是皇姐和诸位大臣在筹备,我不是很了解,这奏折也就列举了科举的筹备事项,无甚特别之处。”小皇帝想到什么便说了出来。
段长玲不吭声,时间越长小皇帝越是紧张,生怕皇姐开口又是批评之语。
“走吧。”
突然一句走吧,话题转变得如此之快,小皇帝完全没反应过来。
“去哪儿?”
“不小憩了?”
“去去。”小皇帝难掩喜意,只不过这喜却被下一句话打碎了。
“憩完之后,回来好好想想该如何筹备这科举,做好策文明日交与我。”说完,也不待小皇帝做出反应便离开了正泰宫,去了她常办公的宫殿,任留小皇帝在宫内仰天长啸。
接着刘府这边。
“是外祖父不好,这些年让你和你母亲受了不少的苦,当年若不是受了小人的算计,也不至于委屈你母亲嫁给那穷酸小子做妾。”
当年之事施华不曾了解,自然也不会听从他的片面之词,她只知道在母亲病入膏肓,在手下的商号走进绝路时,她的这位好外祖父,可没有伸出任何援助之手,反而还同其他商号一样想来分一杯羹。
即便是她母亲去世之时也未见刘府递来任何吊唁文书,对她母亲尚是如此,更何况对她,如今这般作态定是有所图,施华不由得提高了警惕。
“不劳外祖父忧心了,母亲去时,我已为她烧了许多黄白物什,她在下面断不会再受苦了。”
刘老爷面色一滞,不过些余又状态复作,“是我对不起四儿,她是该怨我的吧。”
“已故之人何来怨字一说。”
刘老爷闻言半晌不说话,瘦高的身子显得有几分颓废,过了许久才道,“天道已对我做出了天罚,我刘氏一脉子孙凋零至此,如今只血脉已所剩无几。”
刘氏一脉从祖上下来就一直有传男不传女的遗传疾病,刚开始是气喘胸闷,到后来发展成呼吸衰竭,最后不治身亡,所以刘氏一族为保血脉延续,向来都有若无男儿便由女儿继承宗位之事。
刘老爷膝下本有三子一女,大子和三子都死于此病,唯剩二子身体康健没有遗传到此病,于是刘老爷在家族危急之际将唯一的女儿嫁了出去,换取家族渡过难关,可谁曾想这唯一继承人却在前不久溺水身亡了,也没有留下一子半女,刘老爷巨受打击,这下他的子女可谓是彻底死完了,直系继承人一个不剩,家族旁系看到了机会,一个个挤破脑袋的想夺这继承之位,焦乱中刘老爷想起了他似乎还有个这个外孙女,于是才出现了今日祖孙相会一幕。
从刘府出来已经快日落西山了,施华也不急着回公主府,就这么慢慢踱着,春竹跟着她也慢慢的走着,不去打扰她。
施华心绪有些复杂,她得慢一点再慢一点,理清楚一些事情。
此行刘府她设想过刘老爷的目的,但如今这情况却是她始料未及的,他想要她帮他管理商号,或者是说继承,刘府再怎么子嗣凋零也轮不到她这个外嫁孙女,即便刘全有意,同族的人也定不会同意,难道说她这个外祖父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春竹,方才等了这么久可有累着了?”
“姑娘关心,并不曾累。”
“此处离公主府尚有些路程,我们这般走下去,不知何时才能回府。”施华有些后悔拒绝了刘府的马车。
是啊,姑娘这瘦弱的身子,怎么受得了这么远的路。
“不若你先回去,使辆马车来,我在此处等着。”
春竹想想似乎很有道理,但转念一想又有些担心,她走了就只剩姑娘一个人了,更何况太阳都快下山了,“姑娘一个人太危险了。”
“我在那边的茶棚等,那边人多,不会有人事的。”
春竹还有些犹豫,“可是……”
“别可是了,再耽误下去可就要天黑了。”
“好吧。”
送走春竹后,施华进了一旁的茶棚,说是茶棚却充满了书香大雅之气,茶棚的说书人正在聚精会神的讲着话本,下面的人津津有味的听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衣着整洁,想来不是个普通茶棚,施华寻了个角落位子坐下,混入其中也不显得突兀。
京都的风气确实要比苏杭那边开化很多,现在这个时辰苏杭的年轻女子大多已经回家,出嫁了的妇人更是早早在家准备着一家人饭食,哪能像这样在友人或者是丈夫的陪伴下出来听书。
听了会儿书,里面待着有些闷了,施华打算出去透透气,出门拐角之时因视线死角没看见有人进来,待反应过来时已与人撞上了。
是个男子,施华立马拉开距离,还未说什么,就听见男子连连道歉声,待施华抬眼,却发现这又是一个熟面孔。
男子自然也看清了施华的脸,惊喜之余,久违的称呼脱口而出。
“施华妹妹!”
男子叫柳士诚,也是苏州人,出生世代书香门第,府邸与施府隔得近,算是邻居,施华儿时也曾与其一同玩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渐行远去,后来柳家搬离苏州便再未见过,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碰见。在她的印象里柳士诚是个会照顾人的大哥哥,温文尔雅又风度翩翩。
柳士诚喜出望外,他只是一天辛苦研读下来想出来放松放松,便来此处听书,实在没想到会碰见故人,自从搬家之后他与施华妹妹再未见过面,如今能在此处遇见实乃上天眷顾。
“施华妹妹我是柳士诚啊你还记得吗,你以前经常叫我柳哥哥。”柳士诚有些激动,想要把住她的肩膀,又想着男女有别,结果两只手完全没有地方放。
“自然是记得的。”怎会不记得。
“才走之时施华妹妹才将将到我胸口,如今已经这般高了,也越发的好看了。”柳士诚用手比了比,后又觉着有些不妥,尴尬的顺着方向摸了摸鼻子,以此来掩饰刚才的动作。
“柳大哥也越发的英气挺拔了。”哥哥这个称呼终究是不再适用了。
平常气度风雅的七尺男儿,如今被这么一夸竟像个毛头小子般飘飘然找不到方向了,若是被他那些书友看见了指不定要怎样打趣调侃呢。
“对了,施华妹妹不是在苏州吗,怎会出现在京都。”
莫非……
一个设想在他脑海划过,随后又慌忙看了看施华的头发,不是妇人发髻,柳士诚松了口气。
“帝选全国良家子入宫,父亲便让我进京。”
“那过了吗?”
施华摇摇头, “未留牌,便被放出来了。”
柳士诚提着的胆子又放了下来,也是,若是选上了,便不会出现在这儿了,只是施华妹妹这般模样都没入选,这上位的眼光是有多高。
“那施华妹妹既未留宫也未回家,如今可有落脚之地?若是施华妹妹不介意的话我在京都尚有一处别院可暂作歇息。”
“劳柳大哥费心了,施华出来之际带足了盘缠,只是耽于京都的风土人情,迟迟不愿离去,如今已停驻许久,过段时间便要回苏州了。”施华一本正经的说着,险些自己都要当真了,不知为何她不想让人知道她现在进退维谷的处境。
“天色也不早了,施华便先回去了,日后有空再与柳大哥相约。”
“你一个人不安全,我送送你。”
“接我的马车来了,不麻烦柳大哥了。”
柳士诚向门外一看,果然看见街道处一辆规格不凡的马车正向这边驶来。
将施华送上马车后,柳士诚有些不舍。
“若日后有事相邀不知在何处寻你?”
这句话说完柳士诚就后悔了,这般唐突与风流浪子何异,他恨不得将话再吞回来,正要出声解释就听见有声音从车内传出。
“长安街长公主府。”
马车离去,柳士诚愣在原地,是他想的那个长公主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