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015

      两天后,白水大队的化肥钱还是没收齐。

      想从贫穷的农民手里抠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好在已要到的化肥钱再加上公社里拨的款,已经达到了600多元。

      人能等,地可不等人,夏有福拍板决定,先拿着筹集到的钱去化肥厂订购化肥,再让公社出面,找烟区联系烟苗。把烟苗从外地运到龙福公社也还需要七八天,这个时间正好施肥浇水,不耽误功夫。

      公社书记龙济民同样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党员,后来被推荐去念了大学,毕业以后就回了出生的龙福公社继续为人民服务,他跟夏有福有相同的经历,惺惺相惜,关系很是亲密,因此夏有福乐得常往公社跑,南屿大队刘书记要不到的钱,他夏有福就要到了,虽说钱款并不多。

      去化肥厂订购化肥的事情就落在了夏成则的头上。

      他怀揣着600元的现金,骑着张永春借的二八大杠,后头载着姜玉,清晨八点不到就出发去县城了。

      “你猜我这两天去干嘛?”姜玉摸着鼓鼓的口袋,美滋滋地问。

      “不是去要钱吗?”夏成则奇怪。

      他这两天上门拿着名单,挨家挨户地上门要化肥钱,姜玉自告奋勇,说要帮忙收钱,两人分作两路,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知道姜玉是好心,但夏成则没寄希望于姜玉真能要到钱,可事实却一再出人意料。

      “说起来,你是咋要到那么多钱的?有几户可不好搞。”夏成则本是想把那些“钉子户”放在最后,先收了其它人的钱,就让姜玉随便去试试,结果姜玉真把钱收回来了。

      “我啊,是去买布票的。你说的那几乎家里穷的都穿不起新衣服,布票留着也是浪费钱,我就说愿意出一张五分钱买他们的布票。你猜怎么着?”姜玉笑声如铃,撒了一路,引得几个路过的人驻足看她。

      她也一点不觉得害羞,大大方方地回以笑容,“他们拿出了一叠布票,虽然有不少过期了,但能用的还有三四十张。我跟他们说,这钱是给定了,今天不给明天也要给,不是你上门就是爸上门,还不如现在就给我,省得麻烦。而且我买了他们的布票,每一户也白挣了几毛,不好意思不给我钱,就给了。”

      姜玉表情得意,揪紧了夏成则的衬衫,“怎么样?服不服?”

      “服!我之前还头痛怎么找他们要钱,你轻轻松松解决了。我媳妇最聪明了,比我还聪明十倍。”夏成则夸起姜玉从来就不克制,再加上说话的语气真挚,眼神热烈,总会让人不敢直视。

      幸好此刻是背对着姜玉,她还不至于紧张到心跳加速,眼神乱飘,但耳根还是有一点红了。

      也不知怎么的,她以前不是个面皮薄的人,现在却老是红脸,这是越活越回去了?

      姜玉暗暗地想。

      “那一会儿,你把我放百货商店外面就可以了。你去化肥厂,我去买布料,等你订完了化肥,来饭店找我。我俩吃顿好的再回去,我请你吃。”姜玉现在是家里最有钱的人了。

      夏成规三月寄一次钱,上次还是姜玉嫁过来前找战友借钱凑了50元寄回来,给家里减轻了一点彩礼钱的压力,888元掏空了老夏家的家底,此刻家里只剩下100元应急钱,这还要留着等到过年。

      姜玉接了几十个单子,光是手工费就挣了四五十元,再加上白挣了三块布的布料钱,此刻兜里足有将近七十元,这对于农村里的个人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不了吧,你挣钱辛苦,饭店里一顿要不少钱。”夏成则下意识地要拒绝,腰被姜玉给拧了一把,他车头一歪,颠的姜玉下意识地搂住了他,两人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又轻又薄的夏裳挡不住姜玉曼妙的身段,她柔软的胸脯贴在夏成则的后背上,让没尝过女人滋味的夏成则轰的红了脸,车子也不受控的歪歪扭扭起来。

      他又被掐了一把。

      “你干什么?吓死我了。”姜玉嗔道。

      “没啥,你抱紧我就不怕了。”夏成则憋着想要冒出来的笑,尽量稳着声音说话。

      姜玉哼了一声,“你到底听不听我的?结了婚,男人就该听女人的。”

      “你说得对。”夏成则举双手赞成,然后立马又扶住了车把手,稳稳地继续往前骑,“爸在外头威风,家里也都听妈的。”

      “那在外头,要是我俩说的不一样呢?”

      “听你的,你聪明。”

      姜玉嘴角高高扬起,抿着唇压抑住笑,才又继续说:“这可是你说的,以后要是没做到,看我怎么收拾你。”

      夏成则没说话,但他情绪寡淡的脸上已经笑开了花。

      车子骑了一个小时才到县里,跟村里崎岖的土路一比,县城的路面是用水泥铺的,平整不说看着还干净,骑车的人有很多,连打补丁的人都很少,马路两旁时不时有一家代售商店或者国营商店,里头总是有人,曾经在书本上、在图片上、在视频里见到过的时代感迎面扑来,车后座上的姜玉张开手臂,像在拥抱这个朴素真挚的时代。

      “我看到百货商店了!”姜玉扶着夏成则的肩膀,站在脚踏上说,“比供销社大好多。”

      镇上的供销社门面小,也没怎么装饰过,只要不漏雨破烂就好,县上的百货商店一律用砖头盖起来,并不算高,都只是单层门市,但一字排开,看过去简直像占据了半条街,气势逼人。

      “这是县里嘛。”夏成则把车子停在百货商店对面。

      这里是个临时的停车棚,车主都进了百货商店,把自行车停靠在外面,形成了一个简易的临时车棚,巧的是这些车子基本都是又高又大的二八大杠,要是不留神,还能弄混掉。

      “那我就先过去了,最多两个小时,我一定去饭店找你。”夏成则刚要骑车,又想起来没说完的话,“顺着这几间门市一直走到尽头,就能看到饭店了,他们家的糖醋排骨做的很不错,你一定要尝尝。”

      他刚复员的时候,大巴是停在县里的,他一家子都来县里接他,还带他去国营饭店吃接风宴,一顿饭吃掉了小十元。好吃是好吃,就是贵啊。

      姜玉挥手送别了夏成则,转身看向百货商店。

      每间门市外头都挂了一个白底红字的小牌,分别写着杂货门市、百货门市、纱布门市、生产资料门市、饮食门市等等,姜玉扫了一眼,进了隔壁冷清不少的纱布门市。

      女售货员依靠在柜台上,百无聊赖地玩辫子,听到有人进来,懒洋洋地说:“要点什么?”

      “我想买布。”

      “你随便看,一会拿着票本跟钱过来结账就行。”

      “好。”

      纱布门市不算很大,大约三十平左右,四周能摆着布的地方,都挂着当样板的布料,素色的只占了小部分,大多数是格子布、碎花布,还有几件版型简单的成衣,基本都是衬衫、裙子。

      以姜玉这些天经手的各种布料来看,百货商店里的质量比镇里的供销社要好了不少,也贵不少。

      成媛说,学校里要找她做衣服的同学比开始的时候要少了,姜玉估计再有十来人,公社高中里的生意就告一段落,剩下的还是得看村里。

      最近陆续有肥水村、南屿村的人来找她做衣服,数量很少,但也有四个,这说明她的名气在附近几个村渐渐传开了,口碑不错,价格又比正经裁缝便宜,以后也会有人找来叫她做衣服。

      村里的人对衣服的需求是便宜、简单、结实耐穿,棉布是耐穿不到哪里去了,但便宜简单还是能做到的,挑一些素色的料子就行,以纯色和格子为主。

      再挑几块花样活泼的布给女学生做衣服……

      姜玉随手挑了七八块料子,女售货员一抬头,就看到她捧着快要拖到地上的布料,给吓了一跳,立马出声制止:“你看准了再拿,别拖了一堆,弄脏了咋办?”

      “这些我都想要。”姜玉回头说。

      “看准了再拿!你总不能全买吧?”女售货员不满了,她觉得姜玉在狡辩。

      在这里工作了半年多,她还没见到有人一次性买这么多的布料。

      姜玉也没有不高兴。

      售货员在工作期间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没错啊。

      抱着也费尽,她干脆把布料全放在柜台上,“这些,我真的全都要,先放你这,我挑完了一块结账。”

      女售货员目瞪口呆,“你买这么多布要干啥?”

      “给家里人、给亲戚朋友做衣服,他们觉得我手艺好,请我帮他们做几件夏衣。你也知道,夏天的衣服不耐穿,特别是在地里干活的。”姜玉要是不说,没人看得出来她来自农村。

      她从头到脚,穿的是在太时髦了。

      当然这时髦还是姜玉克制的结果。

      要知道她放开手脚去做的话,人家说不定要觉得伤风败俗了。

      “我觉得你穿的衣服,比店里卖的还好看。”女售货员上下打量姜玉,羡慕地说,“全是你做的吗?”

      姜玉点头,“对啊。”

      “真羡慕你的亲戚朋友和家人们。”

      百货商店里的成衣全都来自县服装厂,这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只有尺码之分,没有版型之说,统一都是一个款,价格还贵,哪比的上姜玉做的,不仅便宜还是私人订制。

      当然,她不能高调的宣传,怕被人盯上。

      “你要是愿意,我也可以帮你做一身。”姜玉凑近了,声音放低了说,“票和布我是不管的,你自己挑好了料子,我帮你加工,收的是手工费,一件1.5元。”

      “真的?”女售货员眼睛发亮。

      她是县城人,花一样的年纪,正是爱美的时候,又在百货商店上班,端的是公家的铁饭碗,不缺钱也不缺票,看到姜玉这样的好裁缝,哪能不心动?

      只是帮忙加个工而已,不是私下做买卖,并不算投机倒把。

      女售货员心花怒放,“好啊,那就在这里买了布,你带回去做。要几天?我自己去拿,还是你给我送过来,我都可以!”

      “我让人送过来。”

      “那就再好不过了!”

      女售货员激动地握住姜玉的手,见有人来,才撒手,“我想要一条裙子,连衣裙,这个颜色怎么样?我惦记好久了。”她从柜台里取了一块红白相间的碎花布,迫不及待地给姜玉看。

      “你皮肤白,很适合这个色,价格挺贵的吧?”

      “一尺7毛,快赶上咔叽布的价了。”

      颜色鲜艳的布料总是贵的。

      “咔叽布?”姜玉一愣。

      “就这个啊,你不知道吗?”女售货员又取了一块布。

      姜玉一摸,就知道了。

      这不就是卡其布吗?

      特别适合做裤子、外套等。

      “这布多少钱?”

      “贵哦,一尺要九毛五。”

      姜玉咋舌,确实很贵,不过等秋冬了,可以做件外套自己穿。

      “我先给你量一下尺码,你有尺子吗?”

      “有的有的。”

      姜玉边量边记尺码,从本子上把纸张撕下来塞进口袋里,“三到五天后,我会让你把衣服送来,到时候你再给钱。”

      女售货员很高兴地帮姜玉算好了几块布料的钱,一共花了36市尺布票,19块4毛3分,够做10件衣服了。

      姜玉也不买多,就先买一部分。

      等她出了门,时间也才过去一个小时。

      她本想去国营饭店待着,但想到夏成则,心里又浮上了一个念头。

      他们已经相处了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姜玉确定了夏成则是个好男人,好丈夫、

      她现在需要一个好情人了。

      姜玉转身,拐进了百货门市。

      “你好,要什么?”这也是一个女售货员,不过年纪更长些,大约三十出头,说话也更客气。

      “你们这卖避/孕/套吗?”姜玉落落大方地问。

      售货员一愣。

      也不是没人买这玩意儿,但她还没见过这么直截了当的人,还是个年轻女同志。

      一般来说,女同志总是羞于启齿,遮遮掩掩地边比划边用“那个”指代。

      “没有吗?”姜玉有些失望。

      她一直没有跟夏成则同床,并不是不愿意,一个是要忙着做衣服,一个是没有合适的避孕措施,她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打从心底里怕怀孕。

      挣钱、念书、上大学……

      姜玉很怕打乱计划。

      “有的。”售货员说,“这个不需要票,按件计费。一盒乳胶安全/套五毛钱,共十枚。”

      说完,她弯腰从柜子底下拿出了一个盒子。

      背面写着几个清晰的大字——

      桂市乳胶厂生产乳胶安全/套 10枚

      百货门市里还有几个客人,有男有女,看到售货员拿出来的东西,一个年轻的女同志涨红了脸,显然是觉得害羞,一对上姜玉的目光,就别开脸不看她。

      姜玉有点好奇,就问售货员:“这东西买的人多吗?”

      “城里的年轻人多点,过了四十岁就少有人买了。”

      “没有农村的买吗?”

      售货员眼神奇特,“农村的哪会买这个,妇女主任发的量都用不完吧。”

      “妇女主任会发这东西?”姜玉又吃一惊。

      “当然,毛主//席说‘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几年前还强调要开展农村卫生工作,搞节制生育,所以村里的妇女主任会给每个家庭发安全/套,说这些东西,但我看,那些农民听不进去。多生,才有人下地干活嘛。”年长的售货员撇嘴道。

      姜玉印象里没这个事,她回去得问问。

      “姐,你懂得可真多。”

      “我有个亲戚在村里当妇女主任,过年聚会的时候有提过,我就知道了。年轻人有节育意识是好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女售货员没刻意压低声音,是说给边上脸红的女同志听的。

      姜玉付了钱离开后,那个女青年才磨磨蹭蹭地走到柜台边,嗫嚅着向女售货员也要了一盒安全/套,然后像做贼一样飞快地塞进口袋里,快步地离开了百货门市。

      女售货员摇摇头,显然是见怪不怪了。

      ————

      “等很久了吧?”夏成则飞快地走进饭店。

      他在化肥厂耽搁了点功夫,赶到国营饭店的时候已经过了十一点半。

      此刻正是午饭时间,饭店里的人不少,吵闹的很。

      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高大的男人跛着脚,走向一个漂亮娇俏的年轻女人身边,四周等饭还没吃上的无聊工人们,就小声地嘀咕起来。

      “好好的汉子咋瘸了腿,太可惜了。”

      “是啊,不然男俊女俏配的很。”

      “那不会是他对象吧?命真好啊,跟电影里的明星一样漂亮。”

      “不搭,太不搭了。”

      夏成则不是聋子,相反,他听力很好。

      四周人多嘴杂,总有人说话声音太大,说的那些“惋惜之语”钻进了他的耳朵里,让他完成了一桩大事后愉悦轻松的心情不翼而飞,闷着一张脸坐在姜玉对面。

      哪个男人愿意听别人说自己配不上媳妇?

      “坐这儿啊,离我那么远干什么。”姜玉左边板凳上摆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除了布料还有一提糕点,她拍了拍右边的空座位,“别管那些人说的话,嘴长在他们身上,我们管不了。但我有眼睛会看知道什么人配得上我,什么人配不上。只会说闲话的人,肯定是配不上我的。”

      最后半句,姜玉微微扬起了声音。

      四周的嘈杂议论声一下子就降下去了。

      姜玉的勇敢又一次让夏成则刮目相看了。

      他感动得一塌糊涂,只能紧紧握住姜玉的手,“玉,我一定不会让你后悔嫁给我。”

      姜玉神态自若,“我等着。”

      服务员端上了菜,分别是酸甜可口的糖醋小排,金黄诱人的三鲜素丸子,鲜美浓白的鲫鱼豆腐汤,和两大海碗扎扎实实的白米饭。

      这里一共五元7角钱,还花了四两肉票和五两粮票。

      姜玉把米饭给夏成则碗里拨了一点,“我吃不完这么多。”她平时没少开小灶,吃夏成则做的煎饼、面条,现在不馋米面,馋肉。

      夏成则一个劲地埋头吃饭,三口才夹一次菜,舍不得跟姜玉抢肉吃,等到姜玉吃的差不多了,才就着剩下来的肉汁跟鱼汤,把六七分饱的肚子给填满了。

      “回家吧,跟爸报喜去。”姜玉拉起夏成则的手臂,倚靠在他身边,故意大摇大摆地从其他人打量的目光里走出去,给他增添信心。

      夏成则死死地攥紧拳头,压抑着身体的颤抖。

      他知道媳妇在安慰他。

      他必须坚强,不能辜负这份情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 1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