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014

      夏成则到家的时候,熟悉的缝纫机声从屋里传来,他没看到孙兰花,心想着婆媳二人已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没成想靠近堂屋,才发现桌上用瓷碗压着几张零碎的小额纸币,估摸着是谈崩了。

      “成则,是你吗?”

      “是我。”

      夏成则拿了钱,走到屋门口,“妈把钱压在桌上了,你知道不?”

      “知道。”

      “你收了吧,爸也是这个意思。”

      姜玉停了踩缝纫机的动作,扭头看他,“你好糊涂。”

      夏成则摸不着头脑,“咋了?”

      “我刚嫁进门的时候,身体老出毛病,爸妈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也嘀咕,觉得是我偷懒。先不说到底是不是偷懒,我也确实是吃了家里不少的米面鸡蛋,现在我挣钱了,总该给家里出点力。”夏成娟已经出嫁,家里一共五口人,两块五毛钱就能换全家人的好印象,姜玉又怎会吝啬这点小钱?

      她的目光是往前看的。

      “家里不缺这点钱。”夏成则忽然觉得手里的钱烫手。

      “那我也不缺这点钱。成媛介绍一个同学上门,我还给她两毛钱介绍费,爸给我拉来了六个干部,我挣了十几元,出这个钱不也很正常?成则,咱们不能这么自私,挣了钱就藏着掖着,你看成规,一个月津贴不到十元钱,每隔三个月给家里寄20元,除掉往返的火车票钱,自己都没怎么花。”

      前世的姜玉总是形单影只,父母早亡,后来又在异国工作多年,只偶尔有个男友陪着她,大多数时间是孤独的,一直很渴望有一个家。

      老夏家满足了姜玉精神上的需求,让她再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信任。

      她有了丈夫、父母、妹妹和弟弟,成为了大家庭中的一员,身份的骤然转变,也让她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了安全感,姜玉就不再想藏着掖着,而想让全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国家会成为巨大的风口,只要把握住机会,哪怕是一头猪都能吹得飞起来,她一定要带着全家乘上那阵东风。

      夏成则听着姜玉的话,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愧疚。

      小玉说得对,连远在千里外的成规都懂得帮衬家里,他这个当大哥的,怎么还不如异乡的弟弟和刚进门的媳妇?

      “好,妈不收这个钱,我就给爸,你放心吧!”夏成则眼神坚定,把钱塞进了口袋。

      ————

      老夏家是个大家庭,这不止体现在人丁兴旺上,也体现在居住的房屋上,最开始的时候,夏家的老宅只有一排,分别是堂屋、卧房三间、厨房、杂物间,全都是用木板造的房,后来各房开枝散叶,现有的屋子不够居住,就又在背面另外建了两排。

      之所以是在背面而不是正面,乃是因为堂屋正前方是一片百多平米的小树林,只要不是私人的底盘,就全是公家所有,社员不得随意私伐,自然只能在背面建了。

      夏有财和夏有旺就在堂屋背面,竖着建造了两排房子,三家呈现出“冂”字型的布局,也分别是三间卧房、厨房、杂物间,供奉祖宗的堂屋是三家共用的,逢年过节一起摆席上香。

      几个兄弟姐妹,从小就互相拉扯照顾着一块长大,特别是年纪相近的关系又比其他人更亲近些,就拿夏成龙跟夏成媛来说,两姐弟在同一所高中念书,又一块上下学,一起写作业,关系比自家的亲哥亲姐还要好些。

      傍晚六点,吃过晚饭的夏成龙又拎着他的包,蹦跳着跑进了夏有福家的院门,他本想去找夏成媛,但没忍住地再一次被姜玉屋里传来的缝纫机声夺去了注意力。

      他站在门口,目光几近痴迷地盯着那台漂亮光滑的缝纫机,连夏成龙都没发现他的手随着姜玉的动作而动作着,仿佛在操作的人不是姜玉,而是他自己。

      “你在干什么?”夏成媛听到了夏成龙的脚步声,却迟迟没见到他出现,推开门被外头杵着的夏成龙吓了一跳,忍不住问。

      “看嫂子做衣服。”

      “这有啥好看的,你上回也愣着看半天,难不成你还想学吗?”

      “有点想,好像很好玩。”

      夏成媛好笑地弹了弹他的额头,“别成天就想着玩儿,最多再有一年,你就没有这么痛快的日子了。”

      “谁说的,我现在一点也不痛快。巴不得早点毕业不要念书了,哪怕是下地干活,都比念书要痛快得多!”夏成龙不满地瞪夏成媛的手。

      “你敢?我爸说了,个个都得把高中念完了,多个选择的机会。谁敢不念,就把他的腿给打折。”夏成媛学着夏有福的语气说完,姐弟俩人忍不住都笑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夏有福只是嘴上说说,不会真的下狠手。

      “大伯是自己当初没钱念书,这才想让我们念了,好弥补了他的遗憾。我不是不懂,但要是让我选择,还不如去学着做个手艺人,不管是木活,打铁的,还是像嫂子这样做衣服都好。当然了,要是能像大哥和四哥当上兵,也是很好的。”夏成龙说着,两只眼睛都像要发光一样,嘴里絮絮叨叨地嘟囔。

      “干嘛站在外头,有话进来说呀。”姜玉早就停了动作,听他们俩说了半天话了,此刻才出声。

      “走,你不是想看嫂子做衣服,凑近点看。”夏成媛扯着他进屋。

      夏成龙立马凑到姜玉身边,激动地伸手摸缝纫机,“嫂子,这玩意儿好学吗?”

      姜玉笑着看他,“踩缝纫机是不难,难在做衣服。”

      夏成龙有点迷糊,“用缝纫机不就是在做衣服吗?”

      “不一样,你衣服破了,我随便用一块布补上,也要用到缝纫机。但要做一身衣服,还需要画板子,裁剪,最后才用上缝纫机缝起来。你要想试试,我教你。”姜玉的裤子只差最后一道锁边,她边操作边解说,缝完裤子,拿了一块碎布,让夏成龙替她的位置操作。

      夏成龙只听了一遍,再加上观察过几次,很快就上手给那块布锁了个挑不出错处的边。

      “干得漂亮。”姜玉不吝夸奖,“小龙挺有天分的呢。”

      “真的吗?”夏成龙直勾勾地盯着姜玉,一脸的期待。

      夏成媛拉了他一下,没拉动他,“时间不早了,该去写作业了。”

      “真的,有的人学很久才会锁边。听你成媛姐的,去学习吧。”姜玉以为夏成龙就是少年人的好奇心性,压根没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

      哪里能料想,夏成龙回家以后没多久,李玉莲就揪着他的耳朵,难掩怒气地找上门了。

      姜玉正在吃饭。

      她的晚饭是夏成则给她开的小灶,把揉好的面饼在锅里煎至半熟,再将鸡蛋灌进饼内,反复煎烙到两面金黄酥脆,起锅后在鸡蛋灌饼中间夹上煎饼锅里简单翻炒后的爽脆番薯叶,吃起来外脆里嫩,鲜香清爽,配一碗红薯多而米粒少的稀粥,又能解腻,又能饱腹。

      “大伯,快救我!”夏成龙的耳朵被拧的通红,看起来惨兮兮的。

      “咋了这是?有话好好说,别把小龙的耳朵给拧伤了。”孙兰花立马起身走到李玉莲身边,把夏成龙拉到自己身上,不让李玉莲再动手。

      “这小子刚才回家跟我说,不想念书了,要跟他嫂子学做衣服!出门是去学习的,回来却跟我说这个,大嫂,你说我能不气吗?差点就要抽他了!”李玉莲的眼神扫过后方吃饼的姜玉,话里话外,是有点指责姜玉的意思。

      “你这脑袋瓜子不好好学习,成天想啥呢?”孙兰花戳了戳夏成龙的脑门,好笑地说,“那缝纫机是女人学的,你个半大小子学啥学,老老实实念书吧你!”

      “我不要,嫂子说我是有天分的。我只学了一遍就会锁边,要是能天天跟在嫂子身边,说不定我也能做衣服了!”夏成龙不服气,“姐说,嫂子一件衣服能挣1.5元手工费,一天做几件,一个月能有几十元,难道不比念书好?念书还要倒贴钱!”

      姜玉也惊呆了,下意识停住了勺粥的手。

      夏成龙就像每一个不热爱学习的学生一样,在念书的时候总想着要挣钱工作,可真的步入社会了,又都会怀念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姜玉有些想笑,但又知道笑出来不好,借着喝粥掩饰了嘴角的弧度,等李玉莲的气消了些,才叫夏成龙过来,“你是想学缝纫还是想挣钱,或者是只要不念书就好?”

      夏成龙有点纠结,瞥了夏有福一眼。

      姜玉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放心,这里有我,你尽管说实话,谁也不会打你。”

      “不想念书,还想挣钱。”夏成龙老实地说,“上课的时候老集中不了注意力,还犯困,一下课就有劲了。”

      “你写作业不挺勤快的吗!”李玉莲大声地说。

      “我是来七姐屋里蹭灯看小说的。”夏成龙小声嘀咕。

      夏有福耳朵好使得很,一下子就听到了,问他:“你喜欢看书,不喜欢上课?”

      夏成龙点头。

      “为啥?”

      “书里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感觉他们的生活都很精彩,轮到我就只有上课写作业,下地劳动了。”夏成龙抠着手指,不满地说。

      “高中的课不也很松?一天就上那三四节课,剩下的都是劳动和思想教育,咋的多一年都待不下去了?”夏有福给他们吵得也吃不下饭了,干脆点了一撮烟,挪到门槛边抽起来。

      “也能待,就是不想待。按伯说的,也学不了多少东西,但时间都耗在那了。要么我回家下地挣工分,要么我出去外头找活儿做,都比在学校不上不下的强!再说了,嫂子也夸我手巧有天分,说不定我就不适合念书,适合做点别的。”夏成龙的眼睛一个劲的往姜玉那里瞟,姜玉觉得自己好冤枉。

      这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她觉得不能这样,想了想说,“小龙,你有没想过你伯为啥说‘念过高中就多个机会’?”

      “好找工作吧。”夏成龙不以为意地说。

      “说得对,城里的很多工作都要求初中以上学历,你知道为啥不?”姜玉对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小说里有简单地提到过。

      “不知道。”

      “因为人人都有一把子力气,都说自己能干能学,是个聪明人,但具体要怎么分辨?难不成让每个人都上岗位去学一学?这是不可能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念了多少书。念了高中的人不一定就比念初中的人聪明,但能念高中的,肯定就比念初中的坐得住,能学的下去,你说对吗?实在念不下去的,早放弃了,根本念不到高中。”

      姜玉说话的时候,其他人的眼睛都盯着她,却不打断她,因为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这也是夏有福心里想的,所以他才要求下一辈念高中。

      夏成龙点头,“有道理。”

      “你是觉得我坐在屋里,不用顶着太阳挣钱很容易,所以才回去跟你妈说的吧?”

      “对啊。”

      “城里的正式职工,都是坐在厂子里,不用风吹日晒,也不用下地干活,能领粮食还发粮票。你现在看我挣钱很轻松,但你却忘了,不是人人都有钱穿新衣服的,一所学校,一个村子,也就那一小部分人能换得起新衣服,等这一波人都穿上新衣了,我也就没钱挣了。但城里的职工,却月月发工资。你想不想端上铁饭碗?”最后一句话,姜玉轻着嗓子问。

      夏成龙有点恍惚地点头,“想!”

      “好好念书,再有一年,你高中就毕业了。到时候你想去做什么,你爸妈都不会拦着你。三婶,我说的对吗?”姜玉看向李玉莲。

      “对!”李玉莲很高兴,走到夏成龙身边,心疼地揉着儿子的耳朵,“你不老跟我说,很佩服你嫂子,那就要多听听她说的话!还有你伯,你大哥,都是有能耐的人,听他们的准没错!”

      “那好吧,反正就剩下一年了。”夏成龙耸了耸肩,装作不在乎,但实际上还是很失望地说。

      “还是小玉会说话,瞧我,没念过书就是没念过书,急了只会动手。人还是要念点书,懂道理,知道不?”李玉莲对儿子说。

      “知道了。”夏成龙揉着发烫的耳朵,往外头走去。

      李玉莲立马跟了上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