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拾梦 ...
-
“近日,我市庐阳区一建筑工地,在对地基进行挖掘时,意外发现两条河道,根据夯土的颜色推断应该为不同期的两条河道,在清理淤泥的过程中发现一只断裂的玉笛,经过考古人员的清理,玉笛的断裂处镌刻的”梦”字,清晰可见。据“碳-14测定”结果,玉笛的年代应为南宋时期。详细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本台实习记者梁乙乙前方报道)
梁了了寻声望去,当她原本惺忪的双眸触及到银幕上的影像时整个人如罹雷殛般的愣怔在那儿。不知道经过了几个“恍如隔世”刹那间,她的思绪才得以回还。弹指之间,她已经趴在了屏幕上试图看的清楚些,再清楚些。更想确认到底是幻觉还是现实。只听电视机里传来:“最近有一种小吃风靡我市大街小巷,榴莲配毛豆腐真的‘臭味相投’吗?”。
坐在沙发上鹤发满头的梁爷爷,颤颤巍巍的敲击着右手中的拐杖说道:“现在的这些孩子啊,真是什么都敢吃啊?有什么好看的,趴那么近。”梁了了忙向爷爷解释道:“不,不是的爷爷,我是看刚才考古那条。”梁爷爷看似有些不屑,在他早已失去了光亮的眼中,突然有了星星的闪烁,虽然只是那么一瞬而过。梁爷爷道:“那两条河道一条叫‘九曲河’一条叫‘金斗河’。河上就是‘赤阑桥’。《嘉庆合肥县志》第十四卷古迹志:“赤阑桥,在城南。赵宋姜夔流寓处。还考什么考?还不如我这个行之将木的老头!”梁了了忙追问道:“爷爷,你说什么桥?是红色的?木的?。城南?在哪里?我怎么从未见过?梁爷爷清缓而漫长的叹了口气后说道:“赤阑桥,就是红色栏杆的桥,你们这些孩子,整天不是追这个,就是捧那个。哎,该读书的都不读书了!梁了了显然有些不服气,但是已顾不得去辩驳些什么又追问道:“红色栏杆的桥到处都是,这个桥有什么稀奇?还有刚才电视上的那个笛子,是什么来历?”在手指电视机屏幕的同时,她突然想起刚才电视里的是一支完整的笛子,而在自己的梦中她好像只抓住了其中断裂的一半。那么,另一半在哪儿?还没有待她想个一知半解。爷爷便娓娓道:“八百多年前,他曾经来过合肥,就在赤阑桥边他遇到了他的知音,不过,这次遇见对他而言,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刻骨铭心了一生,也凄凉孤独了一世。梁了了的疑惑愈增,皱着眉心已皱成了川字纹。问道:“他?他是谁?八百多年前?那是什么时候?他到底经历什么?对!他到底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