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6、想要真相的侯夫人(14) ...
-
接连几日,赵睿都带人去城外猎雁,赵悦刚开始两天跟着去转悠,之后就不去了,缩在自己院子里勤奋练功。
因为……她发现自家哥哥进步比她快,已经能运功飞起来了,只是高度低、距离不远,她顶多是跳得轻盈一些。
因赵睿日日带人出城,以猎雁为名,这一行人好好过了把射猎的瘾,导致靖北侯府每日都能收获一些猎物,皮毛好的被剥下来拿去硝制,肉除了他们在外烤了吃的,其余的都送到了厨房。
没几天厨房就受不了了,跟楚霏道了猎物太多处理不过来的苦恼。
“那挑些好的,给刘家送一些吧!”楚霏还以为什么事呢。
“是,那属下这就去挑一挑。”厨房的管事是个黑脸的中年汉子,唔……从前是军营里的炊事兵,腿受过伤,后来治好了也瘸了,许是在做饭方面真的有天赋,凭着从别的大师傅那儿偷师和自己琢磨,如今做的菜确实一绝。
有楚霏吩咐,这天下半晌,刘家就收到了靖北侯府派人送来的一串猎物,除了洗剥干净的肉,还有这些猎物中品相较好的皮毛。
刘仁扶着身边小厮的手,撑着带病的身体特意来亲眼看了,心里委实有些惊奇,眼下不年不节的,好端端的怎会送这么些猎物来?
他心里想了又想,还是摸不着头脑,便问送猎物的人:“敢问这位老哥,侯府近来是有什么族内的节庆吗?这些是为了庆贺猎来的?”
送猎物的是前院专门干跑腿传话的老兵,听到这询问,他咧了嘴笑道:“府里近来最大的喜事就是侯爷即将成亲,这不,侯爷带人去城外猎雁了,顺便就打了些猎物,老夫人惦记着刘老爷您,特让属下给送了些来。”
刘仁一愣,接着笑起来:“哎哟,那侯爷出城可带足了护卫?听闻近来城郊不太平呢!”
“那是自然,每次出行的护卫不少于五十之数,都是战场上退下来的,个个是好手!”
“这便好,雁不雁的倒是不打紧,侯爷安危最重要。”
两人又聊了几句,送猎物的老兵才告辞离开。
刘仁乐呵呵地让人把猎物带下去,该送厨房的送厨房,该送小姐院里的送小姐院里。
虽说这送来的皮毛不算上等,以刘家的财力能买到更好的、更贵重的,但这到底是侯爷带人猎来的,意义远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晚间,刘静雅回来陪刘仁吃饭时,得知了侯府派人送猎物和皮子的事。
“雅雅,侯爷愿亲自去猎雁,可见对这门婚事是重视的,你是不是也得上点心?”刘仁提点自家闺女。
时下富贵人家办婚事走礼确有送活雁的,但新郎官亲自去猎的到底是少数,愿意这样做的都是重视岳家和妻子的。
“怎么上心?”刘静雅轻哼一声,“我的嫁妆那么丰厚,这还不算上心?”
她的嫁妆可是实打实的,这明都城里就算是那些公侯世家的姑娘,她们的嫁妆都未必有自己的值钱,她这也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啊!
虽说靖北侯府明说了不贪图她的嫁妆,但她嫁进去,往后生了子女继承侯府,她的嫁妆自然会给孩子们,最终不还是成了靖北侯府的?
她觉得这诚意已是足足的了!
刘仁点她:“你这丫头,嫁妆再厚实,那也是属于你的,你又不会送给侯爷。”
一直关注着侯府的刘家,在袭爵旨意下来后,便顺着改了对赵睿的称呼。当然,父女俩也和靖北侯府一样高兴,这亲还没成,新郎官的身份就从世子变成了侯爷,刘家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别的不说,近来身份地位在侯爵以下的,再面对刘家时态度就好了很多,从前时而会有的那些小刁难、小麻烦也少了大半。
这便是刘家与靖北侯府结亲的隐形好处,刘仁父女皆心知肚明。
刘静雅面露无奈:“爹,那你说我怎么才算上心?”
“做点荷包、衣服什么的啊,你往后得做侯爷妻子的,雅雅,为人妻的本分,你得先做好!”刘仁看她,有些语重心长地道,“世间夫妻大多盲婚哑嫁,日子怎么过,总归得自己经营,你可明白?”
刘静雅一默,点点头:“爹,我知道了,今儿回屋就让人找了布料和花样来做。”
刘家是商户,但刘静雅的教养和官宦小姐其实是一样的,她身边也有个从宫中出来的嬷嬷,针织女工、琴棋书画、管理中馈、人情往来这些,自小也是一样样学了的。
让她绣荷包、做衣服倒是不难,她做得虽比不得专研此技的绣娘,却也不至于拿不出手,反正新嫁娘确实有给婆家人做针线的讲究,做便做了吧。
刘家父女的对话,靖北侯府自是不知的,赵睿赶在纳采之日前两天,总算是猎回来两只活雁,让人仔细养着,等到日子了再送去刘家。
“雁猎回来了,之后便收心吧!”楚霏心知这孩子是找借口去城外玩去了,到底还是个少年郎,玩心上来也能理解。
“好,听娘的。”赵睿笑着应了。
赵悦在旁瞥他:“哥,这次录取的进士任职的旨意要下来了吧?”
“于先生说,估摸着就最近几日了。”这也是赵睿这些天放开了玩的缘故,他知道一旦任职文书来了,便没时间放松了。
“也不知会安排你去何处。”楚霏没安排人打听,更不曾花钱打点,反正以靖北侯府如今的情况,重要的地方肯定是轮不到的,先看朝廷的安排吧。
至于往后……再慢慢筹谋也不迟,赵睿到底年纪小,在处处讲资历的朝堂本就不可能受重视。
“估摸着是什么闲职吧。”赵睿对此早有准备,于先生也给他分析过。
昌平帝从先帝那里继承帝位,登基之初拥护先帝的将领和世家豪族是他最有力的支持者,但先帝驾崩已久,死忠先帝的将领还好,大都仍坚定地支持昌平帝,可世家豪族慢慢有了别的想法。
如今昌平帝的后宫,便是这种变化的折射。
昌平帝顶着压力年年举行选才考试,便是想从中选出人来培养属于自己的亲信,但这件事很难,每一个他想培养的人的任职,需得他和世家豪族相互博弈、彼此交换才能达成。
靖北侯府……在这种皇帝和世家豪族的博弈中根本连边都沾不上,他这个新任的靖北侯年少、势薄、还穷,他们两方都看不上的,自然不存在什么拉拢、培养之类的事。
赵睿对这些是没什么认识的,要不是于先生给他分析,他根本想不到。
楚霏听他全然没报什么希望,不禁笑了下:“闲职?你怎会觉得朝中有闲职?”
“啊?”赵睿不解地看她。
楚霏把玩着腰间的玉佩:“你是通过选才考试的进士,不是荫封的勋贵子弟,不会给你安排个混日子、吃空饷的官职的,哪怕暂时将你放在差事清闲些的衙门,也不代表一直如此,往后如何……还得看你自己。”
赵睿惊讶之余,面露思索。
母子俩谈论这些并未避讳赵悦,楚霏先前就和她说过,她往后嫁的人家,大概率也是勋贵或是官宦人家,不仅要管理中馈,对外面的事也得有一定的认识和敏锐度。
“好生准备着吧,无论去哪个衙门,想升官都有相应的办法,只要出政绩,升官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楚霏对此并不担忧。
古代王朝的朝廷机构,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职责和管辖事务,大邺如今还是结束战乱的建国初期,别说再的,这些朝廷机构的设置都未必完善,这其中有太多太多能做、可做的事了。
楚霏在上个世界虽不是专门学历史的,但华国那记载几千年历史的各种书,她是仔仔细细看过的,每朝每代的政体官制,因为有继承发扬和逐步完善的完整过程,她当然是从头到尾研究过的。
总之,赵睿想升官这事,在她看来是最简单的。
赵睿一脑袋问号,但对母亲的尊敬,让他没有追问出口,只是顺从地应了。
这之后没两天,就在靖北侯府请了媒人到刘家提亲,走完“纳采”之礼后,赵睿的任职文书来了。
朝廷给他安排的官职,是任学士府司书,品级是朝廷官员中最低的,这职务其实各个衙门都有,所以品级相同的司书,其地位高低以任职的衙门为准,实权衙门的司书就比其他衙门的强。
学士府嘛,它的官衙离皇宫最近,职能是给昌平帝讲学、修史、编书、抄录等,相比六部衙门算是差事轻松的。
楚霏听于先生介绍学士府,就知道这部门应该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或顾问部门,类似华国历史中的翰林院吧。
于是,她便笑道:“挺好的,清贵部门,好好当差。”
赵睿和于先生对视一眼,不太明白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学士府当差可不好干,位低无权,差事琐碎,无出彩之处,时不时还被皇帝询问,答得不好极易获罪,“清贵”在何处?
两人跟楚霏道别,一起去了书房,又商量起上任的事,第二日一早,他便换上官服,提前到了学士府的衙门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