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驱民填壕 ...
结果没到三个月,甚至不到两个月。
过了一个月半的时间,城暮那边就开始派兵遣将,即将往坁阳攻来。
我想是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刺激到他了,应该与我关系不大。
依照原先的安排,我带着林家军出去应敌,越将军带人守着坁阳,以防褚军背后偷袭。
出城前我照例点兵,愕然发现林家刺客里少了一个人。
是那个姑娘,那个从小看我到大的姐姐。
我告诉林阳:“阳叔,少了一个人。”
“少了一个人?谁?”林阳看了一圈,皱着眉,“是诺时。”
也就是那个姐姐。
实际上林家刺客一半是父亲收留的,一半是接原先青家的刺客组织。而今全是林家人,无一例外。
“她去哪里了?”我问。
有个人听见了我和林阳的对话,便凑过来问我们怎么了。
林阳和他说:“你知道诺时去哪里了吗?”
“啊,诺时啊。”
那个人顿了顿,往地上扫了一眼,像是思考。
那个人说:“诺时好像去了丰坝。”
我极为诧异,甚至有些着急:“她去哪里做什么?”
“她说是要去刺杀城暮,”那个人没想到我会生气,就低声劝我,“诺时也是想让你轻松一点儿。”
“可我现在更担心她的安危!”我舒了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她回来了吗?”
那个人说:“没有。”
接着那个人意识到了不对劲:“难道说这次的战斗是因为……?”
林阳看了我一眼:“先不要着急。诺时很厉害,她能保护好自己。”
明知诺时可能回不来了。我看向林阳,仅能装作轻松地说:“但愿吧。”
守城一般不需要太多人。
但是由于芮衡的关系,我不清楚丰坝那边实际多少人。尽管乡亲们和我说芮衡没去那边,我仍然不放心。
毕竟搬走了一台投石机,还有那些军粮,我耗不过他们。
现在看来他们确实比我着急。
我看了眼身后的城墙。
尽管我们在城外,然而仍然距离坁阳很近。我们在羊马墙后。
在这段整顿的时间里,我安排人重新整顿了城防工事。
原先的那些早就被我们扫清了,再整理攻城器械确实挺麻烦。不过确实有用。
“再等等,”我和林阳说,“看看他们会干什么。”
又等三天,距离已经接近了,近到人在望楼极目远望基本上可以看清他们前军情况。
负责眺望的人见状忽然大惊,急忙爬下望楼跑来见我。
他告诉我城暮的大军即将逼近。
我点了点头,却在听到他接下来的话时差点惊到打翻了手里的粥碗。
他告诉我,城暮的前军是丰坝的百姓。
我沉默了一会儿,问他:“百姓是自愿的还是被驱赶的?”
那个林家兵摇了摇头:“我没看清。”
实话实说,这个问题很没用。
我沉思片刻,先让人折回去跟越将军说明情况,让他先派一支小队去混入前军,说服前军百姓阵前倒戈、里应外合,与我们一起攻打城暮。
而安排完这些,我能猜出八分那支小队是回不来的,又打算让坁阳中有民望的人前去说服,以死震慑那里百姓。
不过转念一想,我认为这样做没有目的性,没有太大意义,反而折损我们在坁阳的威信。
于是我让林阳暂时代我守住前线。我拦下传信的人,亲自前去坁阳城墙找越将军议事。
越将军看到我,原本沉下来的脸色有所缓和。
他朝我点了点头,同我站在主楼纵目远眺。
从这里往远处看,我依稀能看见敌军逼近在对面,山下的阴影不断往我们这边蔓延。
“城暮的前军是丰坝百姓,”我说,“他们打算驱民填壕。”
越将军沉默地颔首。
“先告知城内百姓,说城暮以丰坝百姓为盾,逼我们打开城门。如若我们答应,且先不论叛国,后果与他们相同。”
我顿了一下,“城暮是一个藐视道义的恶人。他连强逼无辜者送死这件事都能做得出来,简直就是穷凶极恶天理不容。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场仗是我们必胜。只需要告诉他们这些话。”
越将军看向我。
我继续说:
“之后我们派出一支小队,让他们秘密前去城暮的前军,混进丰坝百姓的队伍里。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往前走,我们将把他们视为敌军。
而跟我们一起攻打城暮军队的人,战后我会替他们论功行赏。”
越将军问我:“你真的会杀了他们吗?”
“我杀了他们,和城暮杀了他们,有什么区别?”我反问。
停顿了须臾,我才稳定下心神:
“告诉那支小队,这些话别让别人听见,到了前军便传开了。能回来便回来,回不来就进丰坝。”
“丰坝?”
“如今丰坝大概是空城,”我回答越将军的疑问,“试试能不能釜底抽薪,断了他们的口粮。把粮仓和辎重全烧了。”
越将军说:“这件事很难完成。”
我说:“之后论功行赏,承诺记头功。”
越将军深深地看了眼我,眼神很是复杂。
他问我:“如果都不成呢?”
我与他对视,反问他:“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的话吗?”
是说我先前让他承诺,我负责反攻城暮,他负责死守坁阳。
越将军点了点头,依然没有说话。
我替他说出了心中所想。
“就是现在,”我直截了当,“你守城,不要管我。若有人说,便说我下的死命令。
之后再有人问起,对外把应对城暮的责任全部推给我。”
越将军似有话要说:“这样不妥吧——”
“沙场不论别的,这些你也知道。”
想起论功封赏这件事,我便出言担保:“最后论功时我不抢,守城和攻克城暮的头功全算在你的头上。还有什么问题吗?”
越将军先是和我说:“我不是这个意思。”
接着他讲:“你是要提前把误杀同乡的罪名揽在自己头上?”
我反驳:“不是同乡。丰坝离淮坝可远了。”
越将军则说:“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也不是误杀,”我坦然地告诉他,“我就是有预谋的。”
既然城暮觉得我会心软到放他进城,或者他以大齐子民作盾牌,可以先以此扫清攻城器械。我就不能让他得逞。
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他敢这么干,就说明芮衡和他的军队没去丰坝,而且城暮那边已经快熬不下来了。
即便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放弃已有的大好局势,不过诚然,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时机。
究竟是他要算计我,还是我反算计他。
这件事的结果我也颇为好奇。
队伍过去了五日有余,城暮的大军明显在不远处驻军。
我不清楚他到底要干什么,便等待着。
同时我让越将军送来一车的烈酒,还有一桶碎布片,旁边是火折子。
在等候城暮大军近前的期间,我先将布片缠在箭矢上,同时浸泡过酒液,以此准备好可以燃火的羽箭。
这种前端加重的羽箭容易失了准头。到时候我们还需要规划好射程范围。
那个时候我们扎营在外围,在攻防器械外。
故而我和目力极佳的弓箭手登上城楼去试羽箭的射程,基本上能越五十米。最远的距离还能再远上十米。
这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我对此接受良好,甚至觉得能有这样的效果已经是意外之喜。
终归目的是放火烧,本来就不是专门为了射杀人。
当然,能伤人最好。终究都是为了起到阻击的目标。
至于多方消息不对等。连我所有的消息都不对等,更别提别人了。
这件事情迟早会被天下所知。
本来就是,事实胜于雄辩,我也懒得给自己自辩清白。
就这样我和城暮僵持了许久。
听越将军的传信,坁阳的正门同样没有动静。大概他们有什么独特的信号,应是与坁阳有关。
暗号会是什么。是旌旗,是城墙,是悬挂于城头的尸首,还是一把灭不掉的火。
纵观全局,此计虽狠,却有缺点,可破。
我不觉得这是胡阑的水平,唯一的推测就是这是涂遥的计策。
温水煮青蛙,先煮后杀,确实很像他的手笔。
而且善于揣测人心。
若是守城之人单是越将军,或许他会入局。
可惜了,他碰上的是我。
守在瞭望塔的林家兵下来告诉我,他们开始往坁阳行动了。我颔首,让他上去,等到前军走进射程范围内,再立旌旗。
原本我是打算等中军踏上再拉开弓弦,而后发现人数太靠前唯恐有能冲破箭雨的落网之鱼。
在负责瞭望塔的护兵第一次举起三角旗帜,我抬手,让林家军点燃了箭矢。
等到护兵第二次举起三角旗帜,我同他们一起拉开弓弦。护兵的旗帜落下,我松手,羽箭自我周围同时向上升起又向远方刺去。
箭矢带火,灼热地划过了艳阳。
至于林家军清不清楚前军是丰坝的百姓。我想他们都是知道的。
一路走来,他们的脾气秉性像我,不太在乎虚的。可能比起皇令,他们也会偏向于听我下令。
因为他们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亲兵,是和我一起经历风雨的林家军。
不能忍受我的作风的早在前段时间就跑了。
现在留下来的人不能说志同道合,但也是能够与我互相理解的兄弟们。
从这一章开始,才是林安在外名声真正不好听的开端。当然,我依然坚持战争、尤其是无端杀人是错误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驱民填壕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文明发言,友善交流,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正向支持交流,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作者与这些故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