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2、番外1.望乡台 ...

  •   “你不想去望乡台看看吗?”
      脚步停了一下。林安转过身,望了眼不远处的水榭。
      “不想。”他摇了摇头,转而继续往前走。
      勾魂使跟在后面,锲而不舍:“其他人可是想去都很少有这个机会……这可是望乡台难得清净的时候。”
      “是因为都在地府团聚了吧。”
      “——你这个人还真是无趣!”
      除了专门留给他们的地方,地府的天总是压抑着,像是蒙着血雾。
      他们的过去是中原混战时的名人,有资格选择自己灵魂的去留。只是林安总觉得奇怪,他死于大齐后期谋反失败万箭穿心,居然最后还落得个“大齐忠臣”的名头。
      乱七八糟,成何体统。
      “没事儿,别在意。”
      “你这还不算最离谱的呢。”
      说这话的就是最离谱的那个人。
      那个人是万俟琮。
      作为当时大齐大皇子。一个被硬押到郦地当“质子”,忍辱负重数年推翻了郦地统治者暂时称帝,却因为旧伤累积太多复发身亡的,死时刚到十八的年轻人。
      万俟琮到了地府居然归到了郦地的区域,整天面对着自己前世的仇人和挚友,想也觉得离谱。
      “当时我问了问,”万俟琮略过了初来时的种种复杂,直接和林安说,“他们是按照最后封号分的。我是郦地的皇帝,尽管只当了不到一个月。而你最后被后人搬到了大齐武将庙里,所以属于大齐。”
      “可是。”
      林安仍然想不通。
      “我是个谋士啊。”
      “呃……”以美貌著称的万俟琮皱起眉毛,他也没想明白,但不好敷衍这个没见过的小孩,“可能因为你经常带兵领将?”
      不巧的是,林安是个颜控。即便万俟琮给出的理由再不靠谱,他也会表示理解。
      其实,这种按封号分还容易出现一些小小的麻烦。
      还是用万俟琮来打比方。恨不得黄泉路上再不相见的人是邻居,而心心念念的人在遥远的故国他方。
      简直惨烈。
      不过这件事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也有可能是小义派人给你收尸的时候,故意把你放到了大齐武将的庙里,故意用来恶心你。”
      他就知道。
      当他们走到望乡台边上时,林安想起前些日子勾魂使问他的话,便也问了万俟琮:
      “你不想去望乡台看看吗?”
      “不看,不看,有什么好看的,”万俟琮闭着眼背对着望乡台,“活得那么短,有什么可看的。”
      “说的也是。”林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不过,小孩,”万俟琮睁开眼看他,“你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吗?”
      “我也没有了,”林安皱着眉,“还有你就比我大一岁,你能别叫我小孩吗?”
      尽管林安死时还差两天才十七岁。而当他到了地府,发现早些来的那些前辈都把他当做小孩。包括但不限于那些早夭的人。到处都见他喊着“小安,小孩”。
      “这感觉怪怪的。”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王辰问他,或者也没打算问他,“到这里多久了?几十春秋吧。怎么还没适应。”
      林安看了眼他,没说话。
      林安比万俟琮好太多了,至少他真正算深切爱恨过的只有魏宜一个人。而且魏宜作为褚地最后一位大将归到了褚地那里。他们见不到面,黄泉路上再也不见,倒顺眼也顺心。
      那段时间里,王辰常年赖在望乡台观人间事,他当然知道林安的那些纠葛。
      “你就不想过去?”王辰问。
      “不想,”林安答,“我懒,不想动。”
      林安理直气壮:“我连去望乡台的路都不想走,何况去找他。”
      再说当初他的死和魏宜有直接关系。要不是魏宜为了挽救褚地于万一,迫不得已和他设了个“诈降”再从旁撺掇他谋逆的局,他或许还能多苟活几天。
      不过依照他那傲性,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既然看透了万俟义(大齐的最后一位皇帝,林安死后三年英年早逝)对他的猜忌,他就不可能还留着彼此的脸面。
      明明早已水火不相容,又何必维持着表面的安稳。
      所以林安可能会死的更惨。
      林熙,林安的哥哥,原先还劝过他。劝他看开点。
      “这都过去多少年了。现在天下大同,相安无事,何必赖着过去不肯往前行。”
      林安和他哥直言:“我这才是放下了。”
      林安说:“既然已相看两厌,还不如别再相见,免得都烦。”
      林熙笑了声,摇了摇头。知道劝不住他,林熙就不再说了。
      而林安却有问题:“当初你看到我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林熙反问:“你问我这个做什么?”
      “琮哥跟我说知道阿义出生以后就觉得放松了,我就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林熙松了口气:“自由了。”
      林安不解地啊了一声。
      林熙说:“我终于能毫无顾忌地去死了。”
      林安很不给面子:“结果我也死得很早。”
      “对,”林熙低头笑,“没想到未及三年你也下来了。”
      当时林安下来时,都做好被他爸和他哥围着打的准备了。
      结果是林熙先过来迎他。随后是林松(他们的父亲),抱着他道了句辛苦。
      然后林安就被林熙和林松押着,挨个到他前世间接或直接害死的无辜人士家门前登门道歉。
      看在两位公侯的份上,终究都没计较过去的孽缘。只能道一句:
      “你也有今天。”
      和林安相比,魏宜偶尔会去望乡台转一圈。
      原先魏宜刚到地府,以为因为谋反失败,死于乱战,多了许多本不必要的伤亡,得被先辈们骂得昏头转向。
      毕竟褚地后主都已经投降了。投降书经过林安和庆高,这两位灭褚大将的手,同褚地的归属落到了万俟义的手里。
      之后褚地将士的惨剧,与他鲁莽且失败了的放手一搏分不开关系。
      结果没一个人这样做。
      先辈们见是他,感慨一声,道句辛苦,抱着他说:
      “天命至此,不赖你。”
      于是魏宜很没有面子地痛哭流涕。
      魏宜是从大齐投到褚地的降将,谁料因此受到褚地相国胡阑的倾囊相授,被胡阑视为亲传弟子。已然是最好的待遇了。
      士为知己者死。
      而魏宜也为了续褚地国运,诈降,忍辱负重,撺掇林安谋反。只为褚地多续了半年。
      对于褚地,魏宜能做得都做了。唯独对林安,他总是有些愧疚。然而这愧疚中总混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称得上爱恨交织。
      想来林安也是一样。
      所以便不见了,省得心烦意乱。
      魏宜常去望乡台,他想看看褚地后来是什么样子的。
      后来他看着褚地的人来来去去。有多少人站在江边仰天长叹天不逢时。又有多少人跪在地上,跪入了尘土中,不见踪迹。
      而后有一天,他正背对着望乡台。却听过往的勾魂使叫了一声,说:
      “……你不想去望乡台看看吗?”
      有一个声音果断地答:“不想。”
      勾魂使锲而不舍:“其他人可是想去都很少有这个机会……这可是望乡台难得清净的时候——”
      “是因为都在地府团聚了吧。”
      这回他听出来是林安的声音了。
      勾魂使仍然有些愤愤:“你这个人还真是无趣!”
      无趣?听见这句话,魏宜不免笑出声。
      他想起过去那些模糊的日子了。
      那些和林安共事的日子可称不上无趣。林安傲慢待人,却愿意对倾慕的人变变扭扭放下傲气,勉强隐去戾气,乖顺地应话。在魏宜眼中,那还真是有趣的事情。
      不过地府还真是善于磨灭人的棱角。据他听闻,连林安都不像过去那般眼高于顶,总能和人平心静气地谈上几句。
      话不投机,多了就隐隐烦。不再甩脸子了,而是三言两语拐了个弯,就此作别。
      这些可是林安生前一辈子都学不会的。魏宜听着惊奇,却也只是听着。
      不问,不说。胡阑清楚他的想法,暗地里和旁人叮嘱了。三方来回串门时总能给魏宜带上几句林安的近况。
      有次朴萧喝大了没忍住,直接就问魏宜:
      “现在天下大同,你要想找他还不容易吗?直接去找他啊!”
      魏宜说:“可他不愿见我。”
      朴萧大着舌头:“你又没有再见他,你怎么知道?”
      魏宜看了眼远方:“因为我了解他。”
      朴萧摇了摇头,还是没告诉他其实不久前林安来过一趟褚地。看过了所有人,唯独没来见他。
      兴许魏宜也是知道这件事。
      魏宜的酒量总是很好。
      只是有一次他醉了,抱着坛果子酿卧在望乡台的凭栏处。刚好陈佺路过,却被他拽住了衣角,死活不让走。
      陈佺刚从交流玄学会过来,染了一身风尘要回去清理。路走了一半便被人拽住,他一低头,见是魏宜,没了脾气。
      “怎么了?”他把魏宜拉起来,架着。
      魏宜在他颈边打了个酒嗝。陈佺眉头一皱,差点把人给扔了。
      “佺仙儿*(*因为佺是指古代仙人),”魏宜喃喃着,拉长了尾音,“你晓得怎么破了缘分吗?”
      “玄学不是让你干这件事的。”
      陈佺欲言又止,末了憋了一口气。
      他提了提醉成一团人的后领,问他:“你到底在想什么?”
      那些传闻,陈佺也有所耳闻。至于传没传到魏宜耳朵里,没人愿意知道。
      “我是想问你,”魏宜断断续续,“如何才能断与一个人的缘分?”
      陈佺顿了顿:“你是指林安?”
      “对,”魏宜毫不犹豫,“既然都已经这样了,不如断得更干脆一点儿。”
      “斩掉生前身后所有的因缘,再不相见。”
      陈佺摇摇头:“太绝对了。”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总比藕断丝连好。”
      “你不如再想想,”陈佺思考了一下,“明天林安要来望乡台。”
      魏宜啊地疑了一声。
      “先前林家后辈……就是林熙那一脉,后来寄养给林安的那一支……后代里又出了一位小皇后。”
      陈佺慢悠悠地说:“后来被负了,儿女和至亲没一个活下来的,死时只有她一个人。”
      说到这里,魏宜晓得了。他记得这件事,负心的小皇帝快下来了。最近那些林家人总守着望乡台,数着日子要狠狠揍小皇帝一顿。
      其中最为积极的是林安。
      其他人都被小皇后劝回去了。唯独这位和小皇后同名的长辈,仍然守着望乡台,守着来时的路。
      林熙拉住了小皇后,晃了晃头,说他都忍了这么久的脾气,你就让他发泄一下吧。却不把话说明白,拉着小皇后回到了大齐的地。
      林安头也不回,站得笔挺,像一块被冷水淬炼过的钢板。
      他说:“你怎么来了。”
      旁边递来一个热气腾腾的烤番薯。
      “来看看你。”
      地府也是会下雪,干冷。
      现世有的东西,地府陆陆续续都有了。
      冬天还有地方买烤番薯和烤玉米,都是新鲜物件。刚开始还有挺多人捧场。等熟悉了,东西多了,就捡着喜欢的买。
      林安喜欢甜的,又因为大齐地处北方,冬天特别冷。所以林安还挺喜欢烤番薯之类的东西,然而没和其他人提过。
      魏宜又把烤番薯往前递了递。林安瞥了一眼他,最终还是接过来。
      “你怎么知道……”
      这次魏宜应到:“因为我也住过大齐,因为我也喜欢。”
      林安再次瞥了眼他,手上恶狠狠地撕开地瓜烤焦了的皮。
      “不是这么多年都说你待人和善,傲气不在吗?”魏宜扬了扬下巴,“憋不住了?”
      林安说:“你就是来找我不痛快的?”
      “你就在这里守着他?不是精于算计吗?人到了还会不好算计?”
      “不亲自上手,我心里不痛快。”
      看来沧海桑田都过了,这人的血性和骨子里的傲慢还在。以前只是藏了起来。
      魏宜失笑,双手捧着烤番薯,绕到了望乡台那里。
      他观望乡台上所见,背对着林安:“你为什么不在望乡台上看?”
      林安说:“容易分神。”
      魏宜撕开皮,咬了一大口地瓜,烫得吐雾气。
      忽然林安在他背后提起:“你知道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吗?”
      魏宜应了声:“你诈降卖惨,在城下往手臂划了一道,挺深的。”
      林安下意识看了眼手臂,那道伤疤仍在。
      “其实不是,”林安说,“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站在城上,我,万俟义,王辰,和那些凑来的士兵们藏在树丛里。”
      “当时不知怎的,你大抵发现我们了。就站在城边弯弓朝我们放箭。我那时候耳朵还挺好,一把将万俟义压下去了。
      你那支羽箭擦着我的护腕就过去了。”
      林安释然地笑了,仰着头:“那个时候我抬眼看了眼你。”
      “你站在月光里,身后的褚地旗飞扬。你的神情冷冷的。我一眼就认出来是你。”
      沉默了良久,魏宜说:“我的荣幸?”
      林安毫不客气:“是。”
      接着他迟疑了一下:“你到底什么时候见过我的。”
      “有一次我随父亲进王城,”魏宜想起来,眯着眼笑,“当时看到一个小孩子在书院和人争辩。不过三言两语,那孩子就把其他人说得红了脖子。”
      林安自然不记得这件事:“然后呢?”
      “即便他没说,他的态度就够嘲讽了,”魏宜回忆着,“直到对面说了一些有关他母亲的话。那孩子就直接揍上去了。”
      而林安在乎结果:“谁赢了?”
      魏宜坦白:“我不知道。开始没多久,我便被父亲叫走了。”
      林安说:“我想不起来。”
      “我知道你想不起来。”
      魏宜转过身,对上林安的目光。林安的双眸水盈盈的,却藏了磨不去的锐气。
      “但那时候的你和现在很像。”
      林安没有反驳,或许他还没来得及反驳。
      直到魏宜哦了一声,宣布道:“小皇帝咽气了——”
      他们看见远远地来了一个人。
      林安精简地说:
      “上。”
      “所以你还要断了缘分吗?”
      陈佺后来问魏宜。
      魏宜摇了摇头,看向不远处的林安。他没有看到自己此时的眼神。
      “不了。”
      陈佺耸了耸肩,一同看向林安。
      “听说林安最近想投胎了。”他提起。
      “对,”魏宜偏头瞧向陈佺,“我打算和他一起。”
      “你倒罢了。”
      陈佺说:“受着这辈子影响,林安之后都不好过。”
      魏宜说:“总有办法。”
      陈佺说:“你知道?”
      魏宜仅仅说:“总有办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2章 番外1.望乡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文明发言,友善交流,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正向支持交流,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作者与这些故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