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保暖的前期准备 ...

  •   目送楚砚书进去,黎纲清点完了礼物,带着人抬着礼箱出门。在苏宅门口不远处,看到二十几号人——有瓦匠、木匠、石匠等,领着学童扛着工具立在那儿。

      黎纲:“……”原来这就是那个——装修队?

      而那厢楚砚书见了梅长苏,直接就问他要手腕要搭脉。自来熟得简直不像外人。

      “先生,前些日子砚书手上有事情处理,故而一直未曾拜访,失礼了。”楚砚书边探脉,边跟他说话,“如今先生搬到新居,与我家相隔并不太远,日后方便了为先生医病。”

      梅长苏笑道:“根治之法尚不完全,现下有晏大夫看着,在下一时倒没什么问题。”

      楚砚书点头道:“既然如此,医病的事不着急,慢慢调养也可。只是苏宅整修,砚书带来些手艺人,想为先生做些东西,方便你用,也为以后看病便利。”

      “鬼医姑娘要在苏宅安置药房?”梅长苏道,“那苏某给姑娘预留一间大屋子。”

      “可。”楚砚书点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

      她打量了一下屋子各处,还有刚刚进门看的布局,知道这间屋子肯定要安成书房或者卧房起居——看这里墙面、地板都很干燥,采光也好,位置方才楚砚书看了,正好和靖王府距离最近,背靠着背。

      唯一一点不足之处便是,金陵的风向不定,通风的时候,必然要受冷冻。单靠梅长苏身边的那个炭盆是不顶事的。

      屋子大,炭盆多了味道不好,自然要通风,一通风便要受风吹;若将炭盆数量减少,肯定更冷一些,若再搬得离人近一点,暖和是暖和了,但也要考虑空气质量问题。

      楚砚书一开始想着给梅长苏打个火炕,可金陵地处中原偏南,夏季雨水多,冬季又时常降雪,湿度大,不太适合打火炕。

      墙面倒是干燥,可以考虑安个炉子。

      楚砚书穿越前,家住北方,在暖气和地暖普遍前,北方人家用的就是那种有烟筒的煤炉子。

      这个时代,铁器除了打农具,余外不可私用。楚砚书之前画了图纸,用了半个月时间,吩咐人在外面零零散散地把炉子的配件打好。每次打的铁量不大,又不是兵器样式,除了江左盟的人有留意外,并没有引起太大注意。

      暖气需要的铁太多了,楚砚书就没有考虑,而如果用地暖,还需要解决地暖管道的材质以及锅炉房的问题,也被她暂时搁置了。

      楚砚书又看了梅长苏盖腿的毯子,是一整块的狐裘,上手摸了摸,好看保暖分量也重。

      她又上手摸了摸梅长苏的衣服,见他领口处有两重领,里衣的料子是上好的丝绢,而外衣是用细麻织就。

      按道理来说,这个时代只有世家可以穿丝绢、三重衣,身上有官职的,也可以用三重领,皇族正式的礼服,领子重数更多。梅长苏虽然是朝廷客卿,可用丝绢,但没有品阶官职在身,应该不可以穿三重领,平时出门只能多套一层半臂或者比甲——这么冷的时节,他身体弱,如今却因为守礼制要少一层衣物。

      楚砚书:心疼.fpg

      梅长苏诧异地看她屋子里四处转悠,时而敲一敲墙面,时而摸一摸地板,这会儿倒是上手来摸他的狐裘和衣服,一时倒被吓住了,半天没说话。

      楚砚书继续发散。前几天自己店里的掌柜给她搬过来十几盆“白叠子”,说是从随夜秦使臣来京的商人那里买的,是夜秦极其珍贵稀有的花卉。她认出了那白叠子就是棉花,特别留了下来,在暖房里照顾着。

      棉花要大规模种植的话,得等到来年开春,梅长苏屋里的保暖问题却是迫在眉睫了。

      “先生,你这宅邸中,可有活水?”楚砚书问道。

      若是有活水,取水方便的话,倒是可以多做些汤婆子放在屋里。而且水流动起来不结冰的话,是恒温,如果借着活水便利修一座有水环绕的亭阁,也可以用来保暖。

      “有的。”

      他这么说,事情就好办多了。

      然后楚砚书又提及自己的装修队,说要送给梅长苏。

      那些人都是楚砚书精挑细选过的,人品好、手艺正,都是会使工具能认得字的好手。

      梅长苏刚开始还推脱着不肯收,让楚砚书好说歹说地都收下了。后让苏宅管装修房子的管事儿叫进门来安顿好了,签了短契,给苏宅做器具、安炉子等。

      楚砚书顺手给了梅长苏好多图纸,让他看着慢慢研究。

      图纸里有做椅、凳、桌、床的,样式新奇、尺寸详细……这些不说——倒有些梅长苏见都没见过的兵器,江湖上用的和军队里用的,样样俱全,尤其是有一张守城能用的大驽的制作图纸,让梅长苏叹为观止。

      他是打仗的好手,看见这张图纸,立时就对楚砚书行了一礼,说道:“姑娘,这些图纸上所载的东西,虽然前所未见,但能看出都是些旷世奇珍,实在太贵重了,苏某不能收。”

      楚砚书道:“先生又要推辞……你就收下吧,这是我在山上时,同门一起研究出来的,眼下朝局动荡,大渝、北燕、东海,南楚、夜秦……甚至于远在大渝北面的北狄人,还有与南楚接壤的西厉国,都对中原虎视眈眈,如此局面怎能不令人担忧呢?”

      梅长苏面上浮现出苦痛的神色。楚砚书又道:“现在各方势力之间摇摇欲坠的和平,只是慑于十二年前赤焰军与大渝的那一仗,若是等……当今归天,新皇登基的那一日,也就是江山旁落的时候。”

      “你还知道十二年前是赤焰军和大渝……”梅长苏眨去眼中泪意,正色问道,“我查过你,你所说的前代鬼医、勿逢山,和你之间并不像有什么关联。姑娘,你究竟是何人?”

      “旧人……和先生一样的旧人。”

      梅长苏怔住了。

      梅长苏是谁?他是林家的孩子,昔年金陵城中最明亮耀眼的少年,用兵如神的赤羽营主将。

      赤焰军获罪以后,他活下来,在黑暗中凭借着一点希望之火踽踽独行。

      无论翻案也好、复仇也罢,那都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无穷无尽的穿越之路,无数个世界……旅途太长,心很容易就迷失了方向,忘了归途。

      所以楚砚书把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放在心内,将最认可的道理记在脑子里,只要想起这些,就能找回初心——与其说她了解所有的剧情,等同于当年的旧人,倒不如说,她和梅长苏一样,是永远追逐着正义与光明的信徒。

      “可苏某从前没有见过你。”

      “是,素未谋面,可我心向往之。”楚砚书神情飘渺,“我走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人。风雨飘摇之时,有人抱头痛哭,有人檐下躲雨,有人借伞披蓑,也有人绝不避雨,宁在雨中高歌而死,不去寄人篱下苟活。

      “可终究淋雨者凤毛麟角,而躲雨者如过江之鲫……人生不过百年,匆匆而过,又有多少人被埋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忘记此身归处了呢?”

      梅长苏对此言听懂了一半,却也十分感慨。

      楚砚书极目远抒,轻声说道:“鬼医、勿逢山……这都是真的,我曾经从那里来过,也一直记得要回家,只是——”

      归途太远,还不知要行多久。

      梅长苏的手指摩挲着自己的衣角,楚砚书回过头来,打趣道:“先生在想事情时,手里也会无意识地搓着什么东西吗?”

      他的手马上就不动了,眼睛看着楚砚书的脸,十分紧张。

      楚砚书伸出手来:“我也时常会这样!”

      梅长苏笑着点点头,心里想到,景琰对自己以前的习惯十分熟悉,若是这个小动作被他看到了,难免不妥。是以,梅长苏打定主意,以后得留意着,克服这个小困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