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用过早斋,下人们也收好了主子随身的东西,文悠悠坐在小几旁,捧了本寺中的古籍看。今日天气阴沉,光线低暗,密密麻麻的字挤在老旧的书页上,实在不适合阅读。她目光落在字上,神思却难以集中,不住去想近日发生的事情。
      体弱多病,深居简出。原身十三年来的记忆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几乎都与服药、读诗有关,没认识什么外客,更谈不上璟昭这样的人物。母亲难产,父亲疏远这种关于上一代的往事,也大多从蒹葭口中得知。
      原身这样少言寡语的性子,想要突然向人探听消息,可谓难上加难。
      正发着呆,突然听见外头一声惊雷,不过几分钟的功夫,豆大的雨滴便砸了下来。文悠悠合上没翻几页的书,起身向外头走。
      还未行至帘下,蒹葭便叩了门进来,见文悠悠站着,就势福身道:“姑娘可是想到外头去?”文悠悠一应,抬手示意她起来:“我听着天气不好,想出去瞧瞧,这雨来得急,会不会误了咱们的行程?”
      蒹葭刚还了寺中碗碟回来,也还没得到消息,只按文悠悠的话侧身将门打开,让出道来。大雨滂沱,院中天井方正,雨一阵一阵地泼进来,汇成水流滴在廊下,带着晚春四月的寒意。
      正室的门阖得严实,但丫鬟整整齐齐站在外头,约莫是杨氏在房中休息。
      站了一会,就听见外头由远及近的脚步,应是西南角的动静,从赵大人的小院来。那边人还没到,侧室的门就从里打开了。
      偏头看去,文书亦今日穿了身外红里青的春装,在这阴沉天色之下颇为出挑。她踏出门,便看见厢房外的文悠悠,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厌烦,面上却堆了十成十的笑意:“方用了早斋,想出来透透气,结果就碰上了姐姐。”
      站得不近,文悠悠自然没瞧见那稍纵即逝的敌意,回了她个婉约清浅的微笑,刚想说话,管家的身影就出现在视线余光里。
      文书亦迈着窈窕的步子走来,甫一站定,管家也到了二人跟前,行礼道:“二位小姐安,现下雨大,山路崎岖,不宜马上动身。此处已是京郊,所剩之程不过一日,老爷与赵大人合计着在寺中再停个半天。”
      二人自是不会有异,知道管家还要去杨氏处通报,便应了好,各自回房休息。又在屋中看了小半日的经文,有僧人送来素斋,文悠悠胃口不佳,勉强用了小半碗,刚撤下碗筷,雨势也跟着缓和。
      天气闷得很,京城位置偏南,下雨时也总凉不透。文悠悠身子一直娇气,自然不敢贸然减衣,如今刚吃了饭,还披着长长的外衫,心情有些烦闷。又过了两刻钟,只听得外面雨滴零星,隐隐有阳光射进来,就知道是要放晴了。
      院中仆从脚步渐渐频繁起来,文府的家生佣人都十分机灵,做起事来忙而不乱。快到未时,车马已经备好。未入寺前,文志已吩咐大批行囊直接入京,随行的婆子杂役也分了半数过去,想来新府已经收拾得妥帖,余下队伍也更为精简轻便。
      赵大人与文志去殿内恭恭敬敬地上了炷香,向主持道别后骑上马座,位于队伍首列。杨氏与文书亦的马车照旧跟在后面,先众人一步上去。文悠悠始终噙着恭顺的笑意,不主动发话。
      待她的车骑赶来,已是队伍末尾了,文悠悠微不可查地扫了眼马夫,果然又换成了云州出发时那两位忠厚老实的下仆。心中隐约理出点什么,但不敢叫人看出异常来,便赶忙提了裙子,进入车厢。
      放下轻软的锦帘,马车的小间内只剩下主仆二人。文悠悠侧着身子,靠在瓷枕上假寐,脑中思绪却分秒没停。莫名出现又突然失踪的阿路、功夫过人且身份成谜的璟昭、引得多个势力现身的寒山寺…出了云州,宁静便被打破,入皇城后,局势又该如何复杂呢?
      虽说文官外放回京都是常有的事,文志这样没有家室背景的官员说不定更受皇权青睐,可文悠悠总觉得此后生活诡谲难测,也不知道“一路做低伏小、乖乖躺平”的计划还能不能有望实现。
      未时已到,天光大亮,一路人马很快就下了山,往帝都方向行进。而寒山寺内,璟昭仍旧和衣躺在床上,双目紧闭,额头却汗津津的。了尘方丈坐他身前,又诊了次脉,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旁的少年眉眼间满是忧色,见了尘方丈收回手,着急问道:“怎么,还是无计可施吗?”了尘转身叹了口气:“陆施主也不必太过焦急,他这热毒每年发作一次,算算日子,也就是这两个月,每次都只能靠自己熬过去。”
      从小便是近身侍卫,陆苍也知道璟昭的身体状况,眼下虽然担心,也没有办法。了尘见他神色缓和些许,轻咳一声:“其实若像往时一般提早前来,自然不至于意识昏沉。只这次匆匆回京,路上又遇到埋伏,热毒才显得这般来势汹汹。多亏有赵大人掩护…”
      思及此处,他微皱眉头,瞥了眼站得笔直的陆苍:“文志即刻进京,文府那枚暗棋可以开始启用了。”
      “方丈不必担心,先前已经知会过她。”
      了尘放下心来,支起手杖起身:“阿弥陀佛,有劳陆施主。”陆苍拱了拱手,目送了尘走出房间。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射进来,正照在少年的侧脸上,陆苍微抿唇角,眼神冷肃,正是那日沉默不语的车夫。

      行至京城已是第二日傍晚,赵大人与文志于朱雀大街分别,车马也跟着各自回府。大昭朝虽不存在于历史记载,京城格局却与古长安大为相似:京中官员住所相邻,大多以品级为界,同居一坊。
      而无论勋爵散官,住宅区都分布在朱雀大街的东西两侧,也依照了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之说。文官皆住在城西的宣阳坊、修行坊,也离位处正中的皇宫更近,武官则聚集于城东的胜业坊、靖恭坊,同样是京中热闹非凡的地界。
      文志此番述职后便会胜任从三品,属于言官的第二梯队,不过今上依旧赐了宣阳坊的宅子,对比之前未调离京的老宅,实在含了抬举之意。
      马车停在新府门口,女眷也依次从车上下来。文悠悠由蒹葭扶着站定,抬眼就看见门口崭新的匾额:没有一般迂腐文人那样四平八稳,却也算不上张扬跋扈。文悠悠心下冷嗤,倒也合了文志滴水不漏的作风。
      移步入府,映入眼帘的是与云州大同小异的山石花草,只是京中寸土寸金,府院规制变小了一些,丫鬟仆从早已领命回岗,唯恐手脚不快被发落下去。
      绕过影壁就来到了府中正厅,路上舟车劳顿,虽不至于风尘仆仆,却也不宜立即面圣,需待明日与百官一同上朝。文志先进了正厅,坐于高位,准备吩咐府内住处。
      正厅之后便是内院,文志的墨英院早已被拾掇出来,书房寝间一应俱全。
      杨氏的落英院是府中最大的院子,也离文志的书房最近,文书亦尚未出阁,跟着母亲住自然理所应当,日常起居都被安排在了侧院。文悠悠这位嫡长女虽得了个单独的玲珑阁,却孤零零呆在西北角,去哪都需要穿过府中开辟的花园。
      冷落贬低也好,不问世事也罢,文悠悠鲜少在乎旁人的想法,毕竟她入的是个富家小姐的身子,纵然离万千宠爱差得很远,却也没有缺衣少食。而这便宜爹虽说表面笑得宽厚,还给了玲珑阁让她静心养身子,实则是个什么样子,还真摸不透。
      既来之,则安之。文悠悠低眉顺眼地应下,由掌事的婆子带了出去。
      穿过回廊和幽静的花园,便是略显偏僻的玲珑阁。下人毕竟也只是早两日进府,收拾房子也是赶着要紧的来,玲珑阁如今只有寝间干净些,其他地方还在不紧不慢地打扫。
      也对,她这位无人问津、身子怏怏的大小姐,从来都没什么事急着处理。
      以往洒扫的丫鬟仆从还是跟着分来了此处,个个泥胎木偶似地在院中做事。文悠悠在马车上坐了许久,终于下地,也不急着进房休息,就也站在廊下。
      杨氏分给她的婢子很少,这几月来眼熟的有三四个,但底细模糊,不宜贸然任用。不过到了京城,应酬也务必繁多起来,身边若没有体己的奴仆,日后必将受到掣肘。蒹葭还算是亲近勤巧的,若能再培养个一两位,才能更加放心。
      她如今已十三岁,不到两年就是极笄之时,到底是要婚配嫁娶的。先前只想逃避,却未思及古代女子媒妁之重,如何为自己谋个安身立命之所,才是重道。
      文悠悠虽有着现代思维,却也没想过要违抗大势,为自己争个什么一夫一妻、扬名立万的命。因原身病气持续,又不知外情,贸然出逃、与杨氏明争暗斗实在是虚无缥缈。
      简而言之,不过是——没拿个大女主的剧本。
      不过文志顾念官职,又最重名声,必想为她寻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至于对方品行亲眷,便不会细细研究了。所以之后万事,还是要靠她自己谋划。
      脑中盘算告一段落,蒹葭已经端了吃食进院,文悠悠用过晚饭,早早地睡下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九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