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1、长亭路——午宴 ...
-
父子俩进了大殿,只见大殿上设了五桌。高台上的主桌和左右各设一桌,台下也是左右各设一桌,看来乾王自己拉不下脸,还让太后和长乐公主作陪。
正当玄靖轩这样想着的时候,一位雍容华贵的花甲妇人在一脸讨好的太后搀扶下进了殿,身后跟着看起来像是挨过一顿训斥的乾王。长乐公主并未前来,玄靖轩想她一定很难过,这种场合她不来也是对的。
“臣拜见太王太后,拜见太后,拜见陛下。”玄墨离连忙带着儿子见礼。
太王太后笑道:“忠睿侯不必多礼。久不见你进宫了,身子骨看起来还硬朗着嘛,还能为我乾国多赢几仗!”
玄墨离谦和道:“太王太后谬赞了。臣日渐老去,如今多是让孩子们上阵,臣这副老骨头只能躲在后方指指点点而已。”
“玄家世代精忠,是我乾国之福!”太王太后看了看他身后的玄靖轩:“这就是你的孩子?听说封了骠骑将军?”
“是,微臣玄靖轩拜见太王太后。”
“好,好,是个好孩子!”太王太后打量了他一番才笑着让诸人落座用膳,席间与玄墨离聊起陈年往事,又是谈笑风生。“当年仙门四公子盛名远播,哀家却也只亲眼见过你这位冷漠公子和宁家的温润公子。高家早已破败不堪,想来也无缘得见白家的潇洒公子了。”
乾王忙道:“这有何难,若祖母想见,孙儿便立即召白家主前来,顺便为祖母号一号平安脉。”
太王太后横了他一眼:“这世间无论人还是事都讲究缘分,不是什么都能强求的。这温润公子,哀家也是只见过一次,那时他在王城四处结交达官显贵,不知怎的哀家总觉得他有些名不副实,但他的丹青确实是上上品,他们宁家教出来的子弟也的确了不得。看来哀家还是与冷漠公子更为有缘,细数也见过七八次了。”
“太王太后所言极是,臣确是与您有缘。这温润公子也是臣的至交好友,那时他一时迷失,刚好为太王太后所见,所幸他后来寻回自我,臣也真心为他高兴。”
“是吗?他行事还十分大胆,像宁家这样中规中矩的世家,哀家怎么也想不到竟会先出了一位年轻的女家主。”
“太王太后,那臣就不得不为您说说仙门中的天道了。这世上有些事并无定数,适时适度的改变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可是,某些触及原则的事就万万变不得了,例如日夜更替,四季变换,稍微改动便会使得人心浮躁,天下大乱。”
“你说得极有道理,陛下听明白了吗?”
“回祖母话,孙儿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无论是玄家还是其他世家,他们都是深谙天道的修仙世家,掌握着高深的学问。你雾里看花就应当虚心求教,凡事弄个清楚明白再行事,切勿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这王位不是坐上去了就一劳永逸,让你可以吃喝玩乐过一辈子的,你要穷尽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去历练。”
“是,孙儿谨记祖母教训。”
“这次玄家打了胜仗,你大封玄家,此事哀家十分赞同。你要时刻记住,有玄家在,你这王位才会坐得安稳。至于赐婚一事,哀家认为太过仓促,而且此次对玄家的封赏也足够了,既然陛下没有公布天下也就罢了吧!正如忠睿侯所言的天道,适时适度的封赏是必须的,但过度便会招人嫉妒。陛下,你要记住,玄家是你的福将,世代忠诚,你不需要有任何怀疑,这点哀家可以作保!”
玄墨离连忙带着玄靖轩下跪拜道:“谢太王太后信任!玄家定然竭尽所能守护乾国疆土,为陛下分忧。”
太王太后满意地点点头,乾王也明显松了口气,倒是太后有些愁眉不展的样子。玄靖轩观察着众人的神色,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到长乐公主。太后应该是在担忧女儿吧,毕竟婚事不成对长乐公主的打击最大,还好赐婚之事并未公布,太后和乾王定会很快就帮她物色一位更合适的人选。
“骠骑将军?”
“微臣在。”
“听陛下说,你并非忠睿侯的亲子,成家后要离开玄家?”
“回太王太后,确有此事。”
“你是个人才,若因这等小事离开玄家,哀家觉得可惜了。与逝者的誓言在前,哀家也不好干涉。这样吧,哀家下一道懿旨给你,你暂且收着,待你成家实践诺言后再取出使用。”
“太王太后的意思是……”
“哀家的懿旨就是让你继续以忠睿侯之子玄靖轩的身份留在玄家,照顾你爹终老。”
“谢太王太后恩典。”玄靖轩忙叩头致谢,这下总算把谎圆过去了。
“忠睿侯为国操劳一生,哀家若不能让他安享晚年,哀家才真是问心有愧哪!”太王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玄墨离。
“太王太后的恩典,臣铭感五内,唯有以一腔热血及一颗忠诚之心回报。”玄墨离脸上满是感激之情,嘴角微扬。“愿太王太后福寿延绵,太后安康如意,陛下千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