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一章:初入魔界NO.1 ...
-
这里是玄界,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玄乎其玄的世界。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社会自感觉到天地灵气的存在之时,就爆发了一次空前的社会大变革。人们引气入体,修行法术,第一次拥有了可以掌控自然的力量。若是运用得当,可借天地之力,可造万物之材。
玄界的科学家认为,物质,无生命,本为死物。
但是宇宙自一开始形成,就伴随着相当数量的“灵”产生,这些“灵”游走在宇宙间,居无定所,穿梭于各个时空之中,掠过空间中的物质,保持着时刻不停歇地流动。
物质在空间中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理论上讲,“灵”也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世间会有引力吸引着物质的聚合,亦或是使物质分离。那么宇宙间应该也存在着一种力,使得灵在不断地聚合或分散。这就是著名的李江理论。而科学家们对于生命的产生是这样解释的:
在某种条件下,聚合的灵数量达到了一定的地步,所聚集的空间内有恰巧有合适的物质,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演变,二者将“相融”,于是宇宙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便是生命的诞生。
宇宙是难以揣摩的,生命也是变幻莫测的。在这个原本荒芜处处险恶的星球上,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在命运的牵引下相遇,结合成了生命之源——水。
水蒸气随喷发的火山冒出,最终在地表凝结,形成海洋。过了之后过了一段足以令地老天荒的时间,上帝降福于此。
某天,一团浓郁的、游走在附近的灵气恰巧造访,此时玄界大地已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这团灵气只轻轻的吹了一口气,不经意的往这名为海的舟上丢了根点燃的火柴,这一把火,竟燃着了整个玄界!
如今的玄界,比起以前那般死寂的模样,不知活泼了多少倍,二分陆地,八分海洋,七块陆地中就有五块扎堆在赤道上取暖,其余分布在两极独自发展。前五块陆地中,因为地理环境的优势,气候适宜,温度较适中,生命活动自然比较繁茂。
如今,且就让我们去看看这世间的万种风情。
灵历1020年2月14日。中陆玄武山昆仑堂,清竹道人修炼之处。
青竹道人最近数十年致力于完成一本记录玄界宗派的书目《玄界万宗录》。为此,他带着唯一的徒儿京城四处游历,第一目标就是中陆(一号陆,因为于五陆中央而别称中陆)。
中陆中的宗派不管大小好坏,都被他师徒二人走了个遍。有的是以客人的身份走访,有的是应邀任职一段时日,而有一些内藏糟粕不愿意让他们进入的,两人也绝不放弃,就是用障眼法改变容貌,身形,隐藏法力,也要获得真实的资料。
在这十多年间,他们不断收集各宗派的信息,终于于三年前汇编成书,印发给世人,让世人对于各宗派有了更真实,更具体的了解。给予了即将踏上修真之途,而又不知选何宗派的广大修士莫大的帮助。
此书一出,轰动全陆。
中对各宗派的评价公正而客观,赞扬了具有美好品德的宗派,也揭示了部分大宗中存在的腐败;帮助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小宗扬名,帮一些地方宗派招生。
不仅如此,书中还对各派中各系的教学情况做了大致评价。
比如无尽宗的火系法术士可称得上中陆第一,师资、弟子最优,但在水系法术上却比不过一个临近的小宗水月堂;
云尚阁在世人眼中是一个各方面都不起眼的地方小派,却不知云上阁有独创的幻系法术,若是好好利用,足以媲美主系上等功法;
元虚宗是一个老牌宗派,各方面实力都很强,然而当修士们挤破头都要进入的时候,却不知由于人员爆满,在宗内水平中下的弟子要与十数个师兄师妹们共享一个师父……
鉴于书中内容过多,在此仅稍作了解。此书己于三年前就己完成,因为此事意义重大,清竹道人与其弟子京城名声大噪,他们二人的名字一时传遍中陆。
而今又过了三年。在这三年内清竹道人的任务只是对信息做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其余闲暇时光便在山中修炼,修为也有所进步。
进来京城刚刚突破筑基初期,成为了一名筑基中期的修士,才过了几年清闲日子的清竹道人又不想清闲了。
许是过惯了以前奔波的生活,清竹决定再次带着京城去闯荡世界,出门游历。
“师父,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
清竹刚与京城商量这事,说尽了出去游历的好处,却独独没有交代目的地是哪里。听到京城这样问,清竹道人放下了手中的白瓷小杯,置于几上
“徒儿,此行险恶,只怕途中危机重重,不知你,愿不愿随为师冒险?”清竹难得地认真答道。
京城见此,便知这一次不轻松,但他相信师父,于是答道:
“修行中若不经历困难,怎能算是修行。弟子京城,愿随师父,奔赴此行。”京城的话语,不带丝毫犹豫。
“嗯,挺好。”清竹一笑,“我们师徒二人,倒不如去魔界走一遭,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究竟是什么模样……”
三号陆,这一块专属于魔修的大陆,是恶者的天堂。中路与三号陆从古至今一直都没有什么往来,在中陆中关于三号路的传言众多,却没有一个是得到证实的。
中路的人都传三号陆里净是些妖魔鬼怪,里面环境险恶,毒虫肆虐,魔修杀人不眨眼。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去往三号陆的人中,一个都没有回来。
纵使京城已跟着师父游遍中陆,阅历丰富,对于前往这个未知之地,还是存在着些许担心。毕竟没有前人可以引路,在那个地方只能靠自己。
但是他相信清竹道人,毕竟一个能自身出入各大宗派,在险恶中还能全身而退的这个男人,实力可不是盖。
清竹做事丝毫不拖泥带水,在与众亲友做了必要的拜别之后,便早早地收拾好了行囊。只消三日,便可出发。
这一天,风和日丽,几缕浮云闲散地躺在天空之中。
一大清早,堂内的小厮便到竹苑中来唤京城,京城只简单回了一句,随后从椅子上坐起
,拿起来一旁茶桌上放置的一竹剑,便要往山门口去。此前行李早已收拾好,叫人备在马车上,除了必要的衣物、丹药等,京城便只有着随身的一柄玉剑,别无他物要求。
出至山门下,清竹早已在石牌下马车旁等候,他穿着素日的淡青色道袍,手中把玩着清玉扇。
两人很快核查好了一遍行李,在一片清山绿水之中,车前的那匹棕马迈开了脚步,载着清竹与一竹缓缓向山下驶去。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山前的道路两旁,聚集了一众人群,一个个如同恶狼般紧盯着出山的道路……
清竹与京城并不知道他俩的行程早已被曝光,更不知道他们引起了多大的轰动。澎湃的人群一度造成了大堵车,只是为了来看看传说中“双竹”的真实面容!
等候在玄武山间的人流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格外显眼,林间的飞禽走兽都争相来看热闹。这时,道路的转角处,有一辆半开放式的马车缓缓驶来,这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有个眼尖的小姑娘率先认出了车上的两位修士,随即兴奋的大喊:
“啊!是一竹道长!!!”(京城道号一竹)
那尖叫声,划破云霄。
但更夸张的是,继这一声尖叫以后,整个人群都沸腾了起来,随后的叫喊声响天震地、此起彼伏,扰得这山间鸟兽飞的飞,走的走,像是正发生着一件大灾难似的。
要说为何会出现这现象?无外乎三种可能。一,京城帅。二,京城很帅!三,京城特别帅!!!
京城跟着师父行走中陆,他的美貌于是为中陆各地的人所知。于是他凭借天生丽质,成功打败了谢家公子,强行夺走了中陆十大美男的称号,再加上他的功绩,这样的场景,便不意外了。
只是,这些粉丝们的反应,确实是有点狂热啊:
“啊!一竹道长帅!!!”
“一竹一竹我爱你!”
“十大美男,一竹最帅!”
这些还算是矜持的了,不知听到来自人群中占比90%的一众少女们的深情“告白”,京城会怎么想。
“我家一竹,天下无双!”
“一竹!别走,留在我身边!”
“一竹!我要给你生……!”
舆论的中央,京城表示很无奈,这或多或少与他早前乐于助人,拯救失足少女有点关系。如今,他只能默默地扒着围栏,无语。
“哟,看来我家徒儿人气超高啊,小伙子有前途。”清竹一席话,不知是赞美还是调侃,或许二者兼有吧。
“师父别拿我打趣。”随后,一路无话。
回到正题,从玄武山到去往四号陆的张记码头,途径了三分之一中陆长度的路程,期间引起的轰动及热情的民众们自不必说。那些过去受过清竹帮助的宗派人士,也纷纷为二人送行,不吝赠予诸多法宝、丹药,用以保命之需。
继三年前发行《万宗录》,清竹道人携徒弟京城再次名扬中陆。他们的这一举动,被人宣扬为“感天动地的壮举,舍身探索的征途”。
当然,除了表示赞扬的人,也不乏持担心,叹惋态度的修士,原因显而易见,谁愿意看着两个好苗子就这样丧失前途呢?京城之母在得知这个消息时还大闹了一把,哭着喊着不肯让京城离开,还是清竹再三保证了许多次方才止住,但老人家的心,却一直没有放下来…
转眼间,从玄武山到张记码头的途中已过了十五天的光阴,清竹道人与京城离开时,码头上人满为患,黑压压一片。
这天的天气还算晴朗,只是云量较多,正值下午,火辣辣的阳光被云层挡住,只透过缝隙射出几丝光束,渲染出一种哀凉的气氛,像是在为他二人送行。
很快到了时辰,清竹与一竹即将启程,这时码头上的声浪达到了最高点,大多数都是为他们送别,保佑平安归来。这一场盛大的告别仪式,可少不了清竹的一众好友:
“清竹道友!定要平安回来!老子等你一起喝酒!”这是清竹游历途中结识的金刚门掌门。他的声音粗矿,说的却是心里的实话。
“清竹老友!回来时别忘了带点宝贝给你老兄我啊!祝你丰收!” 这一看就是与清竹认识已久。
“祝清竹前辈早日归来!”
“祝恩公早日归来!”
…………
听到这些,清竹一一答应,还声称《魔界志异》一日不成书,他便一日不回中陆!
云层不知被何人暗暗拨开,阳光正逐渐变的刺眼。在船中小厮的催促下,二人登上了飞龙号木帆船,在上万人的目送之下离去。船在风力的推动下缓缓开始移动,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化为一个小点。
人群已开始慢慢散去,但一个新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