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天命决 ...


  •   流烟谷。
      月满霜华,鹤仙吐雾,上官璃着一身轻衫,轻卧于横榻之上。
      梦里,上官璃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慢慢地转过来,笑得绝美,脸越来越模糊,身影越来越模糊,仿佛一滴白露,来无影去无踪。
      上官璃猛然睁开双眼,光着脚下了木榻,他仰望着夜空中那轮略显孤寂的圆月,“今夜未下雨?为何自己还能梦到她?”,上官璃沉思片“一眼匆匆卿已远,人间何处再相见?”,随后又豁然开朗,“……你是否也在这世间?我该去哪里找?”。
      上官璃想起了阿满曾经调侃的话,许是那姑娘羞见于你,有或是上一世愧对了姑娘。上官璃心想,既然缘分是上辈子就注定的,这一世终究会相遇。
      荷塘里升腾着的水雾渐渐迷离了上官璃的眼,凉风习习,吹得原本就单薄的上官璃更显清雅。

      “公子,已是霜华之际,您也不添件衣裳”。
      阿满匆匆将披风披在上官璃身上。
      “风寒露重,您这身子骨就算是仙风做的,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要是您再病了,长公主非把我腿打断不可........公子啊,您就看在我从小伺候您的份上,心疼心疼我的腿吧,我还没给老李家传宗接代呢?.......虽然我也不知道我爹是谁,总归得为自己留个后吧”。
      阿满的出现,让原本静寂清寥的荷塘变得极为生鲜。
      上官璃任由阿满满腹牢骚,静笑不语。

      “公子,你该不会真打算不管我了吧?”。
      阿满望着笑得莫名其妙的上官璃,不知何解。
      “看我心情”,上官璃对着阿满眨了一个眼神后飘然离去。
      ……………………………………………

      天还未亮,上官璃毫无睡意,索性去温泉池泡浴。

      “七日后便是长公主的寿辰,苏沫姑姑都发了两道书信过来了”,阿满一边给上官璃送肩,一边念叨着。
      “嗯”。
      “还有三爷那,您都小半个月未回他老人家啦”。
      上官璃一边享受着,一边听着。
      “霜华露备得如何了?”
      “按您的吩咐,每日寅时去收集花露,已有小半瓶了”
      “飞书给阿罗,让他把落霞斋的那方端砚给我取来”。
      “是”。
      ………………………………………………

      三日后。
      闲庭居。
      阿罗一身青衣出现在上官璃面前。

      “公子”。
      “来了”,上官璃一挥手,将一幅画纸摊在画台上。
      阿罗恭恭敬敬地将砚中极品游龙戏珠放在画台上,静静地研磨着。
      上官璃下笔如有神,行云流水,动作飘逸,挥挥洒洒间,一副海上生明月图便跃然于纸上。
      一个时辰后,上官璃停笔,盖上了印鉴。
      “果然只有这砚中极品才配得上公子”,阿罗眼里满是钦佩和崇拜。
      “可有发觉到别的?”。

      阿罗凝气呼吸,“香味………一股若有若为,极为清新的香味”。
      上官璃笑着。
      “难道这就是泼墨香?……传说可让书画百年不腐,常年芬芳的泼墨香?”。
      “算你有眼光”,上官璃一抬手,将书画挂在了墙壁上,“明日回建康,母亲多年未出公主府,我便当她的眼睛,看看世外的风景何其美丽”。
      阿罗跟在南宫瑾后面,两人闲步于庭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公子的这番情意,长公主定然十分欣慰。我倒是挺怀念崖州的日落,极美,九重葛四季不落,不像建康,隆冬暮岁之际就开始下雪了”。
      “世外桃源有几番?今生有幸流连于两处已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上官璃也开始怀念起崖州。
      “有幸跟着公子,也是阿罗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上官璃看了一眼阿罗,邪魅一笑。

      “天命玦传得如何了?”
      “如公子所料,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太子和威王已然出手,王应在武昌郡也虎视眈眈,石勒的心腹石虎已经派人进了大晋”。
      “嗯。太子若想得,必派南宫瑾相争。威王嘛,不足为惧,不过是颗走卒,王家可以捧得,自然也可以摔得,至于王应……”,上官璃轻触着红花木莲,一副毫不在意的表情。
      “探子来报,王瑜和王应两兄弟频繁往来于建康,将军府的家眷、财物悉数迁往武昌郡,对外挂了个省亲的名头,不过将军府做得很高明,皆以采购和运送货物的名义将财物拉出城外,若不是丐帮的探子不经意间发觉,此事还不得而知”。
      上官璃冷笑一声。
      “年关团聚倒是个好由头,狼子野心果然藏不住了。年前应该无恙,年后,谁也不知风云如何,你把消息透漏给南宫瑾,让太子早做打算”。
      上官璃交待完后,大步流星地回了书房。

      夜晚时分。
      上官璃将写好的奏要卷好放进信桶里。
      “嘘”。
      一记口哨,一只信鸽飞到了南宫瑾的手上。
      南宫瑾将信通扎在信鸽脚上,宠溺地说了一句,“小白路上小心,快去快回”。
      ……………………………………………

      皇宫。
      太极殿中。
      元帝立于窗前,削瘦的背影,无比坚定。
      他将手伸出去,一只信鸽乖顺地立在他的掌心。
      “小白辛苦了”,元帝将信笺取下来后,逗了一会信鸽便放进了笼中。
      看完信件后,元帝顺手便烧了,眼中的深沉越发浓烈。
      他看了窗外的百尺楼好一阵,“宣太子”。
      …………………………………………………

      东宫。
      南宫瑾将最新的情报禀呈太子。
      司马绍看过之后,眼中折射出的光芒极为刺人。
      “消息可属实?”。
      南宫瑾点头回应,“臣在储梦楼听到了风声,便暗中派人查探,果然发现了端倪,臣位卑不敢拦查,况将军府的家眷以探亲团聚为名,臣只得任其出了城门”。
      “储梦楼?可是那王悦常去之地?”。
      “是,虽是烟花之地,也并非肮脏之所,世子倒是时常流连醉花台。据传醉花台便是楼主嫣红大姑娘特意为欣赏之人所筑,但凡进得醉花台,便是楼中最尊贵的宾客”。
      司马绍,缓了一下脸色,“你们倒是风雅,本宫自幼饱读诗书、策论,只知书中自有颜如玉,却不懂人间风情盛几何”。
      “臣,只是行公务非放纵,今后定当自我约束”。
      “无防,别误了终生便好”。

      司马绍引着南宫瑾走向沙图。
      “养虎终成患,幸而提前提防,如今刘隗都青州、徐州等四州军事,戴渊都督兖州、豫州等六周军事,顾毗驻守江夏,若是王敦冒然发起攻击,我王师不至于仓促应敌,寻阳郡太守之子成焰如何?”。
      “殿下,此人可信任,成焰学识丰富,为人诚恳,且与王敦有生死之仇”,南宫瑾力荐。
      “合适的时机,你召来让本宫见见”。
      “是”。
      “天命玦查的如何了?”
      南宫瑾将最新的进展,一一汇报,“天命玦的消息一出,威王就派了暗卫出去,王应也出手了,只是不知道丞相府是否有异动,王悦如今长居醉花台,臣猜测他应是在观望又或者本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外石虎的细作被我抓了几个,关在水牢里,还有几个臣想放长线钓大鱼”。

      秋阳渐高。
      太子望着庭院里的树影,“难得一见好天气啊,可惜短了时长”。
      南宫瑾望着太子,见他沉思不语,道:“臣的计策,殿下可看过?”。
      “看了………容本宫再想想”。
      “殿下,眼下…………”。

      一名內侍匆匆而来,打断了南宫瑾的话。
      “太子殿下,内侍监大人来了,在外堂候着”。
      “可说何事?”。
      “陛下召见”。
      司马绍整理了一下仪容,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

      “见过太子殿下”,內侍李长德向司马绍行礼问安,“……南宫少主也在”。
      “内侍大人”。
      “李内侍来访,可是父皇有要事相托?”,司马绍直入主题。
      “请太子随去奴才去百尺楼,皇上在那等着您”。
      ……………………………………………

      百尺楼。

      元帝和太子司马绍立于栏杆旁,元帝指着皇城,“武帝开创了司马晋的天下,历经五十余年,千疮百孔传到朕的手中,朕自问政治清明,没有骄奢淫逸,贿赂成风,看看这座皇城,朕苦心缔造才有这一片安荣,可有的人,就是见不得朕好,总是巴望着司马家陷于混乱之中,好让世人知道,有他才有我司马一族的安定,叫天下都以为只他才是英雄”。
      太子司马绍静立一旁。
      “绍儿,天下永远姓司马”。
      司马绍望着元帝坚定的目光,他知道自己不该再心慈手软,“儿臣谨记”。
      “天命玦可有何进展?”
      司马绍不敢迟疑,将最新的情报一一汇报:始皇宝藏世人垂涎已久,天命玦乃开启万圣之门的珍贵之物,皇室、王应、石勒、刘翟等皆在派人搜寻,的天命玦者得天下虽说只是一句戏言,诸多势力已经卷入其中,儿臣苦寻天命玦多月,未有良果,但已确认万圣之门在我大晋的领土。
      元帝点头,对着太子一番希冀。

      “眼下,最重要的是朝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些蛀虫该清理了,至于天命玦,交给南宫瑾,先把猎物抛出去,再慢慢收网,舍小求大才是一个帝王应有的气魄”。
      “儿臣受教”。
      一对父子就这样在百尺楼上站了许久………….

      元帝望着苍穹,司马绍望着远方,回不去的故里,安不定的天下。
      “放手去做吧,在他没有防备之前先把燎原的那股风,灭了”。
      “儿臣告退”。
      “绍儿,后日是阿若的生辰,你代为父去看看她,若是阿璃回来,和他多说说话吧”,元帝不经意间透出的一缕伤怀被司马绍看在眼里,极为心疼,“姑姑生辰儿臣不敢忘,明早定亲自登府祝寿”。
      “去吧”。
      司马绍带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皇宫。
      太子府内,书房三更仍旧明亮。
      在南宫世家、威远侯府、顾家、陆家、周家等支持下,太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置了一众王敦、王含的爪牙,清肃了朝堂,诡谲云涌的建康城得到了暂时的平静。
      刘隗、刁协等人针对王敦兄弟的报复也越演越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