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督府应为攀折客 ...

  •   王枢进看锦姐甚好,外间不好多说,只劝了吴邦两杯酒,席间问了些关于锦姐的话,吴邦说起来不尽的怜爱,王枢进听来不住的赞许。

      过了半月,王敏正同姨娘一行人从山东坐船到了,王枢进叫顶轿子送女眷先回去,自己带了儿子王敏正往城中转了一圈,王敏正初次到南京,见东南胜地,风景繁俗,大街小巷十步一馆,百步一楼,路人打扮时新,举止风流与任城地方不可同日而语,他左顾右盼正看的新鲜,不意街角处还撞见了两个女子坐在门边说笑,王敏正避之不及倒红了脸,见周围人来人往不以为意,才放上心大胆朝前走,王枢进一面走一面跟儿子说话,眼看到了家门口,又有妇人抱着孩子在街边买烧饼,王枢进对儿子说:“这是蟹壳黄烧饼,山东吃不到的,我买几个你们尝尝。”说着掏一把钱,让小厮去买烧饼。王敏正看那妇人不上三十岁,一点不避人,买完烧饼抱着孩子朝前去了,就问他爹说:“爹,这南京城里大白日的女子也上街走吗?”

      王枢进说:“南京大地方风气开明,小门小户的女子也有时常出门上街的。“

      王敏正方知南京女子出门是常事了。

      进了家门,大家坐定,陈姨娘拿出条帕子就要抹泪,王枢进抬手止住,“快别如此,我接你来不是哭的,不要坏我一场兴头。”

      陈姨娘干揩了两下眼,也不作哭样了,叫了声大人,怪欢喜的。

      王枢进把着儿子的手说:“我儿,到了南京好好散心,不要想那些旧事,爹主意替你再寻一门好亲,你青春大好呢!”一面说一面让人倒茶来吃,山东跟来的婆子说:“大人,家中无柴还没烧水。“

      王枢进拍了拍头,笑说:“我是糊涂了,“又掏了一块银子,对小厮说道:“街口叫热水来,另外叫两样菜。”

      婆子奇道:“这南京城里连热水都做买卖吗?”

      王枢进道:“你跟着小厮去吧,也认认路往后好买东西。”

      婆子惊道:“大白天我妇道人家跟着男人上街走吗?”

      王枢进一时跟她扯不清,就指着后头那个小丫头说:“你跟着去吧?”那丫头年纪轻轻刚从任城来到南京正是新奇的时候,巴不得出去看看,得了这声忙不迭应了一声,喜出望外跟着小厮就走。

      婆子眼看着他们双双出去了,在一旁张着嘴说不了话来。王枢进对她道:“你别在这儿站着了,去房里替姨奶奶理理。“又拉了陈姨娘在另一边坐下,笑问:“在家中可好吗?一路上颠簸了,紫云为什么不一起带来?”

      陈姨娘满面添笑地说:“大人你还不知道呢,紫云那丫头有了喜信了,也有五六个月了,年下你就要添孙了。”

      王枢进听了大喜过望,问儿子:“这事可真吗?”

      王敏正点点头,“我正想和爹说呢,既然紫云都有喜了,我也不用再娶亲了,过两年给她扶正了吧?“

      王枢进看了儿子一眼,失笑道:“这是什么说法,平白让人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长房长孙把个妾扶正了做什么?你要是人到中年懒得再娶还好说,你十八岁一个公子哥儿,该干这事吗?哪个想出来的?“说着,看在陈姨娘脸上,陈姨娘忙叫道:”这可不关我的事儿。“

      王敏正说:“爹,这是我自己想得.”

      王枢进看着儿子长叹了一声,“昀哥儿,是我害了你啊!这头一门亲事定得不好,你一个少年人难免灰了心,你放心这回爹一定给你找个好的,不要那死水木头似的,找个青春活泼的,让你们齐眉举案。”

      王敏正听到这里也不好推得,只宽慰他爹说:“爹,这人有生老病死,先头的事儿怎么能怪你呢?我好好的又不曾少块肉,她虽不能替我当家理事,传宗接代,她不是留了紫云在吗?到底并不曾亏负我什么?这再娶的事儿还凭爹做主,儿子没有什么好怪爹的。”

      王枢进听了心中更加愧疚,良久说不出话来,外间有人喊:“是王大爷府上吗?送水来了?”

      婆子应了一声出去接水去了,王枢进也收起情绪,“大家是来南京散心的,开开心心才好。”

      王敏正和陈姨娘都点点头,婆子递了几块手巾上来,大家擦了把脸。一会儿,小厮和丫头提着两包东西回来了,身后一个跑堂的提着个食盒,丫头上来摆碗筷,一盘盐水鸭,一盘烧鸡,一盘白切肉,一盘酒糟鱼,一碗三鲜汤,一碗拌芹菜,一大盆米饭,还有方才买的蟹壳黄烧饼,王枢进同儿子先吃了,陈姨娘招呼丫头和婆子一起坐着吃了。

      王枢进给了两封赏钱让管家和小厮外头吃饭办东西去了。

      因家中来人王枢进两日不曾上衙门里来,到了第三日上,吴邦酒楼叫了两桌席,买了八盒点心,两坛百花酒,一起送到王家尽地主之谊的意思.

      王枢进同儿子一齐迎出门来,嘴里说道:“是我疏忽大意了,该先去拜你的。“

      吴邦说:“你家远客初到怎么倒来拜我呢?“

      “快,昀哥儿,你见过吴世叔。“

      王敏正上前行了礼,口称吴世叔。

      王枢进见他身长玉立宽肩窄背,看他面如冠玉眉宇轩轩,不禁夸说:“王公子好相貌,今年多大年纪?”

      王敏正不好意思道:“世叔过奖了,小侄今年十八岁。”

      吴邦笑说:“这风华正茂呢,咱南京这地方天大的事儿也能在这儿散没了,过几天啊我和你爹带你出去逛逛!”

      王枢进对儿子道:“还不快谢谢你吴世叔,好好行了个大礼。”

      王敏正就上前做揖,吴邦摆手说:“用不着,用不着,公子太客气了。”王敏正心里也觉得自己爹太客气了,以为吴邦必是爹看重的朋友。

      王枢进也不避讳让陈姨娘出来见礼,吴邦倒有些惶恐,王枢进不以为意道:“你我之间还算不得通家之谊吗?”

      王枢进拉着吴邦同坐了,下面人摆上菜,王敏正和陈姨娘同席相陪,大家坐着吃酒说话。其间吴邦问起王敏正举业,王敏正惭愧道:“小侄自幼跟爷爷在任上,启蒙的晚至今天曾入过场。”

      吴邦劝说:“像你们这样的人家,自不并同小户人家一样小小年纪就寒窗苦读,十七八岁就指着秀才活命,该有功名时是跑不了的。”

      王枢进听了这话倒欢喜,跟吴邦道:“你不知道这孩子十二才启蒙读书,近年才起手做文章,我正为这个发愁呢。“

      吴邦开解道:“这十七八学文章和十一二学文章是不一样的,大了学事半功倍,这学文章不在早晚,岂不闻大器晚成吗?“

      王枢进对儿子做文章之事倒不在意,只怕吴邦介意儿子是个白身,此时听吴邦不在意的话欣喜非常,拉着吴邦的手说:“老弟,我这个儿子要你多教导。“

      这也是子侄间常说的客气话,吴邦也就笑纳了。

      一席酒吃到下午,吴邦也就告辞,王枢进拦说:“用了晚饭再走。“

      吴邦辞说:“不是我客气,晚间要到妹子家去看小女。“

      “好啊,你家姑娘我极喜欢的,家内本也该去见见的,只因不是初来咋到过几日再说。”说着,让陈姨娘去收拾了两盒金乡馓子、两包黄山毛尖、两盒邹城牙皂、两匹寿光布,王枢进另外从自己书房挑了一套端砚徽墨,八只湖笔,两刀澄心堂纸,一齐递与吴邦说:“咱也是当长辈的,一点杂物让姑娘玩玩。“

      吴邦略谦了谦也就收下了,王枢进父子两个一起送他送到门口。陈姨娘在内里问说:“大人,这吴大人是个什么官儿,你与他这等亲厚。”

      王枢进摆手道:“没见识的话,亲厚还论官大小吗?”

      陈姨娘努着嘴说:“那你这么奉承他做甚?”

      王枢进向儿子问道:“你瞧这吴大人如何?”

      王敏正一头雾水,回说:“爹的朋友我能看出什么?”

      王枢进笑说:“我不瞒你这吴大人有个女儿,我亲见的鲜花似的一个女孩子,配你再好不过了,这吴大人你也见了,绝不是庸俗人家,你心里可有意?”

      王敏正听完倒愣了一愣,他从没想到再娶的事儿这么快,看着爹爹一脸欣喜的样子,他只得说:“爹看上的必定不差,只是这事太快了吧?”

      王枢进欣慰道:“好儿子,爹不能再让你吃亏,我已想好了,过几日你陪着你姨娘到她家铺上看看去,借着买料子名头,你亲见了这姑娘才算准,你若不喜欢爹不相强。“

      王敏正听完恍如梦中,这爹和在山东那个爹还是一个人吗?外放当了几年官儿就开通至此了?一面谢过爹,一面还在恍惚只觉得这事来得太奇了。

      反倒是王枢进和陈姨娘兴致勃勃,一夜都商量着怎么去女家拜会。

      后日上衙,王枢进跟吴邦说了个家内要买布的意思,吴邦说:“何消亲去开个单子,我让他们送来。”

      王枢进借口:家内也是闷得慌,想出去逛逛,找个人说说话儿。“

      吴邦便提前跟妹子打了个招呼。

      过了两日,王敏正只穿了家常的衣服,陈姨娘倒打扮的一身新,她坐着轿同丫头在前,王敏正同小厮步行在后,陈姨和丫头在轿中两边探着头左顾右盼,叽叽喳喳。小厮也指东指西,评头论足。王敏正看着街市人群倒还面色如常,心里虽新鲜举止终不曾做出个乡下人进城的样子,见各种妇女时新装束街上走,三教九流逛的,吃的,买的,卖的,唱的,闹的,色色都有,王敏正也装作不以为奇,直到转街处撞见一群少年穿着艳色的衣裙,红丝束发,脸上傅了香粉,口上涂着胭脂,王敏正平生之未见,看得目瞪口呆,轿上陈姨娘与丫头说:“这戏子打扮得真妖娆。“

      王敏正问小厮说:“这是些人是做什么戏的?“

      小厮笑说:“少爷这不是做戏的,是出来玩乐的。”

      王敏正心疑,“难道是做倡的?“

      那伙少爷也瞅见他,其中有个少年标致的向他拱了拱手,领头的一个见了,又朝他喊:“兄台?一起如何?”

      王敏正用袖一挡脸,快步走开了,直出了半里路,小厮和轿子才跟上,陈姨娘说:“我看那些孩子好活动,你应一句也不少块肉,咱在南京就不叫戏吗?”

      小厮说:“姨娘说岔了,那不是做戏的,是学里的小相公们出来玩的。”

      “啊?”陈婕娘一时伸着舌头都回不去了。

      王敏正更是大惊失色,面色变了几变,心想:“这金陵的风流真是看不尽,说不尽,奇得独特。”

      小厮指着路说:“到了到了。”陈姨娘刚下轿,秦成就出来招呼,“奶奶少爷里面请。”

      陈姨娘说:“东家是姓李吗?我们姓王,山东来的。”

      秦成朝里喊道:“山东的奶奶少爷到了。”一面请他们进去,杨佑让秦妈沏茶,自己扔下账本从库房迎接:“姨奶奶,大少爷快快里面大堂坐。”招呼着坐定,杨佑看陈姨娘虽是官家妇女打扮得倒也一般,陈姨娘看杨佑只是秀才娘子头面衣服却甚是体面,王敏正因是晚辈也上前见了个礼,杨佑不由道:“啊,少爷生得真好,今年多大了?”

      王敏正回说:“十八岁了。”

      杨佑上下打量从头脸到身量,从举止到气质没有一样不出众的,杨佑心想果然是正经的官家公子自己那两个儿子是不够瞧的了,只是云哥儿再长几年不知比得上不?见秦妈只上了一碗茶又叫了几声,秦妈柜上去了不曾听见,只得喊楼上春园,“春姐儿,家里来客了,你装两个盘子下来,叫青哥儿和云哥儿别在房里坐着了,也下来陪陪。”

      陈姨娘说:“不必客气了,是我们打扰了,寻常买几匹料子而已反倒上门来叨扰。“

      “谈不上,大人惠赐在先,我家孩子本也该去拜谢的。“

      原来这日沈澄正好来看锦姐,同李希青、春园四人一起在房里玩牌九,听说有客来锦姐扔下牌就不大高兴。李希青和沈澄先下来各自见礼,在王敏正下首坐了,陈姨娘见了也夸说:“好斯文的两个孩子,一看就是会读书的料。“

      “姨奶奶见笑了,小户人家的孩子只有穷读书了。”杨佑谦道。

      正说着话春园端了四盘点心进来,先往陈姨娘前放了,又往王敏正前放了,陈姨娘眼都看直了,问:“这就是小姐吗?真是仙女似的。“

      王敏正也多看了两眼,只觉得面似桃花,婀娜多姿,心想这是个美人儿,只是如何自己端茶送水抛头露面呢?李希青和沈澄捂着嘴在一旁笑,春园自己也笑了,“奶奶们见笑了,我不过是个丫头罢了。”说着,拿着茶盘出去了。

      陈姨娘称赞说:“这丫头也太标致了,跟戏里的崔莺莺似的,我真看不出山是个小红娘。丫头都如此,那小姐岂不是天人了?“

      杨佑摇头:“姨奶奶真会说笑,哪来什么天人?真因为小姐是个不成才的,才寻一个齐全的丫头也是取个帮补的意思。”

      陈姨娘听了朝王敏正递了个眼色,王敏正只当没看见。

      吃了茶用了点心,杨佑带陈姨娘仓库看布去了。

      李希青见娘一走就攀着王敏正说起话来,“王公子此番来京可还走啊?王大人今日怎么不曾一起来啊?“

      王敏正回说:“祖父在堂,不日我还要回去的,父亲因我们来告了好几天的假了,今日上衙去了,来日再来拜会。“

      “这样啊?王大人我见过的和气不过的一个人,既当着官就该把老爷一起接来,也让老人家城里看看,长辈养老,小辈读书。“

      王敏正只点头称是,李希青又问:“你可入庠吗?“

      王敏正不好意思道:“一介白身还不曾入学。“

      李希青指着沈澄说:”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秀才相公呢!”

      王敏正闻言忙站起身来向沈澄行礼,“不才逾礼了。”

      沈澄惶恐不迭也站起来,“王兄见笑了,别说一个穷秀才就是当着官儿在家中关上门也就不论了。”

      李希青笑说:“你俩站那里拜堂呢,快快都坐下吧!“又递上一盘袜底酥,“快,尝尝,北地可没有这个,平日我妹子房里等闲也不拿出来。“

      听他提到妹子,王敏正也点好奇,就说:“令妹平日必是极贞静的了,客来热闹也不闻她的声响。“

      “她啊!你是不知道她平日……”李希青话正要往外倒,沈澄在桌下踢了他一脚,

      李希青眉一皱,嘴一撇,话打了个弯:“她是个女孩儿家,平日不见外人,不大下楼的。”

      王敏正听了心里由衷道,“这吴姑娘到底是官家的女儿,不是那满街乱跑的市井之辈,我爹的眼光定然不差。”

      大家吃了两块点心,李希青又问:“那你祖父是干什么的?“

      “也是当官的,已告老了。“

      “哦!当个什么官儿啊?”李希青只顾闲扯。

      “当过很多官儿,主事,知府,总督,我小时候也跟他在任上。”

      “哦。”李希青反应过来,睁大眼睛,“当过知府就罢了,这总督是多大的官儿?“一把抓住王敏正的手,”王公子,你有这样的家世还读什么书啊?我们将来还要你照顾呢。“一面叫沈澄:”来来,我们与王公子也交个名帖,高攀一场。“

      王敏正慌道:“过奖了,家里只是普通人家,家父也就当个小官,在南京混饭吃,照顾高攀的话谈不上,有空到山东我倒是可以尽个东道。”

      沈澄再看王敏正倒也几分佩服了,自己若有这样的出身也做不到这样。李希青将凳又向前移了两下,对着王敏正好生亲热。

      那边陈姨娘随意挑了几匹布,心中还是想着见小姐的事儿,就说:“方才那丫头穿的一身倒也精致。奶奶带我看个样子,我好找裁缝。”

      杨佑便带着陈姨娘上楼,一面喊:“锦姐儿,姨奶奶来看你了。”

      锦姐虽窝着火,见人来了也不得不让春园开门,自己也起来纳了个身,叫了声姨奶奶。

      陈姨娘从上到小打量了她一番,面如满月,眼似水杏,就跟家中供得白玉观音似的,喜笑颜开道:“真是个福相的孩子,生得端正。“

      杨佑说:“端正什么啊,调皮着呢。“对锦姐儿说:”你歇着去吧。“锦姐巴不得这声转身动若脱兔一晃帘就进去了。

      春园又忙着招待,杨佑说:“春姐儿,你也不用忙了,你拿几件姐儿和你新做的衣服让姨奶奶看看样儿。”

      陈姨娘装腔做势看了几下主定下了,给了杨佑二十两银子让她请人裁缝做上。眼看日色将午,杨佑留饭,陈娘姨借口家里还有事照管不能多留,再三言谢,杨佑送了两条手巾,两条汗巾,陈姨娘也给春园和秦妈各留了一封赏钱。

      李希青拉着王敏正有些难舍难分的意思,一路送了两条街,杨佑问沈澄:“你们楼下说什么了,两盏茶工夫亲兄弟没这等热络啊?“

      沈澄笑说:“他们说总督呢!”

      杨佑也不知这总督何意,叫秦妈摆饭,锦姐跳躜躜从楼下跑下来,挽着沈澄两人又有说有笑的。

      李希青送了人回来垂头丧气的,杨佑说他:“这王公子又不是个女孩儿,你见了小半日这付神情做甚。”

      “娘,你知道王公子他家是干什么的?”

      “做官的啊,他爹不是王大人吗?你姨父的同僚上司。”

      李希青摇头,“不是说他爹。他还有爷爷呢,他爷爷是做什么的?“

      杨佑将筷子一放,“我又不是当地保正,我管他爷爷做什么的,你吃饭吧。“

      “哎啊,我的娘哟,他爷爷是当总督的。“

      杨佑这也反应过来,“总督这是多大的官儿啊?“

      “南京城里除了国公爷,谁也没他家官大!“李希青郑重道。

      杨佑倒也呆了一会儿,叹说:“这孩子也太好了些,我竟没看出他的这样的根底。”

      锦姐和沈澄两个只顾吃饭夹菜你一口我一口的也没听这些闲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督府应为攀折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