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为君起下不良意 ...

  •   四人同桌坐了,互通姓名,锦姐自言姓吴名纬,春园是家姐,官人说自家姓孔名弘绪,妇人叫娇红是家宠。

      锦姐向娇红道:“姐姐的笛儿吹得真好,北方难闻这样的曲调,今日得幸遇见,还请不吝赐教。“

      娇红不敢接言,只看孔弘绪的眼色,孔弘绪说:“难得吴姑娘喜欢,你得遇知音还藏什么?“

      娇红就从腰间取下笛,笑问:“吴姑娘想听什么?“锦姐听她开口一股南腔,有一种久违的亲切,就问:”姐姐是哪里人?口音听着近。“

      娇红得孔弘绪的授意正要套锦姐的底细,卖关子说:“我吹个曲姑娘猜猜。”

      横笛吹开,轻音迸来,慢起高落,锦姐听得入神,外间那月光灯光看来都如画似的,一时都不知身在何处,曲终时又让春园替娇红斟酒,大赞道:“真是好一首《扬州慢》,姐姐是扬州人了?”

      “正是,吴姑娘也是同乡吗?”

      锦姐摇头,“不是同乡却也不远。”

      娇红又看孔弘绪,孔弘绪指了指她面前的酒杯,娇红会意站起身,“来,吴姑娘我们喝一杯。“

      锦姐豪爽喝了,“多谢惠赐,理当相陪。”

      春园腆腼的坐在一边,很是局促不安。

      孔弘绪看春园虽风情媚人却是个良家做派不像场面上的人,看锦姐神采外露调笑无双像是老练中人可是言谈又有些大家气象,一时叫他琢磨不定,似贱疑娼,又猜是官绅家的宠妾或是朱门里的爱姬,也还不敢冒失,只问:“吴姑娘和姐姐几时回寓,若时间还早我们行个令?”

      春园牵牵锦姐衣角边,锦姐没在意,说:“不妨事,要行什么令?连珠令,花枝令、骰子令、小字令、牙牌令,你只选一种吧!“

      孔弘绪听了大喜,心知这定不是良家了,叫小二取牙牌来,锦姐接牌在手一字抹开,灯下看春葱十指白玉腕子晃得孔弘绪眼里生火,就势在锦姐手中抽了一张牌,是一张九,娇红抽了张四,春园躲道:“我不会的,你们玩吧!“锦姐自抽了一张五,却是孔弘绪的牌最大让出去了,娇红和锦姐再来,娇红又抽一张三,锦姐抽了张七,是锦姐赢了,锦姐说:“也不要姐姐喝酒了,劳姐再吹一曲。”

      娇红问:“不知想听什么?”

      锦姐说:“姐姐只拣趁景的吧!”

      孔弘绪说:“今日既能是二月二青龙节,你就吹个太平乐吧!”

      娇红依言,太平乐是雅乐起头乐声平平渐次又稳又高,锦姐听得耳熟想起在南京朝天宫看演礼时听过,听得入了定不自觉跟着打起拍子,娇红收了笛,锦姐拍手道:“好曲,好曲,这曲我只在朝天宫听过,姐姐真是国手。“

      娇红说:“不敢当,乱吹的,也是大爷为难我,这是大曲要钟磬鼓笙,我吹来就是玩笑。“

      孔弘绪听到朝天宫知道是南京地方,就引着说:“她算什么国手只算半路子,我听闻国手在秦淮呢。“

      锦姐说:“秦淮虽好,只是风月太浓,那玉树花声不似姐姐就般清。“

      孔弘绪听她话已入套,又问:“那十二楼教坊司呢?“

      锦姐俱实说:“那不是寻常人能玩赏的地方了,朝朝元宵,夜夜寒食,只当在天宫一般。”

      孔弘绪得这两句话心中定了九成九,此时楼下演起社火,无数的花灯各色的人群,先一队是秧歌,又一队是杂耍,然后是八仙过海,刘海砍樵,十二生肖,五花八门各种彩戏,后头打起锣鼓,舞狮在前,舞龙在后,街两边一齐点起花炮,满眼光华璀璨,满天姹紫嫣红,锦姐在窗前看着一时都呆了,孔弘绪笑问:“此间的村节如何?可还看得?”

      锦姐夸说:“着实热闹,民俗花色比南面丰富多了。“

      孔弘绪见楼下有卖灯的,叫小二买两盏琉璃宫灯送与锦姐,“粗俗玩意儿,两位姑娘看个新鲜吧!”
      锦姐见了这新奇玩意儿喜欢的跟什么似的,也不客气就收了,孔弘绪说:”今日得见真是有缘,明日文昌帝诞下午我定只船,请两位姑娘游湖如何?”

      锦姐想都没想一口答应,孔弘绪看了看天色已将二更,假做正经道:“天也不早了,两位姑娘寓在何处,可有家人相等?回去晚了让家里人说,明日不放出来了。“

      锦姐一笑置之,“我家中没人做我的主的,不过夜已深明日会吧。“摘下腰间一个香袋递与娇红,“初次相见就劳姐姐献技,没有好东西这个香袋姐姐拿着玩儿。”

      娇红不敢接,孔弘绪说:“吴姑娘给的你就拿着。”娇红这才接了道谢。

      锦姐向楼下叫了声王象,,携着春园下楼去了。

      孔弘绪一路看着轿儿远了,问娇红:“你看这吴姑娘是什么人?”

      娇红说:“定是南京城里有头脸的人,只是有些骄气,不像教坊司里乐户出身的,或是富乐院的。“

      孔弘绪更觉得有趣了,“我家中女乐四十人正缺这样的南朝金粉,今日是天送两个好女子与我!”说完一阵大笑。

      娇红也不敢多言语,孔弘绪也向楼下叫了一声,瞬间七八个虎狼似的家人都出来了,抬轿的抬轿,开道和开道,娇红在轿中将香袋打开,一阵香气弥漫开来,原来是一块拳头大的沉香木,色如墨重如金,孔弘绪也不由赞道:“好东西,这样的沉香少说百两,看这个手笔是名妓无疑了。”

      娇红顺着道:“我看她也像是上过大场的人物。“

      天可怜见,锦姐不过是个乡绅人家的女儿,这香袋还是王家聘婚时的东西,她知道什么叫沉香?只当是个值小银的东西才散与人的。这厢锦姐到了家,王敏正还不曾睡,出来接道:“怎么不早点回来,我在家好等?”又一眼见着那对琉璃灯,夸说:“好漂亮的东西,玩得可好吗?”

      锦姐脱了外面的大衣服,将灯放在桌上,王敏正就递茶与她,锦姐接茶在手说:“好热闹的节,五花八门的把戏,比南面村俗喜气。”

      王敏正问:“你吃饭没有?”

      锦姐说:“吃了,还见识了个扬州女子吹得好笛子,我与她投缘把个香袋送她了。”

      王敏正看她腰间香袋的确没了,也不理论。

      锦姐喝着茶问:“你入场的日子定了吗?”

      “定了,二月初四,初三城中祭完了文星老爷,初四我们入场。“

      锦姐点点头,“也是好日子,我没什么能嘱咐你的,我见云哥儿考秀才就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我表哥考秀才就如涉水攀山般难,你也叫昀哥儿不同字也同音,你爷老子进士举人都是中的,你自己想想。“

      王敏正只应道,“奶奶说得是。“

      锦姐也乏了,洗漱毕上床沾枕就睡着了。

      王敏正倒是独坐了会儿,想着锦姐的话觉得也有两分道理,放着爷爷和爹爹自己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这也像话吗?想着不能自安又走到书房看起书来。

      锦姐无忧无虑一夜睡到天光大亮,日影照在院中央,王敏正早已书房里去了,春园坐在外间做针线,见她醒了就捧水过来,问:“姑娘你今天还出去吗?”

      “怎么不出去,答应了人家的当然要去,白天文庙祭典我带你看去?“

      春园摇头,“大白天的我不去了,你带王象去吧,要我说你白日去了晚间就早回来,何况男女有别私会不好,我这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锦姐看了她一眼,笑道:“哎哟,你还没当李奶奶倒先说起李奶奶的话来了,什么男女有别?这世上不是男人就女人,男人同男人撞见相会就是意气相逢,女人与男人撞见就叫私会?放着大街上的那么多人怎么就是私?退一万步说,我就是看外间男人顺眼有心又能怎样?只别生下私孩子来吧!“

      春园虽是个不读书不识字的丫头听了她这几句话也觉得惊心,张目结舌再说不出话来。

      锦姐让叫早饭来吃,匆匆用了些饭,带了王象一同上文庙看热闹去了。

      锦姐走后,春园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是担惊。

      那文庙周围早已挤满了人,远远听见礼乐钟鼓,走近一看轿夫车夫伞夫杂役全挤在外街坐着歇脚谈闲,并没有什么集市只有一个挎篮卖火烧的和一个支炉卖茶的,那起人见锦姐一个女子走到这里都奇怪,说:“这位姐姐走错了吧,盒子会还在西门呢。“

      也有说:“姐姐在这里找相好的吧?老爷相公们都在里面,你来得太早了离完事还早咧。“

      卖茶的拾出凳子让她坐,锦姐扫了一眼也没搭理这群人,听说在里面就往里面去,那群人叫她也不听,一个老汉拉住王象,“你快拦着你家姐姐这祭祀文庙也是女人进的?国公学道大小老爷,合府乡绅秀才都在呢。”

      王象闻言忙赶上去,“奶奶,咱回吧,这地方哪有热闹看?”

      锦姐已到了阶前,看门的衙役拦着不让她进,“去,去,去,这是你能来的地方吗?”

      锦姐说:“我怎么不能来啊?”她看门里也不是什么官老爷只是些家人书办,一个师爷听得吵,叫人说:“哪里来的野路人快快赶出去。”眼看要动手,王象上前挡开陪笑说:“官爷别动手,有话好好说,我们就在门口看看还不行吗?”

      师爷抬眼见是王象,问:“是王府的小象哥吗?你家老爷也来了吗?”说着走出门请到廊下说话,“你家老爷来怎么不报一声,我家大人好去拜会。”

      王象想起这是山东布政司的曾师爷以前见过的,也忙回礼,“久违了曾大爷,我家老爷没来,我家公子来考试的。“

      曾师爷说:“公子来了住在哪里?学道大人正在里面,公子要考试怎么不知会一声?“

      王象说:“住在守备府里,若要知会十个秀才也到手了,我家老爷绝不允的。“

      曾师爷点头,“你家老爷好家教,公子也是好子弟。“锦姐听他们说这些话早已不奈烦,”王象你瞎扯什么呢?“

      曾师爷这才注意锦姐,又多瞧了几眼,猜不出这是什么人,“这位奶奶是?“

      王象不好说这是我家少奶奶,只谎说:“这是家中奶奶的陪房来瞧热闹的。”

      曾师爷说:“寻常衙门我打招呼就进去了,这里真不行,要不等天晚人散了小奶奶再来看?”

      “天晚人散我来看房子做贼吗?”锦姐没好声没好气。

      这话把个曾师爷噎得脸色通红,旁边的人都围上来劝,“这位奶奶你一个女人家,大白天抛头露面与家人上街已是天大的不该了,还要跑到文庙里来?这地方是一般人来的吗?阴气冲了星君圣贤回头打雷要劈死人的!”

      “咱们是好言劝你的话,你快走吧!我们不与你小人家计较,里头老爷看见了要枷要打你吃不消的。“

      锦姐不屑道:“你山东的星君圣贤敢是比南京的大些,朝天宫演礼也让百姓看,夫子庙对面还有妇人倒马子呢,更别提贡院对着秦淮河了。“

      此言一出众人像炸了锅似的,七嘴八舌的议论。

      孔弘绪穿着衮冕在大殿拈香,远远就看到仪门外有个年轻女子,因为太远也看不清脸,他叫来仪官问:“外间怎么了?”仪官说:“外间有个女子也要来看祭典。”

      孔弘绪说:“圣人的教诲不分男女,难得这女子有个向上的心,让她在仪门内站看看吧!”

      仪官去传了话,那群老师傅只你看我我看你,锦姐大模大样的走进去了。见院中横平竖直站了几百个男子,都是方巾道袍的秀才,有高有矮,有老有少,都垂手静息的站着没有一点杂声。

      前面高台上一献二献,又是念祭文,又是祭酒,锦姐看着大没意思,也不敢乱动,又走到外面叫王象说:“你去买香烛来我等着用。”

      王象火势地跑到隔街买了一对大蜡,三支大香,他多长个心眼还要了火折子,飞跑到文庙交给锦姐。

      锦姐拿着香烛又走到仪门内,将两样东西在地上插好,面向大殿方向跪拜道:“求文星老爷保佑沈澄蟾宫折桂,保佑王敏正早入黉门。“重重磕了几个头,看香燃得挺好,自己出门同王象走了。

      孔弘绪完了礼,出来想看看那女子,只见院内一群秀才并无一个女子,问:“方才那女子哪里去了?”

      仪官说:“不知何时走了。”

      孔弘绪心中大失所望,面上仍装个道学样子,“可惜了,我见她是肯学好的女子,还想让人传两句女德的话儿与她。”

      仪官说:“乡野之人,不堪教诲。”

      王象领着锦姐到了大明湖,湖边泊着不少船,娇红眼尖先叫得她,锦姐让王象一同上去,王象不敢,“小厮和奶奶坐船游湖传出去就是公子大量不计较,我自己也欺心,奶奶您同姐妹们玩吧,我只在茶馆里等着,你要回去就叫我。”

      锦姐夸说:“你倒是个好小厮。”

      锦姐上了船并不见孔弘绪,只见一个娇红和一个小丫头在舱里,娇红满面堆笑请她入座,吩咐小丫头:“你让孙婆子先上冷盘果酒。”

      丫头和婆子进进出出,端上来八盘冷荤分别是糟鸭信、糟鹅掌、糟鱼、糟鸡、冷切羊肉,冷切香肠、海哲、皮蛋,八盘素果分别是笋丝、甜姜、马兰头,金丝瓜、柑橘、桂圆、青枣、樱桃,更有八样点心是椒盐花卷、猪油烧饼、豆沙包子、桂花团子、桃酥、八宝糕、松子麻切,银壶装酒,盖钟倒茶。姐若不是在王家也看过大场了这席面倒也能把她惊动,现在看来只说了一声客气并不惊怪,问:“你家大爷不见?“

      娇红一面给敬茶,一面笑说:“男人家白日间不得闲的,给人拉去主事了,咱们先用晚上些就来了。“

      锦姐喝了一碗茶也觉得腹中甚饥,也不客气选着爱吃的先下筷,娇红偷偷将茶撤下,斟上酒来,“吴姑娘这是山东有名的秋露白你尝尝。”

      锦姐喝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清洌的辣意直入脑门,又喝了一口并不觉烧只觉爽口大呼好酒,一连饮了三杯。

      娇红趁机探问:“吴姑娘有妈妈吗?”

      锦姐只当是问娘,“我妈早不在了,只有个姨母在南京。”

      娇红想她没有老鸨子是个自由身那就更好办了,一面劝酒店布菜,一面又向外吩咐婆子,“你就岸上找两个唱的来。”

      稍后孙婆子就带了两个穿红的女子上来,一个抱琵琶一个抱着筝,上前与锦姐见了礼。

      锦姐让她们先弹个拿手的,先弹的琵琶《月儿高》,筝弹的是《眼儿媚》,都是青楼里常弹的老调了,船儿离了岸到了湖心,抬看之处水天一色,春波皱起,更兼晚风吹面,有歌有酒。锦姐感慨道:“我在南京也不曾这样自在!“

      娇红见锦姐开怀倍加殷勤,又让丫头拿十番鼓来,一边让那女子弹筝一边自己打鼓也不用青楼里拢人的曲,奏了一道将军令,真真霹雳惊弦,鼓点飞快,锦姐喜得眉开眼笑,一面喝酒一面拍着桌儿叫好,那周围的船儿也停住了只听,锦姐恣意道:“好,好,这真是生平没有的快事。”

      娇红放下鼓重新入座,“这算什么呢?略献个丑罢了!吴姑娘如今在济南可有在南京快活?“

      锦姐有了几分酒,扶着头说:“南京有个聪俊儿郎,这山东有个浊世公子,要说快活还是在山东快活,只是日子还是在南京时有趣,那时节我还年小家中就是吃碗面玩个棋也是高兴的,现在没人拘着也有银钱漫天行乐尤嫌不足。”

      娇红听她话音猜她是从良在此的,只是不知是现跟着什么人,“吴姑娘可有主人家?想是有不顺意的地方?“

      “主人家?我家只我是个主人。”

      娇红一听心下狂喜,想到这事成了,便透意说:“吴姑娘青春年少,才貌双全,何不找个好去处也有人做伴不受孤栖,实不相瞒我家大爷有意于姑娘,姑娘既能做主凭你说要多少财礼,我家大爷都愿奉上,你与我们姐妹一道回曲阜去如何?我们与你吃酒,伴你说话,各色弹唱不在话下,家中歌台舞榭也有十座,随姑娘心意取乐。”

      锦姐看着娇红一溜眼只是笑,问:“这话是你家大爷让你说的?”

      娇红点头,“大爷也是真心,自见了姑娘就放不下。”

      锦姐哈哈大笑,念道:“有趣,真有趣。”

      娇红在一旁倒摸不着头脑了,锦姐又问:“大爷还不来?我就先走了?”

      娇红一看已是红日西沉,忙拦说:“姑娘急什么?这夜游才有意思咧!”就让人拿骰子来,让那两个女子一起坐了,陪锦姐掷骰赌牌,玩了几局孔弘绪到了,已换了寻常衣服,娇红让那二人陪着,自己出到舱外将问来的话一一回了,孔弘绪听到最后皱着眉道:“她什么意思?她还不愿意?”
      娇红谄谄道:“小的也不明白她的意思,不过她也是风月场上的惯家岂有不拿乔的,我说来她能愿意吗?”

      孔弘绪想着自己亲口去说定无不允的理,掀了帘子进舱,锦姐正赌得高兴见他进来,也不起身只说:“大爷到了。“

      孔弘绪点了个头,“我来晚了。“又问,“怎么不见姐姐?”锦姐说,“她昨天累了,今日不出门了。”孔弘绪在她旁边坐了看她们玩儿,锦姐一连又输了几局,将身上带出来的二十两银子都输光了,她道:”好了,好了,我真没钱了,都与你们了。“孙弘绪说:”要多少我来出就是,你喜欢就玩。“
      锦姐酒醒了一些,”不用了,我已尽兴,不用玩了。“

      孔弘绪让两个女子下去,娇红同丫头上来撤了冷盘,重新端上热菜,火熏肉、水晶鹅、三事海参、烹火腿、笋鸡脯、酿螃蟹、猪肚烧菌子,羊灌肠,煎馄饨,榛松糖粥十样,锦姐略过了过眼,只盛了碗粥喝,孔弘绪问:“今日的酒菜还入得眼吗?”

      锦姐说:‘多谢款待。“

      孔弘绪也不绕弯子,“我家中日日山珍海味羊羔美酒,吴姑娘若肯跟我家去,我只让你一生福贵享乐不尽。”

      锦姐仍旧是笑,心想难得我还有这份际遇,要说眼前这人倒也看得,只是他实在小瞧我了,就说:“圣人说男女授受不清我一直不信,你说这男女之间必要谈情说爱吗?我本想与你光明正大交个朋友,我虽是俗人但也不缺富贵。大爷一番好意我心领了,只是陌路相逢咱各自有各自的地方做不了一家人。“

      孔弘绪听到这里脸就冷下来,他权贵心性一向没有得不到的东西,对面看锦姐脸上红是红白是白,一双眼睛明珠似的亮,又富丽又端正,实在心爱恨不得立即就能上手,忍着一口气在心里不爽快,锦姐自顾自又喝了两杯,问:“你怎么不喝啊?“
      孔弘绪拿起杯,”吴姑娘,我真心爱你的品貌,我实话与你说,我家中比皇宫也差不离,这世上除了皇帝也没人胜得我,你若跟我是大有声名,有富贵,不枉你的为人。“

      锦姐听多了王敏正和沈澄互相说不如的话,此时突然听人自夸也觉得新奇,“大爷倒是个有心有胆的男子,这说得我话我爱听,人生在世可不得高看自己两眼吗?我也不瞒您,我若想嫁皇帝也有的嫁,何苦来山东呢,大爷放着家中娇妻美妾就此打住吧!·”

      孔弘绪心道好个不识抬举,刁钻口利的女子,想发怒终究忍住了,又盘算着她敬酒不吃只能吃罚酒,好情她不要也只得无情了,遂思量了一条好计,装着伤神的样子道:“孔某是无福了,但是相识一场我明日就要回乡去了,心中实在不舍,我明日在城外落翠庵再备一席吴姑娘可否赏脸?”

      锦姐想着相识一场,人家也是一番真意,送送何妨?爽利道:“我明日一定来就是。“

      孔弘绪得计,笑脸相陪。

      锦姐吃得酒足饭饱,踉踉跄跄上了岸,此时天早已黑透了,王象忙上来扶住叫了顶轿子让锦姐坐了回家不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为君起下不良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