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放牛娃 ...

  •   1976年,持续十年之久的□□终于结束了。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本集体的土地被重新分配到私人的手中。虽然一时半会农民的生活还不见有什么起色,但由于拥有了自己的耕地,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迅速被点燃,农村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杨亮家里分得了近十亩的水田和一头耕牛,年纪最小的杨亮自然成了家中的牧童。他望着黑黝黝、膘肥体壮,长着一对弯刀似的犄角的大水牛,心里乐开了花。他把大水牛当作是传家宝来看待,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饿了,便把它牵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让它吃个够;晒了,便把它牵到大树底下乘凉,还准备好一大盆清凉的井水;脏了,便把它牵到池塘里,给它洗澡和梳理身子。在他的精心照顾下,牛长得越来越强壮,力气也越来越足,犁起地来是健步如飞。他非常爱惜他的牛,每次犁完地后,他总是好草好水地重重犒劳一番。如果发现牛在犁地时出现什么损伤,他会伤心得一整天吃不下饭。
      这天,杨刚刚犁完了近两亩的地,人牛都累得气喘吁吁。看着牛累得口吐白沫,杨亮心痛得差点流下了眼泪。当他刚想把牛牵到水草丰盛的地方好好奖赏一顿的时候,邻居杨伯伯却前来借牛了。杨亮还未等爸爸开口,便坚决地说道:“不行!牛累坏了!我不借!”
      杨伯伯一听,脸红得像涂了辣椒似的。毕竟让小孩子当面拒绝,面子上有点过不去。
      杨刚一见,便喝斥道:“小孩子懂什么!快借给杨伯伯用!”
      “不!我不借!牛都快累死了!”杨亮急得哭了起来。
      杨刚蹲下身子,帮杨亮擦去了眼中的泪水,然后和风细雨地劝解道:“亮,你杨伯伯家里没有牛,如果我们不借牛给他,就会误了农时。误了农时就种不上庄稼,种不上庄稼就没有收成,没有了收成就连饭吃不上,难道你忍心看着他们挨饿吗?”
      听了爸爸的话,杨亮终于同意借牛了。可他又提出了几个条件:杨伯伯,牛可以借给你。但你得先让它吃饱休息好才下地;你不准用鞭子抽打牛,要好好地爱护它;我还要当监工,不准你虐待我的牛!”
      杨刚和杨伯伯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天,杨亮又牵着牛到田埂里吃草。突然,他发现一条小溪里有很多的鱼游来游去。于是,他便让牛自己在田埂里吃草,卷起裤腿下河摸鱼。好家伙,鱼可真多啊,很快,他便把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抛上了岸。可当他把鱼串成一大串回去找牛的时候,却傻眼了。一向乖巧的牛这次竟然乘着主人不在的时候偷吃了一大片的禾苗。杨亮一时急得眼泪直流:“这可昨办,看来我非得挨揍不可!牛啊牛,这回给你害惨了!”他环顾了四周一下,这时正是中午时分,村民们都回家里吃午饭了,四周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对了,反正有没有人看见,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于是,他便赶着牛飞也似地回到了家里。由于做错了事,他整天都显得无精打采。
      第二天中午,一家人正在家里吃午饭。杨刚忽然讲起了一件事:“昨天,刘叔叔家里的稻田不知被谁家的牛吃了一大片!现在正望着被损坏的稻田难过呢!唉,他家也挺不容易的,孩子又小,又没了娘亲。”
      杨亮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放下手中的饭碗大声地哭了起来。
      “亮,你怎么了?”杨刚吃惊道,“不会是你吧?”
      “爸爸,对不起,我错了!”杨亮一边哭一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杨刚沉思了一会说:“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做人一定要诚实,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现在我和你到刘叔叔家里认错,我们再帮他补回被吃了的秧苗。”
      于是,杨刚便带着杨亮来到了刘叔叔家,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他,并当场道了歉。道歉后,杨刚便带着杨亮来到自己的稻田,拔了一些长得又高又壮的秧苗,然后帮刘叔叔的稻田重新补上了,还施了充足的肥料。当做完这一切的时候,杨刚全身都湿透了。望着爸爸忙碌的身影,杨亮再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杨刚善于从小事引导孩子乐于助人,从小事引导孩子端正自己的品质。虽然是很细微的事情,但对于杨亮今后的性格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