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小时候的饭桌--家常菜真是好》 ...

  •   如果说小时候还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话,“家常菜”也是不可不提的一部分。这或许是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必备技能之一吧,吃过的那万万是不会忘的。

      在小楠小时候,农村人家里大多都是用那种很原始的炉灶,烧柴、麦秆、稻草
      用那种大铁锅煮饭、烧水。也就是用这种原始的做法,做出来的饭菜有一种特别接地气的香味。土豆丝、炒豆角、虎皮辣椒、红烧肉、红烧鱼、荞麦煎饼…..如数家珍,哪怕是现在小楠吃过无数山珍海味,最挂念的还是那几道普通的家常菜。

      素炒豆角、土豆丝,这2道素菜听着简单,但要做得好吃则特别考验厨艺。外婆会用农村自己家榨的菜籽油来炒,这样炒出来的菜格外香。把柴火加到最旺,大铁锅中倒入菜籽油,在外婆娴熟的翻炒动作下,没过2分钟,一道可口的素炒豆角就起锅了,这道菜常常会用来配早餐的白粥喝,小楠小时候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吃饭从来不用大人操心,自己就能乖乖吃下一大碗。素炒豆角是小楠很爱吃的一道菜,这道菜食材跟火候是关键,豆角是外婆早上从菜地里刚摘下来的,
      根根饱满,嫩到可以掐出水来,再加上鲜榨的菜籽油,在旺火的反复翻炒下,整到菜外表嫩绿,一口咬下去鲜嫩多汁,一大碗白粥小楠很快就能吃完。

      荞麦煎饼,与其说是一道菜,不如说是一道小吃,也是小楠童年时光里记忆深刻的一道美食。荞麦煎饼,是用荞麦粉和成的面团,然后下油锅煎制成饼状的小吃,也是外婆的拿手菜。

      荞麦是村里人自己种的,外婆人缘好,每到荞麦收割的季节,就总有人会送一些磨好的荞麦粉给外婆。制作荞麦煎饼时,外婆会在荞麦粉中加些凉水,然后加些葱花,用筷子一起搅拌成面糊状,荞麦粉与水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饼的可口程度。若是粉太少,水太多,则很难煎成饼状。反之,粉加多水太少的话,饼就会太干,影响口感。至于比例加多少,则全靠外婆的经验来判断了,正常情况下,面糊能挂在筷子上最佳。面糊配好后,就到煎炸环节了。锅中放油,外婆常用的是自己榨的菜籽油,油温不宜过高,用勺子盛着面糊然后沿着锅放下,在菜籽油的高温作用下,荞麦散发出稻作物最原始的味道,再加上葱花的作用,远远的就能闻到,香气十足。一口咬下去,是那种暖糯的口感,没有花哨的调料,保留着最纯粹最质朴的香味。

      很多年后,外婆在城里生活了,也做不动饭了,小楠也就再也没有吃过荞麦煎饼了,那最熟悉的味道也日渐模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