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2、第一百十二章 ...

  •   几日后,“壹碗香”的小旗依旧在风里翻卷,却总引得往来行人频频驻足。
      小小食肆的美味小吃,已经在镇上宣扬出了名声,就连周边的几个小镇,都有慕名而来的食客。
      此刻正是已时三刻,灶间蒸腾的热气裹着浓郁酱香,顺着半开的窗棂漫到青石板路上,惹得檐下的麻雀都叽叽喳喳扑棱着翅膀。
      “客官里边儿请!卤肉卤菜,凉面凉糕,滋味清爽!绝对管饱!再来一碗花果汤驱暑啊!”林婉甩着抹布从灶台边转出,乌发随意绾成个髻,碎发被汗湿得贴在泛红的脸颊上。
      她话音未落,已端着粗陶碗递上凉茶,勺子在碗里撞出清脆声响,“来碗不要钱的花果茶先润润喉,想吃什么可以直接点,灶上的吃食保准管够!”
      靠里的雅坐,坐着几个高鼻深目的异邦商人,叽里咕噜的交谈声混着碗筷碰击陶盘的脆响。
      为首的褐发汉子夹起一筷子凉面往嘴里塞,面条入口略微酸甜,辣味和咸味调和的刚刚好,面条爽滑带着一丝冰凉。
      细细品味过后,他竖起满是胡茬的下巴,用生硬的官话朝柜台喊:“小郎君!这……这叫什么面?再来十份!”
      张小渔正蹲在侧门查验新送来的柴火,闻言笑着起身。
      “客人是想再来十份凉面?”
      “嗯嗯,这个…凉面很好吃,我要带走。”异帮商人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面很满意。
      此时,后院门口,罗木正驾着牛车在等待,车上全是扎好,堆放齐整的木柴。这一车木柴是他和阿婆一起努力了两天的结果,也是他们婆孙两人现在主要的生活来源。
      孩子单薄的脊背沁着薄汗,背后码得齐整的栗木段还带着山林间的松香。
      张小渔来到后院,开门走出,掏出几枚铜钱递给他。
      “小木,今天来的早些,是要买些东西吗?”
      罗木点了点头,看向张小渔的眼神里全是崇拜与尊敬,孩子的声音干净纯粹:“嗯,家里的盐没有了,阿婆让我带点回去,然后还要买点猪肥油。”
      “好,待会儿你买了东西,记得和李二叔他一起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瞥见少年腕间褪色的红绳,张小渔又摸出个油纸包塞给他:“李阿婆牙口不好,这是我们刚蒸的白糕,你带回去尝尝。”
      “这…不行的,小渔哥哥,这白糕你留着卖钱吧!我,我没钱。”罗木声音有点慌乱,他知道小渔哥哥的手艺很好,是能靠着这个赚钱的。
      他怎么能厚着脸皮白吃呢?要是他收下,拿回家阿婆也要骂他的。
      “哎!小渔哥哥拿给你的,是想感谢你把大黑照顾的很好,你要是不收下,我心里面都不踏实。这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你回去和阿婆讲,就说我必须要给你的。”张小渔哪里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哎,只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好,好的。”孩子结结巴巴的应下。把木柴搬完离开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
      暮色渐浓时,林婉擦着店里的灶台哼起小调。张盼盼小小的一个,也在拿着个抹布,帮忙擦凳子。
      后院小厨房的铜锅里,鱼汤咕嘟作响,雪白的鱼肚在奶白的汤汁里沉浮,出锅后往汤里撒上翠绿的葱花,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干笋炒肉片、清炒时蔬,再加上鱼汤,简单的两菜一汤,就是三人今日的晚餐。
      “张大哥的手艺就是好!连熬个鱼汤都比别的香!”林婉喝着碗里的鱼汤,毫不犹豫夸赞道。
      当然,她不会随意打听这些是怎么做的,现在她还没有资格跟着张小渔学习这些手艺,虽然她发现这位小老板,从不藏私。
      自己本就是被买来干活的,能够有现在的生活条件都不错了。之前她还是自由之身的时候,一天都吃不上三顿呢!更何况,张小渔说之后还要给她发月钱。
      “夸张了,鱼只要处理好腥气,怎么做都好吃的。喜欢吃就多吃点,现在天气热,这样放着明日是不能吃的,尽量不要剩下。”
      “好!”
      晚饭后,张小渔坐在房内的桌前,点着油灯将算盘拨得噼啪作响。当最后一粒木珠归位时,油灯芯突然爆出朵灯花,映得账本上墨迹未干的数字泛着微光。
      少年摩挲着写满进账的账册,指腹触到“七两三百八十六文”时,喉咙里溢出声轻笑——这在几个月前,还是他不敢想的数字。
      空间的竹箱里,银锭摞得齐整,箱子里还放着许多铜板。
      张小渔靠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望着窗外夜空高悬的弯月,思绪已飘到了不知何处。
      杏阳村的那座青砖小院,他也好一阵没回去了,此刻他反而有些想念。若能包下后面的几座山头,改造一下,搭起竹亭,挖个池塘。再让食客们自采山菌、现捞活鱼……这不妥妥的“农家乐”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现在他赚的钱,还不足以支撑这个想法。不过,这也是他现在的目标。
      “宿主不要忘了完成任务哦!农场空间升级,还会解锁更多有用的工厂,来帮助了你的。”818突然发声道。
      “那当然。”
      第二日清晨,林婉已经起来开始处理今日送过来的新鲜食材。
      张小渔蹲在食肆后厨的阴影里,指尖捏着几片苹果干,嘴里还细细咀嚼着,品味苹果的酸甜滋味。
      抱着一镂子苹果干,穿过蒸腾着热气的灶台,少年找了好几个位置,才挑中了靠近门口的木墙。支上一张桌子,几个竹篓齐整的摆放成两排,里面放置的,正是今天的试卖品——果蔬干。
      进出吃饭的食客并没有注意到墙边放置的新品,偶尔有一两个人停下观看的,在看到牌子上写的价钱后,也望而却步。
      果蔬干这样的东西,也许更适合别的销路。
      暮色初临时,张小渔独自挑着两筐裹着油纸的竹篓赶到了码头。
      这里的商船,多数甲板上都堆满陶罐、木箱,商人们此时大多都刚吃过晚饭,在岸边喝茶休息、闲逛。
      张小渔找了块来往人多的空地,放下了两个竹筐。现在天色还有亮光,只见他掀开竹篓——淡黄色的苹果干、翡翠般的黄瓜片,还有混合着茉莉花瓣的散茶,静静的躺在竹篓里。
      行人路过,都能闻到些许果蔬的香味。
      “小子,这个是什么?味道还挺香的。香料吗?”一位见多识广的行商停在了他的面前,指着竹蒌里的冻干,好奇的问道。
      "阿叔好眼光,此物名为——果蔬干。这个是苹果干,用新鲜苹果,加上一些独特的手法脱去水分,保留了它的甜脆,可以泡水或直接吃,要是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能保证在海上航行三月都不坏。"
      张小渔拿起两块苹果干放入陶碗中,热水冲入瓷碗的刹那,苹果的清甜气息漫开。等待一会儿,苹果干也舒展开来,看起来就和新鲜的一样。
      这样神奇的场景,让行商觉得非常神奇,看少年的眼神如同看妖怪一般。
      “这是可以试吃的样品,阿叔可以尝尝看,觉得不错的话,可以买一点。”
      行商捏着苹果干翻来覆去查看,又贴近鼻子闻了闻,疑惑的问:"当真可以直接吃,或者泡水即食?"
      “当然。”张小渔自信点头。
      话音未落,站在一旁看了会儿热闹的海商已举着银锭挤过来,激动的说道:"我一样来一斤!先试试看。"
      “等等!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明明是我先来的!”
      “哼!你站在这里磨磨蹭蹭半天,也不买东西。这不是耽误人做生意吗?”
      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张小渔只能开口劝道:“两位阿叔不要着急,我这冻干还有很多,你们都能买到哈!不要因为东西伤了和气……”
      浪涛拍岸声中,张小渔看着渐渐鼓起来的钱袋,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海风掀起他粗布短打的衣角,带来一丝凉意。但他只觉得无比兴奋,今天不仅顺利把冻干卖了出去,还为自己的店铺做了宣传,值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