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心猿窥前因 ...

  •   言其师徒四众,径投大路西来。历遍千山,又值九秋萧索。一路餐风宿水,卧雪眠霜。行经处,忽觉日暮,遂宿一庄院人家。

      此处雕梁画栋,帘栊高控。有个美妇人生养了三个女儿,夫婿早逝,再无个眷族亲人。见他等皆出家之人,无甚牵挂,便欲招以师徒四人为婿。

      噫!那长老肉眼凡胎,八戒沙僧亦是蒙昧痴愚。此妇岂山野之美妇,乃黎山老母之仙居,试其师徒之道行也。呆子自以为成了好事,被老母引入内室会见仙姑。悠哉悠哉,哪想日后徒增了许多笑料。

      暗夜徒留纱灯二盏,行者闭户,令沙僧安置妥当。又将烧好的热汤端给师父洗漱。这行者看师父忧忧愁愁,直笑他不省事。“师父,八戒那厢结了亲是大喜,你这里茶饭不缺,温床软被。怎反生忧虑?”三藏道,“悟空,八戒不守清规,罔顾戒行。将来定要遭难!你怎无半分规劝之意,兄弟之间怎尽是分别心?”

      行者道:“师此言无甚理会!那呆子志不在取经,老孙能如何?由其在此,你安寝庄院一夕。明日里送了亲喝过喜酒,师徒一场也尽了本分。老施主唤你我一声亲家,少不了送些米粮供道上消遣,哪里不美?”

      那长老猛抬头,眼看要恼。行者见他这师父也全然懵懂,不知这是菩萨降下的劫难。呆子此番禅心不坚入了圈套,实则警醒的仍是他师徒四人。可叹这和尚步步为艰,而今连神仙也来发难。今后还不知得带累弟子们多少。保他身不易,尊性至无常,果然甚难招架也。

      “师父莫再忧心,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说不定那呆子是命定的富贵,哪里是你我能改得了的?早些收拾妥当安睡了罢!”行者取过经卷,吹灭桌上纱灯,唯留窗前一盏。搀长老自床边坐下,持盆水浣足。乃见其似有推托之意,心下明矣。“师父莫与徒弟生分,总不至于才收了三弟,见他处处安帖,便不要老孙伺候了?”

      长老听这满腔的醋意,也知这猴儿是在与他宽心。忍俊不禁道,“嗯……处处妥帖不假,可明日便是你二弟了。”

      行者倒没指望他信誓旦旦,道绝无偏私,却未料他避重就轻这般作答。话里倒还怨他没留下八戒,也不介意地戳破:“极是,师父在老孙面前最是聪明的。我都不曾听出你在怪我哩。”长老摇摇头,笑而不语。

      行者试试水温,褪了鞋袜后果然见长老左脚残缺的小趾处磨出血泡来。平日虽有龙马可代步,而西行之路多者山水嶙峋,白马不可行处犹藉此以步。奈何长老身有残缺,行路太多便牵动这旧疾。

      行者皱紧眉头,虽是嗔怪却语气温和:“都是你自家徒弟,若走不动便说。出家人处处是家,任他何处不得歇息。若新伤攒旧伤,长久下去如何是好?”

      三藏听他关怀,心底稍慰。被提起这旧疾,却有羞意,低头不言。你问他是个出家的佛子,因何身有残缺?却要说当年陈状元上江州赴任,被贼人杀害。陈夫人因身怀有孕只得委身刘洪,后产下麟儿,满月抛江。为今后相认,在襁褓里留下血书一封,又咬下此子左脚上的小趾作记。此江流小儿乃今之圣僧,故有此疾。虽年少颇成,这身世实乃不可言说之痛也。

      师徒间这两年相处,早无甚避嫌之说。平日里吃睡在一处,似这般洗漱宽衣亦是不避。这左足上的旧伤行者虽从不细问,但因着赶路复发不断,总要行者擦洗上药。三藏仍是悬着一颗心怕他问出口。

      他若问了,三藏必定要说的。

      藏着掖着,倒仿佛他一个出家人放不下往事前尘。然苦楚留心梗喉,殆不能云淡风轻提及。故而每次因伤势被行者提起,他都装聋作哑或沉默不语。

      “这伤在身上许多年,偶尔如此也是常事。贤徒不必挂心。”

      行者抬头看了眼三藏的神色,仿佛知晓他会这般说辞,再不追问。回想起来,三藏刚收了他时甚少走路。平时要么坐在白马上,要么也只行些绿柳长堤、羊肠小道。岂期自过乌斯藏,此路愈多穷山恶水。道路崎岖难行,又长途漫漫。经行处若骑不得马,便全靠这人一步一步走。

      最初走得稍远就喊累,行者只笑他娇气。至一日寝前,见三藏所脱鞋袜染血。行者前去检查伤势,才知这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师父,身上竟带着残疾。他大抵忘不了贸然被他撞破后,三藏脸上的尴尬神色。于是也不问这伤怎么来的?何时有的?只故作无事的说了些:“师父受了伤怎不与徒弟说?”“若是不上药,拖得重了才影响行程”之类的话。

      后来,这件事倒像他二人的秘密。偶尔遇上山路难行,行者便要趁着洗漱的空档看看这和尚是否受伤。

      思及旧事,行者也明了这伤大概藏着他师父不可触及的前尘。为免他尴尬,只安顿他好生睡下了。

      “师父莫要担忧,徒儿知你最是怕疼。待你睡熟了,老孙再给你上药。”三藏暗暗松了口气,只依言睡下。这长老卧在榻上看着窗前的纱灯忽明忽灭,一路餐风露宿,今日陷进这松软的云被里,反而睡不安稳。愣了半天神儿,仍旧感慨道,“可叹八戒,禅心不定,重堕红尘。”

      行者无奈轻笑,知是劝不通。

      夜深,长老疲于行,寐熟,不知周遭之变,一夜雷雨未尝惊梦。行者耳聪目明,早知晓那呆子在外受罪。亦云“合有此劫”而已。遂拔毫毛化为针,烧于灯上。轻手轻脚地将三藏盖的薄衾掀开,挑破他脚上磨出的血泡,上好药方才安寝。

      三人一觉睡醒,不觉东方发白。然开目视之,尚何所有,大厦高楼?身下又安有锦绣榻云锦被。师徒一个个都睡在松柏中,卧在山林间,慌得那长老忙呼行者。

      行者心中明白,微微笑道:“昨日里遇上的那户人家,哪里是什么女施主?老孙瞧她们个个慈眉善目,又有祥云护体。不知是何处的菩萨,在此显化我等。教那呆子且有罪受!”三藏闻言,诚惶诚恐,紧忙合掌顶礼。抬头却见那柏树上飘飘荡荡挂着个简帖儿。沙僧取来与三藏观之,乃是八句颂子云: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①

      正观此颂,忽听林深处高叫道,“师父,救我一救,下次不敢了!”三藏忙道,“悟空,那叫唤的可是悟能么?”行者道,“莫管他,我们去罢!”

      三藏道,“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也有把好力气,挑得行李。当日又受菩萨点化入我沙门,且救他随我们去罢!”遂叫沙僧收拾了担子,大圣解缰牵马,引唐僧入林寻看。

      此后仍是披星戴月,在路餐风宿水。经此一难,师徒再不敢生懈怠懒惰之心。毕竟不知何时才到西天,且听下回分解。

      ①摘自原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一章】心猿窥前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