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36章 ...

  •   周六清晨,依旧是个好天气。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独一无二的燕城蓝。

      七点钟,陈迦南把余姚从床上拽起来,说趁着早上人少去爬没难度的西山,半小时赶到山脚停车场,半小时登顶,下山时还不到九点,可以避开周末郊游的人潮。

      余姚在床上又赖一会儿,最后只来得及刷牙,提起麦当劳早餐外卖随陈迦南出门。坐到车上以后,她吃完早餐反而来了精神。

      她拿起纸巾擦拭手,“下周五晚上的演唱会我和黄莺一起去。那天你可以安排加班、应酬或者自己的聚会哈。”

      陈迦南问,“怎么撇下我?”

      余姚说,“演唱会还是要和有故事的歌迷一起听才有意思。”
      陈迦南继续,“嫌弃我不是歌迷还是嫌弃我没故事?”

      余姚则把用过的纸巾和空的咖啡杯一起放到外卖袋子里。“你没吸引我的故事。黄莺虽然很宅但特别可爱。我要体验和一个可爱的女孩子一起听演唱会是什么感觉。”

      陈迦南不太喜欢演唱会吵闹的氛围。现在不用去,虽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倒真有些松一口。“好吧。下周我加班准备标书。这趟出差的IPO项目能拿下来的话,又要忙一年。”

      陈迦南言外之意除了忙一年外,也有未来一年的奖金有着落了。
      余姚听出来他的激动,当然她也因为未来有钱入账而激动。“wow~ ⊙o⊙,这么厉害。不过话说你那个并购项目进展如何?”

      陈迦南说,“关于项目进度,上市公司节后已经发过公告。国内的审批上周完成,现在等欧洲那边审批。”

      余姚感好奇问道,“这个项目你们要和很多协同部门分项目收入吧?”
      陈迦南想了想,“不用分出太多。后来帮着上市公司做的资金方案是单独收费的。”

      她继续感叹,“你们来钱可真快。我们做个项目落地都艰难,落地后还要维护。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退出,一份奖励要拖好久好久才能收到。”
      陈迦南打着转向灯准备出高速,说道,“你们商学院课程没教过吗?惩罚一次送达,奖励要分批给予。你们的延迟满足感比我们强很多。”

      到了停车场,余姚下车伸懒腰。“我不想要延迟满足,只想要及时满足。”
      陈迦南抱住她的腰,把棒球帽往她脑袋上一扣,“走吧,带你体验及时满足。”

      他们不算景区第一批爬山人,在上山路上能遇到更早一批爬山人在下山。西山的攀爬难度等级不高,俩人用时四十分钟到达山顶,这已经是他们最快的登顶记录。

      站在山顶看着东边的城市笼罩在金色的阳光里。余姚感叹道,“今天早上的太阳好nice,它把温柔的阳光洒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包括你和我的身上。真好。”

      陈迦南提醒她,“明日的太阳也会很nice,如果你能早起的话。”

      余姚拍打他的手臂,“不要破坏气氛。”
      陈迦南捉住她要收回的手,握在自己手心。“太阳都这么nice,你对我可不能不nice。”

      他们在山顶没多停留,不到九点半便回到景区门口。这时候山脚下的游客多了起来,停车场的空车位所剩无几。

      余姚口袋的手机不停震动。
      她拿出来看到手机屏幕上谢晖的来电,有些意外。“喂,师兄,周末啥事呀?”

      电话另一端的谢晖有点着急,“师妹,有个急事需要拜托你。你在燕城吗?”
      余姚也严肃起来,“在的,在的。”

      谢晖说,“我刚才和曹老师通电话。电话那端听到手机掉落和人扑通倒地的声音,应该是老师在办公室出事了。我已经打学院的值班电话,办公楼的保安去他办公室查看情况。不过,我不放心,你要是方便的话,能麻烦跑一趟学校,帮我看看老师吗?我已经买好中午的机票,下午就能赶到。”

      余姚拉着陈迦南示意他快点。“好,我现在过去。师兄你先别急,如果曹老师已经送医院,我和陈迦南会去医院,随时和你保持联系。”

      挂断电话后,余姚简要与陈迦南说明情况,他启动车子往学校方向开。

      路上,余姚又接到谢晖电话。她接通电话后开了外放,“师妹,曹老师的两位博士生随救护车去学校的附属医院。你们如果还没有出发的话,不用特意赶过去。”

      余姚说,“师兄,我就在学校附近。我和陈迦南过去一趟吧,如果需要其他支持,我们两个比学校学生更有经验。”

      谢晖在电话里再三表示感谢。他说,“麻烦你们了。听曹老师说,师母前天去了英国,貌似是小师弟在大学里闯祸,师母过去处理。不知道老师爆发的急症是不是和小师弟有关。”

      俩人在医院急诊大楼的问诊台询问到曹老师在哪个急诊室。

      等他们来到急诊室,曹老师已经醒过来。急诊大夫正在和曹老师说话,“人在极度生气的时候,会血压飙升,脑供血不足,严重的症状就是晕厥。您虽然现在醒过来,但血压还在高位,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的。”说着开了检查单子递给旁边的一个博士生。

      曹老师伸手截过单子,“我没啥大事,后面检查估计要耗在医院一天呢。你们俩今儿还有实验要做,赶紧回学校去。”

      曹老师准备站起来的时候,看到余姚。“大周末的,小谢怎么把你也惊动。”

      陈迦南快步上前,扶住曹老师站稳。余姚也上前搀扶住另一边,解释说,“师兄在电话里听到您倒地,吓得都六神无主了。”

      曹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大周末的,让一圈人都跟着我慌神,实在不好意思。这会儿身子已经没事,我一个人做检查等结果就成。你们都回去吧。”

      余姚没答应,她和陈迦南倒是把两个博士生劝回学校。

      检查室门口需要排队,有限的几个座椅坐满了排队的病人。余姚搀扶着曹老师,陈迦南去急诊台租了一辆轮椅。他俩让曹老师在轮椅上坐下后,曹老师又一次道谢。“小余本科是燕大的,我今儿麻烦起小余不觉得太愧疚。但是,麻烦着小余的家属,就有点愧疚了。”

      余姚笑着说,“曹老师,您不用觉得愧疚。他本科也是燕大的。”

      陈迦南稍微躬着身子,对曹老师说,“您仔细瞧瞧我,有没有觉得稍微眼熟呢?”
      曹老师盯着看了半天,“有点眼熟,对不上人名。你本科上过我的课?”

      陈迦南说,“选过您学院的通选课。我大三和大四总往您那片的实验室跑。我申请学校的推荐信是秦教授帮我写的。那时候,在实验楼里经常碰到您。”

      曹教授想起来,“想起来啦,快十年了吧。老秦只给一个外系的学生写过推荐信,居然是你呀。你什么时候回国的?现在在哪个学校还是去了研究所?”

      陈迦南有些难为情,“说来也是愧疚,对不住秦教授的推荐。我后来放弃了博士项目,转硕士,毕业后彻底转行了。”

      曹教授叹口气,“跟我家那个不听话的小子一样。不对,我家孩子远不如你呢。”

      他打开话匣子,开始数落自己儿子的种种不听话,同时晕倒的原因也浮现出来。“那孩子初中读书不行,在国内念书的话,高中都难考上。我和他妈妈把他送到英国读高中,高中毕业后他居然申请到LSE。今年秋季开学,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结果前几天听说他没去LSE报到。他妈妈飞去英国,伦敦半夜也就是今儿早上找到那小子,人家居然一声不吭地跑去一个戏剧学院学表演。不懂事的孩子,从小到大让我们操不完的心。早上我和小谢通着电话,看到他妈妈发来的微信后,一下子就着急。”

      他说着话,又有着急的前兆。余姚赶紧递给他一瓶水,帮着平缓情绪。

      陈迦南则更有体会,他想到当时他要放弃读博士的时候,他爸妈应该和曹教授夫妇一样吧,一面生气一面担心。
      “您先别急。您急出病来,远在英国的师母又增加一份担忧。小师弟没与您和师母商量就换了学校和专业,肯定是不对的。现在师母已经去伦敦,您不妨也宽慰她一下,让她在那边多待些日子。师弟真心喜欢表演的话,他的生活状态会很快乐,师母也能感受到那份快乐。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比做正确的事情,更能活得开心。”

      曹教授听完后,拿出手机想和太太通话,又想起这会儿英国是深夜,遂默默放下电话。
      “我和你们的师母,虽然小时候吃过物质匮乏的苦,但总得来说都是一帆风顺的。八十年代进入大学校园,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毕业后留校教书,从来没有为自己事业担忧过。一辈子这么顺遂过来,到老了开始操心小辈的事业。他十九岁的孩子,一声不吭地跑去学艺术学表演,还是异国他乡,还是先斩后奏。哎。真是上辈子欠他的。”

      曹教授心态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孩子小时候担心磕了碰了,少年时担心学习好不好,青年时又要担心工作顺利与否。

      余姚也用黎瑞的经历来安慰曹老师。
      “老师,我和陈迦南念本科的时候有一位好朋友。她本科是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毕业后去英国念艺术品管理的硕士。现在在英国做艺术品经纪人。您瞧,从国际政治到艺术品管理这个转行跨度,也是难以想象的大吧。不过我们的好朋友,她很喜欢现当代艺术,并一直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付出努力。她在本科时辅修了艺术学院的双学位,寻找国内艺术馆的实习机会。后来出国念自己喜欢的专业硕士,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她的生活质量一点也不比我们商学院的同学差,甚至比我们还要高。

      师弟真心喜欢表演的话,现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一定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这一点您大可放心。师弟在英国读完中学后能申请到LSE,肯定是非常聪明的。您大可以放心聪明孩子的选择。”

      陈迦南接着说,“老师,我更是要现身说法一下。我本科读的是物理,这个专业是我妈妈替我选的。我不喜欢以后,自己选秦教授也是想跨专业试试。大三和大四两年时间,我跑过无数趟秦教授的实验室,我的努力也得到回报,他答应给我写推荐信,我也如愿拿到心仪学校的offer,结果好像并不太适合我。我正式选择放弃的时候,博士已经读两年多啦。我读过四年的物理,三年的生物化学,最后选择的还是金融。

      您也带过二十多年学生,相信也有不少学生并不适合您的专业,或者不适合做科研。可等他们发现不合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重新选择。更有甚者,只是明白自己不适合现在的专业或岗位,但是究竟适合什么呢,好像从来没想明白过。

      师弟一开始就选择他喜欢的专业,您应该高兴才对,至少没有浪费过时间。不是吗?”

      他们上午陪着曹教授做完四项检查,中午来到附近一家江淮餐厅。在餐厅的包间里,曹教授给师母拨拨打电话。

      电话里两个人从一开始的愤慨,慢慢变成相互劝对方,最后成了相互打气。挂电话前,曹教授反复叮嘱自己太太,在英国千万别生闷气,有事的话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

      通话结束了,曹教授笑着对他俩说,“我生病来急诊这事儿能瞒她一天算一天,不然她要自责了。”

      陈迦南也笑着说,“您和师母感情真好。”

      曹教授说,“平时也是总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冷战的。但是吧,她才离开燕城两天,我就只想到她的好。这也是你们两个小友劝说得好,我现在心情比早上好太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