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19章 ...
五一假期前的剩余工作日,余姚在继续研究公司已投项目中度过,陈迦南则在加班中度过。
余姚之前发给他的读书笔记,他直到去俞城的飞机上才有机会看。
余姚这篇读书笔记很私人。她带着自己对现代艺术的一知半解遇到这本小书。书的作者用非虚构的语言书写了那个充满趣闻和信息量的艺术世界,这样的文字引人入胜,让她着迷。她把自己着迷的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并描述了她如何一步步提高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这篇笔记语言诙谐,尤其是调侃自己的艺术认知水平,有点单口相声的意味。
陈迦南读完后觉得身边的人真了不起,以自己的文学修养,他提不出任何修改意见。
他问着,这篇笔记的文字诙谐,与你以往的大相径庭,是发掘到自己不一样的风格了吗?
余姚带着炫耀的表情说,“风格是模仿作者的一段脱口秀。我在google上看到作者参加爱丁堡艺术节的视频,那段视频中作者展示风格就是这样。我在向优秀的人学习。”
陈迦南诚恳地夸了一句,你可真厉害,居然找了那么多资源。
余姚被夸奖取悦到了。不过她也没隐瞒事实,“我有艺术顾问。黎瑞告诉我的,视频链接也是她发我的。”
陈迦南建议说,“你可以投稿到西山居公众号。余杭他们不是定期把公众号的文章做成册子,放在酒店大堂供游客阅读么。这篇文章的气质和西山居的风格很搭。说不定,西山居除了成为网红民宿外,还能成为文青圣地。”
余姚忍不住咯咯地笑,“一篇文章可成就不了圣地。不过你的建议很好。我下飞机就发给杭杭。家里读过的书,我回头也整理一下,送给西山居。说不定,还能再换来一个包呢。”
二叔和余杭的车都是五座家用型。鉴于这次带爷爷和爸妈游玩,陈迦南在机场租了辆宽敞的商务车。俩人办理完租车手续,从江城来的航班也到达了。
陈迦南和余姚带着家人先回酒店办理入住,奶奶和二叔一家已经在酒店大堂等候了。
老人们一阵寒暄,陈爷爷和奶奶搭上话,陈爸爸和二叔寒暄着,周妈妈和二婶手挽着手,落单的余杭和他俩推着行李。午饭在酒店二层摆的宴席,照顾到陈家人的口味,特意以清淡菜品为主,搭配了几道俞城的特色菜。
*
五年前,余姚和陈迦南是在燕城领的结婚证。领证后,他们才各自告诉家里。
余姚这边好说。奶奶和二叔问那个男孩子对你好吗?余姚说很好,是只能和他成为一家人的那种好。奶奶和二叔二婶遂了她的心意,接纳了陈迦南。
陈迦南因为第二次先斩后奏,周虹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原谅他俩。反而是爷爷和爸爸觉得既然已经领证了,就好好过日子吧。
他们没办婚礼。前年余姚手术的时候,只有二叔二婶和陈迦南的父母在燕城见过面。
*
两边的六位家长,凑齐坐一张桌子,还是第一次。这顿家宴也不是上门提亲的那种。两边家长没有心理包袱,反而有拧成一股绳的劲头。陈爷爷作为年纪最大的,一锤定音说,小两口和和美美比什么都重要。饭后,二叔和陈迦南交换了车钥匙,二叔要开商务车带亲家去喝茶,让三个年轻人自己去玩儿,别跟着他们。
余姚和陈迦南又把余杭赶走,让他趁着假期热闹,赶紧去忙他自己的事业。
最后剩下的俩人,陈迦南开车,余姚指路。他们来到当地一家很大的书店,采购了一批小学生可阅读的书籍。采购完毕后,时间还早。俩人开车闲逛,中途来到东城区,也就是上次余姚提过的“再造的一座城”。
尽管新城已经建造了快十年,如今的东城区仍然是整个俞城施工密度最高的区。地面上有到处可见的在建高楼,分别是住宅、写字楼、商场、高铁站等不同业态。地面下是挖的隧道,地铁开始在这个城市结成网状。环东城区的绕城高速通往四面八方。
余姚已然有了投资的敏感性,“俞城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高楼,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高速公路?这其中的泡沫有多少?”
在基建这一点上,陈迦南比她坚定得多。“我可以肯定告诉你,俞城是需要的。老的发展眼光是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像欧洲那样一百多年建造一座城。可国内没有那么多时间,必须快速追赶。美国的基础设施大规模追赶欧洲也不过是几十年。俞城老城区尽管有人情味,但是城区规模太小且和火车站揉在一起。这里发展新城,不仅短期内带动周边劳动力、建筑等相关行业需求,长期看可以形成国内西部地区的长期供给,受益的不仅俞城还有国内西部地区。”
余姚说,“基础设施建设的这些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我都理解。现在的困惑是,多少是个合理的度。过了某个度,是不是会留下一片空城或者造成高速道路的浪费呢。比如连接A和B两个略小一级城市的交通,可以借助A市和俞城的高速公路以及B市和俞城的高速公路,实现两市的路网链接。那么A市和B市直达的高速公路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建了?至少现阶段没必要建,花了几十上百亿建造的路网,让两个不大的城市节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路程,我觉得是巨大浪费。”
陈迦南这点很赞同,“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也造成巨大浪费。爷爷早年来这边建设的基础路网,是让这边的公路和铁路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现在有些路网建设是从五十到一百。或许五十的路网已经足够了,追求一百是种浪费。”
余姚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这时候,陈迦南才意识到一个问题,余姚骨子里看待事物太过理性和务实,她不会夸大事实,也不会对着一片繁荣唱赞歌。这样的品质去做投资,会与大环境格格不入,会很吃亏。
他并不是认为圈内的环境是对的,也不认为圈内的人妥协去唱赞歌是对的,而是这个圈子离钱太近,钱多的地方会有泡沫,会有投机。余姚又是一个道德感非常强的人,如果投错项目,她会觉得对不住投资人,对不住团队,甚至对不住社会。
他需要想一想,再好好想一想。
二叔家离东城区不远,他们逛完新城后直接回家。家里院子里支着麻将桌,陈爷爷、奶奶、陈爸爸和二叔打得热火朝天。二婶和周妈妈在沙发上翻看家里的相册。
他们进门时,奶奶给陈爷爷喂了张牌,喂完后还向余姚眨了眨眼睛。
余姚开始偷笑,她走到奶奶身后,时不时帮着奶奶按摩肩膀。
陈迦南被二婶叫到客厅。二婶和周妈妈她们在嘀嘀咕咕地说话。余姚往屋里看了一眼,又收回视线,应该是问她身体情况,怕当面问让她为难。
她笑了笑,坐到奶奶身边,和奶奶说着小话,商量着喂哪张牌能让陈爷爷胡牌。
奶奶和二叔两位麻将达人持之以恒且不着痕迹的喂牌,陈爷爷和陈爸爸最后没输反而小赢。
第二日上午,陈家人和余家人开了两辆车一起出发去白水村。
陈爸爸十几年前和陈爷爷一起来过,他们当时坐十几个小时火车到俞城,又坐了快四个小时的大巴车才到白水村。这次从俞城出发,沿着高速公路不到一个小时便到村子附近的高速口,又沿着山路开了大约二十分钟到达村子,合计用时一小时十七分钟。
陈迦南用胳膊碰了余姚一下,挑眉示意,看,这就是高速公路的意义。
白水村的变化非常大。
陈爷爷他们工程队当年借住的房子早已拆除。原址上新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和乡村大舞台。爷爷他们挖隧道搭桥梁建的铁路,也已经没了早年的繁忙。除了偶尔会有一列拉煤的火车经过外,已经见不到其他火车通过。就连陈爷爷上次来捐赠图书馆的小学,也因为村小合并,被撤校了。
村子里的孩子都去镇上的小学念书。五一假期镇上的小学放假,他们打听到村里一名乡村教师的住处。于是把带来的书籍留给了老师,委托他开学后带去学校。
村子里已无陈爷爷的故人,他们在村里溜达了一圈,爬了村子附近的一个山包,看看周围景致,启程返回俞城。
第三天,他们退了市区酒店房间,去了西山居。六个长辈依旧把小辈们撇在一边,二叔让西山居留了个独院,楼上楼下六个房间,刚好够两家人住。
余杭向姐姐和姐夫展示最近一个月西山居入住情况以及客户的评价。
周末和假期客房爆满,平时也能有五成入住率,这对一家新开的民宿而言,是非常好的成绩。
接下来的端午假期,他们挂在旅游网站上的房间也已经预订出去七成。还有一个半月时间,西山居的经济房间已经售罄,剩下的是套房或者独院别墅。
尽管如此,余杭还是求着姐姐,让她给西山居写一篇文艺范儿的推介文章。
余姚点头,写可以,不过她需要配些照片。
余杭说,没问题。说完他跑回办公室,拿着单反和无人机叫上姐夫一起去拍照。
余姚在心里梳理了一下文章结构,想好用的照片风格。她指导余杭理解她的思路,从而选择摄影角度。
陈迦南在他们身后,拍了很多组姐弟俩工作照。
他在朋友圈po了第二张有生活场景的照片。白墙青瓦的厅院里,挂满金黄果子的枇杷树下,站着一个女孩,照片是女孩的侧影。定位是俞城,西山居。
余杭在上个假期求他在朋友圈宣传西山居的软广,隔了一个月,被隐晦得完成。
广告效果极其好,他公司同事能看到他朋友圈的都点了赞。他的同学们、工作伙伴,只要刷朋友圈的要么点赞,要么评论。大家一边感叹陈迦南居然开始晒家人日常,一边询问这个民宿怎么样,推荐入住吗,甚至还有人问俞城旅游攻略。
没等余姚开始写博文,端午假期及前后两晚的房间已被订完。
小余老板兴奋地拉着自家姐姐感叹,姐夫真是朋友圈的顶流。
陈总不想做顶流,想做霸总,但现在还没做霸总的实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19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