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11章 ...

  •   陈迦南说到做到,他在工作之余开始整理老照片。不过,他并没有真的把照片都导入电子相册,而是征求了余姚意见,放了余姚钱包里的那张照片。

      只休息一天的周日,他俩去了长城。这次去的是段非常原始未经修缮的,但风景又很好的野长城。四月的燕山山脉,山坡野草开始长出黄色嫩芽,野山桃花开的漫山遍野,坡上还有附近村民散养的山羊。

      诗情画意的好风景是需要辛苦攀登才能换来。

      他们两个偶尔锻炼的人,爬前几个敌楼时还有说有笑,慢慢地开始五步一停,十步一歇,最后双双瘫坐在猫眼楼。

      余姚靠着一块山石休息,陈迦南取出水壶递给她。他喘息着说,“我记忆里第一次爬长城是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我妈全程都在我耳旁喊小男子汉加油,喊得我特别烦躁。从长城上下来之后,我三天没和她说过话。”

      余姚没有力气说话,喝过水把水壶还给他,敷衍地竖着大拇指,“你可真牛!”

      陈迦南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我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我妈太想把我塑造成她心中理想的孩子模样。小时候,她带的班上学生的一些她看不惯的习惯,她都要未雨绸缪地念叨给我,让我一定不要犯同样的毛病。高中的时候,她又开始盯我的物理成绩,似乎只有物理成绩好了,才能证明她对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余姚回忆起自己妈妈,“我妈就不会。她在医院就够忙了,回到家的状态是:什么都行,你们安排,你们说了算。”

      陈迦南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可真不快乐。不然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他还怨念不已。

      余姚懒得起身,扯了扯他的衣角,“下周回家不许和你妈吵架。”

      “我没和她吵过架。”
      “不许冷战,不许不理人。”
      “我尽量。”

      俩人喝过水,吃了自制三明治和水果,决定量力而行,该放弃的时候要放弃。于是,不再前行的他们,停下来开始欣赏美景,晒着春日太阳,吹着带桃花的山风。休息够了的俩人在太阳落山前,原路返回。

      次周周五,他们乘坐下午六点一刻的航班飞江城,降落刚好八点半。飞机刚一降落,陈迦南的手机就响个不停,从走出舱门到到达出口,他一直在接打工作电话。

      走着走着,余姚的手机也响了。“喂,妈妈。”

      电话里,周虹解释了打电话的原因,“姚姚,我打阿南电话一直没打通。我和你爸来机场接你俩,在停车场C区。你们走过来停车场就可以看到我们。”

      余姚应答道好的,“我跟阿南已经朝外面走啦。没托运行李,很快的。妈妈,一会儿见。”

      没一会儿,他们走过停车场的玻璃门,便看到等待的陈爸爸和周妈妈。余姚和公婆打过招呼之后,与周妈妈坐后排。

      周虹用手指了指副驾上的陈迦南,小声地问余姚,“他现在还是和以前一样忙?”
      余姚小声答道,“差不多吧。出差少了些。电话会比以前还要多。”

      突然,副驾驶上陈迦南的声音响起,“不上高架,走西环。晚上我们住爷爷家,提前和爷爷说好的。”

      陈爸爸没好气地瞅了他一眼,“这么霸道,我又没走高架。”

      周妈妈声音稍微大了点,“知道你们住爷爷家。你爷爷提前和我们说过。”

      陈迦南的工作电话总算在进爷爷家小区之前被挂断。陈爷爷退休后一直在西郊的一个老别墅区住。老爷子听到门外有汽车的动静,从院子里走到大门口。看到正在下车的余姚,开口夸道,“姚姚,精气神儿恢复过来了呀。现在这样好,这样看起来,人不仅精神,也漂亮。”

      余姚连忙上前扶着爷爷,“是呀,最近我都有锻炼,上个周末还去爬了山。爷爷,您最近身体好么?都做哪些锻炼呢?”

      陈迦南的爷爷比余姚奶奶大上十岁,平时身子骨也硬朗。也是这些年,年岁更大,陈爸爸不放心老爷子独居,才找了远房亲戚来家里帮忙照应一日三餐。

      家里的阿姨是陈迦南的远房堂姑。她接过陈迦南的行李箱和礼盒,问道“阿南你们还没吃晚饭吧,想吃些什么,我现在做。”

      陈迦南看时间也不早,开口询问爸爸,“爸,你和我妈吃过晚饭吗?”然后他转身问燕姑,“家里有什么呀,简单做点就成。”

      周妈妈赶紧拦住说,“我和你爸吃过。燕姐,不用做我们的那份。”
      阿姨说,“行,晚上熬了鸡汤,还有春笋。我做鸡汤笋丝面。阿南你们等上十几分钟,很快就好。”

      余姚则一直坐在爷爷旁边,听爷爷说自己每日作息和走路步数。爷爷说完自己后,问亲家奶奶身体怎么样?手术恢复得如何?余姚一一作答。

      俩人聊着聊到了俞城的西山。爷爷说他先前做工程师的时候,因为开隧道在距俞城不远的一个村里住过一年多呢。十几年前他还回村子看过,当时给村里的小学捐赠全套书桌和一个小图书阅览室。

      余姚好奇地问到,哪个村子叫什么呢?
      爷爷回答了一个名字。
      余姚说,“那边现在建设的不错。因为西山得到开发,周围村镇的经济也被带起来。”

      陈爸爸问余姚,“姚姚去过你爷爷说的那个村子?”

      余姚说,“那个村子在西山西边,我没去过。我弟弟余杭在朋友圈po过那个村子的小视频。我一会儿给爷爷找出来,用无人机拍的。现在那边新农村建设的很现代化,保准爷爷一眼认不出来。”

      陈迦南已经拿手机找到那条小视频。
      爷爷捧着手机,看了又看,“已经完全认不出来”。

      陈迦南接过手机,也坐到沙发上。“您想回去再看看的话,等五一假期,我和姚姚带您和爸爸妈妈去俞城玩几天。姚姚的堂弟在俞城的西山开了个客栈,环境很幽静。客栈后山有大片琵琶林,五月份刚好是吃琵琶的时节。”

      这时候,燕姑的鸡汤笋丝面也做好。陈迦南和余姚坐到餐桌前吃面,爷爷带着老花镜拿着台历翻看五一的安排。他看了看空白的台历,对陈爸爸说,五一你和小虹要是忙的话,不用和我一起去。我和我孙子孙媳妇去。

      陈爸爸只能说,不忙。国家法定假期,我们休息,学校也放假。

      爷爷开始催促他,那赶紧看看机票,假期机票紧俏,早买早放心。

      陈爸爸只好说,等阿南吃完饭,看他哪几天时间可以。

      余姚低头悄悄与陈迦南说,“你爷爷真是雷厉风行的性子。与爷爷相比,你都算墨迹的人。”

      陈迦南咬断筷子上的面条,“你不看看,老爷子一天到晚没一件事儿。好不容易来件事,当然排得开。”

      余姚说,“那好,我的时间也自由,可以随时来回。你可得好好盘盘你的工作,别让爷爷失望啊。盘好后,今晚把全家机票定了。”

      陈迦南回了个“哦”。

      后来,爷爷坐在沙发上,盯着陈迦南把机票买好,才回屋睡觉。

      他们和爸爸妈妈道了晚安,回二楼陈迦南的卧室。床头柜上还摆放着陈迦南高中时候的照片。陈迦南说这个房间他住了快二十年,小学和中学的大部分周末和假期都在这儿度过。

      余姚换上家居服坐在床边给余杭打电话,没接通。她给余杭微信留言,“杭杭,五月三日晚上,西山居帮我留三个大床房。”

      等待余杭回复的时候,她已经把一号和二号的酒店房间订好。“好了,我已经安排好行程。一号上午到,中午我奶奶和叔叔婶婶给爷爷和爸妈接风。下午咱们带他们逛逛市区。二号,我们陪爷爷去村子,让爷爷看看他当年修的路和捐的图书室。三号,一家人去西山玩儿,住在西山居。四号上午我们回燕城,爸妈爷爷他们回江城。”

      安排得很利落。不过有个问题,陈迦南问道,“一号那天叔叔他们有安排的话,让他们忙。这次去俞城,不能太麻烦叔叔。”

      余姚说,“我知道。奶奶身子不好,叔叔婶婶应该不会安排出远门的。我明天打电话问问叔叔。”

      余姚把手机丢一旁,在床上裹着被子滚了一圈。被子是新换的,还有阳光的味道。她被暖和的昏昏欲睡,不想动弹,不想洗漱。

      陈迦南把余姚从床上抱起来,抱到洗漱间后,余姚又把他推到门外。

      等她洗漱出来,看到陈迦南在翻箱倒柜的找东西。她涂抹着面霜,问道“在找什么?”

      陈迦南抖了抖手里的照片,“找老照片。江城的老照片,我也要电子化存储一份。以后想要翻看的话,直接云端下载。我们也可以在爷爷家,帮他做个照片墙。”

      余姚坐回到他身边,接过他手里照片。陈迦南抽出每一张,挨个向她介绍照片的来历。“我没几张单人照。小时候爸妈工作忙,假期都没怎么出去玩过。中学后,我又不乐意跟他们一起出游。不过合照有很多。这张是小学五年级和爷爷奶奶去武夷山照的。这张是高中参加物理竞赛拿奖后照的,我,大门,林萌。”

      余姚指着第二张照片上面最左侧的人,问道,“这个是大门么?你带我和他一起吃饭的。”

      陈迦南惊讶她居然认出大门,“是他。我们高中同校不同班。他超级聪明,进咱们学校物理系是保送的。本科毕业后,他去了Princeton念天体物理的PHD,现在在Caltech教书。”

      “他这么天才居然一点都不Geek。”余姚回忆起那次聚餐,印象中大门还挺幽默的。或许是天才没有学业压力吧。不像那时候的陈迦南,为了成绩和推荐信把自己搞得很紧绷。

      余姚追加了一句评论,“你们江城一中出了好多牛人。”
      陈迦南继续翻看着照片,说,“Geek是你对天才的偏见,不是所有的天才都像big bang里面似的。”

      余姚现实生活中没接触过真正的天才,她对天才的认知还是来自美剧。“美剧里的天才是Geek的样子,对兴趣之外的东西都不感兴趣关系,对兴趣之内的东西极其专注。”

      陈迦南也无意纠正她这些无关紧要的怪想法。“或许吧。我们这一届确实出牛人。不仅仅江城一中,还有江大附中,出了好几个学术牛人。他们在专业上很有想法,科研也都取得不错的成果。”

      余姚参与过陈迦南在燕大的本科生活,旁观过他在美国的准博士生活。他生活圈子里出现过的人,她都有印象。

      “你在Harvard的那位老乡是江大附中的么?”
      “嗯。他导师去年拿诺奖。他也是猛人。”

      余姚问,“他也是天才吗?”
      陈迦南说,“跟大门比的话,不算吧。他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才。”

      “南哥,你也是绝顶聪明的人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