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名字不是我想的。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过,好像是某位皇帝后妃的闺名。我喜欢这个名字,唱岁月如歌,念年华似锦。
我不知道“选秀”有什么规矩,可是为了这个故事我不得不编造。你说我牵强也好,这都是因为你。
十七岁,记得叶赫那拉玉兰进宫的时候也是十七岁。我在《戏说慈禧》里看到,玉兰也并不是什么好身世,至少不是个贵小姐。
那个时候,你多少岁?这一次“选秀”应该不是雍正元年,我想应该是雍正三年,你四十八岁。“48-17=31”,这个谁都会算,这也是我和你相差的年纪。我今年24了,你今年55了,“55-24=31”。不管我怎么长大,你怎么变老,这都是个永远不变的数字。它是一段我欣然接受的时空距离,我已经习惯站在自己的这一端看那一端的你。
刘晓庆在《火烧圆明园》里唱过一曲“艳阳天”。这个骄傲的女子原打算亲自唱的,可是我们后来听到的是李谷一的歌声。李是个湖南女子,我也是。
我想,玉兰的“艳阳天”不是念锦的“人面桃花”。“艳阳天”是一段华丽的开场,玉兰将化身彩凤凌空而舞。念锦,她眼里不会有玉兰飞扬妩媚的神采,她总是轻轻地笑。她一直唱着“人面桃花”,仿佛并没有什么念想。而玉兰的“艳阳天”,唱过那一遍也就无需再唱了吧。
也许就算她把“人面桃花”唱了一辈子你也未必听见。那么,让我来使你听见。也许你听过了又会忘记。那么我也告诉你,你听到的那一声并不是“绝唱”,她要将它唱进生命里。
我这么写不为证明她,我只想证明在你的生命中曾经有过这样的美好。虽然它不曾传世,也不必传世。如果你忘记了,我会帮你记得。
邓丽君,刘晓庆,李谷一,为什么我想到的这些名字都和现在的你有点关联?我以为我只记得你的前生了,然而我是活在当下,这个你我同在的时空里。
我现在看到你也只想轻轻地笑,和念锦一样。
我承认以上全都是我的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