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乔抑声的手帐(一) ...
-
“啊啊啊!乔抑声!乔总!拜托您老人家就告诉我吧!”叽叽喳喳地絮叨声把我正处于小说情境中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我抬头,略带不满地看向面前这个乍乍呼呼的女生。
“叶洛洛,能不能安静点儿?”我冷声问,用据她来说是面无表情的脸看着她。
“emm……不能。”女孩子给了我一个欠揍的笑容。
这就是传说中的没脸没皮吗?
我无奈了。基于九年义务素质教育和懒得打人的生理功能,我决定还是要怀着一颗关爱智障儿童的心来包容她。
然后我就和她说起了一个故事。
三年前。附属一中。
那个时候我还普普通通的,不是第一名也不是什么知名人物。不过确实我确实帅,再加上声音富有磁性(咳咳,低调低调),于是受邀进入了学校的广播站。
学校那时候社团不多,唯一有看点的就是广播站,因为每逢什么演出活动、颁奖典礼,基本上都是广播站的人员进行统筹安排和当主持人。
因为这个便利,我得到了许多接触别人的机会。
席思思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高中的她看起来平平无奇,普普通通,但在初中却算是一个知名的人。
因为她创了初中八百米最快纪录,并远远超过了前几届的最佳纪录。
两分多一点,并且是在未经受过中考体育测试前残酷体育训练的情况下。
大家都觉得她应该要往运动员的方向发展了。因为那次运动会之后,学校里负责体育的总组长找了她好几次,说她潜力很大,希望她考虑一下进入体育组,然后对她进行培养,也许未来有一天能进入市级、省级、甚至国家队。
我后来不知道具体怎么样了,但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看见过她。
过了一段时间儿,我对这个女生的印象不深了,唯一记得清楚的大概就是在运动会上宣布她的名次时收获的一众掌声和惊呼声。
确实很厉害。我心想,只不过跟我没什么关系。
之后就是在学校领导人们在那里得意洋洋地宣布我们最近又得到了什么什么优异的成绩时,偶尔会听到“席思思同学在县级八百米长跑比赛中拿了一等奖,市级长跑比赛中拿了二等奖……”
大家没怎么见过她了,也没怎么联系了,便对她的成就也不是特别在乎了。
仿佛就是听着一位知道的、但不认识的熟悉的陌生人分享着最近的新成果,但对她所享的名誉一无所知也无法感同身受的无关路人一样。
后来我听说她突然回来了。
再一次见到她也忘了是什么时候了,只是对多了这么一个曾经离开的人又回来的熟悉却又陌生的感觉。
她变得沉默了,或者说是更加沉默了。我以前每次路过她,都会听到她身边的同学在如何调侃她长跑的厉害,她只是笑笑,偶尔会回一两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调侃,尤其是她获得许多荣誉之后——她开始变得稍稍有些沉默了。
我不太关心这些事情,但偏偏我时不时地就会听到别人对她的议论。
“思思最近班级里的内务这些都做的很不好呀,她怎么了?”一个女生在走廊上边拖地边小声嘟囔着抱怨。
“她这不忙着跑步吗?训练可是很累的。”另一个女生尖声尖气地说。
我后悔于我为什么要经过这个走廊了。
我想快步路过,然后走到楼梯口,就看见正在往上走的席思思,她低着头,表情晦暗不明。
我想,还是不要多管闲事好了。然后快步下了楼。
她依旧站在那。
人们总喜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加以多方面的解释和评论。我后来根据数学归纳法推理总结出了这一结论。
席思思回来之后,对她的评论越来越多,猜测越来越多,得出的结论也越来越偏。
“诶,她怎么突然回来了呀?”
“不知道呀……”
“据说是她在队里面呆不下去了,听说她成绩其实没那么好,在队里总是处于末尾……”
“啊?那校长他们还每次说她取得了什么什么好成绩?”
“谁知道呢,也可能是她自己不想继续下去的……毕竟一直跑步也很累的嘛……”
众说纷纭,众口不一。
我觉得我可能稍稍有些理解她为什么这么沉默了。但这好像跟我确实没多大关系。我没必要掺和到别人的故事当中。
席思思不再参加运动会了。
你大概不会相信,一个初一能在运动会的八百米长跑中只花了两份多钟的女生,在初三的体育中考中跑了三分多钟。听人说,她是她们那组女生中跑得最慢的一个,虽然勉强满分了。
后来体育老师们给出了官方的解答:席思思的脚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受重伤了,骨头有断裂,并且很难修复。所以她才没继续跑下去,所以她才跑得比较慢……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在我心里一直存有一个疑惑。根据从牛顿那里学到的学会好奇的精神,我突然有了一个猜测。
不仅仅是脚受重伤了,受了重伤的,怕是还有心。
但我没说,也没探究。因为我只是个路人,安安心心地想看戏罢了。
席思思不再参加运动会了。但运动会上却又出现了一匹神奇的黑马。
项学。
这又是一个我知道,但是不认识的男生了。
他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学校领导们每次组织表彰大会的时候,来来去去表扬的就是那么几个人,但直到初三有一次,我发现人员名单上有了变动。在几个我非常熟悉的名字上多加了一个人的名字:项学。
那份表彰词上甚至着重加注了:要大力表扬和宣传
我在想,他又是什么人呢?
我的问题很快就被回答了。
有一次上课,我们英语老师在批评我们班的英语的同时,突然转换话题,到表扬一个男生上去。
她说:“这个男孩子真的很认真,也很听话。每天每天都拿着英语单词背、默,一有不懂地就去问老师,我们办公室里的老师都被他一遍又一遍地问过了,唉,要是你们也能有这种渴望求知、积极好学的精神就好了!!!”
“……谁呀?”一个同学小心翼翼地问。
“还能有谁,项学呀。”
然后大家就开始纷纷讨论。
“哦哦哦!就是那个连跑步、走路都在看书的男生!”
“啊?长什么样啊……”
“不清楚,但他好像还天天在操场上跑步,一跑就是五圈的那种……”
“不是吧,太夸张了吧……”
我不动声色的听完,然后心想,嗯,下次可以关注一下。
关注他的机会很快就到了。
那天我早起赶到学校补作业,在路上就看见一个男孩正疯狂地跑着,往学校冲去。
我在后面到的时候,就看见那个男孩已经放下书包,活动了一下身子,然后站在起跑线上,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开始跑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真的站在那看他一圈一圈地跑,直到跑完。
五圈。
我回忆了一下他跑的圈数,慢慢和人们对项学的描述重合在了一起。
哦,他是项学。我得出了这个结论,并且自信地肯定这是正确答案。
然后我转身往教室走。在路上,意外地看见了席思思。她手里正拿着书,目光眺望远处,不知道在看什么。
直到后来,过去很久很久之后,我才得出了这道题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