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出嫁 ...
上回说到景琤小公主方才出生的事,因此此时说的出嫁,自然不是她出嫁,毕竟我们都知道直到当年的这位小公主已经老大不小年近三十也还没嫁出去。此时的出嫁,指的却是小公主的姑姑,莅阳长公主的出嫁。
却说萧景琤在宸妃娘娘的精心养护下,长到三四岁的时候,莅阳长公主突然下嫁给了当时的宁国候世子谢玉。
这一嫁本来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劳苦功高终于把儿子扶上了皇位,女儿都嫁到了好人家的太后娘娘,突然感到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在经历了垂帘听政、管理后宫、清修礼佛这几个不怎么成功也不怎么有趣的新目标之后,终于把目光放到了带孙子上。
在她把这种意愿或隐晦或直接的告诉她的儿子之后,皇帝陛下也做了一番考虑。
他的真爱乐瑶给他生的大儿子已经十来岁了,已经能像模像样的向他行礼,在君前奏对了;但小女儿萧景琤作为一个三四岁的娃娃,虽然有奶娘照顾,也实在太占用她母妃的精力。
于是,打好了算盘的皇帝陛下一道诏令,借口宸妃生了景琤身体没有好全之类的理由,就把萧景琤打包送到了太后的宣训宫里。
话说这位太后娘娘也不是位简单人物,且不说她那当上皇帝的儿子,也不说她把两个女儿教养的如何出色,出嫁之后如何受夫家称颂。
她本人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俱全的才女,深得皇上的喜爱与敬佩,从一个没有强势外家扶持的小小秀女,一路上升,坐稳了皇贵妃的宝座协理六宫,可见其容貌之盛,才华之高和手段之狠。
随着年龄增长,太后娘娘的容貌开始苍老,但才华更添智慧,手腕也更加灵活。
这样的一个女人,对她那些花儿一样的儿媳妇们总是不大满意的。她总觉得,言后蛮横骄傲且无子,宸妃太单纯,惠妃胆小懦弱,越妃心机太深,静嫔......身份低微,嗯,不错,身份低微,没有一个能扛起天下最尊贵的女人的大梁。
所以当她的眼光落到这个路已经走的很稳的孙女身上的时候,特别是这个孙女长得跟她那“天真无邪”的娘一点也不像,反而跟同她长得最像的晋阳小时候,有个八九分的相似,眼中的慈爱就多了一分野心。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依深宫中得意了二三十年未曾败过的太后娘娘的智慧,要出高徒未必需要一个严厉的师傅,但最保险的就是找一位严师,至于从哪请这位严师——深宫寂寞而又自恃才高的太后娘娘自然当仁不让,不过此时还十分懵懂无知的小景琤还不知道,自己被推上了一条不归路。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原本计划的是养一个孙子,太后娘娘并没有拿她教育女儿的那一套来带孙女,也没有拿她挑儿媳的眼光来要求这位小公主。一向将“女子无才便是德”和三从四德奉为圭臬的太后娘娘,给景琤小殿下挑的启蒙书不是《女训》《女诫》而是《论语》《孟子》;准备的休闲活动不是裁衣绣花,而是下棋练字。
太后娘娘年纪大了,睡眠不好,常常寅末卯初就醒来,早早的开始百无聊赖的养老生活又一天。
但如今每每一早便叫起自己那个软乎乎的、看起来就很好欺负的小孙女,看着她白嫩嫩的小手努力的抓着还握不太稳的小毛笔坐在小桌板前面习字,或者看着她在棋局中被自己杀的片甲不留、要哭不哭的小模样,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个时候,在宸妃处乐不思女的皇帝陛下偶尔也会来看看他被太后寄予厚望的可怜小女儿。
在劝过几次太后,景琤还小不用太过着急之类的话而无果之后,皇帝陛下的愧疚之心消散的差不多了,便加入了与太后一起围观小姑娘练字,欣赏她在棋局前冥思苦想的可爱模样的阵营。
笔力可能不够,不知道有没有写出那种感觉。
梁帝一直是一位自以为宽厚,实际上却刻薄多疑的皇帝,所以他自己的说法和想法很多时候都不能当真的。
(例如电视剧里静妃说对宸妃没有赶尽杀绝那一段,在书里有完整的心理描述,说了梁帝把能对宸妃做的最狠的事都干尽了,只是到老了不愿意承认)
参考苏兄经典台词:我们这位皇上,从不把别人的难处放在心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出嫁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