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笔下 ...
-
那厢,誉王府。
“没想到苏先生还跟景琤有交情。”萧景桓虽然知道萧景琤算是帮了自己一回,但着实被她气得不清,语气不由得冲了起来。
“看来殿下已经见到平阳公主了。”看到誉王恼火的样子,梅长苏就能想到景琤说的话有多么不客气,但他却松了口气,甚至还因为时隔多年又见到她怼人怼得如此欢快,有点想笑,“看殿下的表情,公主的话怕是不太好听,不过,殿下不也听进去了吗?”
见誉王还在气头上不想言语,梅长苏继续道:“适才苏某在穆王府与平阳殿下相遇,对在下确实十分礼遇。听说平阳公主向来清高自傲,从不依附权势,如今却两次相助殿下,想来还是因为昭仁宫事件相助霓凰郡主的情分。”
誉王像是信了,想到此案还是梅长苏立下的功劳,神色稍霁,与梅长苏继续分析当下的朝局。
梅长苏糊弄完了誉王便乘马车回了苏宅,坐在炉边,回想起方才的事,眼睛看着炉子的上方的微弱烟气放空。
虽然知道萧景琤一定会偏向靖王,甚至在让穆青去请周老先生的时候,就考虑过她若回来,在宫中、梁帝身边能够帮衬景琰一二。但近来却发现,她的能力势力似乎超出了自己的预估。
的确,能从十二年前的京城全身而退,只靠她一张嘴是完不成的。
飞流进来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不情不愿地递来了一只鸽子。
他接了过来。
鸽子。
他搬入苏宅不久,飞流也曾捉到一只信鸽,但却不是蔺晨寄过来的。
笔迹是景琰的,这他一看便知,想来是从靖王府里刚被放出来,还没来得及飞高就被飞流抓了住;而信的内容里是一种他曾经熟悉非常的密码。
那时候他们年纪小,萧景琤用与古琴减字谱相似的原理设计了一套密码,相互通信。每每编码解密,总有种交换机密般的隐秘乐趣。知道这套密码的人少之又少,景琰知道一些,还是自己告诉他的,连霓凰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
训练信鸽十分困难,能做到目标精准、使用自如的,恐怕全天下也只有蔺晨一家。
后来他便发信去询问蔺晨是否赠予信鸽给他人。
梅长苏抚了抚鸽子身上凌乱的羽毛,拆下绑在脚上的小竹筒。
虽然对这件事他已有猜测,不过这回的信里,应该就会有答案了。
。
徽音殿内,萧景琤正在案前抄经。
在灵隐寺待的时间长了,她已经习惯了抄经静心。
但恍惚走神间,手下的字从簪花小楷变成遒劲的行书,她揉了揉眉心,揉皱了那张纸扔进了炉子。
在避居皇陵的那几年,萧景琤过的并不轻松。
皇陵湿冷,吃食粗粝,不能抚琴奏乐,也没有书籍阅看。
漫长的时间里没有希望,没有事情,也没有人,人就不免去想很多东西。但她曾经有过的东西,大多都在她离开京城的前夕,尽数失去。
她就默写从前看过的文章。从《论语》到《焚书》,从《诗经》到《心经》。
萧景琤的字曾经也是有些名声的,也被同辈之人追捧临习过。小楷,秀气。她天生体弱,虽然与诸位兄长一同学了骑射,但劲力总是不足,常被标准严格的老师说是有形无神。
后来,可能是因为修习《舍离经》的缘故,手中逐渐有了力气,也可能是因为心里总念着一些事,总想着一个人,她的字迹逐渐跟那个再也见不到的人越来越像。
这些年她也没有刻意掩饰过,林殊的字迹认识的人并不少,但如今既已回宫,自然不能叫人寻了错处。
换了张纸上来,又重新蘸了墨,萧景琤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左手不知何时已经紧紧捏上桌角,指尖泛白。
她好像做什么都是慢悠悠的,在如今很多人看来,她是一个矜持几近清高,优雅几近慵懒的人。
缓言缓语,缓步慢行,温软轻笑。
但越是这样的人,或许越是有对来去如风、叱咤往来的向往和期待。
那种分析时局推算案情的酣畅淋漓,让她恍然记起少年时扬鞭策马、学堂论辩的激昂快意。
萧景琤从来都不信什么感觉,但有的时候,那一个凭感觉产生猜测,却能把所有散乱无章的现实完美地串联在一起,如此严丝合缝,让她想相信,又不敢相信。
黎老的玉蝉、霓凰的试探、对言伯伯的掩护、甚至是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节还有他扶助靖王的原因。
她好像知道了一件事。
她见到了那个以为再也见不到的人,虽然改换了面目和姓名,不过她并不贪心,萧景琤露出一抹笑来。
久久没有下笔,墨滴已经晕染了纸张,装作不在意地又揉皱扔了,将浅碧唤来,面色如常。
“给景琰哥哥传信,苏宅那边我已经摸清,除却我的存在,无需防备隐藏。”
萧景琤仔细回想与他见面的这几次,虽然知道她心中偏向靖王,他应该还猜不到她在整件事中的作用。
虽然目的相同,但就像梅长苏不想叫她知道他是林殊,她也不想让林殊知道,这一场恶斗的背后,也有她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