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8、第98章 ...
-
周日又是一天忙碌的学习,唐蜜一整天就没得休息。不过成果也是喜人,起码她吃着堂叔堂婶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没什么不好的,味道和看相都过关,可以出师了。
“明天是第一天,你们没经验,就让我奶和我妈陪你们一起一块儿卖,等有经验了,你们仨再分开去不同的地方卖。”
唐奶奶如今招揽生意接待客人的嘴皮子非常利索,唐妈日常待在钱华芳店里,偶尔还会去夜市帮个忙,对这方面也很熟悉。
而堂叔堂婶他们以前都是在村里,没经历这些,忽然让他们来卖吃食,就怕他们呆愣在那里喊不出口,半天下来别人都不知道你是卖什么的,所以怎么会有人来买你这些东西呢?
周一,唐蜜吃早餐的时候,唐奶奶早已不在家。煎饼和饭团都是可以做早餐的食物,所以需要早早地出摊。
立冬过后,天气就慢慢冷下来了,现在穿件毛衣或马甲,外面再加件厚外套,依旧有点凉飕飕的。怕是十一月底就得把袄子套在身上。
教室里没带够衣服的住宿生同学,有的缩手缩脚试图让自己更暖和一点,有的读书则站的刚刚正正用吼出来的声音,似乎是想用一身正气让寒气避让。
“等到了冬天,我们上学都得摸黑走路。”同桌姑娘讨厌冬天还得上学,天寒地冻的,又亮得晚黑得早。
现在早上的前两节课就得开着灯上。
下了早读课,唐蜜拿出水壶喝一口水,读书读得嗓子都哑了。水壶里装的开水,还没到一个小时就成了温的,等下节课就是冷的喝不了了。
“哎,菁菁,你吃的是什么啊?我没见过哎。”
“煎饼。是路过皮革服装厂那儿买的,应该是新来的小摊子,我天天路过,就今天早上看到了。不仅有这个煎饼,还有糯米做的饭团,我还买了几根竹签串起来的丸子在路上吃,可好吃了。”
唐蜜听见这熟悉的名称,不禁抬头,还真是……巧。
“好吃吗?”同桌姑娘盯着她手里的煎饼,觉得自己手上的包子不香了,每天早上赶时间害得她只能买包子发糕带学校来吃,再多的口味都吃腻了。
“好吃。”大口咬下去,‘咔嚓咔嚓’的脆响声,还有煎饼鸡蛋肉酱的香味传出来,让边上闻到的人都转过来看上一眼。
“明天早上能帮我带一个吗?”同桌姑娘不好意思地请求道。
“行啊,不过我也不确定明天还有没有。中午回家的时候看还在不在,我去问一下明儿早上他们换不换地方。”
“嗯嗯。”
菁菁边吃边说道:“要是明天还在,我想吃饭团。不过得早起十分钟,那两个摊子生意好,我怕要排很久会迟到。”
“谢谢菁菁。”同桌姑娘立即高兴地拿出钱交给她。
“菁菁,能不能也帮我带一个煎饼?下回我给你带我们那儿的早点。”周围的女生也围过来问道。
“加我一个,看你吃得太香了。”
“行行行,中午回家我先问问摊子老板,明天要是有,我就给你们带。”菁菁大气地说道。
看周围大家都觉得煎饼闻着香想尝试,唐蜜就猜今天堂叔他们的生意不错。
晚上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唐奶奶已经在客厅里等着孙女。
“小鱼快来,数钱!”唐奶奶兴奋地大声道。
她今天看着几个侄子侄媳妇卖煎饼饭团,每到饭点的时候生意非常好,不是饭点的时候带着他们去公园、火车站公交车站等人多的地方,也卖得很好,到半下午的时候准备的食材都不够,又跑了一趟菜市场。
三个盒子,分别装着卖煎饼、饭团和串串的钱。
唐蜜笑问:“今天生意很好?”
“好,当然好。”
“咱们一人数一个盒子。”唐蜜把盒子推到爷爷奶奶面前,数钱事件快乐的事情,即使他们已经习惯店里每天的收入都不少。
接下来,就是钱票摩挲的声音和数数的细碎声。
唐蜜:“三十五块一。”
唐奶奶:“三十一块八。”
唐爷爷:“我这儿最少,二十九块八毛一。”
唐蜜和唐奶奶数的分别是煎饼和饭团,这两样的定价都是三毛钱一个,里面的馅料直接加满。至于串串,则蔬菜和肉菜的价格不同。
“看来煎饼卖得最好,不过煎饼比起其他两样也最难做。”唐蜜早有预料,毕竟煎饼这东西能吃饱,又最新鲜,闻着最香。
“看着赚的多,其实那些杂七杂八的用料也花去不少钱,这一天,加起来能赚个五六十吧?!”
“不错了奶奶,他们就一个小摊子,能做的数量有限,而且这才第一天,好些人没见过,也有好些人不知道好不好吃不敢尝试。以后稳定下来应该一天赚的应该在七八十左右。”
“也是。这样就很不错了,起码几天下来成本和给他们发的工资就能赚回来,之后都是白赚的。每个月大概能赚个一千五左右。”这也一想,唐奶奶自己都乐了。
“还是脑子里有点子最好,动动脑子嘴皮子,就能让别人帮自己赚钱,不用自己累死累活的。难怪古时候一个方子就价值千金。”唐爷爷感慨,他们的海鲜小食店如今依旧是得靠唐奶奶自己动手呢。而孙女赚钱,都是出个做法,招人去做,自己坐等收钱。
“对,你嫂子今天中午还感叹,说你每回动动脑子出个主意就能在家坐等收钱,比她每天又是操劳店里又是跑夜市赚得还多。”唐奶奶说起这话的时候,语气里带了点自得,她孙女就是这么厉害,嗯哼。
“嫂子如今不也是有两家店嘛,再加上夜市,她如今赚得也一点都不少。”
“是啊。”唐奶奶把钱叠好放一块儿,继续聊道:“今天虽然累,不过我看你红军叔秀梅婶他们脸上都是笑,脸都快笑疆了。他们不像咱家人对你那么有信心,当初选择来这儿也是抱着赌一赌的心理。如今见着果真能赚钱,这才彻彻底底放下心来呢。”
“堂叔他们心里有数就好。这些吃食做起来说难也难,因为那些酱、锅底和配料都是咱自己做的,说容易也容易,毕竟就那几样东西,做饭手艺好的人多看看说不定就能做出个大概来,到时候说不定会有人学着样来卖。”唐蜜提醒道,先让唐奶奶有个数,明天跟堂叔他们也说一声,到时候才不会事发突然难以接受。
“什么?还有人学咱的?这什么人啊干这种事。”唐奶奶皱眉,先是难以置信,生气,后想一想,代入那些人的心理,明白也不是没可能的事,为了钱财,有些人什么事都做得出,何况只是学别人的吃食做法。
“这种事很正常。所以之前我找人做推车的时候都架了顶还把两边也架起来了,到时候挂块帘子,把帘子一拉,能遮住别人的视线。但是吃的时候照样能大概知道怎么个做法、有什么配料。”
“我明天就去买两块草帘子去让他们挂起来。”唐奶奶低落着声音说道。
“做串串的推车就别挂帘子了,没必要。”
“晓得。”
交代完,唐蜜在每个盒子里留下点零钱,其余的全拿走回到自己房间。
接下来的周三周四周五是期中考试,班级里同学们不再闲聊,传进耳朵里的都是翻书背书声。考试前紧张兮兮,考完试哭唧唧。这种时候唐蜜说话都不敢大声,就怕惹到某位情绪不好的同学引起一场不必要的矛盾。
这场考试对她来说还算轻松,因为才高一第一学期中,学的内容不多,考试涉及的知识点也不多。成绩出来后,她排在年级第五名,比开学考退了两名,让人有点郁闷。
“就你这还郁闷。那我排在一百名后岂不是更郁闷。”温好听到小蜜儿的话,冲上去抱住她简直想凑一顿。
“那我换个说法,你们是进步,我是退步。”
“哈哈,只能说你们前面是学霸扎堆,神仙打架。”温好幸灾乐祸道,瞅一眼周围,然后小声凑到唐蜜耳边说:“时航才最郁闷,为什么他初中都没那么努力,一到高中努力得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不就是以前当习惯了第一,结果来到这,别说第一,前十都没进吗。现在他的目标就是冲进前十。”
“人家这是聪明,成绩一直保持在前面,高考时不出意外百分百考上好大学。你高中三年努点力,稳步提升,分文理班后排名排到前二十,考大学有望。”
温好肩膀一垮,“我怎么觉得我读高中就是个错误的选择,考个大学比考中专难几十上百倍啊。”
“加油!实在没考上大学,还有大专。这两个总体上来说比中专要底蕴更深厚一点,所以你辛苦高中三年也不亏。”唐蜜拍拍她的肩,不走心地安慰道。
“我回教室学习,熬过这几天,周末我要外面溜一圈散散心。”温好托着沉重的脚步往回走。
转眼间,进入十二月,身上都换上了袄子,里面还穿了好几件衣服,就这样,有的人依旧觉得冷。唐蜜已经把她的装备全带来了学校,汤婆子、裹腿的小被子,还有暖鞋,冬天穿着皮鞋布鞋都不保暖,通常一天下来脚都冻得僵硬,换上毛绒绒的暖鞋会好一些。
某天班主任从她身边过看她装备齐全的样子都又好奇又吃惊,问了两句,转头给自己办公室也备上一套。
仿佛带起了一阵潮流,知道还能这么干之后,有样学样,周围的同学也把家里的暖鞋和汤婆子装满开水带到学校里来,写字写僵硬了的手放汤婆子上暖暖,效率都提高不少,这个冬天更好过了呢!
不仅如此,班主任继帮乔语热饭业务之后,还自费买了个新热水壶,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装一壶热水,放在教室最前面给同学们喝,让全班同学感动地高呼“小羊老师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