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车上,王跃山问:我们还是回家吃饭?
那天说了要给你做饭吃的。
陈加没说话,把导航设成了王跃山家。
一路沉默,王跃山就把音响打开了。
和外形不同,王跃山莫名爱听那种很老派的英文歌。有时听得还很小众,听到陈加从没听过的黑人爵士风去了。每每此时陈加就觉得,他是不是胸怀一个穿越过来的老灵魂。
说来也怪,不知是否因为还没到下班时间,这天居然一路畅通。本来是个多云天气,开到一半,太阳突然也出来了。开上桥,那个一马平川的路面,无边豁开的江景。陈加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心想:真是个好日子。
到家了王跃山就做饭去了。不知为什么,陈加觉得他做得格外久。也可能是他很久没吃,格外想念?
菜上来了陈加看了看,居然有梅菜扣肉。
这是陈加很爱吃的菜。但不是当场就可以做出来的那种。
他说:看起来你是有所准备的啊。
王跃山说:嗯
继而点头:嗯,你不是喜欢吃么?
他那种平淡自如的口气,倒让陈加突如其来的一阵惆怅。
他说:想说什么,说吧。
王跃山说:不先吃完么?
陈加想了想:那还是先吃吧。
他是真的担心吃不好。
王跃山好像GET到了,浅浅一笑。
陈加在心中不平:吃个饭,展示什么魅力呢?
他忍了又忍,终于忍无可忍问:你是减肥还是什么的。为什么瘦了?
王跃山说:发烧。弄成肺炎了。
陈加拿起筷子:我先吃了。
王跃山说:要么你先告诉我,周晓林都和你说了什么。
陈加说:难道你没自己问过他?
王跃山说:我没事不想和他说话。
陈加好奇:为什么?他伤你那么深?
王跃山说:不是。没必要联系了。
陈加说:他说,他是你的初恋。也是你性向改变的关键。是你退学的主要原因。你为了他,不仅懵懂地收下了那把刀,并且没对公安招出其实是他哥的武器,还曾经因为带着他出柜被他哥追杀了大半年,以至于颠肺流离到外省。
王跃山想了想:差不多吧。不过没追杀那回事。到外省也是我自己确实想去的
陈加说:他说你和他有命定的缘分,算命人算出他转了三世,才修成人遇上你。所以你对他特别珍惜。
王跃山沉默了一下,突然笑了。看着有点无奈。
“算了,还是我来说,早知道在他嘴里,最后就会是这副模样。”
王跃山说,周晓林确实是他初恋。但——“不是改变我性向的那个人,我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男孩子。”
他说:大概初一就知道了。我从小就没对女孩儿动过心。倒是有女孩儿喜欢过我。但看到那种比较秀美,尤其皮肤白的男孩,我会很受吸引。
但是,周晓林确实是帮他打开这个帷幔的第一人。
他们相识于一次放学后的群架。其实也挺小学鸡的起因,不是正儿八经的斗殴。毕竟大家那会儿都还是初二,战斗力非常的弱鸡。王跃山也不是诚心要去,是别班一个同学硬拉着他去,说:你不打不要紧,站在那儿高,可以唬人。
周晓林是另外一所中学的,他和王跃山差不多,并不是真来打架的,有点儿像是来看热闹的。他自发兼任着喊话功能,这可能是因为他伶牙俐齿,且那个时候就很擅长虚张声势。
“但我感觉他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孩儿。或者说不是真混这种小团体的。他穿着打扮都很洋气,人也长得白白的。不说话还很文静。反正就觉得挺好看。”
王跃山的感觉也对也不对。周晓林确实是千般宠爱。但他家庭背景非常复杂。父母还好。好几个伯伯叔叔起家都一言难尽。所以他混社会的堂哥堂姐一大堆,他能够和学校这种小团体打成一片,也是因为有人多少知道他的背景,无形中憷了一层。
按周晓林自己的说法,他对王跃山是一见钟情,他那天的喊话也因此格外嚣张跋扈,而且他说,王跃山听完他喊话,嘴巴歪了歪,露出了一个短暂的“坏”笑,他立刻就觉得对方极其符合自己的喜好。
周晓林和王跃山不同,他开窍很早,从小因为长得好看也常被人调笑。又因为被家里人捧在掌心,骨子里有恃无恐。他找上的王跃山,说:交个朋友?
他们俩同年。那会儿13岁。
王跃山说:我那会儿在学校没什么朋友。在这个城市更加。他很开朗,爱玩儿爱闹,和我算是挺互补。
他们做了一年多朋友,初中毕业后捅穿了这层纸。“他主动的,我并不特别知道该怎么对付这种感情。”
周晓林看起来泼辣彪悍,但其实并不是通常意义的“厉害”。他家境富裕,没受过任何非难,在一起基本是王跃山顺着他。
“我是初恋,也很天真。”王跃山解释。
他们关系的重大拐点就在于高二时候。也就是王跃山被警察带走那次。
刀是周晓林他堂哥的。他堂哥就大周晓林一岁。没参与袭警,只是特别中二。那把刀,并不是真正打架用的砍刀。是他找人定制的一把钢刀。说来好笑,不是拿来砍人,更多是为了炫耀,好看。
但这位堂哥的同学,被查了,在宿舍翻出了武器。他堂哥——其实说到底是舍不得这把刀——临时把刀转给了周晓林。周晓林觉得宿舍未免不安全,而且自己和堂哥又是一个学校,树大招风的。就托给了王跃山。
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奇葩的依次易手。至今不知是谁走漏的消息,总之王跃山就被逮着了。
事后回忆,周晓林并不敢说消息不是自己泄露出去的。他不是那种心思细密的人,又偶尔咋呼,关键是他没真觉得拿着把刀会怎样——“我们还是学生呢!”
另一方面,又觉得莫名的很拉风,很牛逼。他有没有得意到大嘴巴透露些什么,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他天生高调,本来就招人嫉妒。只是这次招来的,落在了王跃山身上。
王跃山被警察询问了很久。
其实警察并不相信他干了什么。而且那把刀虽然开刃了,但工艺水平也看得出制作意图大概并不是为了做凶器。
问题在于王跃山的回答有矛盾之处。
一开始他说是自己买的。
被询问具体的时候就支吾了,说是别人送的。“一个朋友”。
朋友去了哪里,那是一问三不知。谢天谢地,那个年代的学生还没有手机。
他爹因此被喊去拘留所问了一通。无果。
最后,刀没收了。人放了。
但是回家后他父母的疑问,比警察的还可怕。
和陈加依稀想过的一样。他退学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个事儿。而是他因此对家里出柜了。
本来不在一个学校,并不需要这种方式。只是他表现出的强烈不服从,导致事态走向了这个死胡同。
王跃山从小还算听话。但异常倔。有点儿认死理的类型。而且情窦初开,气势接近恐怖。不然一个半大的孩子,怎么能撑住警察叔叔的气势?
他出来后和周晓林关系升华,如胶似漆。王跃山出柜后,周找人帮忙在酒店开了房。连着好几天王跃山都没回家。
王跃山的爹是典型的北方大汉,忙于工作,没空管他。他妈是慈母,非常典型嫁鸡随鸡的家庭妇女,家里都是爹做主。
王跃山跟爹不亲,两人性格都偏闷。爹一急就操起棍子打他。
没打过几次,但王跃山扛打。于是几次过去,好像也就疲了。
他再去约会的时候,一身青紫。周晓林眼泪都快下来了。他一伤感,就成了一朵霜打的娇花。他是个甜蜜的男朋友。着实戳中了粗糙成长的王跃山的死穴。王跃山就跟块新拆包装的海绵一样,满心满眼承纳渗透着对方的爱意。
这直接造成了周晓林那边东窗事发后,他选择了和周晓林“私奔”。
那实属一段一言难尽的时光。
一开始,完全象流浪。挺新鲜的,带着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好奇。
那会儿还是秋天,两人就火车去了临近的一个城市。城市不大。
周晓林有个远房姑妈在那儿。所以他对那儿是有点熟的。两人揣着从家里偷来的钱,租了个一室一厅的房子。
房子旁边是个菜场,王跃山就进去找了个零工。周晓林嫌菜场脏,去了一个超市,做售货员。
开头称不上不顺利。辛苦是真辛苦,尤其周晓林去的那个超市。当时小城市的超市才刚兴起,每天人满为患。有时候下班嗓子都哑了。王跃山那边灵活点儿,就是一些力气活居多,好处是可以近水楼台,买到最便宜实惠的菜。
基本上他的手艺,也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周晓林娇生惯养,异常挑食。王跃山自我开发了若干菜谱。
现在回忆,其实王跃山都不敢相信他们能坚持几乎一年。两人都没有任何独立生活经验,也从未真的磨合过,能够熬下来,多半是凭借一种冲动,和年少特有的粗糙包容。
他说:如果是现在,我估计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对他的性格退避三舍。但在当时并没想到那么多。而且他对我,也做到了他性格的极限。
周晓林真实性格龟毛挑剔又骄纵。但有一件事儿上上道很快,就是:钱。
说来他和陈加略像,家里有做生意的,所以对钱不乏概念。虽然跑出来是热血上头,但赚钱还是挺有热情。那时房地产在那城市刚兴隆,也是他最早建议王跃山尝试去做中介。
王跃山年龄其实太小,但他长得高,又经常面沉如水,也挺能忽悠过去。
周晓林自己后来就跑去卖保险了。小城市,能够找到的其他工作着实不多。倒也挺适合他的。
但两人的分歧也就因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