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浮玉山上丹鼎峰 ...

  •   现在寿岳剑派共两代弟子,第一代弟子,冯百川,柳喜金,姜绵,殷司郎,此四人乃师兄弟。目前的第二代弟子,皆是此四人的徒弟。

      此四人的师父本是终南山道观的鹿真人。当年鹿真人与同观师兄弟产生嫌隙,又偶得寿岳五神剑谱中的四套剑法,便独自来到寿岳山创立了寿岳剑派。如今寿岳剑派分成了四个分部,名义上不再强调道家身份,但每个分部弟子们的穿衣打扮和形式礼仪,皆依照道家弟子的标准。

      寿岳五神剑谱共同五套剑法,分别是,祝融,紫盖,天柱,芙蓉,石廪。石廪剑法早已遗失,只剩下四套剑法。剩下的这四套剑法,哪怕只练成其中的一套,那也足以仗剑行走江湖的。除去遗失的石廪剑法,剩下的这四套剑法也是相辅相成,森罗万象变幻莫测的,如果天资聪颖者将这四套剑法全部练成,又能融汇贯通,那在武林中怕是无人能匹敌的。只可惜,鹿真人的四个徒弟虽说武功也都不差,在武林之中,功夫也都算上乘,但这四人心思都没有完全用在专研武学上,在武学造诣上哪个也没达到鹿真人的高度。冯百川醉心于成为武林至尊;姜绵痴迷于仕途,妄想拥有权力;柳喜金追求财富;殷司郎喜欢女色。鹿真人无论如何也没预料到自己的弟子皆是追求功名无心专研武学之辈,没有一个能真正继承自己的衣钵。鹿真人更懊恼的是,他的四大弟子皆无慈悲之心,且占尽了贪,淫,嗔,痴。鹿真人常常因为没教育好四大弟子而自责,后来干脆消失了。有传说鹿真人死了,也有传说鹿真人独自隐居了。

      且说姜绵回到寿岳剑派祝融部,即召集众弟子集合,众弟子分班站立。姜绵拍了几下掌,朗声说道:“今日,我带回两名新徒弟,轩辕青哥和魏紫,以后他们俩就是你们中的一员了,希望你们能和睦相处,共同切磋武艺,光大祝融部,光大寿岳剑派,余人,都散了吧。”

      众弟子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纷纷。

      姜绵已有徒弟三百三十三人,现在加上轩辕青哥和魏紫,姜绵的弟子,有三百三十五人。

      这些弟子都是慕名来投奔祝融部的。但是想拜在姜绵门下,那是要交学费的。这些弟子还需要每年进行考核,资质不好的,学满三年会被勒令退学。姜绵会继续招收新的弟子,新入门的弟子还要交上一大笔学费。如此反复,姜绵也没少敛财,姜绵一直在做着皇帝梦,也一直在为自己成为天下之主铺垫物质基础。

      姜绵心想:“如果有朝一日轩辕青哥武功过高,到时候轩辕青哥和他朝廷的父亲轩辕治平联手,那自己多年的心血尽数白费。”

      姜绵冠冕堂皇地说,轩辕青哥将会成为未来的国君,未来将掌管国家,必须好好培养,自此,他始终是单独传授轩辕青哥武功。姜绵一直防着轩辕青哥,每日里,只传他口决,不教他修练之法。更多的时候是让轩辕青哥背一背古书古籍,一再强调,这些书才是轩辕青哥最应该学习的。姜绵一直控制着轩辕青哥,不放他出去找他的爹爹轩辕治平。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六年。论功夫轩辕青哥在寿岳剑派祝融部绝对不值得一提,但论智慧和谋略,不要说祝融部,就算是整个寿岳剑派的弟子也恐无人能够位居轩辕青哥之上。

      轩辕青哥历经轩辕府变故之后,一直特别想学好武功给家人报仇,六年里每日都是学这些与武功毫不相关的东西,轩辕青哥一直都非常不情愿,但又无计可施。轩辕青哥只好常常偷看着其它弟子练功,学了一些支离破碎的功夫。魏紫师妹是姜绵所有弟子中武功修为最上乘的,她也会偷着教轩辕青哥功夫。

      “师父,丹鼎教的教主南宫风吟送来了请帖。”魏紫侍立一旁,手上呈着一个帖子,看着正襟危坐在大殿正中的一把太师椅上闭目调息的姜绵说到。

      姜绵接过帖子展开来看:”素闻姜掌门武功高深,喜欢谈古论今,又极擅诗词修道,特请姜兄来我浮玉山上,品茗论道,谈古说今。丹鼎教南宫风吟书。“

      姜绵合上帖子,慢慢闭上眼睛,他在揣摩南宫教主叫他去丹鼎峰的意图,一时又揣摩不出。江湖上皆传言,南宫风吟是当世少有的高度自律之人,无任何不良爱好,滴酒不沾,唯喜品茶。南宫风吟擅长诗词歌赋,通晓茶道,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南宫风吟礼贤下士又喜结交天下英豪。武功更是当世无双,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是当世武林中第一个当得起‘大侠’两个字的人物。

      生性多疑的姜绵却也不是一个思想简单的人物,他总觉得,南宫风吟邀请自己上丹鼎峰没有那么简单,但姜绵也不敢违逆南宫风吟,最后姜绵决定去赴约。

      姜绵想:“带谁去呢?带谁去都无济于事。如果万一有事硬拼,就算带了全部的弟子也绝对不是南宫风吟的对手,这些弟子之中就算武功最佳的魏紫带着也是没用的。对于南宫风吟,如今之计,只有屈居之下的服从了,当然如果能平等合作那便最好不过了。带着轩辕青哥吧,比较轩辕青哥是三百三十五个弟子之中最聪明最智慧的,也许此次丹鼎教之行,更需要轩辕青哥的机灵,而不是哪个弟子的武功。”

      姜绵慢慢睁开眼睛冲着伺候在一旁的魏紫道:“去叫你大师兄过来。”魏紫应了一声,下去了。

      “大师兄,师父叫你过去呢。”魏紫冷着脸说到。

      轩辕青哥故作迟疑地说道:“魏紫师妹,你刚才说的什么?我没听清啊。”

      “大师兄,师父叫你过去一下。”魏紫完全没因轩辕青哥的调皮而动容,依然是冷着脸面无表情地说到。

      “我还是没听清,魏紫师妹,你如果笑一下,我应该就能听清了。”轩辕青哥笑嘻嘻地冲着魏紫师妹故意打趣地说到。

      轩辕青哥的性格与魏紫的性格,俨然火焰与冰山。轩辕青哥的脸上时刻挂着微笑,魏紫却始终是冰冷的面孔,是万年难见一笑的寒冰。

      轩辕青哥一直对魏紫充满了好奇,他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从来不会笑的人,多少年来,轩辕青哥一直这样锲而不舍地想逗魏紫师妹笑一次,但他从未成功过。

      “师父,我来了。”说话间轩辕青哥就飘了进来,脸上总是挂着他招牌式的笑。

      “青哥,你收拾一下,陪我一起去浮玉山丹鼎教逗留一段时间。”姜绵说到。

      丹鼎教地处浮玉山上。一块独立的大石头,那是高耸入云的丹鼎峰。丹鼎峰像一个四脚大鼎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峰上云雾缭绕,丹鼎峰隐在氤氲之中,如仙境一般,如果有座桥,能通往那里,那这座桥就是七彩虹。围绕丹鼎峰的是嵯峨黛绿气势磅礴傲骨嶙峋的三个小山峰,恰似三位老人。有的似垂眉入定俯首苦吟的诗人,有的似骑着大马昂首高歌的豪士,有的似背曲腰弯临江垂钓的渔翁。重叠的山峰,蓊郁的树木,湛蓝的天空,缥缈的云海,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山水画。云雾弥漫,白色的浓雾随风飘荡,那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缠绕在半山腰的云雾,像系在山间的白丝带。山径蜿蜒曲折,似从云间飘落下来的银河。

      浮玉山的丹鼎教,教内建筑宏大豪华。有一正殿和梅兰竹菊四偏殿,另外还有五宫六阁十二轩,七十二院。浮玉山中心最高的正殿,丹鼎殿,高大雄伟,深红色与金色交相掩映肃穆庄严,六殿更是犹如璀璨的水晶宫一般。六阁有藏书阁,戒律阁,封官阁,医药阁,礼乐阁,书香阁。

      这边南宫风吟已得到巡山弟子通报,丹鼎教大护法金宫正领着姜绵和轩辕青哥往浮玉山主峰赶来。

      南宫风吟有五大护法,金宫,木商,水角,火徵,土羽。这五大护法各个都是顶级高手,此次南宫风吟派大护法金宫亲自到丹鼎峰入口处迎接,已是给了姜绵极大的礼遇。

      一个灰衣弟子匆匆走进殿来,拱手施礼道:“启禀教主,金大护法一行已到殿外。”

      南宫风吟忙起身,率了其他四位护法走出出殿外,把姜绵迎进殿内。

      以南宫风吟之地位能结交姜绵,就已经是姜绵的运气了。如今姜绵见到南宫风吟对自己如此礼遇,毫无凌人之上的架势,姜绵感到受宠若惊,拘束尴尬,无所适从,更不知道该怎么笑了。

      “姜兄,快快请坐”,南宫风吟,伸右手指引姜绵就坐。

      姜绵目光闪烁,单掌置于胸前施礼道:“江湖传言,南宫教主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乃当今武林唯一当得起‘大侠’二字的人物,今日得见,果真名不虚传,幸会幸会啊!”

      南宫风吟笑道:“那只是江湖朋友抬爱,怎担当得起!”

      丹鼎教弟子随即匆匆退下,大殿内只剩下三人,南宫风吟转身看着满脸笑意的轩辕青哥问道:“这少侠是?......”

      “是我的爱徒轩辕青哥”姜绵接南宫风吟的话说到,转身又对着轩辕青哥说道:“青哥,快快见过南宫教主。”

      “见过南宫教主,南宫教主万寿无疆,一统江湖。”轩辕青哥笑着拱手施礼到。

      “不必多礼,好,好,快坐下吧。”南宫风吟笑着伸手示意轩辕青哥坐下。

      “姜兄啊,你的这个徒弟真是气宇轩昂英气非凡啊。“南宫风吟笑着说到。

      “谢谢南宫教主对贱徒的夸奖。”姜绵笑着说到。

      “少侠今年多大了?”南宫风吟侧过脸问轩辕青哥。

      “回南宫教主的话,弟子今年十六岁。”轩辕青哥拱手施礼到。

      “哦,十六岁啊,跟小女一般大啊,哈哈,个头净如此之高大,看你这骨架,当是个练功的奇才啊,功夫一定很好吧。”

      “南宫教主过奖了,弟子武功稀松平常,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轩辕青哥嬉笑着说到。

      姜绵与南宫教主继续寒暄着,趁着姜绵与南宫风吟说话之际,轩辕青哥已经溜出了殿外。

      一阵寒暄后,南宫风吟带姜绵走进了丹鼎教的兰殿。兰殿静谧幽雅,洁净舒适。南宫风吟示意姜绵坐下,他们二人在一张茶桌前坐下,南宫风吟伸手拿过茶具准备沏茶。

      “南宫教主的丹鼎峰不仅藏龙卧虎,更是珍宝无数啊,这套茶具就价值不菲吧。真是太美观精致了。端正浑厚的鼓型,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简直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啊!”姜绵感叹到。

      “姜兄可知,我这套茶具乃是若琛瓯茶具,里面有琛瓯仙人的魂魄。”南宫风吟说到。

      南宫风吟洗杯落茶之后,轻擎热水壶,将水慢慢注入茶壶。壶中的茶叶恰似松树针叶,沸水冲泡后,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约莫二尺来高时,又在空中转一圆圈,变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幽雅清香充满兰花殿。

      春风拂面,熏洗仙颜,游龙戏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一道道沏茶的工序之后,茶已经不那么烫了,是最适宜入口的温度了。

      说话间,南宫风吟已然泡好了茶并斟满了面前的八个小杯,一杯杯皆是满满的茶,置放在茶桌中央。

      南宫教主这样的大人物,泡茶这等事竟然做的如此娴熟,姜绵不禁心下佩服。

      姜绵想:“以南宫教主如此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叫一个仆人过来泡茶,可他却要亲自为我泡茶,他到底有什么意图呢?我的身家功夫远远不及他,我对他到底有什么价值呢?南宫教主仅仅就是想与我品茗论诗,那怎么可能?哎,不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想到此,姜绵脸上快速掠过了一丝惨笑。

      想到此,姜绵笑着道:“南宫教主给在下亲自沏茶,真的折煞在下了,受宠若惊,受宠若惊啊。世人皆传南宫教主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果真名不虚传啊!“

      “哎,姜兄说的哪里话,我俩乃是兄弟,何来受宠若惊之说呢?”南宫风吟说着将一杯茶递给了姜绵。

      姜绵接茶在手,他只见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姜绵将茶杯凑近鼻端,微眯着眼一嗅,嘴角立刻露出微笑。

      南宫风吟拿了一杯茶在手笑道:“在下从不喝酒,现在就以茶代酒且敬姜掌门一杯。”

      姜绵右手中指擎杯底,食指和拇指紧捏住杯身,举起杯子碰了一下南宫风吟的杯子后,轻轻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姜绵缓缓道:“南宫教主的茶,妙极,妙极,简直妙不可言。”

      “姜兄可知,我这水乃山泉之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无味。”南宫风吟微笑着说到。

      “一苦二甘三回味,碧波荡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啊,其妙趣当真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啊!”姜绵又喝了一口茶,面带微笑,摇头感叹到。

      姜绵其人文化底蕴深厚,能品出茶的意境,亦能喝出酒的风情。姜绵其人更是油滑得很,三教九流皆喜欢结交。上能结交朝廷高官,下能结交市井无赖,左能奉承雅人,右能迎合粗人,一切全看对他有没有价值。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姜绵大金鱼眼睛微闭吟诵了一首前朝的诗。姜绵在江湖上也算是武功上乘之人,然而其文采的盛名却是远远超过了其武功的盛名,江湖人称“诗词道人”。

      “姜兄真是好文采啊!姜兄博闻强识,通古知今,依姜兄开来,当下江湖,时下江山,谁人能得?”南宫风吟轻抿了一口茶问到。

      “不知,南宫教主,偏爱的是哪一个呢?”姜绵缓缓到。

      “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江湖吾喜,江山吾爱,姜兄意下如何?”

      “以教主今日之功夫地位,依在下看来,皆能尽得,皆能尽得”,姜绵点头哈腰说到。

      “只是,我眼下需要姜兄的帮助,需要姜兄助我一臂之力。”南宫风吟哈哈大笑到。

      姜绵喃喃道:“南宫教主是在说笑吧,姜某我论武功论实力都不及人,实在不知哪里能帮得上教主?”

      “姜兄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以我今日之地位,如此礼遇你,难道就换不来姜兄的一点真心吗?”南宫风吟微微一笑说到。南宫风吟说话间一掌已经向那桌面拍了下去,他这一掌似乎也未用什么气力,但那坚硬的梨木桌面在他掌下,竟像是突然变成了豆腐似的,他的这一掌竟穿透了桌面,桌上剩下的那四个盛着满满的茶的杯子,竟然纹丝不动,更没有溅出一滴茶。紧着着,南宫教主又连续击了好多掌,到了后来,桌面上俱是掌痕,那中央一块宛如水上飘着的荷花叶,荷花叶子上面平稳地放着剩下的四个斟满了茶水的小茶杯。

      姜绵已被这种掌力惊得呆了,他面色也已变了,站在那里,怔了许久,愣了半天才喝出彩来,他自认自己独创的金丝绵掌已算威力无穷了,但却也实在未见过这种掌力,姜绵绝对是最擅长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姜绵喃立刻赔笑道:“南,南,南宫教主,真是好掌法啊,在下还未曾见过如此神奇的掌法,真,真,真的是让在下大开眼界啊!”

      南宫风吟哈哈笑道:“哪里,哪里,姜兄过奖了。”说话间,南宫风吟又是一掌下去,中间那如荷叶般飘动的小桌面已经飞起来了,一个杯子如同长了翅膀长了腿一般,稳稳落入姜绵手中。

      南宫风吟忽又顿住笑声,目光凝注姜绵。

      姜绵微一沉吟,自己伸手拿起面前的一杯茶,仰首一饮而尽,放下茶杯,附在南宫风吟的耳边道:“现在姜某人是生是死,往东往西,但凭教主吩咐!姜某现在别的没有,只机缘巧合偏得一个宝物,待我回到祝融部,我派人把那宝物给教主送过来,此宝物定能对教主实现大业有所帮助。”

      南宫风吟突然仰首狂笑道:“哈哈,爽快,爽快,姜兄此言,我甚感欣慰啊!知我者姜兄也。我丹鼎峰上的宝物,明日任由姜兄挑选几件带回去,算是姜兄来我丹鼎教做客的礼物吧。”

      南宫风吟又接着道:“姜兄啊,时下正是号令武林,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武林同道们,也就只有你我兄弟二人,还有些宏大志愿,对江山社稷之事有些担当。实不相瞒,姜兄你也知,当今天下,易主如换衣服般频繁。那些个碌碌之辈都当得,我南宫又有何当不得呢?”

      “当得,当得,南宫兄绝对当得。我定协助南宫兄拿下这天下。”姜绵笑着附和着。

      “哎,知己啊,知己,知我者姜兄也。”南宫风吟大笑着说到,姜绵也跟着大笑起来。

      姜绵又接着道:“南宫兄此言正和我意正合我意啊!我定要好好配合南宫兄让这江山换颜,让这江湖变色。只有你我两兄弟联手,定能让当今天下易主,让当今武林变幻。只是,不知南宫兄现在做何打算呢?是否已经有了完全的计策?实不相瞒,兄弟我倒有一计。”

      “哦,姜兄说来看看。”南宫风吟说到,脸上闪着喜悦的光芒。

      “当下南宫兄要做的就是想个妙法。让江湖上各大门派之间内讧,到时候南宫兄便可坐收渔翁之利。至于,江山吗?兄弟我倒是和朝廷的人有几分交情,我去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做江兄朝廷里面的内应,待成熟的时机,我们一举拿下这天下也绝非难事。只是眼下,我还需要南宫兄的援助。”姜绵说到。

      姜绵其人无利不起早,面对南宫风吟,他也是自保的权宜之计,同时他也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既然你南宫风吟送上门来了,我何不借助丹鼎教借助南宫风吟之力拿下江山呢?毕竟丹鼎教的势力在当今武林中没有其它势力可以抗衡。至于这天下之主的位子谁来坐吗,哼,自然是随掌握先机谁就能先坐得,谁大权在握自然就由谁来坐,到时候,也未必就听你南宫风吟的了。”想到此,姜绵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被人觉察到的笑意。

      南宫风吟一直在摆弄着茶,随手又递给姜绵一杯茶,道:“来来来,姜兄,再试试这洞天贡茶,这紫背龙芽,汁色清澈,茶香味醇”,南宫风吟又给姜绵斟上了茶,南宫风吟可谓热情之至,拿出各种好茶款待姜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