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奶奶低着头,轻轻叹了口气,沉默了半晌,又招呼着大家吃菜。爷爷倒是表现得很有大家风范,从始至终,不出一语。小沐的妈妈和婶子安慰着神情落寞的大娘。表妹还小,发生了什么她还理解不了,她盯着水晶山楂,不知道该从何下口。

      年夜饭总是备货充足,就是急赤白脸的吃,也不可能吃完,何况现在桌上又少了些人,菜就显得更多了。

      小沐早已吃饱,可为了让奶奶好受一点,她把盘中剩下的锅包肉包圆了。这个菜是奶奶专门给她做的,她必须赏脸。吃完最后一块,她放下碗筷,像打了胜仗的士兵一样,朝着奶奶笑。

      奶奶却顾不上她,也加入了安慰大娘的阵营,低声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你多担待一点,是他不对。等他们回来,我们一定批评他。”

      小沐很想知道别人家过年,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反正去年在她姥姥家,小舅舅和二姨也大吵了一架,原因太过鸡毛蒜皮,她已经想不起来,但当天也是热热闹闹,吵架声和劝解声弥补了没有爆竹声的缺陷。

      她记忆中的年总有那么点不太平,大事小情,都要闹上一闹,今天如果大爷平安过关,婶子可能会找茬把四叔数落一顿。没有哪一年是风和日丽的,总得有点事。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要千里迢迢地凑到一起,为什么?

      婶子和妈妈一起收拾碗筷,奶奶继续安抚大娘,“都这么多年了,将就着过吧,以后别再提离婚了,让孩子们听见,多不好。”

      孩子们听见有什么不好?小沐轻笑一声,现在的孩子什么不知道啊。北上广的离婚率年年攀升,离婚在大城市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大娘不吱声,眼睛一直朝下看。她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也在想着小芳?

      小沐看看时间,她准备出发了,她对奶奶说,她和一位小学同学约好了,一块去广场放烟花。

      她妈从厨房探出头,问道:“哪个小学同学啊?我认识吗?”

      “大米团,你还记得吗?”

      “哦~”妈妈应了一声。

      从故意拖拉地声调中,小沐确定她妈没想起大米团是谁,她又补了一句:“是女生,之前经常来咱们家,你盯着我们背英语课文。”

      “我知道。”妈妈应了一声,又喊道:“别回来太晚啊,十二点吃饺子。”

      小沐出门前,奶奶和大娘已经并排坐在了沙发上,她们在等春晚开始。看样子,暴风雨不会来了。

      可是爸爸他们怎么还没回来,他们去哪了?

      上了昊贤的车,小沐执意要去超市买水果和保健品。“不行,不能空手见家长。我们北京人没别地,就是理儿多。”

      昊贤转过脸看着她,“你不是我们这儿的人吗?还装北京人。”

      “我姥姥家是北京的啊,还是正白旗呢,我怎么也算半个北京人。”小沐不服气地说,“去超市,赶紧的,不然不去了。”

      昊贤拗不过她,只得先带她去买东西。

      小沐提着大包小包,跟在昊贤身后,走进位于城郊别墅区的家。

      房子很大,中式装修,到处都摆满了绿植,生机盎然。在东北养花可不是件容易事,室内太干,室外太冷,稍微娇气些的植物随时随地都可能死掉。

      小沐跟着昊贤走进客厅,看到了很多盆放在架子上的君子兰。君子兰是这里的市花,男女老少都喜欢它,价格一度到过几十万一盆,但只限于这座城市,出了这里,它的价格便一落千丈。

      本地人对君子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把当作股票一样炒来炒去。

      小沐也不例外,无论是君子,还是兰,她都喜欢。

      姥姥在客厅里等了他们多时,见他们进门,便起身,迎了过来。

      小沐的目光从君子兰移到了姥姥身上。她穿着丁香色的旗袍,一头银丝烫成了卷发,用一根玉簪高高挽起。她脸上已有了岁月的痕迹,可一双眼睛依然明亮。她腰板笔直,精神状态饱满,看起来完全不像老人。

      她保持优雅的笑容,对小沐说:“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啊?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她说话字正腔圆,完全不带本地的口音,这让小沐有些奇怪。她发自内心地赞许道:“姥姥好漂亮啊,您年轻时一定是大美女。”

      即使现在看,姥姥也是美女。

      “那还用说,”昊贤骄傲地介绍道,“姥姥以前是电影厂的当家花旦,很多名流都是她的粉丝。她那会儿比我还红呢。”

      “胡说,”姥姥笑道,“你出门还要戴口罩,我出门买菜,哪有人认识我。小沐啊,饿了吧,来,咱们吃饭吧。”

      啊?又吃,小沐看着昊贤求助。昊贤有意避开她的目光,拉着她,走进餐厅。

      又是一桌宴席,小沐看得头晕目眩,一点提不起胃口。

      “姥姥,您不知道,她特能吃了,这一桌子菜都未必能喂得饱她。”

      小沐转头瞪着昊贤,明明知道她已经吃饱了,为什么还要这么说,这不是故意坑人吗?

      姥姥倒是很高兴,笑道:“能吃是好事,多吃点,昊贤也没告诉我,你爱吃什么,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他说你也是本地人,我随便做了几个蒸菜,你尝尝。”

      蒸菜就是横菜,小沐带着苦笑吃起来,边吃边说:“好吃,这个酱肉真香,这个粉蒸排骨也好吃。”

      昊贤劝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都是你的。”

      小沐侧过头,狠狠瞪着他,却看到他脸上隐隐带着笑意。

      原来你会笑的啊,唉,博君一笑,撑死也值了。

      晚饭后,小沐挺着肚子去厨房刷碗,姥姥不让,把她从厨房推了出去。洗碗的重任交到了昊贤身上,姥姥带着小沐上了楼,拿出老相册,给她看昊贤小时侯的样子。

      能看到小时候的昊贤,真是求之不得啊。小沐看着照片笑道:“真可爱。”

      三岁之前的昊贤圆头圆脑,用大胖小子来称呼毫不为过,谁能想到如今的他瘦成了现在的样子。真是男大十八变。

      相册里不只有他,还有他的父母和姥姥姥爷,昊贤母亲是当之无愧的绝色美女,即使放到现在的演艺圈看,颜值也绝对能打。至于昊贤的父亲,也是帅哥一枚,文质彬彬,带着忧郁的文艺气质。有这么强大的家族基因做后盾,昊贤长成这样就毫不奇怪了。

      他长到六七岁时,眉眼已依稀有了今天的样子,小脸尖尖的,乍看像个女孩。可和现在的昊贤不同,照片里的人很阳光,总是迎光大笑。和家人的合照是笑着的,和同学的合影里,他也笑得很开心。

      他的打扮远远领先于时代,一张打雪仗的抓拍里,他脚上居然穿的是带着“UGG”logo的雪地靴。再往后地照片里,他居然穿着supreme的帽衫。在那个年代,小沐根本听说过这些牌子,看来他的家境一直很好。

      小沐继续翻着相册,昊贤渐渐长大,从照片里的环境看应该是在国外,这期间不但照片的数量急剧下降,照片里的人也渐渐失去了笑意,他脸上总罩着一层黑气,不止是他,连同他的父母,脸色都不好看。

      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小沐忍不住问道:“他这时侯是在哪啊?”

      “美国,他爸妈带着他移民了。”

      “哦。”小沐应了一声。

      这道没什么好奇怪的,有那么一段时间,这个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打算离开。要么东南飞,要么出国。每个人的脸上都有那么点破釜沉舟的意思,去哪都行,哪怕是老挝,缅甸、柬埔寨,反正不能继续留在这里。

      他们对故乡的厌恶,和对外界美好生活的过度预期,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漩涡。

      回过头看,留在这里也不会怎么样,姥姥也好,奶奶也好,这不都生活得很好嘛。而反观那些移民,他们到了向往的城市,就真能过上向往的生活吗?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除了加倍努力打拼,一代移民别无选择。

      小沐一家也是移民大潮中的一员,只不过他们走的不远。

      这本相册是按时间顺序摆放的,可以清晰地看出,缺失了一段成长记录。出国之后,昊贤似乎立刻就长成了大人。而之后的照片,背景又变成了这座城市,而他则正式变身阴暗系少年。长发,冷脸,总是低着头,眼睛向下看,身上罩着的那朵乌云更大了。

      没等她问,姥姥便说了:“唉,他爸妈非要带他一块过去,我当时就不同意。他刚上初中,过去干什么。基础教育肯定是咱们这边好,出国什么时候不行啊。他去了之后果然就不适应,还惹出许多事来。”

      背井离乡,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陌生的人,很多孩子会因此而患上抑郁症。这件事在前几年已经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孩子在小学到初中这段时间,经历移民。提前或滞后,都会好一些。

      很不幸,昊贤恰好就是在这段时间去了美国。

      一张高中毕业集体照吸引了小沐的注意,昊贤穿着校服,上面写着第五中学。

      小沐问:“他高中就回来了?”

      “高三回来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