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二章(下) ...
-
下午的时候,最后两位舍友黄腾锋和蔡子龙也到了。然后开始疯狂的自我介绍,虽然他们都不是话痨,但也没有内向的人。他们还说要打响206宿舍这个招牌,冲出电力系,冲出水院。曾经的众志成城,原来是那么天真。
\"咦,你是清远人,清远鸡,很出名的\"林超说。
张信友苦笑着,这就是外地人对清远的第一印象吧。
吴彬立马戏谑道:“清远鸡多过清远鸡。”并且是用一口不太标准的粤语。
他是地道的梅州人,不太会说粤语。虽然梅州也是属于广东,但广东里很多城市都是不说粤语的,也不说普通话,而是说当地的方言。广东人就一定会说粤语,这是外地人对广东人最大的误解。但他却对粤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包括江西人林超,以至于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有很多话题都是围绕着粤语。
在206宿舍里懂粤语的还有一个人,是来自茂名的黄腾锋,但他的口音比较重,就像广东人说普通话一样,一开口便知龙与凤。
本来张信友是应该跟他们一直聊,然后睡个午觉,醒来大伙一起去吃饭,206宿舍集体行动的第一顿。晚上还要开班会,而大一第一个学期周一至周四每个晚上都要上晚自习。张信友当初的反应是颇为惊讶,没想到进了大专还是逃不过上晚自习的命运。
不过现在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不成功便成仁。
张信友背上书包准备出门,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吴彬问:\"你要去哪里啊?\"
“图书馆”
三个字一蹦出口,五双眼睛齐刷刷地扫过来,他看着舍友们崇拜的眼神,实在忍俊不禁。
“哇,学霸啊”黄腾锋说
“没有,只是顺便逛一下”张信友说完就立马溜出宿舍,生怕他们一时兴起也要跟着去。
其实刚才说他是学霸的黄腾锋才是正真的学霸,三年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没掉出过班级前五。
张信友在水院的生活可以用四点一线来形容,宿舍、饭堂、图书馆、教学楼。他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却很少在图书馆借书。一般都是找到感兴趣的书籍后再上网买,而且还是在淘宝里找最便宜的,他喜欢看着书架被塞满。张信友没有版权意识,无论正版还是盗版,只要是价钱合适心头所好,他就会买。三年下来,他自己买的文学书籍比学校发的专业书还要多。
水院虽然只是大专学院,但某些建筑的设计还是颇有心思。例如图书馆的建筑外形像是一台发电机的绕组,而体育馆则打造成储电池的模样。对应着水院最重要的两个学系,电力工程系和水利工程系。图书馆共有七层楼,一楼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出入的地方,张信友只知道新生领课本就是去图书馆一楼。二楼和三楼是阅览室,在宿舍还没安装空调那段时期,夏天的阅览室是一座难求。四楼至六楼就是藏书阁,其中每一层楼每一个区域都收集着不同专业的书籍,琳琅满目。七楼是电脑室,电脑室外面有一个露台,一眼望去,可以收揽水院全景。
他背着书包,直奔六楼。
每层楼都以字母划分区域,其中文学书籍在书库E区。张信友驾轻就熟地穿过一排排书架,从中国古代文学到中国当代文学,从日本文学到欧美文学。两列书架形成的走道沉重且漫长,当年的徘徊,曾经的流连,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他从这一端走到走道的尽头,仿佛经历了春秋与夏冬,仿佛用尽了四年的时光。
书库的中央是密集的书架,四周沿着墙壁都设有桌椅供其学习。张信友来到这个熟悉的位置,靠窗的一张桌子的前方。窗户正对着校道的一个十字岔口,他非常喜欢。那是从教学楼回宿舍或许去饭堂的必经之路,每到下课时间总会人群潮涌。
张信友坐下来拿出一本崭新的笔记本,然后把它摊开。以前他到图书馆是为了写小说写故事,然而四年来也没写出啥东西。毕业后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生活里只有上班,下班,加班,枯燥而无味。
如今他要写的东西有点特别,虽则也是故事并且是属于他和她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写出开头却掌握不了结局。
香港警匪片里一些重要的行动、任务或许作战计划通常都会有一个行动代号,例如寒战。张信友这个划时代的阻止渣男计划也应该拥有姓名。
他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词语,那是他曾经为她摘取的网名。
手中的笔有些颤抖,写出歪歪斜斜的两个字,或是因为里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回忆。
幸而
这次的行动代号就叫“幸而”,行动中两个位主人翁的代号也想好了,干脆就通俗一点叫男孩和女孩。行动的终极目的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男孩和女孩的相遇相识。
男孩的学校在佛山三水,家在河源。女孩的学校在广州增城,家在清远。两地相隔百里,而且他们在大学之前是完全不认识,相遇也是偶然。也就说,如果成功阻止男孩和女孩偶然的第一次相遇,那么他们以后相识的几率接近于零。
问题来了,如何阻止他们的第一次相遇?
首先要弄清楚三点,分别是时间,地点,经过。详细来说:
1,男孩和女孩在什么时候相遇?
2,男孩和女孩在什么地方相遇?
3,男孩和女孩因何事相遇?
其中第3点张信友已经清楚,是女孩跟他说过。她和男孩的第一次见面是在轮滑社举办的联谊活动上,是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但联谊活动举办的具体时间不祥,具体地点不祥。
要破解剩下两个关键点,最好的方法是加入本校的轮滑社团。张信友是这样推测的,如果能汇集佛山和广州两个不同城市的学生,那么联谊活动的规模肯定不小。大规模的社团活动通常不是临时策划的,极可能是每年都会举行的传统性活动,并且本校社团参与的可能性也很大。
如此一来,“幸而\"行动的作战内容可以具体化为阻止男孩或许女孩参与那一次的联谊活动。
他在笔记本里写下轮滑社三个字,这次的下笔略显坚决。接着在下方写下男孩和女孩,分别用箭头指向轮滑社。其中男孩这个两字要用圆圈圈住,然后划上大大的红色叉叉。没错,张信友决定要去阻止男孩参加联谊活动。
为什么不是女孩?其实他对女孩更了解,甚至他还记得女孩的手机号码,可以随时加女孩的微信,如果选择以女孩为目标的成功率会更大。
但张信友不敢,也不能。女孩的性格很敏感,容易大哭大笑。如果贸然去接触女孩,张信友感觉会提前暴露身份。因为他经历过,他发过誓。
他和女孩曾经约好一起“早睡早起”,晚上11点半准时道晚安,早上6点半起床。她去晨跑,他去看书。互相监督,相互鼓励。
张信友当时调好6点25分的闹钟,一醒来就打开微信,等到6点半踏着点给女孩发送信息。
“起床了”
女孩也很快回信息说:“嗯嗯,你比闹钟还准时。”
“哈哈,人肉闹钟”
说完,他就马上起床穿衣、洗刷、剃胡子,全程不到十分钟。梳理完毕后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看书,而是马上回公司。昨天晚上为了早点和她聊天,张信友放下头上还没完成的图纸提早结束加班。
他走到公司楼下时收到了女孩发来的信息,她说:“我出门了。”
\"热不热?\"张信友问道。
他记得女孩很怕热,因为流汗,她经常把脖子都擦得通红。
“现在不热”
“嗯嗯,那还好”
然后,张信友回到公司打开电脑专注昨晚还没完成的图纸。
约摸25分钟后,女孩发了一张截图过来。是她使用的跑步软件上的截图,里面显示着路程和时间的,她跑了3公里。
“这次是全程开着软件跑吧,比昨天多了一点”张信友说
“对”
就这样,张信友一边画图一边断断续续地跟她聊着。
“去上班了吗?”他问。
“现在去”她说。
“嗯嗯,注意安全\"他说。
“不开心,忘记拿牛奶了”她说
他发了一个哭笑的表情:“以后出门跑步的时候就放车上”
“下楼的时候我还记得”她说
“有时候是这样,时间紧,转眼间就会忘记”他说
“嗯嗯”女孩停顿了一下,然后问:“今天早上你干嘛了?好像都没时间理我。\"
她居然发现了,张信友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又不敢说实话,他纠结着编织着。
\"没有,我只是看了一下书,我是想着一直找你聊天,你的时间会更紧,我觉得你挺赶的”
为了让她相信,张信友还十分无耻地加了一句“我看那本书内容很气人的\"
“什么书?说什么的?\"她问
张信友回忆着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假装是今天才看,然后说给她听。那一副正经模样,仿佛真有其事。
他痛恨自己向女孩撒谎,痛恨自己的不中用。他暗暗起誓,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然而正当张信友努力实现这一切时,女孩已经不在乎了,她不在乎张信友会不会撒谎,不在乎张信友会不会理她。
她不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