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说书先生何樵也在那简州书院有一个朋友,是院长笪夫。这不是个官办的书院,笪夫科举落第之后便经起了商,供养自己家中的几个弟弟继续发奋。
一来二去之后,生意做大了,这位长兄便想着不止把自家人培养起来,还要回馈乡里,便创办了简州书院。他早聘过何樵也来做老师,但对方自由惯了,说着“教书影响自己苦读”拒了这份好差事。
其实别人都清楚,这家伙待在勾栏当个说书先生,又哪来时间读书呢?不过是沉在这酒色之乡中无法自拔而已。
但现在不一样,小羡无已经九岁了,又表现出对学问的极大兴趣。
何先生早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回真正的先生,而非说书“先生”,这当儿有了羡无作为动力,他便卷起书本,给小丫头打扮成男孩子模样,二人来到书院。
羡无很不喜欢这一身男孩子的衣服,又粗又硌人,哪有丝绸舒服。她自然不知道,以往自己的穿着都是继承自风尘女子们的百家衣,把酒污的部分剪掉,裁小了做的。
听说在成都也有女子可以上的学院。但简州这小地方,即使院长有心,人们也不能接受自己要考取功名的孩子跟女孩坐在一起上学,尤其还是个来自风月场的女孩子。
二人直奔院长所在的雅室,后者正独自饮茶,一边读着学生交上来的试卷,一边口中碎碎念着:“太差了,这都是些……竟然还有人满纸涂鸦。”
“笪夫兄,近来可好?”
“哟,何兄来啦?请进请进。”放下茶碗,打量着眼前的一大一小,笪夫那商人独有的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对方的来意就已经知道了大概。
“笪夫兄,这是……我表嫂的孩子,叫羡无,她天资聪慧,不过已经九龄,入学的时间晚了些。”
“这倒无妨。”笪夫院长点了点头,视线对上了羡无的大眼睛,“我问问你,会念三字经吗?”
“不会。”羡无实话实说,何樵也从未教过她三字经。
“虽说不会,但字已经都认得了。别说认字,她的书法也很漂亮。别说书法,吟诗作对都不在话下。”何樵也很自豪。
“哦?你会对对子?那我要考考你,喏。”笪夫把手上的试卷递给羡无,继续说道:“这卷上有两个对子题,我的学生都做错了。若是你能对上来我就收你。”
笪夫没给何樵也看,而是直接递给羡无。一来看她是不是真的认字,能从十道题中找出对子题;而来也是想看看自己这位老友推荐的孩子是否真有才学。
羡无接过试卷一看,差点没笑出鼻涕泡来。好啊,这学生多半是个熊孩子。
试卷的第一题,问:论语的作者姓甚名谁?
答曰:关羽关云长。
论语是书院必学的科目,连作者孔丘孔仲尼都不认识,这学生肯定不行,要说学生不行,这老师……
羡无偷偷瞄了一眼笪夫。
这老师恐怕也不怎么样。
虽然没念过三字经,“教不严师之惰”的道理羡无却是无师自通了。
接着往下看吧。
第二题,上联:月下西子,鱼沉雁落
这题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内藏乾坤。看起来是在讲月亮下的美女西施,实际上西是方位,子是时辰,月下西子既可以看作写人,也可看作写时写景:月亮子时开始由西方落下,天上的大雁水里的鱼都归于平静了。
但这样的对子小孩儿那看得出什么。他也没写字儿,画了个关公像,不知打哪儿取来的朱砂,把关公的脸画的红透了。
羡无觉得有趣,就看了眼答题人的名字,卢春分。
拿过毛笔舔饱了墨,羡无对了一联:
春归孟郊,草长莺飞。
这春归孟郊也很有意思,孟仲季,孟春是最初的春天,是时间,郊,郊外,是方位。这句可以解作春光回归了孟春的城郊。但孟郊孟子,又是人名,整句又可解作春游归来的孟子。
这春归孟郊,刚好对上月下西子。后半句草长莺飞对鱼沉雁落,真真是个妙对啊。
“好!月下西子,鱼沉雁落。春归孟郊,草长莺飞。好好好!”在一旁看着的院长忍不住拍了拍手。其实他出这道题,是有意炫技的,让那些成天眼高于顶的学生看看差距在哪里。没想到还真有孩子能对出这样的绝对。
羡无也觉得很开心。她看见卢春分名字里那个春字,才偶然想出这个下联。
接着看下一题,就是一个寻常的上联了:移椅倚桐同赏月。
这个何先生教过,所以羡无马上就对出了:点灯登阁各观书。
“好哇!这个学生我收下了。名叫李羡无,是这两个字吗?”笪夫又一次高兴地拍起了掌,他把羡无的名字写好,三下五除二就记录在籍了。
“今天时间也不早了,明天吧,明天开始就来上学。”
“学费的事情……”何樵也明白自己这位老友,肯定是爱才就要免除学费的,但他马上拦住对方,接着说道:“学费的事情一定得给。其实,今天到你这儿来,我还有另一件事……”
何樵也战战兢兢的说明了来意,他想通了,要辞去说书先生的事儿,专心来书院教书,那薪酬来付羡无的学费。
其实他自己心里很没底。商人都是重面子的,哪怕是朋友,之前人家那样三番五次请自己去教书,自己不去,现在没人找他反而来了。
拉着羡无过来,何樵也觉得说不定看在孩子这么聪明的面子上,笪夫就不计前嫌了。
“哪儿的话。你能来教书,我求之不得啊!”没想到笪夫院长很容易就答应了,他的书院里正是缺乏厉害的老师,有学生连字都写不伸展。
“那就这样了,薪酬还是以前我跟你提的那个数。明天吧,明天你就和小羡无一起过来!”
这番话让羡无对眼前头回见面的院长心生好感,此人既有书卷气,又有江湖气,说起话来有礼且爽快,很对羡无的胃口。
毕竟是勾栏长大的孩子来了书院,能遇见这样的院长也算是颇有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