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史罗」同行 ...

  •   首发于Lofter 2019-05-27

      *cp/史罗

      *全文共10000+字。

      *是一篇\"书本后记\"自述形式的文章。

      \"他们相隔了四十五千米,分离了五十四年。然而他们在同行。\"

      _____

      同行

      在这本《公元后纪元的公元人》的后记中,笔者想附上一段随记,里面是一些自己的生活经历。现在谈起这些更像是一个遥远的回忆,但是对于笔者来说,这是促成这本书诞生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我尚值年轻时与罗辑有过接触。虽然更多时候是与他的密友史强的接触,而且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们,但是这段短暂而深刻的记忆已经难以抹去。接下来读者们看到的,就是笔者那段时间记录下来的东西。其中有一些后来加入的注记,以方便理解。

      危机纪元中后期。

      我刚成为一名研究冬眠群体社会学的学者,为了研究需要而定居在新生活五村。我为自己能与罗辑住在一个村而感到兴奋,尤其是他建立了威慑以后,全村人都在为他的胜利而欢呼,我也不例外。而史强——村警务队长——则更加勤恳负责地为村子干了很多饱受称赞的事。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他们两位成了我们这一片的名人。

      在最初的几年中,我与他们并没有交集,只是在社区登记个人信息的时候与史强打过交道,我记得他打趣地说:\"要是我也有这么个高学历,我现在肯定不在敲门查户口。\"而下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两年之后了。那时候罗辑刚进入地下,而史强把各项事情分配下去之后,选择了辞职。按他的话来说,\"给青年人一些锻炼的机会\",可是我总觉得他还有更多的想法,以我能看出来的情绪——容我冒昧——大概是焦虑和一丝怅然若失。最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居然找上了我家。

      他分配到的房子与我是正对门,在他搬进去之后我常可以看见他出来散散步之类。但是今天很意外地,史强来敲了我的家门。

      \"你是林姑娘吗\"史强礼貌地询问我。我点头,并告诉他叫我小林就好了。他稍微放松了些,又道:\"小林,我最近想找些书来看,但是四处找了都没有,我知道这个时代基本都是用电子书了,但是我不太习惯用啊!就想......来找你问问。\"他局促地笑笑,略显尴尬的神色。

      于是我给他一个善意的微笑,说我确实有书。其实我有许多纸质书籍,并且就藏在一间专门的书室中。我带他进去看了看,他的表情亮了起来,在书架面前有点不知所措。我问道:\"你想要哪一类的书——是文献还是科普文学或者是小说\"然而史强语塞了两秒,只挠挠头,低声说:\"我可以要一本字典吗\"

      这时我才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史强。虽然在我出生的危机纪元,各种社会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出于专业素养,我对公元人的了解还算不少。他一定是那个时代比较基层的人民群众,虽然是一个极富经验又尽职尽责的好警察,但是也能看出来文化程度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有好几十年没有再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此人身材微胖,脸上也有岁月留下的疤痕,抚摸纸张的手指覆着一层茧,一看就知道是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劳动人民。

      他要读书,肯定是要从识字遣词开始。但是为什么他突然想读书了呢出于礼貌,我并没有问出口,而是从最顶层拿出了一本字典给他,又抽出了一摞报纸。

      \"谢谢!\"史强连忙把它们接过来,很真挚地道谢,又端着翻开浏览,语气含着几分惊奇:\"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报纸!\"

      我解释道,由于冬眠苏醒的人中有许多年龄偏大不能接受电子设备的公元人,新闻社便组织着印了日报,让他们可以安心居住在地面上。

      史强满意地带着字典离开了。又过了几天,他来归还报纸,又向我借了另一摞。几次往来之后我大概知道了史强读书的速度,他一周通常找我两次,每次归还的报纸上都会有歪扭又大小不一的铅笔字,虽然字迹不堪入眼,但是可以看出来他的态度很认真。慢慢地,他已经可以阅读一些小说和散文集。而我们也变得熟络起来。

      来找我借书的时候,他喜欢坐在三面书架环绕的小桌前看窗外,我帮他寻找时,他也会闲扯两句。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才知道了他和罗辑的故事。他们的关系比我想象的要亲近很多,最初相识时罗辑似乎十分滑稽——从史强边讲述边捧腹大笑可以看出来他对此印象真的十分深刻。当史强慢慢地叙述到他因病冬眠而与罗辑分开的时候,他的眼神有点暗淡,不过是轻微的一丝情绪,很迅速地被他带过了。

      我找出一本《在细雨中呼喊》,随后又抽出一本《活着》,递给史强。史强看着书名仰着笑了:\"这书名,《活着》,我就想罗老弟能好好活着。不过他现在在地下,这点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他这样说着,让我发觉到罗辑能平安活着进入地下也是靠史强的功劳。这么看,他们对彼此来说都是意义重大吧。

      这又让我突然想起了我当初没有问出口的问题。于是我斟酌词句,状似不经意地问道:\"您做了几十年警务工作,为什么突然想到要辞职来学习呢\"

      史强还是很机敏地感觉到了我埋藏许久的疑惑。他神色变得似乎有些哀凉:\"这个嘛,是因为我担心他出来之后适应不了现代生活,毕竟时代进展太迅速了,他那时候又一定是个年迈的老人了。我还是得照顾照顾他,又怕自己懂得不多教不会。\"

      我噤声立了两秒,回应道:\"啊,您真的非常会为人着想!\"他只笑着摇摇头:\"习惯了。\"

      三年就在每一天的单调循环中过去了。期间我去地下城许多次,目睹着地下城乘了光速飞船般的迅疾变化,在罗辑的威慑之下,人类在和平的光圈下朝着积极的方向飞速奔跑着,先前因为舰队覆灭而动乱造成的残骸已经被修补完善,各种基础设施铺天盖地地覆盖了整个城。我回到地面上后,跟史强提出要带他去地下看看。

      \"就当是感受一下罗辑开创的这个时代吧。\"我诚恳地劝说道。史强虽然还是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答应了。不过他说:\"在此之前,我要去找一个人。\"

      我带着一丝疑惑,跟着史强开车去了他说约定见面的地方。出乎意料的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居然还能找到一片澄澈的湖泊。我坐在车里远远地望着,看见湖边站着一个高大的男人。那人金黄色的头发梳成背头,黑色的长风衣在微风中小幅度地晃动着。身形挺拔,仿佛一直拥有着某种信念。我看着他与史强聊了几句。史强不会英语,所以那个男人讲的应该是\"古汉语\"——那么他也是公元人。后来他们的话题似乎愈发让史强感到焦灼,我看见他开始踱步,有些不安地来回走动。但是在我即将打算下车问他情况时,他已经和金发男人告别,朝我这里走来了。

      这时我看见史强的神情,便是一种纯粹的、了无生机的沮丧与颓废。他抽出一根烟,打火机摁了两下才打上火,深深吸了一口后向窗外吐烟气。我不敢询问什么,也不敢提起\"去地下\"这回事,意外的是史强先开口了:\"我们去地下城看看吧。\"我愣了一下,连忙\"嗯\"了一声答应。

      一路上,史强不言不语,只一个劲地吸烟,一根接着一根,直到我为他的肺部健康而担忧——即使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比公元时期先进了许多。我温和地劝道:\"不管发生了什么,只有振作才能解决问题不是吗公元时期一位很有才的总统曾说过:人们唯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不管有多糟,总会有转机的。\"他感激地冲我挤出一个笑容,顺手把烟头掐灭了。

      我们终于来到了地下城。史强终究还是被这壮观的景象惊讶到了,暂时忘记了刚刚的忧愁情绪,瞠目结舌看着周遭各类新奇事物,啧啧称奇:\"我的天,人类还真是出息了!\"我把所有他觉得陌生的东西一一介绍给他,他很认真地听着,但是我发现比起\"自己想学会\",他更像在学习\"如何教别人学习\"。联想到史强说他想让罗辑从地底出来后还可以融入时代,我忽地被打动了。

      这时,一个悬浮新闻AI飘了过来,给我们播报近期新闻。史强觉得新颖,伸手点了点屏幕,AI便发声道:\"尊敬的史强先生,上午好,现在我根据您的兴趣点为您推送新闻。\"史强满脸惊讶又好奇地看着它,我示意他戳一下屏幕。史强照做了,一条新闻飘了出来。第一条飘出来的通常是大数据显示此人最在意的事物相关的新闻。展开后一行醒目的黑字标题映入眼中:

      ——权力与命运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专权\"之外的平衡点

      我的心突然猛地震颤了一下,偏头看了一眼史强——他面如土色,却缓慢而详细地阅读完了全文。我突然知道那个金发男人与他谈话的内容了。

      由于长久以来研究公元人的社会心理,我竟有些忘却现代社会的心理变化趋势。其实在不久前,我已经有感觉到罗辑社会风评的变化——但由于与己无太大关系,也就抛掷脑后没有更多思考。此刻看见史强的表情,我才迫使自己往他们身上想。在飞速的思考间,我突然得出了结论:人类不感谢罗辑。

      在几十年之后,我知道了当时的推断是正确的。不过史强从那个金发男人处听说了,并最终在这里找到了引向那个结论的证据。我看着眼前有些恍惚的男人,胸中忽生了几分同情的悲怆。在这个迅猛发展的时代,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枯枝,罗辑对他来说,是把他捞上岸的伐薪者。史强在他身上找到了依赖、以及自身的价值。在我调查的众多公元人之中,有大部分的人认为过往的亲朋好友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唯一实感——这也是他们喜欢群聚在新生活区的原因。对于史强来讲,罗辑的离开正在拉扯他与世界的联系,前途的渺茫更让他逐渐脱离这个社会。

      而对于罗辑呢史强大约是最后一个赤诚着待他的人,是他未来重新成为普通人后唯一的依偎。

      他们微妙的羁绊让我惊奇又悲伤。史强在回去的路上沉默寡言,我也没有再阻止他抽烟。他深重的苦闷融化在沉默中,让我觉得幽闭而窒息。回到家后,他才跟我说了返程后的第一句话:\"你能把书室借给我吗\"

      我同意了,原因是我出于职业安排即将要冬眠,不过更主要的,是我希望能为这两个孤独的人做些什么,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之后他几乎半住在了我的藏书室里。每天三餐有两餐都是我主动做好端进去,否则他似乎连进食的时间都不愿意荒废。我不知道他这样填鸭式的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仍然是因为\"希望能帮助罗辑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吗可是史强能做到的,好像也只有这些了。我突然发现他和我一样,在这些时代的洪流面前手无缚鸡之力。任何人都一样。

      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在湖边踱步思考。常常是转了一圈又一圈,早晨出去傍晚才回来。或许湖边安静且凉快,有利于想事情。但是他似乎跟我讲过,\"罗辑以前住的那个伊甸园里面有一口好漂亮的湖!\"——也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

      在冬眠之前我与他好好道别了。这次的冬眠时间是五十年,或许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五年的缺失就会让人难以跟上步伐;但幸好我还年轻,学习能力或许可以适应。我把房间的钥匙给史强,并千叮万嘱他一定要保重身体,\"否则罗辑还没出来你就先死了,这不就没意义了吗\"我这么说道,他也觉得有道理,点点头跟我说:\"我会的,你可放心去冬眠吧!\"

      后来就是半个公元世纪的冬眠。五十年过去之后,当我睁开眼时,简直怀疑这不是真实的世界。地面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机勃勃——不,应该说比以前的环境还要好,几乎是一座大公园。办完手续之后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史强。我很紧张,心里惴惴不安着生怕这时他已经去世了。冬眠中心帮我查询了电话,我拨过去时候不过几秒,对面就接通了。

      我听到的声音苍老而平和,语气是温柔的,但是又有一两分老当益壮的锐利。我拿着手机,几秒钟忘记说话,听见对面跟我热情地寒暄,我才回过神来:\"史先生!我没想到你还活着!\"史强有些发笑:\"招呼不是你这么打的知道吗\"

      然后我根据他给的地址到了他的住处。因为地面的重新建设,新生活村早就被拆掉了,现在他住的地方是一栋很有风格的小树叶。我的新房子仍然在他的对门。而那些书,他为了方便使用便搬入了自己的房间,我也很感激他能帮我打理我的藏书。

      这时我很仔细地端详了一遍史强。他真的老了很多,脸上的皱纹密且深。虽然我不太清楚现在的医疗水平是否可以让苍老的人看起来年轻,但是他这个样子应该也有百岁了。\"你期间没有冬眠\"我有些惊异地问。\"没有,我哪敢冬眠,你不感觉这世界变得太快了吗我早就不是年轻人了,一年半载不了解新事物就永远跟不上咯。\"史强很随意地说,手中拿起了一张薄纸,只一划就打开了五六个界面。\"现在我业务能力很强的,你什么不懂就问我!\"他嘿嘿一笑。

      最让我震惊的不是他的年龄,而是他的气质。史强在这五十年内几乎换了一个人,曾经大咧又粗鲁的形象连影子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斯文和谦逊。他双眼如缀了火光,永远怀着什么似的。许多人老了之后就对自己的形象渐渐不重视了,而史强穿着整洁,不能谈上精致,但可以说十分讲究。

      而他性格里那些机敏和狡黠仍然很明显,这似乎是他的标签,连接起过往与现在的他。这种保留让我知道他的改变是温和的、有序的,而不是那种受了刺激的改变。

      我有些恍惚,但是很快就觉得开心而轻笑起来:\"能见到你可真开心啊!\"史强也笑着眯了双眼。他很耐心地教我怎么使用电子墙,这种墙和危机纪元有什么不同;又带我出去转转,给我指路哪里可以登上飞车。他真的很娴熟,对这些东西了如指掌;在教我的时候好像在履行一项光荣的使命——大约他在这个过程中常常落入未来迎接罗辑的想象。

      但是他在这之余还是会若有所思地沉默。我注意到史强在窗口发呆的时间变多了,晚上也会长久的失眠。这让我隐隐担忧,可是我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执剑人就要交接了,罗辑马上就要卸任了。

      史强等了五十四年的那一天就快来了。

      当我走在路上时,一些自动屏幕常常会推送关于罗辑的新闻。人类不感谢罗辑。我反复地想到这句话——他们对罗辑的批判几近刻薄,毫无尊重与感谢,只有尖酸的讽刺与谩骂。而罗辑,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眼神坚定地立在壁前,手里紧紧地攥着他的剑。当我第一次看见这类新闻的时候,我瞬间紧张地看向史强,可是让我意外的是,史强很平静。他只是默默地把页面关上,然后跟我解释道:\"最近十多年,这种言论已经接近暴力了。看习惯了,心态也平和多了,没关系的。我想罗辑这家伙大概也不会在意,他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我心中的钝痛感又回来了。这几十年来,所有人都在威慑纪元的美好生活中安详度日,所有人都在朝前走,日子欢腾富足;罗辑一个人扛起两个世界的重负,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甚至觉得他是异端。在这种潮流中,史强却选择逆流而上,一直站在罗辑身边。罗辑是瀑布口上的一块危石,史强便也固执地站在旁边,任凭时代变迁舆论变化,也不想是否会摔下悬崖——他只顾一直站在罗辑身边。

      现在的人们渐渐女性化,大部分冬眠后苏醒的公元人也极力让自己变得更像女人,只有史强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气质,逐渐变得与罗辑一样,看起来与时代格格不入,但他似乎乐在其中。

      本来是罗辑一个人承担的东西,他选择陪他承担。这该有多难。

      当我看见史强注视着一条条关于执剑人的新闻时,他的神情复杂而深邃,沉默中蕴含着许多难言的东西,霎时间让我感觉到——他那些笔耕不辍,除为了让罗辑\"学会生存\"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他懂得东西早就超出了仅仅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所需要的知识。史强多出来的这些,又是为了什么呢

      电视里播报了一条消息,某位执剑人候选者为了取得成功而谋杀一名叫程心的女性,所幸未遂,现已被逮捕。史强看见后微微愣了一下,低声叹:\"可惜了。\"我面露疑色地看他,他便解释道:\"他是第一任PIA局长,是个很优秀的人,也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几个男人。他很聪明。\"顿了顿,他又说:\"你看这个时代,已经变了。迟早要走投无路咯。\"我联想到那些对罗辑的批判,心想着:大概这些阴鸷而城府的候选者们,都不会被群众看好。在新闻又重播的时候我注意到这个人的头发是金色的,和先前与史强见面的男人一样。

      史强又带我去湖边了。由于生态环境的迅速恢复,找到一个湖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史强告诉我,他搬到这里之后就常在这个湖边散步,这让他总是想到很多东西。我跟着他思考,觉得他想到的或许会是罗辑,以及与几十年前那个湖边的金发男人的对话,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们聊了什么。这些回忆像强心针一样让他可以一直坚定着。在这一点上他算幸运——毕竟他拥有承载回忆的事物。我可以想象出来他在湖边转悠的样子,湖水中的倒影从华发的中年人变成了苍苍的老人。史强说:\"之前我就是这样在湖边和托马斯·维德先生谈论执剑人的事情。维德对事情的预判非常清楚,包括现在群众对执剑人的议论纷纷,他都提醒了我。这个人看起来冷酷无情,其实对他的\'同类\'是很有同理心的。\"说罢他摇摇头,又道:\"事情真的按照他说的这样来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小林。\"

      史强开始慢慢地走,我跟在他的后面,看见他饱经风霜的背影,感到感慨万千。\"不过活了这么久,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只希望罗辑好好的。不过他这个人,呵呵,一直都是随遇而安的,你别看他现在这个模样,到时候出来了,他铁定又是一副贫嘴样。\"他语气诙谐,不太大声,像自言自语。\"我只希望他出来后能好好活着啰!\"

      史强越来越喜欢强调这段话,每当提起罗辑时,他总是会把这个意思加进去,让对话显得平静,仿佛心情也毫无波澜。但这个察言观色能力一流的警官在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却漏洞百出。随着执剑人交接日的一天天逼近,他谈及罗辑时便越发紧张。好像在担忧什么。正如他当初过来找我的时候一样,焦虑、坐立不安...各种慌张的情绪都出现在他脸上。

      执剑人交接的那一天,史强居然请我一同前往。其实只有官方人员可以去执剑人所在处进行交接仪式,而我们都是普通公民,没有资格靠近。但是PDC的现任主席竟然认出了史强。

      这一天真的到来之时,史强反而一改从前,变得很随和平淡,早上也是笑意融融,好像迎接的不是自己五十四年未见的老友,而是一个晴朗的清晨。他带了一顶褐色毛呢帽,穿的衣服也简单朴素。但是他把自己打理的很整洁,看他的神情,好像回到了青年。

      出于他是罗辑的朋友和曾经的守卫人员,PDC主席领他去了前往执剑人所在处的地面大厅,我也紧随其后。我们只能在大厅内部等待,不能靠近进入地下的电梯口。这时,大厅的高墙亮了起来,执剑人交接直播开始了。我转头看史强,他默默地盯着屏幕,没有说话也没有笑,但也并非慌张,只是通常的平淡模样。今天的他看起来确实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如即将发射的导弹中燃料与火的呼之欲出。

      可是我却紧张起来了。我难以想象,一个人能为了某一刻而准备五十四年,这是小说中才有的情节。难道说史强是弗洛伦蒂诺,而罗辑是费尔明娜不,我又觉得他们之间并不是爱情——爱情对他们来说太浅薄了。这一刻对史强来说是多么重要呢他仿佛赌上了自己的余生。

      程心出现了,她从另外的道路进入了地下,站在了厚厚的墙壁前,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门已经打开了,我们从屏幕中看见了罗辑的背影。正如我们在官方新闻中看见的罗辑一样,他白发苍苍,身形挺拔。罗辑的背和墙壁一样直,而他看起来也和墙壁一样厚重、安全。他用他的身躯与精神守卫了世界五十四年。镜头落在他身上的时候,纵使反对罗辑最激烈的一群人也安静了下来。全场鸦雀无声。我看向史强。史强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我觉得他过去的五十余年也是这么做的——仅仅在一方电子屏内看他。纵使科技再如何进步,他们之间永远存在四十五千米的距离。在这距离中,再深沉的思念也会被厚重如山的硅铝与硅镁物质吸收殆尽。

      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在一片寂静之中,PDC主席的声音有些刺耳:\"引力波宇宙广播系统最高控制权交接时间已到。\"

      仍然没有人讲话。我们看着罗辑刚健有力的动作以及挺拔的身姿,陷入了思索与沉默。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只知道我自己对罗辑怀有崇高的敬意。然而没有人向他说一句\"谢谢\"。此时我发觉史强的手攥紧了。他是在心疼罗辑吗他想代表所有人类还他一句谢谢吗镜头仍然落在罗辑的脸上。几位检察官上前宣布他的\"世界灭绝罪\"时,他神色不改,目光中充满了淡然。按照先前新闻中说的程序,罗辑将乘坐电梯来到地面,然后他会被带去国际法庭接受调查。

      当前任执剑人罗辑走近电梯的时候,外面各个新闻台的记者获得批准已经挤进了大厅。我们站在电梯口前方等待十多分钟的上升过程,而记者们已经开始聒噪。我隐隐约约地听见几句:\"执剑人已经顺利交接!前执剑人罗辑将接受国际法庭调查,现在让我们了解更多情况...\"\"罪恶滔天的杀人凶手罗辑将被审判,这位拥有辉煌一生的执剑人如今将何去何从\".......

      空气瞬间热腾起来了,史强把他的毛呢帽摘下,而我也被人群挤攘得满额汗水。我跟史强说:\"史先生,我们出去等吧这里人多不安全。\"他漫不经心地回答:\"不必要。\"随后我们就被人群挤开了,但是史强并没注意到。他的双眼一直定在那个跳动的电梯数字上。

      两米....一米....

      \"到达地表,电梯即将开启。\"

      罗辑的须发如苍白的火焰。他穿着黑色中山装,稳健的步伐让他完全不像一位百岁老人。他并没有走太快,因为早已没有他要赴的晚宴,也没有属于他的良辰美景。只有一场毫无逻辑的审判,而罗辑并不在乎。他的目光如晚霞般平静,让人看不出任何\"期待\"的神色,却又比任何心怀期待的人更祥和。

      电梯门开了,他走了出来,周围跟随几名西装打扮的人。这时我听见联合国电视台的声音:\"前执剑人罗辑已到达地面。他曾经是被众人仰仗的面壁者,是守护三体与地球和谐的执剑人。但是对于任何破坏生命与宇宙秩序的人,我们都不能姑息。....\"

      \"...以前他拥有妻儿与好友,可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没有人选择站在他的一边。罗辑将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但是他连辩护律师都没有。我们应引以为戒,不能投机倒把滥用职权,最后沦落到....\"

      联合国电视台的记者拥有官方地位,他的报道将被全球实时广播。此时整个大厅都环绕着记者略微激愤的播报。屏幕上,罗辑面不改色平视前方,既没有愤怒或羞愧,也没有不以为意的轻浮。似乎这个判定已经被全世界所接受了,包括他自己。不过罗辑更像是完全无所谓。

      在下一刻,我突然看见一顶褐色的帽子被举起,拦住了记者。随后是一声雄厚的男声,它的情绪并不激昂,好像是在陈述事实;但又像是一个迟到了无数个岁月的事实。

      \"我是他的辩护律师。\"

      这句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又被话筒数次放大,字字如针般刺进人耳。

      镜头给了史强,这个同样百岁的老人家,手臂平稳地举着他的帽子,长相与每一个老人一样皱纹纵横、并无新奇。可是他的眼神像两道闪电,声音似一声惊雷。我忽然猜测:他以前是参过军的。史强呼吸有些紊乱,或许是一时激动导致的。他的激动有所依据:一切尘埃落定了。

      答案是我从他们目光相接的那一瞬间捕捉到的。罗辑的神色突然变了,那像是一片早已死寂的潭水突然跃出了鱼,星点火光在他的眼里迸发了。他遁声望去,一下就看见了史强。史强也正望向他。

      于是两个走散的灵魂团聚了。在那时我才知道,史强真正应该拥有的表情、目光是怎样的。在那之前,其中尽是焦虑与探寻,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埋得很深;但是此时,他松弛了,某些信念在他的心中滋长了。

      他们是这个女性化的社会中格格不入的两个男人;是违逆世俗\"顽固不化\"的孤独者;是拥有同样深沉繁重岁月的旅人。他们相隔了四十五千米,分离了五十四年。然而他们在同行。

      史强所希望的不过是能够陪伴罗辑;但是他做得多了一点,他花了半辈子的时间,修炼出了能够在精神上给予陪伴罗辑的自己。

      他在罗辑的眼神里寻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看见了罗辑的依偎、信赖,他的“坚强”宛如泄洪般消去。罗辑还是他的罗老弟,从来没有变过——即使他的外壳变得坚硬、精神变得强韧。

      这五十多年他们的经历完全不同,但是铸就出来的东西却是同样的。在望不尽的黑暗中,他们确实寻到了彼此。史强望着罗辑的眼,他确认了,他们还在一起。他们还能同行。

      我在旁听席上感受到了史强作为一名律师的强大雄辩力。其实他有这个水平并不让我意外。关于审判罗辑的事情在近十年前就已经有了风头,而在我苏醒后,每次给史强带资料时都能看见他厚厚的一垛法律书籍,以及旁边密密麻麻的工整字迹。事实上,他还看了很多别的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我很难想到,过去的他是一个看报纸还需要查字典的半文盲。

      罗辑站在被告席,依旧一言不发。五十年的沉默给了现在的他一个不说话的理由;又仿佛,他把自己的未来已经托付给了一旁为他辩护的那位老人,他的\"大史\"。我看见,在开庭时他们目光许多次触在一起。罗辑虽然失去了语言能力,但是他们眼神对碰时,我一下感受出来他们以前必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我甚至觉得,他们是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正如金银、玉石产生于岩浆。

      我是在湖边见到他们最后一面的。我在整理书架时看见墙上传来了一条简讯:\"我们在湖那里。\"

      开车到湖边后,我远远看见两个老人在散步。那是真正的散步,是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安逸与平静。见到我后,史强跟我热情地打了一个招呼:\"小林!\"

      我看见他身边的罗辑也朝我微微一笑。史强说:\"小林,我们等会就要离开这里了。这是我那套房子的卡,你把你的书搬回去吧。放不下的话堆我那也没事——我们不会再回来了。\"

      我有些着急:\"可是里面有很多你的文献和笔记,你都不要了吗\"史强摇摇头:\"不必要了。威慑纪元结束了,新的时代我们好像还有事情可以做,现在要先躲起来。\"他眨眨眼,尽量让自己的话显得诙谐轻松。\"喔对了,桌面上还有一个本子,你随意看就好了,我写的一些东西或许可以帮得上你——你不是最近在写论文吗。\"

      在简单的告别之后,他们便继续先前的散步。这是他们拥有的最后一圈安逸的时光,随后他们又要开始奔波劳走。这两人似乎总是不会觉得累。

      我望着他们。两个人的步伐好像踏在几个世纪的回忆之上。他们曾经一定也喜欢围着湖走,谈天说地,吹夜风,看星星。此时才会有这样无言的契合。

      回到家后我立马去他的小书房里了。在无数本各式各样的书之间,那个小方桌上,有一本皮革封皮的笔记本。只有公元时代的人才习惯这种用笔记录的缓慢。我摊开了它,一页页快速地浏览:最开始的字大小不一,歪歪斜斜,和他还给我的报纸上的字迹一样;逐渐的变得工整了,甚至有几分好看;最后几十页的字苍劲有力,是他这些年的字体。

      里面还有很多剪贴,全都是关于\"执剑人\"、\"罗辑\"。

      当我打算合上时,我突然发现扉页还有字。我翻开来看,只有一句话:

      我要与你同行。

      我把笔记本放在了书架上最中央的位置。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遇见他们。

      Fin.

      _______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史罗」同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