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醍醐灌顶 ...

  •   第3章 醍醐灌顶

      张海迪被称为“当代保尔","当代活雷锋”, 李失真被张海迪的事迹所感动,她不仅没有理会村里人的嘲讽,而且还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她每天早上起来就背诵古诗词,课文,或者是笔记本上,她从报纸上摘抄的东西,名句名言。
      李失真每天上午帮忙干农活,中午看报纸,下午又去干农活,晚上就专心写作。没有素材可写,她就看书。
      李失真五哥非常支持她,他尽可能的多干活,好让妹妹少些活干,腾出来的时间去搞学习,不仅如此,他赶集的时候,还给妹妹买一些有用的书,只要是妹妹需要什么书,他尽量帮她买回来。
      李失真五哥给她买了本《文学创作入门》,李失真爱不释手,全心全意的在家里钻研。
      李失真住的房子,是农业学大寨的时候,从老村庄里搬过来的,在山顶上做成一排排的,房基用石头打底,上面用土砖做成的,到这时候很多地方都已经脱落了。
      李失真把要脱落的地方铲掉,用旧报纸把墙壁敷的严严实实的,又看顶棚不顺眼,把顶棚也敷上报纸,农村人喜欢在房子搭顶棚,放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房间里看起来养眼多了,关上房门,觉得木板门跟房间很不协调,李失真索性把木板门也敷上报纸,她还把作业本后面没写完的纸张撕下来,画上各种画,涂上颜色,贴在墙上,她为自己亲手布置的房间自豪,学习劲头更加高涨。
      李失真五哥五嫂进来看她的房间,她五嫂说:“小妹好浪漫啊,房间搞的跟新媳妇的新房似的,小妹是不是青春萌动,少女怀春了啊。"
      李失真闹了个大红脸,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她五哥说:“瞎说什么呀,她还是个孩子呢。”
      李失真五嫂也要把自己的房间打扮一下,要李失真给报纸她,还要李失真给她画画,李失真满心欢喜的答应了。
      李失真按部就班的按自己的计划进行着,村里人的嘲讽也渐渐的停息了,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
      李失真对自己的写作很不满意,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就这么枯燥乏味呢?她在脑海里回忆自己背的课文,人家怎么那么会按排故事情节,比喻,《项链》,莫泊桑怎么就那么聪明,整篇的故事情节都顺理成章,到最后结局,来了一个大反转,所有人的心跟随主人公沉到了谷底,十年的辛苦,终于还清了债务,满心欢喜,却原来是为了一条假项链,虚荣心害死人哪。
      还有一些课文,人物形象的描写,是那么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自己怎么就那么笨呢。她无比失望,但是,她并没有灰心丧气的,她心想:十年磨一剑,如果这么容易的话,读书人都去当作家了,作家的光环就不那么的光芒万丈,令人羡慕了。
      人家张海迪一个残疾人就有那么大的毅力,她拿张海迪当榜样,激励自己不要偷懒。
      村里人的嘲讽停息了,但是,另外一件事情,让李失真烦不胜烦,不断有媒婆上门,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能将稻草说成金条,今天来说赵家如何富裕,家里有两头牛,明天来说钱家如何有钱,家里是开小卖部的,后天又来说孙家如何如何,做了红砖青瓦房。
      这些媒婆很有耐心,不厌其烦的劝说,她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其实农村这种自由职业相当尴尬,介绍的双方成亲了,皆大欢喜,混的好,就把媒婆忘在了九霄云外,混的不好的,三天两头的找媒婆扯皮,怪罪媒婆,媒婆也不气恼,左右劝说,劝和了又皆大欢喜。
      李失真就不明白,这些媒婆有时候真的是吃力不讨好,介绍的好,两边欢喜,介绍的不好,两边挨骂,她们为了什么,竟然是那么执着?
      李失真想到自己,对看不见构不着的所谓文学,执着的追求,又是为什么?成功了,自然是皆大欢喜,失败了呢?岂不是很没面子,又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是要被人嘲讽,村里人已经有人说她是书迷了,说她读书读傻了,精神错乱,干活的时候,还拿个本本写写画画。
      别的媒婆好打发,家里人说李失真还小,要留在家里帮忙多干几年活,不想这么早就找婆家嫁出去,就适可而止。
      有个媒婆却非常难缠,能说会道的,对李母说:“选亲不如择媒,我是李失真的姑妈的姑子的姑子,我对侄女很有心的,给她挑了户好人家,你想不到是谁家?那可是百里挑一的好人家。”
      她喝了口水,故意卖关子,又喝了口水,神神秘秘的说:“是大队胡书记的亲侄子。”
      李失真立马就想到了小学同学,胡富贵,仗势欺人的家伙,读小学的时候,李失真没少受他欺负。
      李失真一口就拒绝了,她五哥也知道她小学被胡富贵欺负,坚决不同意。
      李父李母却同意了,那可是大队长的亲侄子,家里还做了三间大红砖青瓦房,最稀罕的是,胡富贵是家里的独苗,四个姐姐都出嫁了,家里除了胡富贵,就剩下一个小妹妹了,没有什么负担。
      李失真不为所动,对父母说:"我还小呢,要在家里孝顺父母。"
      媒婆说:“你已经十七岁了,再大了,好人家就被别人挑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到他们家说媒的,都快把他家门槛踩踏了,我可是看在你姑妈的份上,好心好意的帮你,你千万不要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李失真听媒婆讲到,门槛踩踏了,就想到祥林嫂捐门槛的事,鲁迅先生真是把祥林嫂写活了,怎么就能写的那么好呢,肯定是他亲身经历的,他写了祥林嫂因为他是读书人,向他打听人死后的事情啊,鲁迅先生写的那么自然,是呀,小说素材,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不是闭门造车,她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
      李失真没头没脑地说:"太感谢你了。”
      媒婆喜笑颜开的站起来说:“我就知道你会同意的,我这就跟人家回话去。"
      李失真说:“你什么意思呀?谁同意了,你给谁回话去?”
      媒婆见自己说漏了嘴,讪讪说:"你不是说感谢我吗,不同意,你感谢啥?”
      李失真说:“我不是感谢你给我说媒,你不要敷衍我,你给谁回话去?”
      媒婆见瞒不过,只好说:“是胡富贵看上了你,他家人托我来跟你说媒的,我也觉得你们很合适。”
      李失真说:“当官家的人,我们穷家小户的,高攀不起,你不要再费口舌了,我是不会同意的。”
      李失真说完,走进自己的房间,把门关起来,她想到张树林,为了躲避她,过年都没有回家,她忍不住痛哭流涕。
      李失真哭着哭着,报纸上张海迪的事迹又浮现在脑海里,人家五岁就因为患病高位截肢,何其艰难,自己长着一双脚,为什么不能去找张树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