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阿鸣你在门口做什么,太阳不晒啊。”宋秦刚从城里回来,就看到贺鸣骑着木马,守在院子门口。小白趴在院子外的一棵樟树树荫下,没看到平日里和小白形影不离的小黑。

      “宋大哥,糖的味道,香!”贺鸣摇晃两下木马,头都不回,直勾勾的看着院子,脸被晒的有些红。

      空气里全是香甜的蔗糖味,宋秦还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了。

      贺龄拿着一小碗晾凉了一会的红糖稀从院子里走出来,院子里好几口锅烧着,热气直往外窜,贺龄只在里面呆了一会就汗流浃背的,里面的下人更是热的每个人头上盖着一块打湿的布巾。贺龄把糖递给贺鸣,用手指点点贺鸣的额头,“这个家伙馋的,又怕热又不肯走,从开始熬糖就一直守在这了,闹了我大半天。”

      贺鸣迫不及待的就接过小碗吃起来,根本听不到哥哥说了些什么,也不嫌弃糖还有些温热。小白看到贺鸣捧着碗也飞跑过来,摇着尾巴呜呜叫着围着贺鸣打转,狗头都快伸进碗里了,贺鸣扭扭身子躲开小白。

      红糖没有晾干,还不是固体,比蜂蜜更粘稠,褐红色,吃起来沙沙的。

      “糖都熬好了?”宋秦还没看见成品,这半成品的颜色就已经很不错了,闻着味道也挺香。

      “还早呢,这才第一天,地里的甘蔗才收了一点点,我看模具还要再做些。”贺龄定制了好些模具,圆形的少,方形的多,模具上除了善良的图纹外都刻了贺记红糖四个字,这样晾干好的每块红糖都有标记。

      “行,明天我去李木匠那再定一批。红皮甘蔗种比绿皮甘蔗贵不少,长出来的甘蔗比绿皮甘蔗高出一大截,还挺划算的。”宋秦看了一圈,从红糖榨汁到熬煮,他拿筷子挑了一点尝尝味,“这个红糖比之前买的甜很多啊。”

      “是吧,而且红皮甘蔗更甜,水又多。新做的榨汁机真不错,下人只要负责把甘蔗塞进去就好,轻便多了。下次要做用具还是找这个工匠。”贺龄把想要偷吃红糖的小黑赶出来,小黑会说的话越来越多,看着就跟小孩一样。小黑其实不爱吃红糖,它就是喜欢捣乱,然后被贺龄撵着追,贺龄追着越快,它嘎嘎叫的越换。小黑刚出生就被驯鸟的师傅剪了飞羽,飞不远。贺龄一直觉得物似主人型,都是贺鸣带着,小黑变的越来越皮。

      红皮甘蔗特别硬,宋秦就找了工匠琢磨着做了新的榨汁机,比磨盘方便的多。作坊忙活了二十来天贺龄地里的甘蔗才全部做成了红糖,晾干的红糖可以存上一两年,不怕坏也不怕招虫。

      贺龄地里的甘蔗收完,宋秦又跑了几处收了好些绿皮甘蔗,红糖价贵,一年四季都有人需求,多做些放铺子里也能揽客。

      今年新出的红糖,在宋秦铺子一开售就卖的十分火爆,宋秦并不混着卖,两种红糖分开卖,红皮甘蔗熬出来的红糖价格高些,标签上写明是甲等,绿皮甘蔗熬的则是乙等。

      宋秦的杂货铺子开了近半年,口碑不错,有了好些老主顾。两种红糖,甲等价高反而卖的好些。这个时候的红糖属于补品类,老少皆宜。宋秦家卖的甲等红糖颜色更红,味道更香甜。负责替主家采买红糖的管事自然是挑好的买,再者说,这都标明了甲乙等,各家采买的人都互相认识,有甲等不买买乙等,各家都爱攀比,传出去了,主家岂不是叫人笑话。

      店铺人气旺,连邻县都有人来采买。贺福生更是识货,早早的进了一些放药铺里卖。

      “没想到甲等这么快就卖了这么多,还以为要卖上好几个月呢。”贺龄开心的数银子,种果树买好树苗投入了一大笔,果树没个两三年可看不到结果,这批红糖卖出去又是一大笔收入。不说自己种的甘蔗,光是收绿皮甘蔗做红糖都是高利润。

      “都是批发的多,甜瓜利润也不错啊。”宋秦闻了一个月的红糖味,现在听到红糖都觉得腻。他难得清闲下来,躺在椅子上不想动弹。

      “甜瓜利润好,但是不耐放啊,运输过程还会有些瓜给压破了。对了,留的那些甘蔗种,明年除了自己家种,多余的都卖了吧。”贺龄的庄子现在是基本步入了正轨,除了官府要求的十分之七田地必须种粮食外,剩下的十分之三都用来种经济作物了。明年要想收更多的红皮甘蔗,只能把甘蔗种卖给附近村里人。

      “那想买的估计挺多,今年我们家甘蔗长那么高可是让附近的人眼馋的很,都说没见过这么高的甘蔗。”

      “大部分人一辈子就呆在一个地方了,看见的东西自然有限。这次还多亏了王广给我们找的甘蔗种,哪天请他来家吃顿酒罢。”

      “他上次透露了一点,也想搬家来府城。这几年跑商赚了不少钱,想送小孩读书。”

      “哇,一搬家就搬到府城,看来他是真的有不少积蓄啊,你看他平日里打扮,真看不出来。”贺龄清点好银子,随意的往桌上一丢。

      “是啊,王广这人,你就套不出他的家底,他知道的消息多,自己的消息守的严,要不是他这次托我给他找宅子,我也不清楚他赚了这许多钱。跑一趟,估计抵得上我们铺子半年的利润。”

      “跑商赚的多,也危险。风吹日晒雨淋的奔波就不说,还有什么山贼水匪的。我们这样也挺好的。”贺龄生怕宋秦动了心思也要去跑商,马上说起跑商的不好来。

      “我就这么一说,我哪会想去跑商,我们出去玩一趟还差不多。”

      “出去玩,你放心?都交给下人,你不怕回来下人都跑没了?”

      “他们都没有户籍,拿了钱也无处可去,逃奴的下场可不好。”

      “也不知道阿瑜他们到哪了?”说到出去玩,贺龄就想起来出门在外的贺瑜。

      白鹿洞书院并不提倡死读书,除了讲学出名以外,书院每年由山长分批带领师生去各地游学。有时去的近,月余就回来了。有时去的远,一去就是小半年。这样一来,在白鹿洞书院读书除了准备束脩食宿之外还要留些费用准备游学。书院的山长为寒门学子考虑,平日里会分派一些抄书的活计给书院里手头紧的学生。这也是贺龄来了府城特别推崇白鹿洞书院的原因。

      贺瑜翻了年就是十三岁,在书院里不算年纪小的。这次正好赶上了去杭城书院游学,杭城书院在钱塘,钱塘离得远,地处江南,光在路上就要花上半个多月。七月出发,山长是说十月回。

      贺龄怕贺瑜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想让冯平跟着都被贺瑜的先生阻止了。贺瑜的先生四十来岁的年纪,他说同行的先生多,学生少,不需要下人跟着照顾,师生游学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志,也是让学生学会自立。若是都带着下人照顾,那就不是游学,是游玩了。而且同行的还有书院的武先生,学生的安全不需要担心。

      在贺龄记忆里原身多是在学堂里读书,像这样浩浩荡荡一行人出远门的经历是没有的。贺福生比贺龄更舍得放手,也没有什么父母在不远游的想法,只吩咐贺瑜出门在外,多思多想不要冲动,牢牢跟着先生行动就是。

      “估计已经到了钱塘,二十多个先生带着十来个学生,阿瑜和李佳泽也能互相照应,你就放宽了心吧。你不是总说白鹿洞书院的先生能文能武,很厉害的嘛。”宋秦远远的听到贺鸣的笑声,连忙从躺椅上起来,坐直了身体,还整理了一下衣服。

      “哥,去玩水啊。”贺鸣穿着短衫短裤跑进来,自从给他换了新做的短衣服,天热他就再不肯穿以前的长衣服了。

      “去游泳,不是玩水。”前几天邻村有个小孩在河边洗手掉进河里,因为不会游泳差点淹死了。贺龄听说了,马上就给贺鸣安排上游泳课,年纪越小学的越快。

      负责教学的主要是宋秦,贺龄自己顶多就会个狗刨,姿势不好看也就罢了,下水皮肤就会过敏。贺鸣学游泳的时候,他就只能在旁边看。

      宋秦力气大,托着贺鸣的肩膀和小肚子,贺龄四肢就在水里划动。贺鸣还小,不知道在水里游的乐趣,只是很喜欢在凉凉的水里玩,特别是河水清澈,还能看见些拇指长短的小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