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之前新房上梁的时候,贺福生他们都没有回来,那些该走的流程全部交给贺龄。贺龄再一次被复杂的仪式震撼。等新房建好,要请人吃饭,在府城的贺福生江林和在镇上读书的贺瑜都回来了。
建房的工匠单独一桌,村长和族老一桌,贺福生领着贺龄给工匠敬酒,送红封,包的钱并不多,只有八十八文,就是图个吉利。杨溪村这边的风俗是不管什么宴席,都要预备着年糕和糍粑。
年糕和糍粑都需要放进石臼里经过反复捶打,年糕是用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糍粑比年糕粘性更大,口感更糯就在于,做糍粑是要用蒸熟的糯米饭。年糕让王二家帮忙做了,贺家自己就准备糍粑就好。
做糍粑用的是今年新收的糯米,清水浸泡一夜,第二日天还没亮就要上锅蒸熟,蒸熟后就要马上倒进石臼里,一个人举着长木柄石锤均匀的捶打石臼里的饭团,旁边还有一个人帮忙给饭团翻转,这样手打虽然累,做出来的糍粑格外弹牙软糯。打糍粑宋秦是好手,翻面团贺龄就有些战战兢兢了,特别怕被那锤子砸中,饭团也有些烫手。
打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糍粑就差不多做好了。做好的糍粑捏成大小一致的小圆饼,贺龄留了一部分准备第二天用油煎着吃,其余的糍粑都放进装着炒熟的黑芝麻和白砂糖的大盆里,每一个糍粑在糖里面滚上几圈,这样的糍粑就可以装盘等着上桌了。这边习惯在上热菜之前每桌先上一大盆的糍粑,刚做好的糍粑比较软,又甜又香,等糍粑冷了,吃起来的口感又完全不一样了。
村里今天来的人比较多,有好几桌直接摆在院子里了,好在今天太阳好没有风,还不是太冷。王富带着大着肚子的沈桂娘也来了,沈桂娘看着一身簇新衣服的江林,冷着脸就要找江林说话,贺瑜带着江林直接就越过了他们,贺瑜平日待人都相当有礼,只是面对沈桂娘这样的人物,他还做不到面不改色的有礼相待。
今天的饭食依旧请的王二媳妇和王光媳妇做的,她们俩做饭手艺不错,重点是都讲究卫生,家里也打理的非常干净,不像有几家媳妇子,小孩都收拾的邋里邋遢的。
吃饭的人多,很多碗筷餐具桌椅也是借的,等客人吃完饭,和来做工的人把这些都洗干净还回去,天已经全黑了。
“以后再也不请客了,这一大清早的起来就为了这一顿饭,忙到都可以吃晚食了。”贺龄直接抱着小白瘫在躺椅上,他今天还喝了一些酒,现在有些头晕。
“说的什么话,成亲不要摆酒?阿瑜若是中了童生不要摆酒?”贺福生看贺龄懒散的样子,原本对贺龄给家里建了座宅子的满意就又消失了。
“到时让阿瑜自己管就是,阿瑜,对吧。”小白现在毛发已经长出来了,颜值变高,不再是丑萌丑萌的了,贺龄现在喜欢撸小白毛还没长长的尾巴,如果小白的尾巴更蓬松就更好摸了。
贺瑜人老实,也不管兄长说这话是不是有玩笑的成分,他今天也跟着忙活了一会,差不多知道流程,并不觉得有多难,不过是辛苦些。“行吧,不过我还要宋大哥做的糍粑,太好吃了。宋大哥做的点心也好吃。”
“糍粑,这就是糍粑呀,甜甜的,我都喜欢。”贺鸣怂恿江林又给他偷了一块,此刻正抓着一块啃。
“贺小猪你有什么不喜欢的,又偷吃,肚子痛别喊我给你揉啊。”糯米吃多了容易积食,不易消化,贺龄今天只给贺鸣分了一小块。
贺鸣讨好的扑到贺龄身上,撅着嘴往贺龄脸上亲。
“啊,贺小猪,走开!弄得我一身的糖!”贺鸣扑过来的时候,把小白挤在了中间,小白灵活的溜下来跑回他自己的狗窝里了,贺龄用棉花和旧衣服给他缝了一块垫子,小白可喜欢了。
贺福生知道宅子进过小偷之后,还正式邀请宋秦入住贺家,宋秦现在在贺家就差一个户籍了,贺龄现在认为自己和宋秦还只是恋爱阶段,等什么时候可以再进一步的时候就和贺福生坦白。这次回来,贺福生也劝贺龄早点买几个人看家,房子偏僻,住在乡下更不能掉以轻心,财帛动人心,秀才这个身份也就压的住一些老实人,有些人为了钱可是什么事都做的出的。
贺龄答应了下来,实在是现在刑侦手段落后,有些人不懂律法,犯罪率还挺高,打算着过几日学堂放假就去镇上挑人。
之前定好的家具陆续的拉了大部分回来,还有一些还没完工。新房的主屋自然归贺福生,他虽然现在都在府城,但是他可是一家之主,主屋可不能随便乱住。贺瑜现在大了,江林不怎么在家住,他们两个就选在了西厢房,贺鸣贺龄还有宋秦住在东厢房,贺龄住东厢房也是贺福生的意思,毕竟贺龄是他的长子。贺瑜自己隔出了一个书房,他的书房还有些空空荡荡的,没有几本书,贺龄就让他去他书房挑,挑好了慢慢抄,这样他的书房的书会增加,心里记忆中的书也会增加。
这次回来的贺瑜虽然掩饰的好,熟悉的人还是能看出贺瑜有些不开心,吃饭的时候心不在焉的。
考虑到青春期小孩的自尊心,贺龄没有在大家都在的时候询问贺瑜。
等到贺瑜进了书房,贺龄才跟了进去。他不习惯拐弯抹角,“阿瑜,能告诉我你在苦恼什么吗?”
贺龄进来的时候,贺瑜才刚拿起一本书,他们现在在学大学,他对贺龄很信任,如果贺龄今天不来找他,他也是要找贺龄开解的,“大哥,同住的李佳泽,我对他第一印象很好,我们一直都是好朋友。但是最近我突然发现,我好像对他也不是那么的了解。”
“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学堂有位学兄,家境贫寒,成绩却很优异,我们先生上课时总是会跟我们夸奖他。李佳泽人前也是说学兄的好,回到寝室时,说学兄的话就不怎么好听了。平日里我们有不懂的,先生不在都是问学兄的,学兄从不推拒,李佳泽也经常找学兄帮忙的。”
“都说拿人手软,吃人手短。你这同窗做的有些不妥了啊,受了学兄的恩惠还在背后说人。”
“是啊,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很好。我刚到书院,一直都是他照顾我。上次我有些着凉他守了我一整夜呢。”这是贺瑜烦恼的重点,李佳泽或许对待学兄不公,但是对贺瑜却很好,他不知道他们以后该如何相处。
“朋友相处的学问很复杂,哥哥也没什么朋友,没有经验给你参考,不过呢,我提个意见你看看要不要采取哈。”贺龄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除了收获一个男朋友之外,唯一的朋友就是薛丛云了。自从上次见过面后,经常有书信往来,薛丛云向往君子之道,待人体贴周到,贺龄可没贺瑜的烦恼。
“阿瑜,你可以试着劝导李佳泽,带着他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让他没有时间说闲话也行。你们现在都还小,性子还没定,还有改正的机会。你把他当朋友的话,知道他有不妥之处就该直说,不然你的忽视也是一种放纵。千次的好不能因为一次的坏就彻底否定。心胸开阔能走的更远,优秀的人会有很多,嫉妒是嫉妒不过来的。看到比自己的优秀的人如果只会说酸话那就是自己的无能了。如果你跟他直说了,他疏远你,那就是你们不适合当朋友。如果他改了,你们一起进步,你也就不用烦恼了。”
“嗯,我回去就和他说。我怕跟他说了让他生气,一直憋在心里可把我闷坏了。”贺瑜也不烦恼了,又拿出一些课业上的问题询问贺龄,书院里的先生教的很好,哥哥讲的又是另一种风格,两种对他都很有好处。
宋秦跟贺福生又喝上了小酒,下酒菜是宋秦自己做的辣鸡。鸡肉切小块用盐腌了两三天后直接上锅蒸,蒸熟后拌上辣椒末。这样简单做出的辣椒,肉紧味重,非常适合下酒。
贺福生在说杨二东家的八卦,杨二东家也是姓杨,叫杨伯岳,三十多岁还没有孩子,同母的胞弟倒是有好几个儿子了,两兄弟从关系和睦到互相忌惮,再到现在的视为仇敌。杨家的老太太还在,偏疼幼子,又看老大还没有孩子,跟着族中的人一起逼杨伯岳过继弟弟家中的儿子。杨伯岳情愿把自己赚的基业不把火烧了也不肯便宜了弟弟,自然不同意,杨家老太太还想去衙门告杨伯岳不孝,好在杨伯岳的妻子最近有了身孕,杨伯岳直接发话,不管男女,都不再过继。又出了一大笔钱修建祠堂和家学,才让族里的人没有跟着掺和他们的家事。
“我看这杨老太天就是糊涂,杨伯岳这年纪,怎么就生不出了,不说七十岁,五十岁生子的都一大把。偏帮幼子,两兄弟关系哪还有可能变好。”贺福生吐槽杨老太不懂事。
“有了隔阂,还有修复的可能,下下代还有机会,这两代是不可能了。”宋秦给贺福生倒酒。
“你说的也是。诶,家族家族,有小家才有大族。有些宗族是依靠,有些就还不如没有。我们贺家,原先也是大族,我曾祖去的早,祖父留不住家财,一气之下出走,到了杨溪村落户,重新开宗,白手起家。江林的宗族是这样,你看杨氏宗族也是这样。杨溪村王氏宗族已经算是不错了。祖父只生了我父亲一个,我父亲也只得我一人,连个姐妹都无。到了鹿童这辈,人口才兴旺起来。鹿童他们三个,将来我一定要安排好,阿瑜阿鸣要是敢欺负他大哥,我就把他们扔出家去。”贺福生中午晚上连着吃酒,此时已经有些醉了。他也是自伤其身,没有宗族的约束,同时也没有大家族的保护。他愿意收下江林,出了江林有天赋之外,也是看江林受宗族所害。贺福生的祖父比江林幸运,有一位愿意跟着儿子去陌生地方闯荡的好娘亲。
“叔,三岁看老,阿瑜阿鸣都不是那样的人。你别担心。”
“这哪里就说的好,诶,三个儿子都得有本事才行啊,自己有了就不会去惦记别人的。”
“阿瑜读书好,平日里还抄书赚钱,阿鸣也不笨,阿爹你这样想弟弟们,阿鸣是还小听不懂,阿瑜要是听见了,可是要伤心的。”贺龄给贺瑜讲完课出来,就听见贺福生嘟嘟囔囔的说话声。
“嗯,我不说了,孩儿们都很好,心善。”
“宋秦,跟我把阿爹扶进去吧,在京里还住好几进的大宅子呢,今天才做了几间屋子的小宅子,怎么就喝成这样啊。”
贺龄和宋秦两人一人扶一边,宋福生还有一些意识,他拍拍贺龄搀在他手臂上的手背,“这是鹿童建的房啊,我,我高兴。”说着又闭上眼睛,嘴里哼起了不知名的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