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种田要起早 ...


  •   卧床半月多,贺龄终于解放,可以下床走动,摆脱了吃饭都要人喂的困境。

      吃饭就在堂屋,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上摆着几碟子农家菜,两个素炒时蔬、炸鹌鹑、肉末蒸蛋、蒸腊肉、还有一小碟子泡菜,看着就很好吃。

      搀扶着贺龄的高大男子是隔壁的宋猎户,叫宋秦。是杨溪村唯一的猎户,农忙时也会耕种,农闲时才进山打猎。年纪不大,和贺龄同岁,个子比贺龄高。刚满十七岁,家中只有一人,这两年才从别的地方迁来的杨溪村,和贺家一样,算是杨溪村离的外姓人。

      宋秦不说话的时候看着成熟,一笑就是个阳光少年,贺龄极喜欢宋秦的眉眼,一对浓黑的卧蚕眉底下的眼睛又大又圆,看着就让人觉得这个人值得信赖。

      贺龄的父亲贺福生留下家中病弱的长子贺龄,十二岁的次子贺瑜以及年幼不过三岁的贺鸣到别处深山采药去了。贺龄一家住的离村子很远,平日里多亏了宋秦的帮忙。说起来宋秦并不是个热心人,不知道怎么就和贺家人投了缘,才相处不到一月,倒像是一家人。

      宋秦让贺龄坐在有靠背的圆椅上,椅子有些矮,放了一块棉垫子才让贺龄坐下。

      贺龄坐好后,宋秦端上煮好的药粥,贺龄吃了半个多月的清汤寡水,此时再看这药粥更崩溃,“好歹给我点小菜吧。”

      “不行,这些菜不好克化,你还在吃药,老实喝你的粥吧,粥里什么都有。”宋秦记得贺福生的交待,得再缓几天,贺龄才能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眼前这碗卖相十分不好的粥呈褐黄色,闻起来那味道更可怕。贺龄叹气,可不是什么都有嘛。菜叶子,芋头碎,参片,枸杞子,还有些认不出来的。这些大杂烩做成的黑暗料理,现在给他一碗白粥,再来一颗咸鸭蛋,他都觉得是人间美味了。

      贺瑜舀了几勺肉末蒸蛋放进碗里,和米饭拌匀,旁边的贺鸣早闻到香味,垫着脚扒着贺瑜的手臂,“香啊,阿鸣吃饭。”

      “阿鸣,别闹阿瑜,再扒拉,碗都要打翻了。”宋秦叫住贺鸣,又看向贺瑜,“阿瑜,把碗给我,你先吃,我来喂。”

      贺鸣眼睛跟着碗移动,小小的人也走到了宋秦旁边,他跟宋秦还没混熟,没敢闹,只眼巴巴着看着。

      “大哥,你今天头还晕吗?”贺瑜担忧的问道。

      贺家原本还算富裕,在京城开了很多年药铺,经营不错,只是贺父贺福生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贺福生托了人,也没能说和。店铺整日有人闹事,贺福生没办法,最后还是变卖了药铺宅子,带着一家人回了老家杨溪村。

      原来的贺龄体弱,回乡途中感染风寒。屋漏偏逢连夜雨,都快到家了,好好的马车偏不知道怎么翻了,贺龄把弟弟们揽在怀里,弟弟平安无事,他却磕到了脑袋。这一嗑就直接换上了现在这个来自现代的贺龄。说来也是缘分,两个贺龄长相一样,生活习惯也相同,手背上还都有一道月牙型的烫伤伤疤。

      也正是因为磕伤了脑袋,贺龄才卧床半个多月。脑后的伤口早愈合了,可能还有些淤血没有散尽,前几日贺龄实在是躺乏了,忍不住起身在屋子里走动,没走几步,头就发晕站不住。还好宋秦早回来一步正好看见,把贺龄抱回了床上,不然再摔一次,就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个运气再醒来了。

      “已经不晕了,别担心。再过几日,我还能跟着宋秦去田里看看呢。”贺龄安慰贺瑜,宋秦跟他说打算开两亩荒地种上红薯。贺家在村里还有十几亩地,都佃给了李达一家。回来后,贺家也没有壮劳力,就没想过把田收回来,仍是让李达家种着,收四成的租子。

      “出去走走可以,下地就算了吧。”不是宋秦小瞧贺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再说贺龄这小身板看着就不像种地的啊。

      “别小瞧人,不就是种地嘛。”前后两辈子没种过地的贺龄大言不惭。

      贺福生离开前把剩下的银钱都交给贺龄藏起来,不管在哪,生了病花费的钱总是大头。贺龄这一病把家中积蓄用去许多,家中事务还都压在了贺瑜身上,二弟贺瑜十二岁,前世十二岁的小孩还是小学生呢,贺瑜却要准备一家人的饭食,清洗一家人的衣物,照顾病中的长兄外,还要看顾三岁的幼弟贺鸣。虽说有宋秦的帮忙,但是贺瑜的辛苦,贺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贺龄身体逐渐好转,能离床不用人搀扶了就在家中尽可能的给二弟打下手,一个成年人叫未成年人伺候让贺龄不安心。贺龄没用过土灶,不会生火,好在学起来不难。家里的饭食便都归他做了,味道一般,两个弟弟却很捧场,也有可能是贺福生和贺瑜手艺都不行,两个小孩要求就不高了。宋秦也不挑,做完农活回来有饭吃他就很开心。

      贺龄换了新环境,有些茫然,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他那点手艺,自己吃没问题,拿到外头可卖不出高价。闲着也是闲着,贺龄也开始去田里。宋秦打算开荒,他也跟着行动。

      贺龄穿着褐色粗布短打,扛着锄头戴着草帽就出门了,乡间的路不太平整对于还不习惯穿草鞋的贺龄来说还是很硌脚的。他低着头仔细看路,昨天出门没仔细看路直接踩着了一条菜花蛇,吓的跑了一路,差点掉进旁边灌溉水田的沟渠中。

      昨日贺龄出门时太晚,太阳毒,晒了一下午,没有包好的脖颈都晒掉了一层皮,到现在还火辣辣的疼。今天吸取了教训,天还没亮就出门了。

      宋秦已经等在门外了。跟他一样穿着粗布短打,背着竹筐提着农具。

      “脖子涂膏药了没?”宋秦去看贺龄的后颈。

      “涂了,今天我早点回来就好。”贺龄低着头方便宋秦查看。

      “是要早些,若是中了暑气,阿瑜又要灌你苦药吃。太阳还没出来呢,你先把帽子取了,别闷坏了。”宋秦边说边拿过贺龄肩上的锄头。

      贺龄要推辞,宋秦力气大,直接就抢过来,“你还是留着力气去拔草吧,照你这速度,你的田以后啊,就要跟你背的诗一样了,草盛豆苗稀咯。”说着停了一会又笑道,“而且,你可别又像昨日一般,把豆苗当成杂草给拔了。”

      贺龄脸红,解开斗笠系在下巴的绳子,取下来拿在手里,他是有种田的心,没有那个本事呀,豆子长出来倒是认识,豆苗却是认得他他不认得豆苗呢。

      两个人说笑着往田间去,村里的炊烟升起,路上也碰到些其他的村人。都是种庄稼的老手,都知道这个季节做农活要避着太阳都早早的出门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种田要起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