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直至今时今日,“演员陆宇琛同性恋”、“陆宇琛深圈外情人”和“陆宇琛私生子”等夺人眼球的标题仍然时不时出现在众多娱乐营销号的引流推送里,以供人们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当事人与其工作室从来没有出面澄清过任何负面新闻,继续保持一贯高冷的作风,按照经纪人的说法,子虚乌有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浪费公共舆论资源。
唯独仅有一次,陆宇琛在出席商业活动时,被几家具有冒险精神的媒体当面提问此事。
清晰的画面里,陆宇琛挺拔的身躯搭配奢牌超季高定西装,两者简直相得益彰,身上的每分每寸都透露着精致感,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得体的优雅气息。
一个字,贵。再加一个字,高贵。
以至于记者们伸长手臂把话筒戳到他面前的时候,陆宇琛的神色依旧泰然自若,嘴边甚至显露一抹隐约的笑意。男人身上的稳重被摄像机无限放大,舒适的安全感穿透屏幕,悄然安放在每个观众的心里。
“陆老师,最近有网友爆料说您有一个私生子,这事是真的吗?”
“根据您所公开的个人信息,上面写着您至今未婚,方便透露一下孩子是怎么来的吗?是代孕还是收养?”
“我这边打听到的消息,据说您跟孩子的感情不太好,是不是因为跟孩子母亲的矛盾有关?”
诸多围绕私生子的问题被记者拿捏成无比尖锐的刀子,毫不留情地往陆宇琛身上投掷。可惜陆宇琛已经是纵横娱乐圈多年的资深艺人,深谙媒体惯用的那套玩法,每次都能游刃有余地解决。
所以这次也不例外,这些布满陷阱的问题被他半开玩笑又不失话题度的一番话全给挡回去了。
“原来这个故事还有这么多的版本,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陆宇琛凝视着摄像机镜头,深邃的桃花眼微微眯起一道迷人的弧度,脸上笑容不减,富有磁性的男中音继续响起:“嗯,有空的话,我一定会让人整理一份出来慢慢看,好故事当然不能错过。”
普通娱记拿他没辙,正准备撤装备,领走陆影帝提供的素材另起标题,回去也好交差。
就在这时,一道拔高的声音响起:“陆老师,请看这边!”
画面中的陆宇琛闻声轻微偏过头,展露出轮廓分明的侧脸。他跟那位不依不饶的记者颔首示意,等待对方发问。
提问的是一个富有风韵的女记者,她的采访大多以大胆鲜辣的风格著称,虽然观众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挖掘出来的东西又总能满足人们的八卦胃口,在圈里的地位自然比别人高一截,提问的态度也嚣张许多。
女记者清了清嗓子问道:“陆先生,你说你没有私生子,而且这么多年也不结婚,你这么做,是不是为了那个圈外男朋友?”
这个问题简直把刁钻发挥到淋漓尽致,短时间内要把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捋到一块回答,还得保证滴水不漏,是挺考验艺人智商的。
陆宇琛顿了顿,再冲镜头笑了下,沉声说:“你说的这些,其实我都经历过。”
现场一片哗然。然而在众多诧异的目光里,陆宇琛继续打趣道:“但只局限于电影里。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翻看我以前拍的电影,我相信电影本身肯定要比我本人要精彩得多。另外,还有一部亲情题材的电影会在月底上映,大家可以到电影院看看我这个‘父亲’到底当得合不合格。”
这个回答简直一石三鸟,既从侧面否定了坊间流传的无稽之谈,又夸了一把以前的合作方,最后还不忘宣传自己的新戏。
在原视频的下方评论里,基本是一面倒地夸陆宇琛不仅人美,双商还奇高,不愧是俘获粉丝路人将近二十年的不老男神,不管是演技还是相貌,都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恩宠。
当然,也有人发出不同的质疑声音,比如有某些自称圈内人士评论说在场记者其实都是陆宇琛请来的,共同演一出自问自答的好戏来炒作自己投资的电影。
还有人坚信陆宇琛是同性恋,不然为什么十多年前演的那部同性电影会让他拿到金像奖影帝,因为那就是本色演出!多年不婚无疑验证了这一点。
于是底下就有人抬杠,说陆宇琛交过女朋友啊,你们那会还在上幼儿园吧?陆宇琛的前女友是摇滚女神曾虹!当年的意难平!
陆向君看完视频,默默刷了一会评论,苍白的面部没有任何表情,到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把手机丢到沙发的角落。陆向君咬了咬牙,从鼻腔里哼出一声:“骗子。”
也对,陆宇琛是才貌双全的著名演艺人,演什么像什么,即使流言蜚语传到世界每个角落,只要他不公开承认,大部分观众都不愿相信一个在镜头面前展现完美的男人其实有着一个将近成年的儿子。他永远可以扮演一个大众情人,坐拥名利双收。
何况世界上知道真相的只有寥寥几人。陆宇琛本人,陆向君和他的母亲向澜与舅舅向潮,最后一个是陆向君的钢琴老师周存勖。
向澜已经在一年前去世,而原本成为陆向君监护人的向潮则在一个月前含冤入狱,被剥夺了自由。他的钢琴老师,也正慢慢从他生活里消失。
那时他还居住在渝城,向潮那套被冻结的公寓里,日复一日等待法院传来的消息。
结果他没来得及得到法院的好消息,而是等来了一个年轻帅气的男人。
男人面带笑意告诉陆向君,他的名字叫做钟秦,是陆宇琛的助理,他要带他去京城见陆宇琛。
记忆中,陆向君只亲自见过陆宇琛三次。
第一次是在六岁那年,那会他在香港读书。
确切来说,陆向君出生在香港,落地那刻起就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他随母姓,取名向君。
他的母亲向澜却是土生土长的渝城人,只是早年在国外留学,回国后在大学里教了两年书,二十八岁那年独自到香港工作,赴港一个月后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
向澜曾经告诉过陆向君,她原本不打算生下他。向澜没办法舍弃自己喜爱的舞台设计工作,她习惯一个人在外漂泊,已经无法回渝城投靠已经与其断绝了关系的官员父亲。
可当时的香港有堕胎罪,她万分犹豫到底该拿这个突然而至的生命怎么办才好?
后来到底为什么最终还是生下他,向澜没有把原因告诉陆向君。不仅如此,向澜还从未告诉陆向君,他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
在陆向君的印象中,小时候的他对父亲一词根本没有太多概念。母亲一生未婚,在陆向君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交往不同的男朋友,有讲粤语的香港人,有内地过来港澳投资的商人,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他们对天真懵懂的陆向君都很友好,每次到家中作客,都会给陆向君带来新奇的玩意,陆向君也会礼貌的叫他们一声叔叔。
令陆向君印象深刻的是向澜其中的一个男朋友,喜欢偷偷带他到附近的麦当劳吃儿童套餐,向澜平时不准他吃这个,说小孩子长身体吃多了不好。
其实陆向君只是单纯喜欢套餐里附带的小玩具,得到一件就能开心好几天,集齐一套就可以带到学校去炫耀了。
向澜也给他买各种各样的玩具,甚至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仍然为他保留一个专门放置玩具的房间,里面全是陆向君的宝贝。它们在向澜上班或者出差的日子里跟菲佣一起陪伴在陆向君身边。
陆向君偶尔会跟着向澜去大型的演唱会现场,向澜的团队负责舞台设计,开演的时候必须在台下全程盯梢,以防发生各类演出事故。所以陆向君打小就见过许多明星,大小咖跟母亲合影的照片里基本上都有他的幼小身影。
约莫是自小沉浸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演出里,陆向君很早就表现出得天独厚的音乐天份。从那一次逃离母亲的视线跑到舞台上玩弄乐队的电子琴开始,向澜就精准地捕捉到陆向君未来的发展方向,没过几天,便带他去找圈内颇有名望的钢琴家拜师,那年他才五岁。
刚开始接触钢琴,陆向君只觉得枯燥无聊,每天从教会小学下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练琴,细小的双手无数次弹奏同样的曲子。为此,向澜专门请了一位温柔耐心的Miss陪他练习,傍晚待在充满叮叮咚咚琴声的屋子里弹琴的画面占据他大部分关于儿童时期的记忆。
陆宇琛第一次出现的那天,他的六岁生日刚过去不久。下午放学之前,陆向君找到自己在教会小学里最喜欢的那位外籍牧师,让对方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牧师根据他的中文名的粤语谐音给他写下Quin Shawn.回到家后,陆向君兴致勃勃的想要跟母亲分享,结果发现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一个陌生男人。
他以为这又是母亲新交的一位男朋友,然而当他走近仔细一看,陆向君觉得自己整个世界都被点亮了。这个陌生男人长得太过好看,以至于令年纪尚小的陆向君第一次有了对美的认知和感悟。
男人的眉宇间流露出一种动人的魅惑,他坐在那里,安静的望着陆向君,用不着开口,一双深邃的眼睛似乎就已经在跟陆向君进行精神交流。
陆向君感知到这个男人的特别,也睁着无辜的眼睛望着对方,无意识地念出“叔叔”两个字,几乎要变了调。陆向君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唤他,叫他快些接近这个男人,他们两个一定有某种特殊的关系存在。
在他准备向前迈出步子的时候,坐在一旁的向澜站了起来,她说:“君君,你去弹一首曲子吧。”
陆向君只好乖乖的爬上琴凳,演奏那首他熟练到闭上眼睛都能摸弹出来的《For Alice》,毫无疑问,背后肯定有一道目光正投注在他身上。不知怎么的,他弹得比起平常要格外认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认真。
一曲终了,陆向君猛地转过头去,发现背后只剩下母亲一个人,那个男人如同幽灵般消失了。
陆向君连忙跑到向澜身边,紧张的揪着她的裙摆问道:“妈咪,那个叔叔呢?他去哪里了?”
向澜轻拍他的脊背,解释说:“叔叔有事,先走了。”
委屈的感觉瞬间涌现在心头,陆向君差点哭了出来,他竭心尽力的表演到最后竟然没得到夸奖。陆向君撅起小嘴,小声问:“他明天还会过来吗?”
他记得母亲当时没有回答,只是对他摇了摇头。
这是陆向君第一次见到陆宇琛。很多年以后想起来,陆向君觉得,如果自己当时知道这个刚刚拿到金像奖影帝、突然心血来潮来自己家里作客的男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或许他根本不会给他弹奏琴曲,而是让陆宇琛带自己到附近的麦当劳买一份儿童套餐。
那样他们就能相处得更久一些,还能得到一份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那样他就不会用尽全力只为得到一声永远不会到来的夸奖。
但是他什么都不知道,向澜也没有再透露这个男人的信息,所以陆向君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不太愉快的事情,如同一块碎屑从陆向君的脑海里无声无息地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