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咫尺——03 ...


  •   顾惜朝回到营房时,其他人已经用过早膳,他坐在那里一点也感觉不到饿。周围是一双双眼睛,或冷漠或嘲笑,夏正月走过来,有点担忧地看着他。
      “你莫在意,在这边关之地,个个都是贱命一条,谁也不比谁了不起。”
      “你不累么,早些歇息了吧,今夜还要值哨。”说完倒头便睡。
      接下来几日,一样后半夜起来去值哨,夏正月却因升了百夫长,被调去校场开始操练。顾惜朝心里虽不是滋味,人家也并未得罪他,只默默地不爱答理人。
      这一日正要去值哨,突然李校尉跑进营房,随便点了二十个人,其中就包括了顾惜朝和夏正月,道:“辽军拿下潼关后,并未攻渭城,而是绕道日照山向这边袭来,前方探子被他们察觉,逃到这里只剩半口气了。俞将军命我再组一支人马,即刻向渭城搬救兵。都给我听好了,这可是你们立功的好机会!”然后他指指其中一个士兵,“秦七,你做队长,去马房挑了马,出发!”
      顾惜朝冷冷一笑,跟了其他人出去马房挑马。
      夏正月道:“你一直这副表情,笑什么呢?”
      “自然是可笑,既升你为百户长,却让个小卒来做这探子营小队的队长。你道这是什么立功的好机会?这是趟把脑袋系在脖子上的差事,这几人何时做过信使?一点经验也无,途中倘使遇到辽兵,咱们都得玩完!这也罢了,救兵搬不来,雁门关的安危岂是儿戏?我看这李校尉因得讨厌我们几个,也当真糊涂到无可救药了!”
      夏正月脸色一僵,“不是吧,我们从未做过信使,这这……”
      “指望那秦七莫要瞎指挥吧。”
      几个人胡乱挑了马,李校尉将请救兵的密信交给秦七,几个人就趁着夜色出发了。
      潼关与雁门关本只隔两日行程,辽军翻越日照山需得四五日,途中可能遭遇的路却是不得不避开,结果到了第二日夜间,离渭城还有一段路程。
      二十人快马加鞭将要路过一处必经之地的峡谷,因得怕遇上辽人,分外紧张。顾惜朝跳下马伏在地上听了听,道,“怕是要暂时避一避了,正有人朝这里过来。”
      秦七吓了一跳,赶紧下马来,几个人在峡谷后的草丛里避了,果然不一会儿只见六个人骑在马上飞弛而过。为首一人看穿戴,竟是华服裘髦,一派将官打扮。
      秦七坐不住了,道:“我们有二十人,他们才六人,杀了他们,便是立大功的事!”
      顾惜朝一翻白眼,“我们此行,送信要紧,此其一;下面六人武功底细还不知情,冒然出手,无异寻死,此其二;听马蹄声,后面跟了大军,顷刻便到此地,不宜久战,此其三。”
      秦七朝后望望,“哪里有大军?”冷冷一笑,“我们偷袭,顺手杀了他们便是,你若不动手,随你便!”
      顾惜朝呼喝不及,只拉了夏正月伏在草丛中。那几个冒失鬼纷纷射箭,果然一连杀死了下面三个亲随,那马上的将军一仰身,闪过暗箭。秦七见得他们只剩下三人,兴奋地提了刀冲将出去。
      顾惜朝闭上眼睛,气得要死,却又不好发作,只大气不敢出地躲在下面。当日冀州城外,他是眼见也速该如何沉着应对骑兵阵营,一夫当敌,斩杀几乎所有人马。峡谷下面道上的那个将军,岂是寻常人物?他只需有也速该一半的本事,对付秦七他们几个蠢货,已经绰绰有余。
      果然过不得多久,下面惨烈的哀号传来,那几个人已经成功送死。夏正月躲在草丛里,已经吓得大气也不敢出,顾惜朝从缝隙里,隐约看到那将军骑在马上一手横着鲜血淋淋的□□,朝四下里张望了一番,身后两名亲随则道:“将军,我们走得太急,前方若还有埋伏,实在凶险。我们不如回头与部队汇合了一起走,不赶这一时半会的。”
      那将军并不理他,依然朝四下里张望,然后他盯住这边,弯下腰扫过地上流矢,一扬手向顾惜朝他们藏身的草丛抛过来。顾惜朝急忙捂了夏正月的嘴,自己却感到手臂上一麻,痛得几乎失声叫出来。
      那将军侧耳细听了一阵,草丛里静得只能听见风声,他喝了一声——“走!”果然是朝着原路返回了。
      “你没事吧?”
      夏正月点点头,哭丧着一张脸,颤声道:“哎呀,你受伤了。”
      顾惜朝道:“不碍事!”说着已经飞身冲到路边,从秦七身上搜了密信出来。“听着,那将军一人犯险冒进,显是前锋营贪功之人,他们率了军从日照山下来,却仍是向渭城而去,虚虚实实,行踪不定,辽人怕是已经兵分几路南攻。我去渭城送信,你回雁门关把这个消息告知俞将军,叫沿途各城池早做应对!”
      夏正月慌里慌张,手足无措起来。
      “你顺那条小道走便不会碰上他们的部队,一个人反而不易被发现,人已经死得只剩我们两个,别无他法了,你去吧!”
      说着两人在峡谷前分道扬镳,顾惜朝翻身上马,手上马鞭使劲一抽,那马吃痛,向着夜色中的渭城疾弛而去。夏正月见他如此沉着镇定,骑了马的英姿又那般神勇,也定下心来,顺着刚刚顾惜朝所指的小道策马赶回雁门关。
      顾惜朝于黎明时分,终于赶到渭城太守洪大人府邸,将密信亲自交上,并且把途中遇到辽兵向渭城进发的消息说了。
      “后来我在山头数过,来的是前锋营队伍,三十人一列,差不多共有三天人马。不出半日便可到达此地。”
      那洪大人见他左手臂上受了伤还趟着血,一路小跑过来尚是气喘吁吁,忙向外头喊道:“来人,带这位小兄弟下去包扎伤口。另叫大金国的厉将军来商议对策。”
      顾惜朝一听,心道:真是冤家路窄。忙低了头,跟着随从下去包扎手臂上的伤口。
      刚到门外,就见走道上厉晴川带着身后四名亲随向着这边行来,他一身锦衣,疾步如风,姿态却仍是说不出的优雅从容。
      与顾惜朝擦身而过时,他却似有感应一般顿了顿,回过头去瞧瞧那宋兵的背影。
      身边亲随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声:“将军……”
      厉晴川回过神来,“那个莫非是雁门关来的信使?”他轻轻一笑,迈开长腿跨进了太守大人的议事厅里。

      这边顾惜朝刚刚由医官给包扎了伤口,正欲离去,外头却又进来一名兵卒,说洪大人尚有密信要叫他送回,让他先候着。他心下虽然有点忐忑,想着是不是厉晴川刚刚认出了他,又觉得不太可能。
      等了足有一柱香的功夫,身后的门“吱呀”一声打开,有个声音带着憋不住的笑意道:“惜朝贤弟,果真能人啊,你一会儿挖坑埋尸首,一会儿兼差送信,啧啧,如此这般受人器重!”
      顾惜朝背对着他,叹一口气,回过头来,脸上不由苦笑:“你果真如此恨我?”
      厉晴川反手关上门,走到他跟前,绕了一圈细细端详过,然后他摇摇头,缓缓道:“当日你刺我那两刀,回去以后,辽王殿下一直说,他很后悔,日日夜夜说你娘亲的坏话,害得你我兄弟反目。现在我们早不是十二、三岁懵懂孩童,我对你的恨已经和当年不一样了。”他眯起眼睛,“以前是很恨,现在看你这样……”他再次摇摇头,怒道:“更恨了!我是恨铁不成钢!”
      顾惜朝忍俊不禁,微微颔首,“如此,倒真要谢谢晴川兄的关爱了。”
      厉晴川负手而立,叹一口气,“我还是给你两条路,要不跟我走,要不死在我手上。”
      顾惜朝一挑眉毛,“怎么,等不及与我阵前相遇,一决生死了?”
      “哈!”厉晴川怪笑一声,“你看看你现在这副样子,我可没什么耐心等了。”
      “可是,我既不想跟你走,也不想死在你手上。”
      厉晴川一张俊脸上顿时怒容满面,回手一掌直劈过来,顾惜朝只觉得掌风过处,一道寒气扑面袭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