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入镇 ...
-
后面几天,我和貆儿被强制性关在家里,我俩整日苦着个脸,她是觉得自己没用,我是着急想不出办法。苦了两天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便开始商量对策。
貆:小七,要不咱俩出去打工吧,大妈家本不富裕,现在又添两个人,我又什么都做不了,这样下去大妈家迟早被拖垮。
我:我知道,可是这儿是古代,外面都是些力气活,我可不愿意你去,要去也得是我去。
貆:也不一定,总该有些轻松一点儿的,即便工钱少些,也比天天这样让我舒服。好吧~~小七,咱们去镇上看看吧。
我:嗯……可以试一试,只是大妈跟老爹肯定不愿意,我们怎么跟他们讲呀。
貆:我们不说找工,就说想去镇上看看新,要是村里有人去镇上,就捎上我们。
我:也行,那等老爹回来就讲一下,不过话要修饰修饰。
貆:嘿嘿,那就靠你了。
我:我小草。
当晚我便跟老爹说了,当然大说对外面如何之好奇,实在是想一睹为快,所以企盼村里有人去镇的时捎着我们之类,貆儿则在一旁敲边鼓。滔滔不绝讲了半天才知道我悉心积攒了一下午的说辞竟是多此一举:老爹说了,再过几天收粮的就来了,等换了钱便要去镇上买办,到时村里好多人都会去。我一听赶快吞两口唾沫,老师说唾液养人,不能浪费了。(殇:老师尽教你恶心了。我:老师说他讲了那么多竟没人听,下次不讲了,唾沫是养人的东西,不能乱浪费。)
后面几天村里人大都呆在家了,稻子割完了也打完了剩下就是扬稻,晒稻谷了。我和貆儿没那力气,扬不起来。刚开始貆儿不信,看老爹扬的那叫漂亮,只见稻子被扬起后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抛物线,里面的稻蔑和细灰被风带走,落了一地的碎金。我只在一旁感叹那风景真实而美好,这样简单的劳作-收获的过程是世上最原始却又最让人满足的享受。
正沉浸的不可自拔,貆儿一声叫喝让我回魂。我说她鬼叫什么,竟是嚷着非要去扬稻,我说我晕死,就你小样,说了你不行你还非不信。她说咋还瞧不起人咋的。说完便上去了,颇有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她站在稻堆前,吆喝着让我们靠边站,我们听话,往后一靠。只见她吸口气掂起跟她差不多高的扬铲铲一铲稻子,然后吃力的抬起,再吃力的一扬,噢MY GOD,这是一场稻雨呀,而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给了貆儿一个人。她忙丢下扬铲抱着头,我们在一旁哄的大笑,大妈跑过去给她拔弄头发和身上的稻子,一边弄一边止不住笑的红了脸。大爹呵呵笑的合不拢嘴,边咳边笑。我更是牛掰,拉着小凤笑的直不起腰,小凤却只管自己捂着嘴咯咯笑,没人扶我,我一屁股蹲到了地上。
那一天是我最最开心的日子,笑的放肆却是内心最真实没有负担没有背景压力的笑。那画面是那么美好,饱含最噬骨的温暖与欢愉,几乎烙刻在我脑子里一般让我永远无法忘怀,不经意想想都会让我无声的扬起嘴角。
(貆儿也是开心的,我知道,只是气我笑的太不留情面了。事后貆儿讽刺说:“用郭敬明的话来说,你当时是笑的要撒手人寰了。”我说我舍不得你,不会笑死的。她飞我一眼:“好呆留点面子给我,人都不笑了就你一人还笑的趴地上起不来。”我说哪天有机会你再笑回来,不过你可别真笑的撒手人寰。)
日子过的不是很慢,但确实是“终于”迎来要去镇上的这一天。
一大早我和貆儿不用叫就爬起来了,那个叫精神抖擞。今儿我们全家五口人齐装上阵,那个叫隆重,老爹还专门去借了一辆牛车,只载我们一家人。吃过早饭收拾好后老爹驾着车载着我们就出发了,话说我和貆儿那个叫激动,真想叫出来。出了村口就看到好几辆牛车己经在我们前面了,后面也看到有两辆摸的比我们慢的。一路上我,貆儿,小凤三个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那个叫兴奋,大妈和老爹显然都是过来人,平静的在那里一样一样念着要买的东西,生怕到时给忘了。
牛车虽走的慢但一路上我们又是唱歌又是猜迷又是讲故事虽说尽玩些小孩子的东西却也实在是有趣,因为现代人跟古人唱的歌猜的迷讲的故事是很不一样的,搞的小凤老说小七姐你们怎么有这么多奇怪的故事和歌儿,还有什么脑什么转弯。在家里虽闲的时间不多,但得空我和貆儿会讲些故事给她听,讲过西游记也讲过七仙女,讲过阿凡提也讲过海的女儿,小妮子总是听的一愣一愣的还张着大眼睛问十万个为什么,每每我俩都被她的表情弄的忍俊不禁,所以很乐意同她讲。我们也会让小凤唱歌给我们听,她的声音是少女特有的清冽和纯洁,像一股涓涓泉水,像一株兰花,她唱的歌虽简单却是极好听的。每次唱完我和貆儿就会大大夸奖一番,我俩对着夸,最后夸就变成了吹,直吹的小凤在那里咯咯笑。我喜欢她的笑声,那是最纯净的笑声,总让我感到舒服让我也快乐。路上教小凤唱了首《沧海月明》,又给她讲了鲛人的故事。小凤喜欢这个故事,歌也学的很快,而且她的声音唱这首歌真的好听。
一路这样闹着,快中午的时候终于到了镇上,远远看到一个石拱,上面刻着三个字,应该就是镇名了吧。待走近一看竟是中国古繁体字,我还认得是“落溪镇”,我瞅着貆儿,苦笑:“咱不会是穿到中国古代了吧。” 貆儿:“咱还穿成MAN了咧,不用怕,有貆儿我在。”我一听心里那个感动ing。貆儿转头问:“老爹,咱国叫什么名啊,大明,大宋??”老爹笑着说:“这傻娃,咱这是大云国呀。”我一听心就放了下来,虽然咱历史菜但至少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还是知道的,大云是不属于中国历史的。我和貆儿相视嘿嘿一笑,虽说穿哪都一样,但中国的古代是不能乱穿滴,本来历史就菜,万一哪天把历史的车轮子给改了方向,自个又不知道那就罪过大了。虽说咱是小民,影响不到历史但难保就影响不到历史上哪个能搅得起大风浪的人。你说我碰不到那些个大人物,但你要知道好多大人物都是从咱这小民里走出去的。
进了镇门,行到大爹往年经常买办的街区。一路上我和貆儿睁着大眼恨不得把一切收进眼底,嘿嘿,古代呀,活生生的在我滴眼前。我和貆儿止不住在那里狂吠:唉,你看你看客栈耶,哇!马车,马车。噢,富家小姐和小丫环。啊~~有拿剑的耶,我的江湖,我的武侠。虽说我俩在狂吠,但大街本就热闹,跟电视上偶儿几下的叫买声大相径庭,没人会注意我们。倒是大妈,小凤被我俩这状似疯狂的模样给弄的哭笑不得。
路边上找到几棵树荫,大家把牛往树上一拴,拿出自备的干粮就着水啃了,留个人看车,其它人便背着搭裢去更深的闹街里买办去了。老爹给了几个铜钱让小凤带着我们去别的大街逛逛,不用跟去买办了,说秋收后好多村子里的人都会来镇上,闹市人多又杂,我和貆儿又不认路,不安全。交带了小凤看好我们,别往人堆里扎,附近街上逛会子累了就赶快回牛车上去歇坐,等他们回来。话毕便赶紧的跟人去了,小凤便带着我们去了她最熟的街市。
我俩兴奋归兴奋,正事也没忘,一路走着就在留心哪有招工的,好在咱还识些繁体字,招工两字还是知道的。可走了一路也没见哪儿有招工的呀,又不好问小凤。都走了两条街了,没一点收获,感情这都秋收了也没要招两个闲工的?半天我俩没个逛街的样子,一路只盯墙壁,酒楼门,茶楼门,客栈门,一切的门,小凤的声音到我们耳边就自动屏蔽,气的小凤插着腰在我俩中间大叫:小七姐!小貆哥!直吓的我们一抖(这小妮子,越来越不像话了),转过身来看她,又被她一通好说,然后陪着她看首饰,看面人,看纸扇,看着看着又变成了门和墙。气的小妮子扭头往回走了,我俩赶紧狗腿的追上去,给小凤点头哈腰陪不是,小凤低着头不理我们,那咋办,继续点头哈腰呗。我们正点着那小妮子突然咯咯在那笑起来,我小草,我们被耍了。突然,两人从我们身旁急步走过,风里飘过的话语让我和貆儿激动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