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谭以之相识 ...

  •   苏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表述有点乱。我回复说:没见过。没有重新在一起。我前两天给他发信息,说再也不联系他了。
      苏:为什么?
      我:自那天起,他每天会给我信息,也会打电话给我。他让我等他,等疫情过去,他来看我。可是,我很害怕。我害怕又像从前那样痛苦。没有他的信息和电话就心急如焚,胡思乱想。收到信息就开心不已。上周,我给他发信息,他一直没有回。我等了他24小时。他没有回复,我就把他微信删掉了。电话也删掉了。
      苏问:那他联系你了吗?
      我:第三天,他发了微信加好友的请求过来。但是,我没有理。他发了短息来说:他很忙,忙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然后,打了一个电话,我没有接。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苏说:你们有病啊!他或许真的很忙。
      我:男人都喜欢说自己忙,可是,你不觉得“忙”似乎是理直气壮也是最低劣的理由?回一个信息只要几秒钟。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忙”让你几秒钟时间都没有。
      苏没有再发信息过来。过了几分钟,苏问:到现在多久了?
      我:一个月了。
      苏恨恨的表情发了过来:你们有病啊!然后是一个拥抱的表情。
      第二章 谭以之相识
      我跟谭以“相识”于9年前。要说起我们的“相识”,我不得不说一说我们的基本情况。我是一个中学英语教师,谭以是一名警察。我们的工作,长相,生活,都是普通到现在回想起来都找不到什么值得描述的地方。启蒙,求学,考试,工作,恋爱,结婚。未曾行差踏错,真正的哪个年纪做哪个年纪的事。是,我难以启齿,也是我之所以只能也只敢和未谋面的苏说的原因:我跟谭以认识时都是已婚。
      就是这周,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一篇文章《比萨斜塔》。文中写到:因为战乱,比萨斜塔的修建被迫暂停了几次,断断续续花了两百年才建完这八层塔。而又恰恰是这断断续续的长时的修建,比萨斜塔才没有坍塌。所以,机缘巧合,其实应该是冥冥中的定数吧。
      九年前的四月十二号,凌晨十二点十分,谭以给我发出□□好友申请。平时我的□□都是隐身,那一天不知道为什么用的是在线?平时不加陌生人,那天不晓得为甚,顺手点了同意。谭以问:你好!你在干嘛呢?
      我:你好!在写文章。
      我第二天要去H大交硕士论文定稿。正在电脑上逐字逐句做最后的查错。
      谭以:什么文章?看我能不能帮你?
      我:不用,谢谢,外语类。
      谭以:英语文章吗?我还懂一些哦
      我:不用,谢谢。
      谭以:那好吧。你忙!
      这一晚,我熬了个通宵。做最后的努力,尽量让自己的文章没有任何拼写,语法以及格式的错误。哪怕就是文章内容质量差点,但至少不能犯低级的错误。论文质量是能力问题,低级错误是态度问题。我得向老师们证明我的态度是极其端正的。
      第二天,我坐火车去了H大,时间有些长。第三天才能把文章全部打印好,交到系里。外语学院是一栋老楼,历史悠久。只有两层,地板还是刷成红色的木质地板。脚踏在地板上,心里不由庄重肃穆起来,似乎应该是大学最与众不同之处:文化的厚重,历史的沧桑。
      同学在校园外租房,晚上歇在她那。忍不住用她的电脑上了□□,我心里有些好奇,那个自称懂一些英语文章的人是干嘛的。
      还是深夜,谭以发来信息:同学,是要毕业了吗?毕业准备干嘛呢?
      我:我不用找工作。我有工作。
      谭以:哦!你从事什么工作?我是一名警察。
      我心里有些失望,原本以为他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啥的。警察给我的印象并不是有学识的那种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