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清同治年间由于清廷腐败,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各地方□□势力蜂起,一时间天下纷乱,流寇横行。在川西地区有个小县城名叫汉丰县,自汉丰县东门外八十里地有一个小镇名叫南陈镇,镇子北面有一座大山名叫龙头山,不知何处走来一个流寇,江湖人送绰号:“臭茅坑”为何会得了这么个雅号,只因此人一惯打家劫舍,欺男霸女,坏事做尽,此处百姓提起这个人无不咬牙切齿。就因为此人臭名昭著,人尽呼其绰号臭茅坑,他的本名反倒无人知晓了,光荫荏苒他在这此处打家劫舍久了,也习惯别人叫他臭茅坑,估计他自己都忘记自己本来叫什么名字了,而他这个外号也越叫越响,方圆百里之内,提起“臭茅坑”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专能治疗小儿啼哭。但凡是谁家孩子不听话了,家中长辈便说道:“臭茅坑来了,快别哭!”
这一句话就像是专治小儿啼哭的特效药,孩子听了这话,立刻不敢再哭。这或许是连臭茅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
臭茅坑身材矮小,高不满五尺,按照现在的话说,三尺等于一米,五尺也就是一米六不到的样子,因为他高不满五尺嘛,这里就满打满算,给他算个五尺,古代一尺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八寸的样子。所以说这个臭茅坑身高也就一米五至一米六的样子。此人长得蜂目蛇形,身形矫健,别看他长得像个猴子一般,可是双臂有千金之力,更兼此人使得一手好刀法,他还有个嗜好,那就是每天必喝一斤烈酒,终日只在醉乡,别看他嗜酒如命,但却凭借手中一口单刀打遍西川无敌手。
话说自臭茅坑到了这龙头山,因见这山上树木茂密,地势险峻,又见那山隘边有一个天然大溶洞,更妙的是在溶洞边上有一股清泉涌出,正是安身立命的好地方。随即便自己砍树伐木搭起一座寨子,起初也很简陋,只是勉强容身。
话说这天下午,臭茅坑出离木屋,往西山小路奔着镇子西面,方家沟来。行了十余里路,到了方家沟村口,这方家沟中间一条小溪直接汇入普里河,小溪两边住着百多户庄农人家,其中有一个大财主叫做谢十全,这谢大财主家就住在村口,十五间青砖大瓦房,三进的四合院,前院是堂屋,厢房,中院住着谢大财主一家人,后院住着几个短工长工,以及堆放杂物和粮食仓库,牲口棚子。前面两间耳屋左右环绕,东边是厨房,西边的房子是茅厕。和北京古时候的四合院构造很像。
臭茅坑到村口的时候,以经太阳下山了,天刚麻麻黑的样子,他手提一把柳叶刀,身穿青布短衫,下边是一条青布裤子,脚上一双薄底快靴,腰里系了根牛皮板带,大踏步沿着小路越过小溪,来至谢大财主家门口。晚风从南面顺着溪水逆流吹来,把臭茅坑身上的衣服吹的霍霍的响,额头上的一缕头发也被吹得在眼前乱晃,臭茅坑有些不耐烦,把辫子缠在脖子上,方家沟里的这些庄户人家,此时正都忙着做晚饭,家家户户,厨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整个村子都沐浴在炊烟之中,一片宁静祥和。臭茅坑深深的吸了一口这熟悉的味道,仰头大叫道:“这个地方从今天起,就是老子的地盘了!喘气的都给我出来!”
这一声喊喝,整个方家沟都被震动了,却说谢十全,也就是谢大财主今年七十二了,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儿子叫谢兆云,每天就是监督这些长工短工,秋收夏种,牧羊放牛,喂猪做饭。家里的生活经济都是大儿子谢兆云打理。二儿子谢兆华则专心读书,三儿子谢兆龙在外经商。四女儿谢芳芳已经出嫁在镇上一户财主家。五女儿谢芳桃也去年刚嫁。只有老六待字闺中,这个小女儿今年十四岁,名叫谢芳泳。
谢十全这会儿正和大儿子谢兆云,在正堂屋里谈论些农事,旁边几个长工也在一边闲聊。这时候臭茅坑在门口大喊一声,提刀从大门口走到院子中间,对着大门里大声喊道:“M那个巴子的,都给老子滚出来,把值钱的金银珠宝都拿出来孝敬,不然要你们的命。”,
谢十全,谢兆云,谢兆华,以及堂屋里的这些个长工都被这喊声惊了一大跳,一个个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起走至门口来看,只见一个瘦不拉基的黑瘦汉子,长得还有点猥琐的感觉,每个人脸上都是一脸不屑。
不等众人开口,谢大财主开口说道:“你是哪里来的叫花子,囊个跑得我屋来大呼小叫的,识相的赶快滚蛋,不然把你捆起来丢在堰塘里喂王八!”谢兆云,谢兆华也七嘴八舌的吼起来了,嘴里一片声的骂:“看你长得尖嘴猴腮,还学别人来抢劫,你怕是穷疯了哦,不过看你可怜,只要你给我们这里的每个人叫一声爸爸,我就赏你一块猪头肉吃。哈哈哈。”
臭茅坑见众人根本就没有一点害怕他的意思,居然还口出恶语,这可把他彻底激怒了,大声吼道:“老子最后在给你们说一遍,识相的把金银珠宝值钱的都交出来,不然,等一哈哈,老子暴脾气上来,莫怪老子手里的刀对你们不客气,听到没得。”臭茅坑说话时已经把手中的柳叶刀直直的指着谢大财主。
谢大财主不但没觉得害怕,反而哈哈大笑道:“哈哈哈,你M卖批一个死矮子也敢来我谢家打劫,不给你龟儿一点厉害,你怕是不晓得老子谢扒皮的名头!”谢十全话音刚落,就把手一招,从屋里冲出十余个手持利刃的家丁,谢兆云,从腰间摸出一把□□,对着臭茅坑道:“死矮子!认不认得到聂是啥子,这个东西叫洋枪,只要老子一扣扳机,你龟儿脑壳就要遭打爆,你不是要抢劫嘛,看是你的刀快还是我的子弹快!”这时候众家丁都道:“打死他!把这死矮子打死了拿去栽洋芋正好肥地!”
臭茅坑原本来先打算吓吓他们,拿点钱粮就走了,因为自己身材矮小,先天条件不适合做强盗,要想靠脸吃饭,是不行了。不露出点手段是别想抢劫成功。这时候只见臭茅坑一身形一晃,早到了谢兆云面前,谢兆云看见臭茅坑向自己冲了过来,扣动扳机,洋枪砰的一声响,一颗钢珠子弹奔着臭茅坑面门就射了过去,臭茅坑速度也真是够快的,顺手提刀在面前一挡,枪里射出的一颗钢珠子弹正好打在刀面上。钢珠子弹镶嵌在了钢刀面子上。这时候臭茅坑起手中刀秋风扫落叶,拦腰斩,歘的一声,谢兆云已经被砍成两截,身子一歪,上半截身子已经掉在地上,腰以下这一半截瞬间也瘫倒在地,鲜红的血流了一地。旁边十几个家丁,有几个胆大的挥刀来砍,臭茅坑手起刀落,瞬间砍死四五个,其余剩下的家丁,都吓得瘫软在地,跪下嘴里直叫饶命。
谢大财主,看着地上被砍成两截的大儿子,心如刀绞,但是目前还是要保命要紧,家里还有一大家子人,就在谢大财主在权衡利弊的时候,臭茅坑已经收了刀,他把柳叶刀在一个死了的家丁身上来回的揩抹上面的血迹,然后说道:“老子本来不想杀人,只想来抢点钱粮,可是刚才他居然用洋枪来打老子,这是他想杀死我。所以我才杀了他,算哒,老子也不想再多说啥子,你们搞快点去把值钱的金银拿出来,在给我拿些啥子吃的肉,对了!别忘了给老子打两壶好酒,不过老子警告你们,莫想在酒里下毒哈,要是老子发现酒里有毒,到时候就不是杀一两个人这么简单了哦。”
谢大财主忙赔礼道:“刚才是小人有眼无珠,出口冒犯虎威,还望大王饶命,我这就进去给你准备酒肉银子”臭茅坑点头道:“恩,你快去嘛,莫想跟老子耍花招!”
谢大财主战战兢兢,起身进去拿出了十几两银子和几块腊肉,并两大壶好酒,还有一袋米,用麻袋装好。提出来,估摸着有两百多斤。臭茅坑看了,感觉也差不多,反正多了也拿不动。
谢大财主忙说道:“大王,这么大一袋子东西,您一个人怕是拿不动,不如我派个家丁给您扛上山去。”
“那就不必了,这点东西老子还拿得走!”臭茅坑说话间将柳叶刀交在左手,右手提起口袋往肩膀上一扛,大踏步顺着山路径直往龙头山溶洞旁小木屋中去了。
就因为出了这个事情,这些个百姓也不知道他姓名,谈起这件事的村民就说龙头山来了个山大王,就像臭茅坑一样又臭又丑而且还是个矮子,臭茅坑的大名就这样传开了。
臭茅坑从此以后每隔十天半个月,都要去方家沟抢点粮食和肉。至于南陈镇上因为有官兵把守,所以他一个人势单力薄,也没那心思去。而周边这些村子,他每次去,也没人敢跟他对着干,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反正他要的东西也不多,只要是够他平时吃喝就行了。
臭茅坑在龙头山盘踞的日子久了,名声越来越大,就有亡命之徒,和附近一些无赖泼皮,以及一些走投无路的人,或者被官府通缉的罪犯,都来投奔他,渐渐的人也多了起来。聚集起百十来人。
人多了,就扎起更大的寨子,依托在溶洞外面建起寨子门。
臭茅坑刚才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少不得去附近村子抢了几个财主,得了些金银,日子便能小康,正是人少粥浓,人多了需要吃的用的也就多起来了。臭茅坑组织人砍树修房,把一个山寨子修得十分宏伟了,就寨子门口高挂一块匾额:龙头山庄。寨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上书反清复明,只因此时正是洋人横行的时候,广州这个时候又爆发金田起义。这臭茅坑听说太平天国的事情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正是英雄生于乱世的时候,所以写了这几个字。其意味想要招揽军马做一番事业。
自此臭茅坑时不时的带着手下喽啰下山去抢劫钱粮,却说在龙头山下普里河对面二十里,有个地名叫做:“张家坝”此处系常年河滩沉积土壤,十分肥沃,因其紧靠着普里河,灌溉方便,所以旱涝保收、真是沃野百里,良田万倾。住在这里有百十来户人家,这些人家不说都是小康吧,也都能温饱。一来因为此地田地肥沃,二来因为张家坝靠着普里河,水运发达,每日货船在河里穿梭来去。码头上做生意的人,来来往往,这里的百姓不但种田,还养殖蚕桑。
内中单表有一家人住在村子西头的路口上。三间青砖瓦房,虽然不是小康之家,但是也能温饱,家里四口人和和和睦睦,日子过得还算美满。一家人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亩田地过日子。屋后有一个猪圈,里边养着两口肥猪。
家里老妈妈今年八十岁了,老伴两年前刚去世。她呢虽然年纪大了,耳朵也不灵了,眼睛也花了,但是平时也能帮着喂喂猪,腿脚也还灵便,儿子名叫李震,今年四十五岁,媳妇名叫王氏,因为古人重男轻女,所以女孩子一般就只有姓没有名,当然了取名字的也有,但是很少,没有取名的就叫什么氏,娘家姓什么就叫什么氏。李震的媳妇娘家姓王,所以就叫王氏。
李震的儿子名字叫李有林,字世房,古时候的人不但要取名,还要取一个字,也就是名和字。这李世房今年刚满9岁,对于李震来说也是晚年得子,十分爱惜,李世房六岁就送进村里的学堂念书。每天早上他母亲王氏亲自把小世房送进学堂。看着儿子进去了,这才转身回家,和丈夫一起去田里收拾农活。
春花秋实,偏是光荫似箭,李世房平时除了读书,有闲暇时间就和小伙伴们春采野果,夏摸河鱼,秋捉泥鳅。李世房尤其是抓黄鳝,捉青蛙的能手,村里的小孩子都比不过他,每次在田里捉了泥鳅黄鳝拿回家交给奶奶,她奶奶就会先把泥鳅黄鳝去了头和内脏,然后配上豆瓣酱,施展厨艺,做出一道香气四溢的红烧鳝鱼来。
而李震也会就着菜喝上几杯村里酿造的高粱酒,他一边喝酒,总是忘不了教训儿子几句:“下次不准去田里捉泥鳅黄鳝,好好读书才只正道!”。
李世房总会嘟着小嘴,点点头:“知道了!”如此循环,可是过几天,他又会抓几十条泥鳅黄鳝回来。
一家人就这样其乐融融的生活着,转眼田里的稻子收割过了,村里私塾今天早早的放了学。
李世房回家的时候只有奶奶一个人在家,他从门口远远看见爸妈都在田里劳作,眼看太阳都下山了,李世房从家里出来奔跑在田野上,路边田坎上的野菊花散发着阵阵幽香,随着李世房的奔跑,带起一阵香风。
李世房很享受这种沐浴在花香里的感觉,每次从田坎跑过总觉得路程很短,还没完全享受够花香,就已经到了爸妈身边。
李震看见儿子飞快的奔跑总是会很不高兴的说道:“快落不利落!人狂有是非!狗狂有鼎罐背!晓得跑啥子!跑摔跤了就安逸哒嘛。”
“我才不会摔跤呢!”李世房倔强的看一眼父亲,然后又欢快的跑去旁边的水田里捉泥鳅黄鳝了。每捉到一条,他都会用一根狗尾巴草将其穿过鱼鳃处,然后打一个结。等到父母收工回家时他已经收获了一大串泥鳅黄鳝了。
王氏便会笑着说道:“看你弄的一身都是泥,小花猫!快回去洗洗。”
李世房回到家里感觉今天余兴为尽:“我要是还抓一会儿,还能再捉十几条呢,那个田里黄鳝好多,又大又肥!”
这时候奶奶已经把黄鳝泥鳅做成了一盘子美味,端来桌子上,嘴里笑呵呵的道:“我孙子可真厉害,今天比上次还抓的多呢!”
这时候李震作为一家之主,先让母亲在上首位置落了坐,自己拿起酒杯倒了一杯酒,右手去抓了一截鳝段,放在嘴里,闭目养神,一边咀嚼,一边哼着小曲,然后端起酒杯来砸一口,随后深出一口气,似乎一天的疲惫都随着这一口气被吐出去了。
李世房用筷子夹了一截鳝鱼,放在奶奶碗里,老奶奶总是笑呵呵的说道:“奶奶老了,吃不动了,还是留给我乖孙子吃!”就将那鳝鱼用筷子夹着喂进小孙子李世房的嘴里。
这时候王氏,将了红薯饭舀来用碗盛了,端到桌子上来,李震一边喝酒不耐烦的说道:“哎呀,你看我酒都还没喝完,你又把饭舀起来做啥子嘛,你不晓得番薯这玩意冷了就梗人哒嘛,你紧它在锅里还热些,那个喊你给我舀饭嘛,真是盯不到遭头哦。”
王氏也不说话,只顾自的吃饭。这时候老奶奶说道:“我听说龙头山的土匪臭茅坑越来越猖獗了,他会不会到我们张家坝来哟!”
李震把眼睛一歪:“啥子,那个臭茅坑,他敢来张家坝,咱们张家坝,有民团,就是洋枪也有十几杆,啥子□□,鸟铳,加起来不下百十来支,更不要说还有土大炮,他龟儿敢来呀!”
一家人吃过了饭,洗脸洗脚毕了,王氏把洗脚水倒在门外,转身关闭了房门,正要上床睡觉,突然门外脚步声响起,似乎有很多人,紧接着外面就有人用脚踹门,呯呯呯!:“M的,快给老子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