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5、传说 ...

  •   “好,要是你输了,就给我当一辈子的小奴隶!”
      “好!”
      “到时候别后悔!”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两人手叉着手,像斗鸡一样谁也不服谁。听到咏阳立下誓言,昭博忽而一笑,转身而去。
      望着他的背影,咏阳依旧余怒不消,身上的每一根寒毛都竖起来。单望着急地转着圈圈,不停念叨,“坏了坏了。这要是被皇上和皇后知道,就是皇上皇后不知道,被我父亲知道,我的腿——非打断不可。”
      ————————————————
      夏风微浮,燕月堂里只有夜的静谧和笔在纸上沙沙的声音。
      今日换了过来,弘毅在批阅奏疏,仙珠歪在碧纱橱的炕上翻书,偶尔传来两声咳嗽,仙珠轻声吩咐,让人把窗关上。
      一个小影子踮着脚悄无声息地走过来,弘毅看了一眼,指了指里面,咏阳便踮着脚往里面去。
      “皇阿娘。”
      仙珠正捧着书看得入神,冷不丁被进来咏阳吓了一跳,放下书,道:“你是属猫的么,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
      咏阳吐了吐舌头,笑着拉起自己的襦裙,浮凸的地砖上显出白白可爱的脚趾,调皮地动来动去。“我没穿鞋。”所以走路才这么轻。
      仙珠嗔道:“怎么不穿鞋呢,会着凉的。”
      “不怕。”咏阳笑着跳到她身边,“咿呀,皇阿娘也看书啊!不是说皇阿娘从不看书的么?”
      “谁说我从不看书?”
      “父皇。”
      “你父皇胡说八道。”
      “父皇!”咏阳扯起嗓子,“皇阿娘说你胡说八道。”
      弘毅在外头一直听着她们谈话,笑道:“咏阳你过来,父皇告诉你一句话,你就知道父皇有没有胡说八道。”
      咏阳蹦蹦跳跳又要出去,仙珠笑着喊,“穿鞋,把鞋子穿上。”
      透过隐隐约约的纱缦,仙珠看到弘毅在咏阳耳边叽叽咕咕,咏阳笑得咯吱咯吱,然又蹦蹦跳跳进来。
      “你父皇同你说什么呢?笑得这么开心。”
      “父皇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不经过不知难。皇阿娘现在总算知道皇上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所以拼命念书。”
      仙珠笑着拿书敲她的脑袋,咏阳娇娇地道:“皇阿娘,我今晚想同你睡。”
      仙珠拉开被子,往里让了让,咏阳往她怀里一躺,“好舒服!”
      仙珠把被子给她拉起来些,弘毅含着笑,竖着耳朵,直到声音越来越小,再也听不清才重新执笔。

      “皇阿娘,你小时候射箭真的赢过夷狄人?”
      “怎么突然问这个?”仙珠翻了翻书,又把书合起来,“你说夷狄人这个事,我倒记起来了。还没有罚你和弥乐——”
      “不记得就不许罚了!”咏阳把头塞到被子中,过了好一会儿才伸出来,“我们与夷狄人打了几百年战。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仙珠抚着她的发,慢慢道:“你的外祖与夷狄人打了一辈子交道。我从你这么大,就听他说夷狄、夷狄。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自古以来,中原的汉人都看不起塞外的异族,认为他们既莽又蛮,披发文身,是没开化的人。
      其实一般的汉人哪里去过塞外,更不知道塞外有千里之地,既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也有茫茫大漠、风沙戈壁。塞外有数十、数百个部落,夷狄人不过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罢了。
      相传几百年前,草原上遇到天灾,大雪连天,冰冻万里,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青年成片成片冻死。不忍看到这悲惨的境地,苍南山的山神就化身为骑马人来到人间,他骑着红色的烈马,踏着冰雪疾驰。走过之处,春回大地,马鞭扬到之地,鲜花盛开。就这样,他不歇不息走了一个月,踏遍了大漠的山山水水。
      终于,骑马人累了,口干舌燥,精疲力尽。身下的红烈马驼着他来到泉水处。
      那泉水形如弯月,清澈透地。有一个少女,正在泉中沐浴。她的头发黑得像缎子,皮肤白得像云朵,身体柔软得像牛奶。
      骑马人顿时爱上了这个姑娘,悄悄把她的衣裳藏起来。姑娘洗完澡,找不到自己的衣服,急得大叫,是谁拿走了她的衣裳。无论是谁,只要肯把衣裳还给她,她就答应他任何要求。
      听到这话,骑马人就从石头后转了出来,把衣裳还给姑娘。并说他什么都不要,就要和姑娘成亲。
      姑娘看骑马人浓眉大眼,魁梧昂藏,羞答答地点了点头。他们结为夫妻,生下七个男孩。
      当第七个男孩出生的时候,骑马人告诉妻子,他本是苍南山的神仙。现在他要回去了,但不要紧。他的这第七个孩子将会带领他的兄弟,消灭汉人国家,成为天下的王。
      说完这些,骑马人连同他的红烈马消失得无影无踪。女人哭了七天七夜,她的儿子会要杀掉汉王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汉地的国王也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派人来抓这个孩子。六个哥哥把弟弟藏在山洞,国王找不到,就下令把所有两岁以下的孩子全部杀死。女人把孩子装在筐子,盖上粘布放在与骑马人相遇的泉水边。
      人人都以为孩子必死无疑,没想到每天都有一只老鹰来护着孩子免受其他动物和风沙的伤害,还有一头奶牛经常来到孩子身边,给他喂奶。汉地的军队只要接近泉水,就风沙大作,寸步难行。
      国王杀光了草原上两岁之下的孩子,也没有找到这个孩子。
      孩子长大后,与他的哥哥们组成强大的军队,南征北战。
      他们的军队和汉地国王的军队在黄河边相遇,发生了旷日持久的对抗,两方人马僵持了好几年。
      这时有人对孩子说,只有最有智慧的人才能推翻汉地王朝,你应该去找最有智慧的人。孩子问,该到哪里去找最有智慧的人?
      那人便说,汉地的人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但他们的男人不会帮你,你要去找汉地的女人。
      听了这些话后,孩子脱下夷狄人的服装,换上汉人服饰,不顾大家的劝阻,越过黄河悄悄来到汉地寻找最聪明的女人。
      他爬山涉水,四处打听,见过不少美人、才女。她们能歌善舞,会写会画,但都不是他要找的有智慧的女人。
      孩子心灰意冷,决定最后再试一次。他来到一座深山,拜访一位老婆婆。
      传闻这个老婆婆活了一百岁,有一双最智慧的眼睛,天下的任何事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孩子在深山转悠几天,连个茅草屋都没有找到,更不要说老婆婆了。
      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遇到一个女孩在山中砍柴。女孩的柴刀钝了,孩子就走过去抽出自己的弯刀,飞快地砍了一捆柴火,又帮女孩背了回去。
      到了女孩家里,孩子才发现女孩的奶奶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孩子向老婆婆求教,如何才能推翻汉地王朝。
      老婆婆笑着说:“这有何难?你快马回去,收集全部的马粪,在十四日这天倒在黄河中。”
      孩子回去,立刻照办。老婆婆下山来到城郭,大哭大闹。
      众人觉得奇怪,就问她为什么哭闹,她说:“骑马人的第七子没有死啊!他活着回来了,你们要是不信,十五日这天去黄河看看,他的军队马上就要来了。”
      到了十五日这天,人们来到黄河边一看。果然河水浑浊,马粪漂浮。众人大惊失色,连问老婆婆该怎么办。
      老婆婆说,要拿着国王的诏书去招降他。众人拿着诏书来到黄河边。孩子把来人斩杀,抢过诏书,自立为王。从此以后,便和自己的六个哥哥共治天下。”
      这段夷狄人的传说,是仙珠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
      因为沈喻常说,如果不了解敌人的历史就无法理解敌人的行为,不理解敌人行为就不可能战胜他们,即使取得胜利也是暂时的胜利。
      咏阳被这故事深深吸引,吵着追问,孩子最后有没有领兵渡过黄河,推翻汉地,他与那女孩又是如何了?
      仙珠点了点她的额头,打了个哈欠,“睡吧。我只知道这传说的前半段,后面的我就不知道了。”
      终于把今日的奏疏全批完了,弘毅边伸懒腰,边活动僵硬的脖子。
      碧纱橱里一大一小的人儿正呼吸均匀,脸色红润,睡得香甜。
      他坐在床边凝神看了好久,暗暗祈愿,悄悄挨着她们躺下,伸手把她们抱在怀里,满足得像抱住了整个苍穹。上天再给他一些时间,让他能多陪一日是一日。
      ——————————————
      黑夜像一床大被子,把一切都包裹起来。
      罪恶揉杂在里面,温暖也揉杂在里面,千万条的暗流涌在一起,汇聚起不可思议,意外连连又艰难无比的未来。
      咏阳是不知道什么叫艰难,也不觉得会有什么艰难,她认为她的艰难早就过了。皇阿娘回来后,她的生活中都是幸福与快乐。
      她也不觉得与昭博比赛是件多大的事,她早就与昊麟商量好了对策,到了比赛那天,她一大早起来,就去找弥乐。晓瑾听说,他们要与夷狄人比箭,也特意跟着一起过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5章 传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