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学戏 ...

  •   乔元明花了好大的功夫,托上海的好友为弟弟乔元禀找了个京剧大师鲁先生。

      鲁先生算是上海这一代京剧界里的翘楚,在上海很有威望,想拜入他名下,可得费不少心思。

      不过鲁先生名声大,规矩也多。清晨天未亮就得起来吊嗓子,一练就是一上午,片刻不得歇。

      午憩后,除了登台的弟子,其他学艺弟子时常练至夜里八九点都是常事。

      不止如此,练功时,所有弟子得穿规定的衣服和鞋子,梳规定的头型,弟子之间各自练习,不许聊天,也不许帮忙,全听鲁先生一人。

      虽然衣服头型土气不堪,但为了心中痴迷的京戏,乔元禀也能忍耐。

      不过,鲁先生除了规矩多,还出了名地严厉。练功时,鲁先生时常怒目圆瞪,手拿一把铁打的戒尺,对着弟子非打即骂。唱念做打一套练下来,手下的弟子都得扒层皮,尤其是新来的弟子。

      乔元禀闲散公子做惯了,哪里吃得了这样的苦。他又是这样的岁数才开始苦练唱念做打,跟不上不说,吃的板子也比旁人多很多。

      没过多久,乔元禀就受不了了,从鲁先生那里退了学。不过他对京剧痴迷的热情依旧不减,于是,他私下找到了鲁先生座下得意门生,鲁先生的大弟子潘志华。

      乔元禀塞了不少钱银,送了不少好礼,想改而拜他为师。

      潘志华原本不想答应这种混乱辈分的事,曾今的师弟变徒弟,这事要是被鲁先生知道了,非得赶他出师门不可。

      但潘志华从小家境清寒,跟着鲁先生也是十年如一日地苦练技艺,虽说在戏园子里也挣了不少,但大部分钱银还得拿来孝敬鲁先生和爹娘,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

      在乔元禀如此大手笔的攻势下,潘志华妥协了。不过,他与乔元禀约法三章。

      一是此事不得与旁人说起,尤其是鲁先生和戏园子里的人;二是乔元禀得在戏园子外头租一个僻静小屋,方便学艺;三是每日只午后两小时,趁着鲁大师午憩的时间,潘志华才得空出来教授技艺。

      乔元禀也都一一答应。

      这天午后,乔元禀和往常一样,到练戏的小屋子里等着潘志华。

      潘志华风风尘尘走来,一屁股坐下,不等乔元禀说话就开口:“元禀,有个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他略略沉吟片刻,又说:“你应该听说过殷晴晴吧?”

      乔元禀点点头,他当然听说过殷晴晴,大上海那些有名的红玫瑰白玫瑰之流,乔元禀可是如数家珍。

      殷晴晴虽不及各大歌舞厅当家歌女那般人人皆知,但作为入行不久的后起之秀,也是名声在外。

      “她的老板想送她到师父那里练练功,师父怎么也不肯收,就找到我这儿来了。我跟你商量一下,要不就让她和你一起练?”

      鲁先生不肯收歌女,潘志华和乔元禀都不感到意外。

      鲁先生虽然也是个戏子,但是是个古板守旧又极为自尊的戏子。在他看来,歌女们成日只知靡靡之音,搔首弄姿,要是收了她们为徒,那是奇耻大辱。

      殷晴晴要跟乔元禀一起来练功,乔元禀肯定巴不得。他平时虽然经常与乔元明混迹在各大歌舞厅里,但也仅止步于台下,能与这些女人连络交往,他们这些乡下来的有钱公子哥还不够格。要知道,大上海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潘志华听他应下,松了口气,默默盘算着这下又多赚了多少好处。

      当晚,乔元禀先到百货楼挑了个精致时髦的洋人发夹,准备明天献宝。

      吃过晚饭,他又去会了孙叔。孙叔是乡下的老乡,经常挑菜到上海来卖。

      上海人有钱,菜又宝贵,孙叔在上海卖到的菜价,可是乡下的好几倍,因而他隔三差五就同儿子孙天宝挑着担子来卖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