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长沙与贾谊 ...

  •   自古上有星象,下有星野。正所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长沙”的得名,乃是与二十八宿中的轸宿一附星名对应。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故而“长沙”也有别称为“星沙”。

      当然,民间还有不同的说法,“长沙”乃是古时蛮族的越语,早在先秦时期,在当时的楚国平定南越之前,当地人便称为“长沙”。“长”是蛮族中祭坛的意思,而“沙”是女神的意思,连起来也就是祭拜女神的地方,至今为止当地的一些部落还有此习俗延续,只不过谁也不知,祭拜的女神是否和中原一样为“女娲”。

      另外,还有些说法是指长沙得名于砂石为主的地形地貌。据魏晋时期名士阚马因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若是按此记载,古时的长沙可谓是疆域广阔,直达东海蓬莱。

      说起长沙,还有不少名士,如贾谊。

      贾谊,西汉文帝时名士,十八岁时便身负才名为人称道,后任博士,太中大夫。后受周勃等大臣排挤,贬谪到长沙,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人也称其为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做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不久贾谊也抑郁而终,死时仅三十三岁。

      由于其怀才不遇,英年早逝,故而后世不得志多以贾谊做比方。

      “贾太傅一篇《过秦论》洋洋洒洒,陈秦之利弊,可谓是入木三分,只可惜贤如文帝,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把他召见过去,却‘不问苍生问鬼神’,让人唏嘘。”

      “我倒觉得不是文帝不知贾谊的才华,只是当时贾谊所说‘削藩’之事不合时宜。天下初定,风波未平,西面还有匈奴虎视眈眈,若彼时生出内乱,恐怕就没有四百年大汉王朝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