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赚他!【05】 ...

  •   乔友谦在快速离开京营后,让车夫驾车直奔工部尚书的府邸。虽然如今乔友谦还是个白身,但一同跟着过来的柳亦刀可是户部侍郎,而且还是皇上眼前的红人,门房可不敢耽搁,立马跑进去通禀。

      工部尚书不知道柳亦刀大晚上还跑过来一趟,究竟找他有什么事儿,但掂量着肯定不是寻常的事情,于是连忙赶到前院亲自迎接。

      “这么晚还前来打搅,柳某在此先给您赔个不是。”

      柳亦刀将姿态放得很低,但工部尚书可不敢在柳亦刀这个侍郎面前端着尚书的架子,瞧见柳亦刀身边还带着一个脸生的人,立马摆了一个请进的姿势。

      甭管事情大小,先进屋再说。

      工部侍郎爽快,柳亦刀也不兜圈子,落座以后,直接给工部尚书介绍起了一同前来的乔友谦。

      “陛下近日命尚书大人建造海船,以供日后经商所需,这位乔友谦便是陛下寻来领队的掌柜,晋城的乔家想必尚书大人也有所耳闻。”

      乔家,还是晋城的乔家,就算以前不知道,那几日乔家铺子的热闹传遍了京城,现在也应该知道了。

      工部尚书听柳亦刀说这人又是陛下“寻”来的,看来这其中的热闹说不定还有皇帝陛下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柳亦刀将日后出海经商的领队带了过来,见他这个负责造船的工部尚书,打的是什么算盘,工部尚书已经猜到了。

      这几日工部尚书一直在研究改进大齐海船,所以图纸就在书桌上摆着,直接就拿过来。

      如今出海还是靠风帆的时代,想把蒸汽机搞出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乔友谦和柳亦刀二人虽然没有亲自造过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二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据船舶的图纸,提出一些认为还算靠谱的意见。

      然而二人自认为“靠谱”的意见,实际上“步子”迈得还是有些大了……

      当工部尚书听到乔友谦的意见,想要船身全部由精钢打造的时候,要不是尽力克制住颤抖的手,都想将手中端着的茶碗扔到乔友谦的脑袋上了。

      陛下都是从哪儿找那么多奇葩,火.器那边儿就够让他头秃的了,好不容易现在重心可以放在轻巧一些的海船上,结果这厮要整个船身都由精钢制造!

      大齐哪儿来的那么多精钢!
      在梦里么!

      柳亦刀见工部尚书呼吸都急促了,连忙开口缓冲一下:“既然整体精钢难度太大,不如将木质船身外侧包裹一层厚度适中的精钢?”

      工部尚书不是不知道将船只外侧包裹精钢的好处会有多少,听到柳亦刀折中的意见才算稍稍松下一口气。

      “柳侍郎说的是个办法……”

      除了外观,乔友谦还在内部构造以及舷窗等方面提了一些意见。

      毕竟是为了出海经商而建造的海船,除了要结实以外,船舱要够大也是合理的想法。至于舷窗的开设以及要往上面布置火.器,工部尚书可不敢直接拍板。

      今晚只是过来顺路说一下,也没指望三言两语就能把这么一件大事给解决,柳亦刀和乔友谦将草图留下以后便准备离开。

      工部尚书起身相送时才彻底松了口气,要不是知道这两位是皇帝陛下亲自安排的人,就刚才说的那些话,他都要怀疑这些人是不是打算起兵谋反了……

      想要整个船身都是精钢,那将其拆卸下来重新熔铸,能打造多少副甲胄了?

      就算柳亦刀做过一段时间御史,面对这样的脏水,无论怎样辩驳都会显得有些苍白,明日一早赶紧去向陛下请示,要是在陛下哪儿过了关,这事儿再进展下去也不迟。

      海船的精钢外壳的难度可要比火.器的精细零件的难度小多了。

      司徒昶看到工部尚书折子的时候,最初的想法也是大齐上哪儿搞那么多精钢,但看到后面工部尚书的担忧后,反倒更支持建造精钢海船了。

      再困难也要克服!

      精钢的海船外壳可要比木头的结实多了,即便有人潜在水下想凿船,也不容易得逞。若是遇到冥顽不灵的敌人,直接撞过去,说不定就能直接让对方的船只散架,船员落水喂鱼。

      “先做几个模型试验一下性能,再估计需要多少精钢。此事非同小可,不得有一丝马虎。”

      那可是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大齐的损失可不只是一些货物和一些人员啊。

      那都是大齐的未来啊!

      即便朝廷之前从未与外邦做过生意,但也有一些大胆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倒腾回来一些外来货,每次都十分抢手,而且利润极高……

      如今朝廷要啃这块骨头了,工部尚书赶忙应下,不敢有丝毫怠慢。

      陆地上的经商逐渐开始运转,估计年底就能看到成效了,司徒昶端着手中枯燥的折子有些看不下去,撂下后叹了口气,随后说道:“召乔友谦秘密进宫。”

      乔友谦的身份还没摆到明面上,这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传旨的太监立马带上备用的衣裳,去了乔家铺子的后院。

      门房虽然不认识前来传旨的太监,却是传旨太监手中的腰牌,瞧一眼便立即将人请了进来。

      “乔掌柜,陛下召您入宫觐见,您快些准备,好随咱家进宫。”

      传旨的太监并未因乔友谦身上并无半点官职而轻视,客气地交待清楚以后在一旁等候,连仆人端上来的茶水点心都没有动一口。

      乔友谦得到告知后,立马先拿出一张叠好的银票递了过去:“有劳公公……”

      每日都有负责采买的太监出宫,传旨太监出宫时穿着太监衣服,在马车里换好了粗布衣裳,这样出宫时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待乔友谦进入马车以后,传旨太监递来一套太监衣裳,示意乔友谦换上。宫里人多眼杂,事情还是做周全了为好。

      “您暂且忍耐一下,在过一些时日就好了。”

      传旨的太监一直在司徒昶身边伺候着,知道皇帝陛下喜欢从宫外带回来少年,并给予高官厚禄,最初的镇北侯萧定坤是如此,随后的户部侍郎柳亦刀亦是如此。

      到了这位乔掌柜这儿,也错不了,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乔友谦也没什么心理负担,迅速换好了衣衫,下车后规规矩矩跟在传旨太监身后,先进入了班房,再次换上寻常衣衫以后才进入正殿。

      “乔爱卿进宫辛苦了。”

      一路上换了好几次衣裳,就为了躲避别人的瞩目,司徒昶在乔友谦一脚迈进正殿的时候,便已经让一旁的太监搬来椅子让乔友谦坐下。

      在马车里换衣裳这算什么辛苦,但皇帝陛下说辛苦,乔友谦也不扯皮说不辛苦,只是笑了笑,随即便说起了出海事情。

      海船的事情已经板上钉钉,所说的就是出海经商该卖点什么。

      前期不做好调研,只凭一腔热血冲过去,准保被撞得头破血流,能活着回来都算命大

      “扶桑那边的情况,乔家已经暗中调查清楚,请陛下看这两份报告。”乔友谦说着从怀里取出两本折子递给一旁的太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的片儿汤话司徒昶是不会说的,将折子接过来草草瞧过一遍,就知道乔家一定是做了大量的调查,真真正正称得上是辛苦了。

      扶桑那边温泉众多,意味着硫磺矿产必定丰富,硫磺具有漂白的功效,所以当地布料大多为白色,彩色衣裳只有贵族才穿得起。

      而大齐这边要什么颜色有什么颜色,卖布料成本多低,雇佣大量织布女工,还能给当地百姓增加一份收入……

      美得很,美得很。

      “布料生意朕十分看好,到时候着重去办。”

      出海经商一次,怎么可能只卖布料一样,后面还有相当多的东西,例如瓷器香料等。

      最让司徒昶感到意外的是,货物名单中竟然还有糖这么个东西,而且还是被乔友谦重点标注的,示意利润不亚于布料。

      “乔爱卿的意思是……扶桑……缺糖?”

      这件事情处在司徒昶的知识盲区,于是有些吃不准地向乔友谦询问。

      其实早在百十年前,制糖的工艺就流传到了扶桑。制糖工艺虽然有,但制作出来的糖仍然很低级,充其量就是吃个甜味。

      就像布料那样,普通的粗布一样可以驱寒保暖,但有了颜色鲜艳且柔软的布料摆在眼前,有多余银钱的人谁还会愿意委屈自己,再去穿粗布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扶桑虽然是个小国,但当地的王室一样是有讲究的。

      既然出现了更漂亮的白糖,那就不再选用以往的黄糖,而且糖的形态也多样化,糖块、糖棍,怎么看着高大上怎么来。

      出海做生意十分不易,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要是只赚个三瓜俩枣,就没那个必要了。

      做就要做大生意,和扶桑最有钱的人做生意!

      一开始肯定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可以派一条先遣船只探探路子,或是头一回先交个“朋友”,打响名气。

      乔友谦做生意的本事,司徒昶是绝对信得过的,反正距离真正出海经商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尽可能做好充足的准备吧。

      除了货物准备充足,安全防护方面也不能忽视。

      加固船身是一方面,也得有合格的将士值守才能将新型海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司徒昶在乔友谦出宫后思索了片刻,最终换好衣裳带着侍卫出宫去了孙德胜的府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